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造性成长”这一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精准地把握住了我国21世纪以来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方向,站位高,立意深,视域远。力学小学的老师们不仅理论认识到位,而且还具有与之相匹配的丰富的实践作为实现儿童创造性成长的路径与方法。他们从理解到行动,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连续体。与此同时,深刻地认识到创造性成长必须要有一个开放性教育体系,而且在这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关键词:创造性成长;前瞻性;开放性;教育体系
南京市力学小学近20年来始终聚焦儿童研究性素养,深入思考,勤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最近几年,他们又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创造性成长”这一站在时代最前沿的重大命题,并且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阅读力学小学老师们的研究成果,感受他们的理论品质与实践样态,我深受启迪,有几点感想呈现如下。
首先,“创造性成长”这一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一重大命题非常精准地把握住了我国21世纪以来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方向,站位高,立意深,视域远。众所周知,创新性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20余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价值追求,不断被提及与强调。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培养目标”中指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2022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其中在培养目标“三有”之“有本领”里提到“乐于提问,敢于质疑,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基本原则”之“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中提到“精选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基未来”。在“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中特别提到“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可见,力学小学提出的“创造性成长”回应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把握住了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其次,力学小学的老师们对于“创造性成长”的理解非常深刻,非常到位,凸显出应有的理论素养。他们既将“创新”作为一种目标,又将其视为一种学习方式。在他们看来,创造性成长意味着:在创新(方式)中成就具有创新品质的儿童(目标)。在这里,彰显力学小学老师们理论素养的是,他们在本体论层面上将“创造性成长”看作是儿童的生存方式。例如,李琳书记认为,创造是最基本的生命动力……儿童创造性成长是指每位儿童都具备一定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这种探索、好奇和创造与生俱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创造、超越过去,这是源自儿童生命的冲动。不仅如此,他们还提炼概括了创造性成长的基本特质:主动性成长、实践性成长、协同性成长、差异性成长与反思性成长。这样的认识在形而上的层面把握住了人类尤其是儿童创造性的实质,这是非常深刻的理论洞见。
众所周知,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者,即人是人自身的创造者,人的本质是由人自己塑造、培育和发展的。这种创造主要表现在人求知以及形塑世界的实践之中。教育理当关注这种实践的无限可能性,尤其是呵护儿童作为“人”的这种自由天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开篇第一句便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这种“求知”是纯粹的、不带有功利性的,其价值就在于“求知”本身或知识本身。因为儿童是一个天然的哲学家,喜欢做“超功利”的追问,喜欢自由地探索,只是成人世界使他们丧失了这种天然的冲动。因此,我们必须从本质上把握探究及其创造的本质。探究首先是人类基本的存在和生存方式,是人的本质体现。探究、学习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与“冲动”,只有在不断的探究中,人类才能持续探索,积累新的知识经验,不断提升人的境界。人类在探究中存在、发展,一旦停止了探究,人类将不复存在。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探究、学习的历史,人类正是在探究、学习中,不断摆脱动物性和物的束缚,主体性得到不断发展,理性得以不断提升,其存在和生存方式不断进化,直至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学习是人的本真状态,是人的基本存在和生存方式,更是学生的天性。何谓“天性”? 就是内生的、本源的冲动,本真的生存形式及状态。
再次,力学小学的老师们不仅理论认识到位,而且还具有与之相匹配的丰富的实践作为实现儿童创造性成长的路径与方法。也就是说,他们从理解到行动,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连续体,而不是一个断裂的两端,呈现两张皮现象。通过将认识与实践较好地统一在一起,力学小学的老师们较好地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正如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的万世名言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最早是马克思1845年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称《提纲》),恩格斯称其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中也着重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
在我看来,力学小学的老师们就是一群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具有较高实践品质的融“教育哲学家”与“教育实践家”于一体的小学教师。他们辛勤耕耘二十余载,聚焦儿童研究性素养的培育,不仅认识上深刻到位,而且在实践上也有许多值得基础教育学校学习的地方。他们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有效的范式、制度支持与有效策略。例如,为支持儿童创造性成长,他们创设了开放宽容的环境,其中包括开放的自然空间、多元化的人际范围等等。在评价方面,他们依托全面育人的评价机制,Ls6VHyHMrZK7AyfB+OL6CRgOuRpjSeaW8bJmlvvS/oA=有效地促进了儿童创造性成长。
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主阵地,力学小学老师们的探索更是可圈可点。他们着力实现课堂转型,将创造性成长融合于学科实践,这就非常精准地把握住了当前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指出“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在这里,“学科实践”是一个新的理念或概念,它不同于以往的“学科活动”。力学小学的老师们能够敏锐地聚焦这一最新理念,将创造性成长融于学科实践,也就是融于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增强学生在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中的综合能力。这种融于学科实践的做法,消弭或解构了以往全社会学生刷题、纸上谈兵的旧习(以往学生只会“解题”,不会“解决问题”),为学生今后一生的创造性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力学小学不仅深刻地认识到创造性成长必须要有一个开放性教育体系,而且在这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支持儿童创造性成长的校家社协调育人实践方面,他们内部走“整合”与“关联”之路,立足大单元,整合教材内容,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深化课程节,整合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外部则是针对家长,开设成长学院,优化校本课程,实现协作共育。他们还着力融通社会资源,以开放发展推进儿童创造性成长。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的道理,学校里围绕某个专题研究探索几年不难,难的是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围绕一个专题不断深入开掘,一代接着一代干。力学小学的老师们二十多年来,始终围绕儿童的研究性、创造性素养这一主题,进行了连续不断、持续进阶的探索与实践,从最早的研究性课堂,到儿童研究性素养,再到支持儿童研究的制度建设,最终在今天提炼概括出了“创造性成长”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主题词来统整与统领以往以及未来的探索,从而辩证地完成了本体论层面上的“合”。我们坚信也祝愿,力学小学在今后支持儿童“创造性成长”的实践论层面上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吴永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原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