【编者按】 创造是最基本的生命动力。儿童创造性成长是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目标。创造性成长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概念,与之相关的儿童创造性成长的支持与促进,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命题。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围绕这一命题的研究,是有根系、有主张、有路径的。本期《关注》栏目,呈现他们的思考与探索。
摘 要:创造性成长是一种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成长,是一种应然的学习生活方式。创造性成长旨在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和支持儿童,赋能每一个儿童的“成功发展”,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创造性成长由主动性成长、实践性成长、协同性成长、差异性成长和反思性成长五要素构成。五要素相互支持、交融共生,形成儿童创造性成长的实践样态,实现创新人才培育的实践追寻。
关键词:创造性成长;创新意识;拔尖创新人才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指向创造性成长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BHAA230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数字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扑面而来的今天,创新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是当下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命题。创新源于创造,创造力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呼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1]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创造力不仅需要解放,更需要激活与赋能。基于这一认识,“儿童创造性成长”命题的提出,试图用一种儿童主动积极的成长方式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作出回应。
一、 儿童创造性成长的内涵要义
创造性成长是相对于儿童封闭、约束、在成人思维干预和强烈主导下的被动式成长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类的心智活动或智慧活动,是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是人类发展最美丽的花朵。”[2]创造性是一种成长的高级特质,是人人可具备的良好素养。概言之,儿童的创造性成长是一种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成长,是一种应然的学习生活方式。每一个个体的创造性成长,会汇聚成儿童适性发展的教育生态。儿童创造性成长有着丰富的内涵要义:
(一) 儿童创造性成长是从“无我”到“有我”的成长
“教育的本意其实就是发展人的自我认识,开启、孕育个体人生的价值内涵,把自我引向对善好人生的追求。”[3]被动的学习让儿童长期处于“无我”的状态,按部就班,听令完成。儿童在其中没有自主权,缺乏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不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萌芽。创造性成长让儿童找到“自己”——儿童实现自我觉醒,萌发自我意识,积极建立“物—我”“我—你”和“我—本我”的关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处事方式,逐渐从“无我”走向“有我”。
(二) 儿童创造性成长是从“旧我”到“新我”的成长
每一个儿童都有自身的成长历程,创造性成长就是促进儿童努力成长,超越曾经的自己,创造新起点、新历史。“通过将个体的现在同他的过去相比较来评判他有无实现创新。个体只要创生出比他自己迄今已创生出的更好的东西,超越他本人迄今为止的历史,就可以被视为‘创新人’。”[4]创造性成长着力于儿童从“旧我”向“新我”不断突围的过程。儿童创造着长大,不断设定目标,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萌发创新设想,挖掘创新潜能,实现创新目标。儿童的每一次进阶都是从“新我”到“旧我”,再从“旧我”到“新我”的成长闭环。
二、 儿童创造性成长的价值指向
儿童创造性成长旨在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和支持儿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要,有着立体多元的价值指向。
(一) 赋能每一个儿童的“成功发展”
创造性成长本质上是鼓励儿童个性化成长。传统的规则化教育常会湮没儿童的个性,用社会的期待和成人的视角作为规约儿童成长的唯一标准,比如“学习好”“有规矩”“听话”。人生而不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长期不被“看见”,在群体中不被重视,在成人的规则下变得察言观色、谨小慎微,进而自我否定、缺乏自信,甚至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极具特质的个体,每个儿童的成长都有无限可能。“成功发展”是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认可儿童的差异,珍视每一个儿童不同的发展,保护并持续点燃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让每一个儿童的奇思妙想、大胆实践、研究尝试都能得到认可、鼓励和支持。创造性成长赋能每一个儿童的“成功发展”,搭建各种平台,协同各种学习成长资源,让儿童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在自己的成长轨道上持续前进。
(二) 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
从国家战略角度来看,创造性成长尊重差异、鼓励尝试,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这些都是创新人才培育的基石。“在过去的心理学中,创造性的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少数杰出的发明家和艺术家身上。实际上,创造性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品质。人人都有创造性思维或创造性,人的创造性素质及其发展仅仅是类型或层次上的差异。”[5]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可能、创新的需求和创新的潜质,也都有权利获得创新素养的培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创造性成长旨在培育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并非是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萌生,而是作为成长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存在。成长主体在逐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尝试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确证自己的力量。创新意识的培育融入儿童学习活动中,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学习和工作”,通过调查访谈,作出猜想推测,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在尝试和验证中,形成严谨求实的研究精神,并努力提炼和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锻炼了意志,品尝到自己思想形成的惊诧与喜悦,创新意识就在这样主动学习的活动中逐步形成。
三、 儿童创造性成长的构成要素
儿童的创造性成长有两个假设,一是儿童创造性成长是以活动为载体,是可进阶、可设计的;二是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成长路径,是多元化的,具有开放性的。
“简单来说,现实的创新人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这三方面的‘创新素养’的人。”[6]围绕创新意识的培育,儿童创造性成长包括五大要素,即主动性成长、实践性成长、差异性成长、协同性成长、反思性成长。主动性成长是个体创新意识萌芽的“内在机制”,而实践性成长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必经之路”。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成长路径与成长阶段不尽相同,他们的创造性成长会有不同的进阶路径。因而,要尊重儿童的差异性成长,鼓励儿童的协同性成长。同时,引导儿童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与自己对话,在反思性成长中获得成长进阶的方法和经验,锤炼创新品格,进一步激励主动性成长。图1所示是创造性成长的构成要素。
(一) 主动性成长
主动性成长是指儿童主动迎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努力获得成长的路径、资源和力量,创新意识不断唤醒、焕新。主动性成长可分为自觉、自为、自创三个阶段。
主动性成长首先是自觉成长,即儿童能够意识到成长是自我的成长。学校要积极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搭建儿童研究创造的平台,建立平等的多边互动关系。教师和家长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应尊重并支持儿童的奇思妙想,给予指导和帮助。同学是儿童的成长伙伴,在班级中、学习小组中有共同的成长目标。从“自觉”走向“自为”,即儿童能够将意识上的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成长之路的挑战。比如,刘同学参加冬季三项短绳训练。她在《创造性成长,那种拼搏的样子》一文中写道:“每天中午,骄阳似火,虽然感觉头发都快被烤焦了一般,虽然中途我也曾想过放弃,逃过这每天的‘噩梦’,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呼呼,啪!’一天,就在我快要放弃之时,绳子落在了我的脚前。我赢了绳子,我战胜了困难,我跳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真正的双飞。”刘同学将思想中的“自觉”转化成行动上的“自为”,完成了主动性成长的第一次飞跃。“自为”走向“自创”,则是主动性成长的又一次飞跃。这便需要儿童与周围环境产生正向关联,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交织,产生共生、互赖的集体主动性成长的场域,在主动性成长中生发自主创新的可能,获得持续加速的力量。
(二) 实践性成长
实践性成长指的是在一个个具体鲜活的学习和生活场景里,儿童通过实践探索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是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生命实践,正如陶行知先生在儿歌《手脑相长歌》里所说:“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7]创造在实践中产生,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实践性成长包括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三个阶段。
实践性成长从“做起来”开始。学生通过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造自己的经验,掌握学科思维方法,获得学习发展。杜威认为,现代教育就应该从“做中学”,儿童积极研究探索,在手舞足蹈的律动中感受节奏韵律,在绘画的创作中掌握色彩搭配、构图技法,更在实践中通过一次次试错获得成长的经验。同时,儿童还需“用中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比如,课堂上探索出的数学模型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在一次次的“用中学”中,儿童转知成识,转识成智,化知识为美德。“创中学”是实践性成长的高阶学习。儿童冲破思维定式,不拘于原有学习方式,不囿于既定学习路线,寻找多样的问题解决方式及途径。比如,六(5)班的同学了解到老师上班停车难的问题,实地考察车库,测量数据,根据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自主设计“立体车库”方案;在一次次论证中不断完善方案,给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车库空间提供了可贵的建议。
(三) 协同性成长
协同性成长指的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工具等一切之间密切、友好、积极的互动与合作的一种成长方式。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与他人以及世界的关系建构的,成长是和世界万事万物不断连接和协同的生命进程。协同性成长可以进一步分成与人的协同、与环境的协同和与工具的协同三个维度。
儿童迈入校园后,需要和老师、同学等更多的人协同。协同是儿童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必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有积极地与他人协同,才能在沟通情感、互通思想、相互学习中突破自我局限,获得成长的力量。我校的每个班级都通过组建“儿童研究小组”,形成儿童成长共同体,促进生生协同。每位教师重点结对指导一个小组,参与儿童研究、学习、成长的全过程,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实现师生协同。同时,儿童的成长不可忽视与环境的协同。环境在塑造着儿童,儿童的成长无法跳脱出周围的环境。要将儿童成长与教室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相链接,通过文化浸润、美育熏陶、校家社协同,努力让儿童所在的环境变成他们成长的巨大能量场。此外,还需要儿童与工具协同。原来一本教材就是学生全部的世界,现在整个世界都是学生的学习资源。能够认识一些工具,并且能够根据需求挑选合适的工具为自己所用,是现代儿童成长的必备技能。使用学具,在课堂上通过操作探索新知;借助手机App,获得学习海量资源;使用在线会议,在家也可以开展小组交流与分享……为儿童搭建接触多样化工具的平台,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工具使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命题。
(四) 差异性成长
差异并非差距,差异是可贵的不同,它是固然的存在。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儿童的成长也是如此。所谓差异性成长,就是从自己的不同走向不同的自己。彰显差异是创新的重要路径。尊重差异,珍视不同,儿童才会有不同的创造。实现差异性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个性发展。
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天然存在的。“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说,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8]在校园中,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与心理课程,引导儿童了解自己,完善“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认识。“认识自我”便是为了更好地“悦纳自我”,看见自己的价值,挖掘自己的潜力,做最好的自己。同时,提供多样化的成长体验场、灵活的成长计划,以及个性化的成长指导,让儿童的成长有选择、有空间、有弹性,获得个性发展。我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我为自己颁个奖”的活动,让学生客观全面地审视自己,找到自己最满意的一个优点,根据优点制订学期争创奖章计划,形成独一无二的优势。
(五) 反思性成长
所谓反思性成长,指的是在回顾与溯源中,重新打量与审视自己的学习生活,在纠错与优化、思考与总结中提高自我觉知水平,优化成长经验,重塑成长过程。
创新需要有反思的觉悟和能力,在反思中积淀经验、找到突破,为下一次创新蓄力。儿童是成长的主体,反思的主体亦是儿童自己。反思不是单纯的回顾和一般的分析,而是从新的角度看到自身学习的不足,对于问题能够进行客观分析与理解,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自我反思有时可能略有偏颇或不够全面,因此,反思性成长的另一个抓手就是接受外部的反馈,真诚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一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周围环境中的信息,也不是对别人的观点“照单全收”,应带着批判思维,能够结合对方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自己与对方的对话及互动,反思自身思考的错误与偏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思考意见是否客观,是否为我所需要,将合适的意见融入自我的成长中。我校每年寒暑假的“大主题小项目”研究,最后一部分都是“总结与反思”环节。学生回顾研究选题、研究规划、研究过程与研究分享全过程,结合研究反馈,完善研究过程,提炼新的研究方法,甚至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变成一个新的研究选题,研究素养和创新意识在总结与思考中得到培育。
创见、创造、创新……主动性成长、实践性成长、协同性成长、差异性成长与反思性成长共同构成儿童创造性成长的内在运行机制。五大要素是一个整体,彼此间互相连接,高度相关又相互补充。所有的要素都以主动性成长为动力源泉和成长内核,由主动性成长的愿望和动机生发自我实践的动力、彼此协同的关系、个性差异的表达与内省反思的超越。而实践性成长、协同性成长、差异性成长、反思性成长共x65BDff89D5NS8ND6uDA4ZxQGRmtY5PcuT6qpTwt6ks=同构成主动性成长的行动地图。儿童可以在各自建构的行动地图中,自主选择要素,自由组合要素。五大要素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儿童的成长,共同形成儿童创造性成长的合力,绘就儿童创造性成长的美好蓝图,促进实现创新人才培育的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1] 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562.
[2] 林崇德.创造性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21(1):8.
[3]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
[4][6] 吴康宁,石艳.培养“创新人”:中国教育回避不了的世纪挑战——吴康宁教授专访[J].苏州大学学报,2023(3):44.
[5] 林崇德.创造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8.
[7] 王文岭,徐志辉.陶行知论创造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115.
[8]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33.
(帅 莉,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