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落实路径

2024-09-29 00:00林玮
天津教育·中 2024年8期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落实情况,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水平。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落实路径,希望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法治意识正在形成,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强调德法结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德法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注重情感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包括同情心、责任感、公平意识等。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强调实践与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通过参观法庭、模拟法庭审判、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社会规则,在实践与体验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五)融入课程和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并融入日常生活中。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同时,学校活动和社区参与等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践道德与法治教育。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落实路径

(一)强化学生情感认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教师可以组织情感教育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情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情感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情感故事、观看情感教育影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从而提升道德素养。

例如,在《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讲述一些关于国土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保护国土的重要性。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国土保护的责任感。此外,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国土,如“你认为自己能为国土保护做些什么?”“你有没有见过别人对保护国土做出的特别贡献?”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国土保护的情感认知。如此,学生就能够深入了解国土的重要性,形成责任感,进一步提升道德素养。同时,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国土。

(二)强化学生道德判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想落实核心素养,就要强化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首先,教师可以组织道德教育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道德问题的本质,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道德案例,让他们给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同时组织道德教育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道德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行为水平。最后,教师可以通过道德教育讲座、道德教育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第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真实的道德冲突情境。例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道德冲突的后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培养道德判断能力。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接触社会问题。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道德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正确地判断和应对这些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将道德理论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第三,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道德教育的创新活动。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些道德冲突情境,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参与在线道德讨论或道德辩论,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强化学生法治实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强化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际参观,丰富自身体验,从而加深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体验法律知识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再次,教师可以通过法治教育讲座、法治教育实践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讲座,学生能够了解法治的基本原理和价值观念,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一些法治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如此,学生就能够深入了解法治的内涵与作用,形成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从而提高法治实践能力。

例如,在《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图书馆、医院等,让他们了解这些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和使用规则。通过参观,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公共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的便利,同时了解到自身在维护公共设施方面应承担的责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环境保护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为社会做贡献的意义。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合理地利用公共资源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从而培养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拟公共场所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学生就可以深入了解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则和社会秩序,提高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能力。

(四)采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的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面对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思考与决策。此外,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面对各种道德与法治问题。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角色的立场,培养同理心和公正意识。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亲身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情境模拟活动,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并思考如何正确地应对这些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介绍相关历史人物,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与意义。通过这些情境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意识。同时,通过参与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形成同理心和公正意识。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实践能力。

(五)采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道德与法治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除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还可以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展开讨论与思考,有利于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以上方式,学生能够借助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果,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能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弘扬优秀家风》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优秀家庭的事例,并从中归纳出道德与法治方面的问题。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分享问题解决思路。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合作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如制作展板、演示课堂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积极地与他人交流,有利于拓宽思维,提高思辨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还可以培养核心素养,如责任感等,最终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六)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道德教育案例或法治教育案例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意识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道德教育案例和法治教育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案例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意识。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案例中的道德与法治原则,并讨论案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了解道德与法治问题,培养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意识,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在《富起来到强起来》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强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相关案例,如企业家的成功经历、创新创业的案例等,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案例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培养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意识。其次,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案例中的道德与法治原则,并让学生讨论案例的合理性。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成功经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道德与法治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校的支持。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法治实践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