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4-09-29 00:00耿红军
天津教育·中 2024年8期

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其中,分层异步教学法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当前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着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每个学生都能“吃得饱”“够得着”,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积极探寻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实施路径,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思、有所获,进而获得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分层异步教学法概述

分层异步教学法是一种凸显学生中心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度、认知与需求,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使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中进行异步学习。此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致,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其特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首先,具有灵活性的特征。分层异步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度进行调整,使教学更加灵活。其次,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分层异步教学法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最后,具有公平性的特征。分层异步教学法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学习机会,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快慢不齐”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中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法的优势

首先,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以全班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为基准进行教学,这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或较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而分层异步教学法打破了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这样既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又能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率。从传统数学课堂的实情来看,教师通常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照顾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分层异步教学法则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那些需要更多帮助的学生,同时让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更多的提升,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往学生机械接受教师的教学,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也阻碍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分层异步教学法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次,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这样一来,便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思考,从而培养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学数学中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法的路径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法,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在同一个班级中,不同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差异,且对学科的学习兴致有所不同,只有明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才能促进每个学生高效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认知进行分层,这样才能为之后分层异步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表现以及知识接受力等进行全面评估,而后进行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层次划分,第一层次的学优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且知识掌握扎实,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甚至能够解决教师提出的一些拔高类问题;第二层次的中等生对数学学科有一定的学习兴致,但是不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础的数学问题;第三层次的学困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情绪,不论是在接受能力还是理解能力方面都较为欠缺,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分层没有任何偏见色彩,完全依照学生平常的表现,以及所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分层。但是这种分层方式可以灵活调整,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进步速度与实际学习状态更改学生的层次,这能够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定

目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导向,任何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或者落脚点都应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指引正确的教学道路,为之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中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时,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内容,而后综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计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范围之内学有所获,既提升了课堂教学品质,又能带动学生参与学习的高涨热情,以满满的自信投入其中。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厘米、米的认识”一课教学时,为了深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采取了分层异步教学策略。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梯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的设置。首先,对于学优生来说,其学习力强且思维活跃,教师便将学习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促进学生实践水平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其次,对于中等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介于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应适当放低,但也不能过低,以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具备自主运用计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扎实知识功底,锻炼实操水平。最后,对于学困生来说,该类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应是让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内容,如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等,他们虽然无法达到学优生的学习水平,但是也能掌握基础知识,这也能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种设置分层异步教学目标的方式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对教学任务进行分层设计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为学生布置课堂学习任务,通常都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这种机械且单一式的教法并不利于所有学生获得良好的成长,也与新时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不符。即便有些教师设计了课堂学习任务,也未综合考虑学生学情,设计分层异步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因此,在现阶段的数学工作中,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紧跟节奏,有更多思考探究的机会,教师应重视课堂学习任务的设计,并充分考虑学生学情,设计金字塔式的学习任务,以免超出学困生的认知范围,削弱其学习自信,或者由于难度太低导致学优生难以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以此促使学生在集体氛围中实现异步发展。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混合运算”一课教学时,为了夯实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针对不同阶层的学生设计了难度不一的课堂学习任务。对于学困生来说,其学习任务以基础题为主,如“15×5=?30×4=?63÷7=?”以帮助该类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对于中等生来说,教师适当增加任务难度,如“31×28=?72×15=?92÷16=?”用这样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笔算;对于学优生来说,教师则可以设置拓展、拔高类的学习任务,以应用题为提问基调,如“某超市举办了饮料促销活动,每瓶饮料4.5元,买三赠一,若某同学想为班级学生买20瓶饮料,最少消费多少钱?”这样的题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为不同梯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了每一梯度学生的学情,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学习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解题思维。这种层次性的课堂学习任务兼顾了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热情积极、信心满满地高效学习。

(四)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布置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所获得的成果进行巩固的有效手段。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分层性作业,不仅与新时期教学改革需要相符,也能使学生感知到学习的乐趣,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以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存在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的现象,不仅导致学生作业压力过大,而且由于未考虑到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致不足。因此,在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中,作业分层是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值得教师高度重视。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分层作业,分为拔高、拓展和基础三个部分,让学生依照自身能力自主选择完成,如中等生在完成拓展作业后,让其尝试做一做拔高类的作业,学困生可以尝试做一做拓展类作业,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课教学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有效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法,综合各梯度学生的学情,为其设计开放性的课后作业。首先,设置基础性的运算题目,如“0.6×0.3、1.8×3”等,或者设计简单的应用题,如“妈妈买了0.3公斤的橘子,每公斤橘子的价格是5元,共消费多少钱?”其次,设置拓展性的小数乘法运算作业,如“0.75×0.4、2.5×1.2”等,或者设计简单的应用题,如“某同学每天跑步0.8公里,以每月30天来计算,她一共跑了多少公里?”最后,设置拔高类的作业,如“某同学每天读书1.5小时,一个星期共读了多少小时?”在设计以上作业后,学生就可以综合自身学情自主选择完成,也可以试着完成一些自身能力之上的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发散思维,逐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分层异步设计作业的形式既与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相符,也在各梯度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

(五)分层实施教学评价

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也是促进学生多元综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良好的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自我,还是激励学生高效学习的强劲动力。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评价环节多以“唯分数论”为唯一方式,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效进行衡量,这显然与评价工作开展的本质不符,且教学评价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造成严重阻碍。在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时,教师应针对各梯度学生的学情展开针对性、分层性的评价,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估,让每位学生获得最客观、最合理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切实增强学习自信,从而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语文知识的海洋。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分别对不同梯度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评价。对于学困生,在该单元的学习中,通常对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理解不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分数乘法运算,教师应给予其更多的关心,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其动态学习过程,如果学生认真听讲、态度端正,则应给予其鼓励和肯定,并利用课余时间给予其针对性的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对于中等生,其通常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也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分数乘法运算,但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应给予其充分鼓励,适当指引,并综合学生课前、课堂及课后学习情况,全面评价学生的整体表现。对于学优生,其通常能够快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分数乘法运算,教师在评价时应留有余地,捕捉该类学生学习细节方面的一些问题,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在分层异步教学中开展分层评价,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注,获得了学习自信心的提升,同时通过评价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优化教学方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异步教学法是一种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教学中“快慢不齐”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公平学习的机会。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工作中,教师应有效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积极探寻具体的教学路径,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定、对教学任务进行分层设计、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布置,以及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实施的方式,有效构建更灵活的学习课堂,使每位学生都能领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积极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