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金铜佛像的制作技术

2024-09-29 00:00:00王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5期

摘 要: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自东汉出现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其制作技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及时代特征。通过对金铜佛像成型工艺、表面加工工艺及科学分析研究的梳理,可知金铜佛像基于造型的复杂程度选用不同的铸造方法,通常线条弯折幅度较大、有透空装饰需求、细节刻画多且流畅度较高的造型,使用失蜡法更符合铸造设计,而泥范法多见范线、铸造缺陷等痕迹残留。制作精良的佛像在表面装饰上会增加鎏金、贴金、彩绘、嵌错等装饰工艺,体现了自汉代以后中国本土铸造技术的延续。

关键词:金铜佛像;制作技术;失蜡法;范铸法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5.037

传统的金铜佛像一般指在青铜材质的佛造像上进行鎏金、贴金呈色。中国古代金铜佛像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四川绵阳市博物馆馆藏何家山东汉晚期崖墓出土的1件金铜佛造像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实物,该佛像铸于摇钱树上,头后有椭圆形背光①。北朝以后,金铜佛像不再依附于其他器物进行装饰。在独立的金铜佛像中,有的带有佛座,北魏时期呈四足方座或较矮的须弥座,隋唐时期在底座下会增加双层或单层的四足高床,宋至明清时期底座的造型多变,常见动物造型或束腰式的对称莲瓣造型。北朝以后,出现多尊造像一体制作现象,或在主佛像两侧增加1~2尊菩萨立像,或在同一举身光背下并存2~3尊佛坐像。

金铜佛像从制作技术到表面加工工艺,均有一个由简及繁的历史进程。依据各个时期艺术风格的侧重不同,金铜佛像的制作难度也有区别,涉及熔模浇铸、翻砂铸制、泥范铸制、表面鎏金、表面贴金等多种制作工艺,佛像的制作既需形体线条的流畅,又要兼顾发髻、光背、头冠、手势、袈裟衣裙等细节刻画,往往一尊金铜佛像的制作集多种工艺于一体。目前对金铜佛像制作技术的研究成果不多,主要涉及区域传统工艺的研究和馆藏金铜佛像制作技术的研究两类,本文通过梳理研究成果结合馆藏案例,进一步分析金铜佛像制作技术的基本范式及特殊加工工艺特征,对古代金铜佛像的鉴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金铜佛像的成型工艺

金铜佛像常见的成型工艺主要是失蜡法和范铸法。中国古代最早的失蜡铸件出现于东周时期,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造型复杂线条弯曲较多的物件,其基本原理与范铸法类似,将铜模换成蜡模,外部贴敷铸型材料形成完整外范,干燥后加热蜡模熔化形成铸件空腔,这样不仅解决分范合铸留下范线的瑕疵,还能保存线条弯曲度大且形制复杂铸件较流畅的外形。秦汉时期这种工艺运用成熟,有研究证实,秦始皇陵出土的一批青铜水禽采用失蜡工艺铸造成型。有一些工艺特征可以佐证②,如水禽颈部出现多处铜隔挡,铜隔挡所处位置各异。若是泥范法,则隔挡位置的固定及外范的拼合是个难题,若是失蜡法,隔挡可直接穿透蜡模连接外范,起到加固水禽长颈的作用。在水禽体内发现泥质芯撑与木、铜制芯骨。芯骨广泛使用在西方用失蜡法铸制的青铜雕像上。秦始皇陵水禽体内使用的泥质芯撑,一端插入泥芯,另一端埋入青铜基体内,推测是泥芯和蜡模制作完成后直接将泥梗从蜡模表面插入,蜡模表面造成损伤可直接蜡焊补全。

范铸法是中国古代较为成熟的铸造方式,从二里头文化时期最早礼容器组合的出现,预示着分范合铸工艺的萌芽,至商周时期泥范法已广泛用于制作各类青铜器。金铜佛像对艺术呈现的需求较高,若用普通泥范法分范合铸成型,表面范线、缩孔等铸造缺陷不易去除,在加工装饰前需进行处理。选用翻砂法铸制可提高铸造效率,用于大批量制作小型金铜佛像。古代翻砂法是在泥范法发展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简易砂型法,其原理是用砂型代替泥范,且可重复使用,需要提前制作好佛像各个部位的母模,利用母模翻出砂范进行浇铸,这种方法多见于中国古代钱币铸造,最早可追溯至北齐③。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铜佛像辨伪的讨论中,翻砂法被认为用于批量生产造假佛像,在佛像上留下砂眼痕迹,并且造型笨拙、线条模糊④。

袁凯铮等对西藏地区藏传铜佛像传统制作工艺进行调查⑤,铸造方法主要分为失蜡法和沙范法两类,失蜡法仅在云南德钦县发现使用羊油作为主要熔模材料进行铜佛像的制作,而沙范法更为普遍,在拉萨、昌都等地流行。制作流程是先就地取泥制作泥模,利用翻砂法的原理,分上下两部分制作沙范,佛像为空心铸件,需要制作泥芯,泥芯直接在沙范上填入湿泥制作,搭配十字形木质芯骨,制好的泥芯需表面削去一层作为浇铸铜佛像的厚度。在西藏地区,为寺庙制作的大型铜佛像多采用锻打拼接工艺,局部佛像的成型需利用加热退火改变铜板的形状,表面细部纹饰则需錾刻修饰。

古代大型铜佛像的制作在采用泥范法或失蜡法成型的基础上,需分段制作进行拼接,制作几十吨重、五六米高的巨型佛像无疑是个难题,王福谆在对唐至清代大型铜佛像考察的基础上⑥,认为这类铜像浑铸一体成型的不多、难度较大,失蜡法由于成本较高也并不多见,分铸铸接是主要制作方式,无论哪种方法芯骨实体的制作尤为重要,除需铁架作为支撑外,碎砖屑、瓦砾等也可作为佛像实体的辅料。

于春等对陕西地区北朝至唐代时期小型金铜佛像的铸造特征进行考察⑦,金铜佛像的造型以背屏式为主,少量圆雕和板式造像,背屏式造像涉及像体、背光、底座三部分,无论采用一体浑铸还是分铸组合成型的方式均较圆雕或板式造像复杂许多,失蜡法和泥范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残留痕迹及分型,造像上没有范线、造型复杂流畅、有一些不便于脱模的凹凸透雕部位,考虑使用失蜡法制作,泥范法的范线残留表面会有铸后加工处理,在造像背面边缘、底座等无需后期处理的部位可观察到范线,失蜡法与泥范法在佛像的五官、螺发等都会存在铸后加刻的痕迹,背光与佛身多采用分铸焊接等方式成型。泥范法铸造的铜佛像常见带有四足方座基,经模拟实验证实,这种方座基在塑形时不是直接在佛像原模上雕刻制作,而是通过泥模分别制作外范和内芯,利用贴敷泥条的方式预留基座厚度,最后一体浇铸成型⑧。

河南博物院藏几件铜佛像,可作为上述区分泥范法与失蜡法铸型特征的佐证。图1为河南博物院藏北魏时期释迦牟尼铜坐像(图1∶1),采用泥范法铸造成型,背光上可观察到铸后刻画的细纹,底部四足方座及与坐像侧面连接处可观察到范线痕迹(图1∶2∶A),方座足底及坐像底部存在缺损、孔洞等铸造缺陷(图1∶2∶B),在方座正面横梁中段存在补铸痕迹(图1∶2∶C),侧面也证实方座可能采用泥条贴敷法,在塑形时泥条缺损造成铸造缺陷。图2为河南博物院藏隋代一佛二弟子小像(图2∶1),采用泥范法铸造成型,背光上铸后刻划纹饰明显(图2∶2),二弟子底部与方座连接处没有明显铸接痕迹,再加上范线残留均在侧面与主体佛像一致(图2∶2∶A,图2∶2∶C),应是一体铸造成型,这个佛像的难点在于主佛像自带小型方座,在三像一体下方连接整体的四足方座,底部较大的方座表面存在范线残留(图2∶2∶B),推测应是使用四分范铸制小方座四个面,大、小方座连接处范线的延续可知是一体浇铸成型,这种比较复杂的分范铸型制作的佛像细部刻画简单、立体感较弱,背光起到支撑连接三像的作用,整体偏扁平造型。图3为河南博物院藏明代观音菩萨坐像,头冠、手势、衣裙、莲瓣束腰底座及脸部表面的刻画线条灵动柔和,造型存在弯曲度较大及透空部位,佛像立体形态饱满,未见范线痕迹,仅莲瓣束腰中线局部缺损,再者头冠及裙饰复杂多处不便于分型制范,推测应是使用失蜡法制作。

2 金铜佛像的表面加工工艺

金铜佛像在铜制塑像塑形完成后,会在表面进行鎏金、贴金、彩绘等装饰处理。黄金装饰既满足造像者追求亮丽的视觉效果,又是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化学材质,常见到金铜佛像局部铜质腐蚀,但金层仅见缺损脱落。中国古代从春秋战国起就已流行鎏金、贴金、包金、错金银等装饰工艺,其中鎏金、贴金、包金相对简单,鎏金是以金汞合金为材料涂在器物表面,加热使水银蒸发留下金附着于器物基体上;包金、贴金基于黄金良好的延展性,通常将黄金锻打成金箔包、贴在铜质基体表面⑨。

鎏金工艺对于造像复杂的铜佛像来说难度较大,尤其是佛像存在透空、弯折、细小刻画等部位,常常出现金层缺损遗漏现象,这些部位容易导致金层与铜质基体结合不紧密出现腐蚀孔隙。辽宁省博物馆馆藏1件清代舍利子尊者像,面部彩绘,佛身裸露部位未鎏金,对衣裙、莲座进行鎏金,所谓“鎏衣不鎏肉”工艺,鎏金层保存完好,但裸露部位的铜基体出现腐蚀氧化层⑩。山西大同关帝庙窖藏出土的5件铜造像,表层均经历数次装饰,包括不同部位出现的金层覆盖、白色腻子彩绘、金胶与金箔、贴金混杂层等现象,可能存在不同时期工匠翻修处理k。这批铜像在使用金箔贴金工艺时,局部会因补贴问题留下多层金箔叠压痕迹,贴金前先打金胶,胶结物的材质主要为大漆,符合中国传统的大漆贴金工艺。铜像表面发现的白色腻子,推测是为彩绘或涂刷金胶做准备。

3 金铜佛像的科学分析研究

金铜佛像由于其保存的特殊性,大多保存完好且不宜进行有损分析,个别存在后期多重翻修现象,其形貌特征、内部结构、表层装饰工艺、制作材质等需要借助多种科学分析方法进行判断。

山东招远文管所藏2件金铜佛像和金铜菩萨像,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便携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实时成像等方法,观察到金铜佛像表面采用金汞齐鎏金,使用锡青铜制作;金铜菩萨像的金箔层存在叠压现象,间杂红色金胶层,金胶由含砷的石黄、含汞的朱砂混合大漆制成,铜质基体中含有锌,推测这件藏式菩萨像采用黄铜制成l。

平凉市博物馆藏34件明代金铜佛像,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成分定性分析,含锌量仅3件高于20%,10件在2%~5%,其余均低于1%,整体以铅锡合金为主。经观察可推断这批铜佛像采用泥范法、翻砂法、失蜡法等多种成型工艺制作,表面加工工艺使用了鎏金、贴金、髹漆、彩绘等技术,通过多种工艺技术的研究,证实这批佛像的制作标准不同,采用失蜡法、黄铜材质、鎏金等技术的佛像制作水平较高m。

首都博物馆藏1件唐代金铜菩萨像,通过体视显微镜、便携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检测观察,判断该佛像为锡青铜材质,表面装饰使用泥金、鎏金、彩绘、错银等工艺,佛像头冠装饰的小佛采用青铜基体上直接泥金,金层较厚且不含汞,而佛像外表经检测含金、汞元素,使用鎏金工艺;彩绘部位采用石青、朱砂为染料;佛像采用失蜡法铸造,莲花座内残留蜡模痕迹n。

陕西咸阳成任墓地东汉墓出土2件犍陀罗风格的金铜佛像,发掘者及部分研究者认为这2件是中国最早的单体金铜佛像实物,也有学者对此有争议,认为这2件属于十六国时期的盗扰遗留物o。通过超景深显微镜、X光摄像、金相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成分分析等检测方法,判断其中1件五尊佛像一体浑铸而成、形制扁平,另1件立佛像主体与莲座分铸插接而成,在手臂、足跟等部位边缘可见范线残留,推测两件佛像均为泥范法铸制,材质均使用铜锡铅三元合金p,这与中国本土发展的多范合铸铅锡青铜体系一致。

4 结语

中国古代金铜佛像的制作是一项复杂且不断延续发展的铸造技术,具有区域性及时代特征,在造型、尺寸、表面装饰、制作工艺等方面有差异,在制作技术的表征上个体性大于共性。通过上述分析探讨,可得出一些铸造范式特征,铜佛像的制作采用泥范法和失蜡法两类,采用何种方法要基于佛像本身造型的复杂程度,通常线条弯折幅度较大、有透空装饰需求、细节刻画多且流畅度较高的造型,使用失蜡法更符合铸造设计,而泥范法多见范线、铸造缺陷等痕迹,两类方式都要借助芯撑,后期都可能需要铸后加工及修补,还需进一步采用科学分析辅助判断铸造方式。金铜佛像表面的金层采用鎏金、泥金、贴金等多种工艺,通过成分分析、微观痕迹观察可判断具体的制作方式,需注意佛像可能后期经历多次翻修导致金层及胶结物叠加。制作精良的佛像在表面装饰上还会增加彩绘、嵌错等装饰工艺,一尊金铜佛像往往汇集多种铸造装饰技艺,体现了自汉代以后中国本土铸造技术的延续。

注释

①文亮.浅谈金铜佛像的鉴定与辨伪[J].东方收藏,2017(2):46-49.

②邵安定,梅建军.秦始皇陵出土青铜水禽的铸造工艺及其文化联系[J].美术大观,2023(1):58-69.

③周卫荣.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及其技术成就[C]//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343-356.

④武耕,石影.徐州博物馆藏北魏金铜佛像辨伪[J].文物天地,2022(11):40-45.

⑤袁凯铮,李晓岑,叶星生,等.西藏铜佛像传统制作工艺调查[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4):26-35.

⑥王福谆.古代大型铜佛像[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0(5):49-58.

⑦于春.长安地区北朝金铜佛像形制与铸造技术特征[J].文博,2016(3):37-44.

⑧于春,董亚巍.唐代小金铜佛像的范铸法铸造实验[J].四川文物,2016(6):59-69.

⑨孙淑云,李延祥.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专论[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265-267.

⑩孟丹.馆藏金铜佛像保护经验谈[J].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8(00):750-754.

k梁嘉放,黄晓娟,王利民.山西大同关帝庙窖藏贴金彩绘铜造像表面装饰层的调查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2):28-36.

l蔡友振,李爱山,吴双成.山东招远文管所藏金铜佛菩萨像保护与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4):55-59.

m张语晨,陈安道,张海宏,等.平凉市博物馆藏明代金铜佛造像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研究[J].博物院,2023(5):117-127.

n赵瑞廷.唐代莲花手菩萨金铜佛像制作工艺探讨[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5(00):320-334.

o姚崇新.关于咸阳成任东汉墓出土金铜佛像的几个问题[J].文博学刊,2022(2):17-29.

p李建西,邵安定,宋俊荣,等.咸阳成任墓地出土东汉金铜佛像科学分析[J].考古与文物,2022(1):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