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珠源寺遗址调查报告

2024-09-29 00:00:00王彦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5期

摘 要:珠源寺遗址的建造保持了皇家园林等级较高的特点。在形制上,保持左右沿中轴对称;各进院落之间采用递增式,台基的砌筑皆包砌台明,且规模、等级较高;同时,珠源寺的建造体现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寺庙走向按照山体的走势而建,打破了坐北朝南的规制;建造过程中,与自然溪沟相结合,溪沟绕寺而过,蜿蜒曲折,自然和谐,无严谨的形制;建筑过程中,注意保留古树,在遗址周边保留的众多古树即其中之例。

关键词:避暑山庄;珠源寺遗址;皇家园林;承德军阀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5.042

珠源寺遗址位于承德避暑山庄西湖以西的山坡上。资料记载,珠源寺建于1761年,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是避暑山庄山区最大的一座寺庙。珠源寺山冈下,有跨溪涧的石桥一座,长12米、宽3.2米。牌坊二,前曰“恒河普度”“德水通津”;后曰“彼岸同登”“法流喻筏”。过石桥可达寺门,因距“涌翠岩”及“瀑源”不远,乾隆题额为“珠源寺”。进寺门又二门三间,乾隆题额“定慧门”。门殿后依次为钟、鼓楼;天王殿内供奉弥勒、韦驮护法神;宗镜阁前有石牌楼,面东额曰“披云演梵”,联曰“香界现金银无量无边庄严最胜,法流汇珠不离不即感会真常”,面西额曰“听雪超尘”,联曰“优钵光中证十二因缘金刚常住,摩尼国际参八百功德水观同澄”;大须弥山乾隆题额为“极乐世界”,内供奉八大菩萨和如来佛;后为飞楼十三间的众香楼,也称小西天。宗镜阁位于寺的中间地带,前后左右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四周苍古宁静,自然严谨。阁是一座三间四方重檐歇山顶方亭式,整个建筑在白石基础上,全部是青铜铸造,共用铜207吨,形状大小与北京万寿山(颐和园)宝云阁相同。阁上层檐外东西挂乾隆题“海藏持轮”铜横匾一面。阁的梁、柱、门、窗、匾、联上面都雕刻着飞龙、沧海、白云、鸟兽、花卉等各种立体浮雕图案,工艺极为精细。阁的天花宝塔、仙人等仿北京雨花阁,采用传统的铸造工艺拔蜡法制作。宗镜阁的铸造艺术独特,体态精巧,古色古香,这些都是世上稀有独一无二的。

军阀姜桂题统治承德期间,宗镜阁内佛像、供品不知下落。铜匾及铜抱柱在军阀汤玉麟时期被卸下运到沈阳故宫。由于年久失修,到20世纪30年代时,寺内殿堂已多有倾圮。1944年,占领承德的日寇将铜殿拆毁运走化为军火,只有铜匾及铜抱柱因早年运走得以留存,1976年由沈阳运回避暑山庄。1981年避暑山庄文保所已将遗址清理完毕。2003年维修复建寺下石桥一座及两牌坊。

结合实地调查,对珠源寺遗址的分布方向、布局有了初步了解(图1)。珠源寺遗址整体呈长方形,依山而建,为东西走向,共分为四层台地,其范围内地表建筑已全部损毁,仅存各个建筑的台明基址,多为鹦鹉岩石质,少数为石灰岩石质。遗址之上杂草丛生、长有松树、碧桃树、榆树、荆梢等植物。基址之上局部暴露有散水、青砖墁地等,地表及台明基址上多处堆放、散落有大量砖石和石质建筑构件。遗址内建筑基址的台明、踏步等,在近代多处有用砖石、水泥维修过。

为配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进一步掌握珠源寺的具体数据,便于以后对该寺庙进一步的保护和恢复,承德市文物局田野考古队于2016年4月9日至5月10日对现存的寺庙基址地表上的残存青砖面积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记录及拍照工作,现将基址残存等情况报告如下。

1 山门

山门位于寺院的东南,方向北偏东23度,保存较好,全部采用砖石构件,南北8.04米,东西5.49米,高度不详,面积约44平方米。门洞宽2.30米,高2.96米,山门四周暴露有石质散水,宽0.54米,前后各有一条石条铺砌的甬路,东侧甬路宽1.60米,西侧甬路宽2.00米。

2 院墙

珠源寺遗址外院墙为毛石砌筑,高1.30米,宽0.9米,全部为后期维修。内院墙已破坏殆尽,仅在定慧门南、北两侧残有一段,为近代用水泥、砖石修补,宽1.00米,残高0.55米。

3 一层台地

一层台地南侧院门已消失,仅存南侧如意踏步,宽3.84米,垂带宽0.58米。上部多为近代用水泥及砖块所维修,仅保存下层五阶踏步及两侧各一块垂带石,踏步石条宽0.21米,厚0.29米;垂带左侧残长2.10米,上有两处榫位,中心相距0.95米,右侧残长0.75米。

台地南北长40.00米,东西宽34.40米,高3.33米,面积约为1376平方米。地表全部为青砖墁地,破坏严重,一级台院内包含夹两处杆石基址,定慧门及两侧掖门基址,钟楼、鼓楼基址各一座。

3.1 夹杆石基址

夹杆石基址位于一层台地南、北两侧,距西侧院墙基础0.80米,距定慧门东南角6.70米。夹杆石宽0.95米,高1.45米,其下台明为正方形,宽2.84米,高0.45米。南侧夹杆石破损较为严重,中部缺失,台明南侧缺失,近代用水泥维修,北侧皲裂严重;台明四周保存有散水,北侧和西侧保存较好,其余缺失,宽0.51米。北侧夹杆石保存较好,台明西南角缺失,仅西南角存有散水。两侧夹杆石在近代均用水泥修补过,台明上杂草丛生,多处皲裂。

3.2 定慧门基址

定慧门基址位于一层台地中部,保留有台明基址,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台明总长12.90米,台明总宽5.60米,高0.90米,面积约72平方米。台明东、西两侧存有数块压面石,其余缺失,为近代用水泥、砖石修补。台明之上杂草丛生,仅在东侧中部存有数块方砖,碎裂严重,铺砌形制不详。北侧中部存有门槛石,为石灰岩石质,破坏严重,南北1.41米,东西0.15米,高0.12米,距东侧压面石16.5厘米。台明上南北两侧各有一块须弥座基座,为正方形,边长1.62米,高27.5厘米,榫孔直径16厘米。

定慧门东侧存有礓礤台阶,南北宽2.92米,东西长2.82米,其中两侧垂带石宽0.57米,礓礤上部破坏严重,在近代用水泥修补。

定慧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基础,西侧掖门保存较好,局部皲裂严重,东侧掖门压面石缺失,东西长1.65米,南北宽3.00米,高0.55米。两处掖门东西两侧如意踏步均保存较好,南北宽1.13米,东西长1.88米,其中垂带石宽0.45米。

定慧门及两侧院墙基础暴露有青砖散水,大部分破坏严重,宽0.51米,南侧掖门散水保存较好,也仅存周边0.6米左右。北侧及西侧破碎较多且严重。青砖尺寸大多以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为主,少数杂以长44厘米或30厘米、宽18厘米或16厘米、厚10厘米为辅,以下皆同。还有方砖为40厘米见方及因地势具体情况而定的尺寸不一的异形砖。

3.3 钟楼、鼓楼基址

钟楼、鼓楼基址分别位于定慧门基址的西北角及西南角,两处建筑保留有台明基址,建筑体量一致,为正方形,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台明总长、宽为8.10米,台明高0.58米,面积约64平方米。台明上杂草丛生,均未见室内方砖,钟楼台明中部存有一口铜钟,钟身锈迹斑斑,铸有祥云等纹饰、“大清乾隆年造”字款。鼓楼在东北和西南存有两块柱顶石。基址东西两侧皆保存有如意踏步,为四阶踏步,东西宽1.75米,均有用水泥维修过。

鼓楼周边仅有散水及西侧至二层台地边缘的青砖保存较好,其东南角青砖破损严重,破坏面积较大。

3.4 甬道

甬道为定慧门通往天王殿之间的甬道台明,东西长6.66米,南北宽4.70米,高0.45米。台明上杂草丛生,未见青砖,东部两侧存有两块压面石,其余均为近代用水泥维修。台明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如意踏步,为四阶踏步,损毁严重,为近代用水泥维修。

位于甬道西侧存有如意踏步,位于一级平台西侧,宽4.33米,天王殿台明垂带宽0.58米。上部多为近代用水泥及砖块维修,仅保存下层五阶踏步及两侧各一块垂带石,踏步石条宽0.21米,厚0.29米;垂带左侧残长2.10米,上有两处榫位,中心相距0.95米,右侧残长0.75米。

4 二层台地

二层台地南北长40.00米,东西宽27.50米,高2.45米,面积约1100平方米。地表全部为青砖墁地,破坏严重,二层台地包含天王殿、宗镜阁及两侧配殿基址各一座。地表仅剩余南北两个配殿台基基础。

天王殿两侧各有一座掖门,门前保存有踏步,为十三阶踏步,宽2.30米,西侧掖门保存较好,局部皲裂严重,东侧掖门压面石缺失,东西长1.65米,南北宽3.00米,高0.55米。两处掖门东西两侧如意踏步均保存较好,南北宽1.13米,东西长1.88米,其中垂带石宽0.45米。两侧院墙破坏严重,多处为近代用水泥、砖石修补,宽1.00米,高0.55米。定慧门及两侧院墙基础暴露有青砖散水,多处已破坏,宽0.51米。

4.1 天王殿基址

天王殿基址位于二层平台东侧中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南北宽13米,东西长7.20米,高于一层台地0.60米,台明之上荒草遍布,堆放有石质建筑构件及石条。西侧为通往宗镜阁的甬路台明,破坏严重,残存东西2.96米,南北4.82米,高0.60米,四周皆为近代用砖、水泥维修过。台明之上暴露有几块方砖,为0.46米×0.46米,开裂严重。西北角存有柱顶石,为方鼓镜柱顶石,0.48米×0.48米,距西侧压面石0.27米,距北侧压面石0.37米。

4.2 宗镜阁基址

宗静阁基址位于二层平台中部,已全部破坏,现仅存4处石质磉墩,为鹦鹉岩石质,磉墩由6块石条堆砌而成,为正方形,长、宽为1.60米,共3层,高1.55米,四处磉墩间距1.95米。

以宗镜阁为中心,南北两侧至配房间,青砖分布基本存在,但保存状况较差,多数为半残状态,尤以中间方砖破损最为严重。

4.3 配房基址

配房基址分别位于宗镜阁基址的西侧和东侧,两处建筑均保留有台明基址,建筑体量一致,为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台明东西总长12.20米,南北宽7.60米,高0.60米,面积约92平方米,台明之上杂草丛生,未见室内方砖。

南侧配房台明北部东北侧压面石缺失,其余均用水泥修补,陡板石多处皲裂,台明南部叠放有大量石质建筑构件。东侧存有如意踏步,为四阶踏步,保存较好,宽4.08米,东侧象眼石局部用水泥修补,西侧皲裂严重。北侧配房东部东北角压面石缺失,东、西侧北部及西南角保留有压面石,其余为水泥修补,北侧堆放有石质建筑构件,南侧存有四阶如意踏步,宽4.08米,为近代用水泥修补。

两侧配房的散水保存一般,多数已被毁坏,但基本构造形制及样式保存完整。

5 三层台地

三层台地东侧如意踏步,宽4.50米,破坏严重,仅保存右下角一块象眼石,长1.10米,宽0.58米,其余皆为近代用砖、水泥所维修。

台地南北长40.00米,东西宽23.74米,高2.80米,面积约为949平方米。地表荒草遍布,破坏严重,仅保存在台地西北角,堆放有石质建筑构件,三层台地内包含大须弥山殿基址一座。

大须弥山殿基址位于三层台地中部,为正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台明总长、宽为16.90米,高0.90米,面积约285平方米。

台明之上长满杂草,台明西、西北、南侧保留有压面石,其余皆为近代用水泥、砖石维修,台明上未见方砖,存有柱顶石14块,为圆鼓镜柱顶石,0.48米×0.48米。

东侧保存有如意踏步,宽4.50米,破坏较严重,多处用水泥维修。

该殿仅为四周一层散水,多数保留且较为完整,仅在东北侧缺失损毁较多,西北侧还多保留有部分散水以外的墁地砖。最西侧南北掖门皆有直通台明的墁地砖,保存较好,损毁数量较少。

6 四层台地

四层台地南北长40.00米,东西宽度不详,高2.80米。地表荒草遍布,台地内包含众香楼基址一座。

众香楼基址位于四层平台中部,保留有台明基址,为半回字形,东西面阔七间、进深一间,台明总长25.80米,台明总宽7.50米,南北各三间,进深一间,台明东西总长15.40米,台明总宽7.20米,高0.90米,面积约414平方米。

台明之上保存数块压面石,局部均有开裂,其余为近代用水泥维修,台明中部保存有6座须弥座,为1座圆形、1座六边形及4座方形须弥座,保存较好,局部有裂痕。

东侧正门保存有如意踏步,为六阶踏步,由下上三层为近代用水泥砖石所维修,下三层保存较好,两侧象眼石保存较好。

南、北两侧皆存有如意踏步,破坏严重,北侧仅象眼石保存较好,其余皆为近代用水泥维修,南侧整体破坏严重,多为近代所维修。

众香楼基址带后抱厦,东西长2.35米,南北宽5.10米,高度不详。该楼东侧散水保存较好,以南侧还保留有相当面积的墁地砖。

7 结语

珠源寺遗址的建造保持了皇家园林等级较高的特点。在形制上,保持左右沿中轴对称;各进院落之间采用递增式,台基的砌筑皆包砌台明,且规模、等级较高;墙体的砌筑多采用“干摆”,磨砖对缝、不露灰缝。同时,珠源寺的建造体现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寺庙走向按照山体的走势而建,打破了坐北朝南的规制;建造过程中,与自然溪沟相结合,溪沟绕寺而过,蜿蜒曲折,自然和谐,无严谨的形制;建筑过程中,注意保留古树,在遗址周边保留的众多古树即其中之例。

通过对该遗址的清理工作来看,基本上了解了相关遗存的位置、现状及青砖分布情况和面积。四层台基总共残存青砖面积为812.86平方米,其中散水面积为133.25平方米。

整个遗址地表及建筑基址上荒草遍布、长有大量植物,台明及如意踏步大部分破坏严重,均有近代用水泥维修过的痕迹。周围散水少数保存较好,形制及体量清楚。墁地青砖破坏严重,仅在局部暴露有数段,形制、体量清楚。

外院墙整体破坏严重,均为近代所维修、加固,遗址规模可见。内院墙破坏严重,仅可见下部基础,少数保存有少量墙体。

台明的压面石、陡板石及如意踏步等石活皆采用鹦鹉岩石料,此种石料,结构不稳定,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坍塌、开裂。

青砖分布面积最多的以宗镜阁一层台地为主,其余两层台地较少,但基本上可见建筑基址散水,墁地砖主要在宗镜阁周边及大须弥山殿西侧南北掖门。

寺内台基石活多采用鹦鹉岩石料,通过调查结果来看,该遗址的此类石质遭到严重破坏。

对此类石质的破坏原因不能排除植被破坏的原因,寺内植被茂盛,大量的榆树、松树及杂草根系直接长在石质文物上,使其移位、酥裂。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结果不能全面地反映遗址区域地上及地下的实际情况,建议条件允许时,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彻底弄清其具体布局、体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