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意在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让儿童站在教育的正中央,让教师成为“长大的儿童”,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栖居之所”。“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的外在特征体现为可组合、可融合、可拟合,内在定位体现在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层面。爬梳建构类型,打造“成长学习空间”“课程群学习空间”和“跨学科学习空间”。
关键词: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教育资源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重点自筹课题“‘新儿童教育’理念下小学课程群与学习空间的建构研究”(编号:2021JY14-ZB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叶澜教授说,学习空间是折射师生在校生活的一面镜子,探索与变革学习空间就是在探索和变革现实的学校教育生活。对于“学习空间”,当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将其理解为教育资源,视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优化教育质量的依托和具有教育功能的环境;二是将其理解为社会关系与关系建构的场域,视为师生的“栖居之所”,关注师生在其中的生存状态。“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将这两种研究成果融为一体,站在儿童立场,发现儿童、尊重儿童、引领儿童、成就儿童,不断探寻儿童成长的密码,为儿童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让儿童站在教育的正中央;遵循儿童话语体系,让教师努力成为“长大的儿童”,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栖居之所”。
一、 “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的意蕴
(一) 外在特征
教育发展重视校园资源的共享性以及校园空间的开放性,学生的学习不一定发生在学校,校内外资源都可以纳入其中。学校不再是地点的标记,而是一种空间的选择。“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跨越校内与校外的联结屏障,让儿童与社会、自然对话,主要体现出如下三个鲜明的外在特征:
一是可组合。“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不仅形态多元,富有变化,而且其结构大多是半固定、柔性的,可以因不同需要灵活组合。如教室空间不再是“秧田式”整齐划一排列,而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将桌椅组合成讨论式、辩论式、录播式等。讨论式学习空间是为支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而设计的学习环境,通过移动隔断、可折叠桌椅等,实现空间的灵活划分和重组,在每个讨论区设置白板或黑板,方便学生随时记录讨论要点、绘制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提升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辩论式学习空间是为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深入辩论和交流而专门设计的学习环境。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包括主辩论区、观众席、准备区等,各区域之间有明确的分隔但又不失联系,以便于辩论的顺利进行和观众的互动参与;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音响设备、背景装饰等手段,营造出专注而激烈的辩论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入辩论。录播式学习空间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录制课堂教学过程供学生后续学习或复习的教学环境。这种学习空间在保留传统学习空间精髓的前提下,借助技术手段积累优质教学资源,支持远程交互教学。另外,我们根据教育教学需求,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创造性打造社会实践类学习空间,如博物馆、科技馆、体育俱乐部、艺术乐园等;打造自然资源类学习空间,如迷你公园、多彩植物园等。
二是可融合。“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淡化不同区域的边界,不会只将教室看作上课的区域,或只将图书馆看作读书的区域,而是更注重空间的融合性,如将教室与走廊、实验室融为一体,将图书馆与阅读廊、图书角等融为一体,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的融合性还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学习资源的融合。如通过跨学科合作研讨等形式,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促进不同领域知识在不同空间的交流和碰撞,拓宽学习者的视野和思维边界,使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还强调与校外空间资源的融合。我们组织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行动、企业参观等,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我们联系地方机构或场馆,如气象局、天文观测站等,延展学生的科技学习空间。
三是可拟合。是指有的学习空间是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互联互通,随时可以切换,如“模拟法院”“模拟交通岗”“模拟医院”等体验中心。这样的空间拟合,首先,能够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与职业观念。如在“模拟法庭”中,学生能够体验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的经历,从而对法律程序有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在“模拟交通岗”中,学生能够体会交通警察的岗位特点与工作内容。其次,能够夯实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模拟法庭”中,学生能够熟悉法庭审判的程序,掌握举证、质证、辩论的技巧,提升实践能力;在“模拟医院”中,学生可以熟悉医院的工作流程,掌握挂号、门诊、缴费、取药等技能,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再次,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如在“模拟交通岗”中,学生需要运用交通知识和规则,合理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复杂问题。
(二) 内在定位
我们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进行重新定位,思考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秩序。
一是物与物的关系层面,更多考虑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校园建筑、设施等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构成学校空间布局和整体环境的重要部分。这些关系不仅影响着学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校园文化的塑造。我们不断优化与完善学校原有的建筑格局,在设置各种功能区的时候,更多考虑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如重新规划与布局图书馆空间,在其中或周边设置阅读吧、围读会、朗读台等,使得物与物之间形成了对阅读的理解和对阅读人的观照。再如优化完善体育设施,在教学楼前后设置篮球架、乒乓球台、羽毛球网,让学生在课间能随时活动。校园里建筑、设施、场地等物与物之间形成呼应,让师生在这里体验和感悟生命。
二是物与人的关系层面,在相遇和凝望中建立物与人的连接和共鸣。我们在校园里打造“今日明星”“成长足迹”“作品展览”“教师风采”等生动的学习空间,让一张张生动的笑脸说话,让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说话,让师生随时随地看见“优秀”,感知榜样的作用。我们让校园的教学楼、食堂、操场等建筑和设施“会说话”,合理规划每一寸空间和绿化种植等,营造出宁静、舒适、充满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确保了师生在舒适、便捷的环境中身心愉悦地成长和学习,还承载着师生的情感记忆,使其有归属感。教学楼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历程;图书馆的排排书架,蕴藏着学生寻找知识的足迹;操场边的花草树木,陪伴了学生无数个晨诵与午读的时光。这些物与人的情感联系,使得校园成为一个充满温情和回忆的地方。
三是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在情境和活动中体验丰富与独特成长。学校生活饱含人与人的交往、情感的互动与学习、多元的活动与体验。学习空间要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情感联结和更有具身性的学习体验,支持师生成长。我们坚持“空间即课程”的理念,观照师生教与学的体验。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空间里充分对话和创造,我们设计开放式学习区,通过布置舒适的座椅、可移动的桌子和白板,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交流和讨论;我们打造创意工作室,如艺术设计室、音乐制作室、编程实验室等,为师生提供专业的设备和工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创建绿色休闲区,让校园内的绿地、花园等休闲空间成为师生放松身心、交流思想的好地方。良好的学习空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人、师生与校外他人之间的关系。
二、 “新儿童教育”学习空间的建构
(一) “成长学习空间”的建构,让文化味更浓一些
美国教育家布莱森说:“任何一所学校的环境都默默地对孩子发表演说,而且孩子们的确会注意它,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文化是校园空间的根本属性,它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教育者的意识和思想。建筑是物质的,如果离开了人的思想,就只能是砖块的堆砌。只有赋予它文化的气息、增加文化的元素,它才能成为学校文化的符号。[1]我们建构不同类型的“成长空间”,让师生浸润其中,感受“新儿童教育”气息。
建构“成长阅读空间”。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创建“对话阁”“围读会”“朗读台”等阅读空间,供学生“悦读”;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合理规划空间布局,设置“安静区”“讨论区”“休闲区”等,营造或温馨,或活跃,或静谧的氛围。在不同的阅读空间里,我们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纸质书籍、电子资源、有声读物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不同的成长阅读空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投入阅读活动,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样的阅读空间里,学生被书香熏染,视野得以拓宽,知识得以增长。他们在这里思考、分析、评价,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以提升。
建构“成长课程空间”。我们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运动、艺术、社交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在不同课程的实施中提供丰富多样的空间设施,供学生自主选择,提升课程学习能力,以获得全面发展。我们结合课程教学需要建设“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等,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夯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们开辟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等空间,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机会,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不同的“成长课程空间”都融入了文化元素,满足教师不同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如为了让语文课程更有文化味,我们将语文知识学习与“校友风采”“文化墙”等学习空间融为一体,让师生在学习生活中互动与交流,浸润于浓厚的文化气息中。再如,我们会带领学生走进“紫藤园”接受文化的熏陶:随处设计的灵动“便签”,展现着“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等诗句;随处布置的“解读牌”,诠释着紫藤奋发向上、勠力同心、低调谦逊、生生不息的品质。紫藤的这些品质,正是师生应该学习的。
(二) “课程群学习空间”的建构,让实践性更强一些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以及活动方式而形成的;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基于此,除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我们还以“学科+”的方式开发“人文熏陶课程群”“自主管理课程群”“创意发展课程群”“智能体验课程群”四类实践型课程群,释放多维时空,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程群学习空间”的建构,主要凸显出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目标的生成性。关联“课程群学习空间”建构的课程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建构以及自我成长。课程活动目标随着活动过程的不断展开而逐渐生成。[2]据此,“课程群学习空间”建构的课程活动目标具有生成性。如“人文熏陶课程群”学习空间涉及“生命起源”“认识生命”“生命未来”等子课程学习空间的设定。为了有效促成子课程实施,我们打造了不同的子课程实施学习空间。以实施“认识生命”子课程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认识到生命是自然界中最宝贵的存在,我们打造“视频空间”“实验空间”“研讨空间”,引导学生观看不能回避的情绪失控的视频,参与心理调整实验,辨析不同的生命现象,促成了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多角度认知。在这些学习空间中,教师会适时启发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随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时时调整和优化课程群教学。
二是内容的情境性。“课程群学习空间”的建构强调情境性,侧重创设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乐于探究的环境。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借助数字技术创设虚拟学习空间情境,让学生有“在场”的感觉。如“创意发展课程群”下设“营养菜单”子课程。开展该子课程时,我们创设了“我是小小营养师”学习空间情境。情境内容如下:
校园用餐时间是我们一日学校生活中最为放松的时刻,我们要在这一美好时刻补足能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食堂,走进“营养菜单发布空间”,做小小营养师,为大家配置合理、健康、营养的午餐菜单或食谱。如果感兴趣,你也可以为自己的家庭制定“我家的一周菜单(食谱)”。在“营养菜单发布空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食谱或菜单,说说自己的理由,做健康饮食的代言人。
“营养菜单”子课程的实施,既有真实的学习空间,如学校食堂,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午餐菜单,采访食堂人员或后勤校长,明确校园午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有虚拟学习空间,如“我的营养菜单发布会”,是在学生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制定菜单(食谱)后,在班级微信群创建的虚拟空间,供学生在其中自由表达,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结合,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实践、感受与内化。
三是资源的智能化。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更为高效和个性化的“课程群学习空间”。这种学习空间融多种媒体资源于一体,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支持多样化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为师生、生生提供更多互动机会,挖掘学生的课程理解深度。在此空间中,教师利用在线平台、社交媒体等工具与学生实时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实施“智能体验课程群”子课程“智能小管家”时,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数字资源,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需要智能化管理的项目、理解智能化管理的原理;我们采用在线互动平台、VR技术,让学生走进虚拟的家庭生活,使用“万能遥控器”管理家庭日常生活;我们配备智能黑板、触控一体机、智能音响等教学设备,搭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智能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开通作业提交、批改等功能,随时跟踪学生学习进度,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远程指导;我们设置“智能小管家”项目式学习任务,教学生制作简易的语音控制装置、编写简单的智能家居控制程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智能科技知识。在此空间中,学生的实践空间多样化,实践角度多元化,互动性、沉浸感大大提升,学习效能更高。
(三) “跨学科学习空间”的建构,让综合性更强一些
我们尝试建构“跨学科学习空间”,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和深入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首先,指向跨学科学习主题,明确“跨学科学习空间”建构目标。跨学科学习主题可以来源于现实生活、社会问题,也可以源于科学探索领域。我们通过“学科+”的方式,在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探寻主题,确定学习空间建构目标。如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智能城市”跨学科学习主题,我们打造“智能城市体验室”“智能城市设计区”“智能城市保护网”等学习空间,意在让学生结合已有认知,穿梭于多个学习空间,运用多学科知识去体验、去设计、去创造。
其次,依据“跨学科学习空间”,设计跨学科学习项目。立足学习空间使用目标,我们会设计涵盖多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多个跨学科学习项目,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围绕“智能城市”主题,在“智能城市体验室”“智能城市设计区”“智能城市保护网”等学习空间,我们引导学生整合和运用信息科技、城市规划、环境科学、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体验与实践中设计并制作智能城市的模型或方案。
再次,围绕跨学科学习项目使用,“跨学科学习空间”。跨学科学习项目的实施离不开适切的学习空间的支持,这个空间,可以是真实的物理空间,也可以是虚拟空间。物理空间主要是提供多功能的学习区域,如实验室、工作坊、资料库等,为跨学科学习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支持。虚拟空间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等,为跨学科学习提供在线学习资源、交流平台、评价工具等。如围绕“智能城市”主题,在“智能城市体验室”中,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VR技术开展实验探究,语文学科的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智能社区,记录分析智能城市的“智能”案例,体验智能城市给人民带来的生活便利。在“智能城市设计区”,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师向学生传递在网络上设计智能城市时需要的知识技能,美术学科的教师向学生传递兼顾美观与实用的知识技能,语文学科的教师教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自己的设计。在“智能城市保护网”学习空间,综合性学习学科的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进行实验探究,数学学科的教师引导学生测量估算,语文学科的教师引导学生记录想象……在不同的学习空间中,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
下一步,对于“空间—课程—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强化三者之间的联系,我们会做进一步的探索,以更好地去落实新方案、新课程,更好地实现空间育人。
参考文献:
[1] 唐燕.校园空间设计的文化融合[J].江苏教育研究,2020(5):42.
[2] 付建强,伍雪辉.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未来学习空间设计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70.
(秦 艳,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连云港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相振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课改领航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