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造型艺术与经济文化生活密不可分,是特定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古代玉器造型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美学表现。以当代造型艺术研究中国古代玉器,既是“新文科”建设理念在美术学研究领域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古代玉器研究的完善,更是文化自信在美术学领域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文化自信;“新文科”;古代玉器;造型艺术;构形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5.0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①,作出许多深刻阐述。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朱熹园考察时谈道:“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中国共产党追求现代化的百余年艰苦奋斗历程,同时也是重新找回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全面复兴的过程。1997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费孝通首次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我们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特定历史文化中的人对其所处的历史文化应有自知之明,应当对其生活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足够的认知。总而言之,“文化自觉”是有传承的古老文化在当代的自我苏醒、自我反思与自我再建。费孝通说:“文化自觉是一个痛苦的反省过程,只有在充分了解、认识自己所处的文化基础上,了解并接触多种文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中确立自身文化的位置。”②中国是玉的国度,中国玉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时间上的持久性、地域上的广泛性、文化上的继承性与兼容性,使其成为中国文明的核心物质载体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玉器则在近万年的时间里未间断造型发展,证明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独特与重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造型艺术的典型代表。
如果从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算起,中国系统制玉的历史至今已经延续了9000年③。某种意义上说来,对“玉”的认识以及造型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区古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费孝通曾用“玉魂国魄”④深刻阐述了中国古代玉器研究的重要意义。在古代玉器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造型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方式方法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与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表现手段,是一种再现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视觉艺术。造型观则是对造型艺术一定思维模式的表现,造型观的形成与造型方式方法的处理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密不可分,是特定社会自身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型史更像是符形的传递演变过程。并非在造型的原初时期就有了中国,而是传承并坚持了原初造型的图形与符形代表的核心价值的地区,形成了后来的中国。”⑤对中国古代玉器造型的研究有助于美术学科的基础造型学习及艺术创作的造型方式方法选择,也是文化自信在美术造型研究上的自觉反映。
1 玉器的分类与工艺
拣选特定的“石之美者”,通过系统的技术运用,施加以特定的造型方式方法处理即为玉器。从物质材料看,“玉”是兼具社会性与珍宝性的天然物,广义上说来泛指各种色泽美丽、声音清脆、质地坚韧的适于雕琢的显晶-微晶矿物集合体(岩石)以及少量的非晶质、有机质天然物。从文化形态看,传统玉器分类如图1所示。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与石雕、泥塑、木刻等雕刻手法有很大的区别,材料的坚硬(玉料多为闪石玉,莫氏硬度6~6.5;钢铁莫氏硬度5~5.5)与珍贵决定了形体塑造的方法以及造型处理方式的与众不同。治玉是一个作“减法”的过程,材料的特性决定了无法使用硬质工具直接进行凿刻。《诗·小雅·鹤鸣》中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直接指出传统工艺使用硬质矿物细砂(解玉砂)为介质,用线状柔性物或硬性片状物带动湿砂,通过拉搜、磋磨的方式切割材料治玉塑形。老子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三十四章)为古人“截玉”作了最好的注释。1994年,在太原召开的晋文化学术讨论会上,柯俊院士从科技史的角度将高硬度材料的加工利用列在人类用火和制陶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技术成果⑥。《诗经·卫风·淇奥》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碾琢技术的出现,使玉器和石器在制作技术上出现本质的区别,玉器通过特别的制作技术脱离了石器的范畴,这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思想文化的进步。
从造型方式来看,玉制品有写实、写意、图案化、符号化等表现形式;从造型方法来看,有平雕、浮雕、圆雕等形体处理方法;从制作工艺来看,治玉有捣砂、研浆、开玉、切磨、刻划、镂空、掏堂、抛光、钻、砣等技术手段。自《天工开物·下篇·珠玉》(明·宋应星著)论及玉作之后,清光绪年间,李澄渊(生卒年龄不详)受美国收藏家毕效普(Heber R.Bishop)所邀绘《玉作图》,对清代治玉工艺作了细致图解,这是电动马达以及带有人造磨砂金属圆锯等电动用具被应用在制玉工艺之前,完整将传统琢玉技术与工序记录下来的重要图说⑦。
这种传统的治玉工艺一直延续至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有使用,直至电动砣具的出现,传统工艺因制作时效上的“低效率”被高速的电动砣具取代,人对物的思考与交流让位于效率和便捷。传统玉器承担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结构关系的巨变而变化、消亡,相应的传统玉器造型认识也随工艺的变更而改变。
2 物质材料中的社会文化
中国古代玉器代表、反映了中国文化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样貌,具有广博、含蓄、兼容的文化特性,玉器是中国玉文化的物化形态,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图2)。
《辞海》释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⑧“光泽”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而“温润”则是主体心理上的非客观感知,美的概念已不再仅仅是客体的自然属性表述,更多是意识形态范畴的精神领域认知,强调了“石”所蕴含的“山岳精英”社会属性。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玉器始终都与文化、精神生活密切相关,而在继承性与变异性共存的古代玉器造型产生、发展、演化过程中,玉器也逐渐成为儒家“以玉比德”学说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材质的特性往往会具有超越其自然物质属性的特定精神指向。玉晶莹温润,坚硬含蓄的质感特性从新石器时代就成为先民诸多情感想象与精神理想的寄托载体,是连接神灵、沟通天地的礼器和驱恶镇邪的瑞器。《越绝书》云:“夫玉亦神物也。”之后更成为文化中主体人的身份象征和德行的警醒⑨。《礼记·聘义》记载,孔子曾论及“君子比德如玉”。刘向《说苑·杂言》篇谓:“玉有六美”,许慎《说文解字·玉部》载:“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⑩所有这些正源自于材料的自然物质特性,并在文化中施以理想化的人格精神。
物质材料的艺术转换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材料最好的人格化想象。“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k玉器造型是创作主体形象思维的果实,形体被赋予的精神因素占据主导地位。“道”指导“器”,“器”因“道”而致用,二者的辩证关系已经深植于中国古代玉器造型认识中。1967年,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02—1994)发表“没有知识主体的认识论”的重要演说时提出“波普尔世界3理论”。我们由关注物质与能量(世界1,物理世界)转向主体、意识状态和主观经验的世界(世界2,主观知识世界),再到心物作用下的人类精神产物(世界3,客观知识世界)l。这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宇宙认识态度,同样从精神层面强调了物质材料的人类文化因素,暗示了物质本体上附加的精神力量。
3 自然素材的构形演化
远古时期,当人类拿起一块石头砸向另一块石头,塑造出具有某种特定形状、功能的工具时,就意味着人类把自身的意志强加在物质世界之上,塑形的开始即是人类创造文明的开始。此时的形体塑造全部围绕生产劳动进行,工具性质决定了造型的目的。伴随着劳动,平衡、对称、曲直、尺度等基本的造型形式规则被掌握运用,形式是“美”的重要构成,对“美”的认识也在打制石器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
随着人类社群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珠子这一毫无实用之处的造型形状出现了。人类学家认为,制作珠子是人类抽象思维的物化,它表明人类已经能够使用符号来表示意义,空泛的符号与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m。这是人类最早的主动艺术造型创造。当选择特定的材料,制作大小恰当的近圆球状形体,有意识地钻孔、打磨并穿绳佩戴时,人类的“构形”意识便出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认识通过艺术造型表现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艺术造型高于纯粹的对自然的模仿,把通过对自然的直接研究获得的素材转变成艺术的统一体,这个过程可称为“构形”n。对圆球状形体的偏爱是人类对自然素材的主动构形选择,人类观看世界的眼睛、太阳、月亮、水珠等无不是圆球形,延伸到眼睛可见的昼夜变迁、四季转换、云气升腾雨落循环变化,内心可感知的花开花谢、生老病死的生命轮回。具象的圆形自然形状物与朴素的“天圆”理念认识,让“圆”成为形体塑造的形式首选。
对圆球状的珠子进一步艺术化处理,将其从三维的球状物“压扁”成二维视觉下的片状物时,璧这一中国古代玉器造型中重要的符号化样式出现了。这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尔雅·释器》释璧“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现代通常将边径大于孔径的此类造型玉器统称为“璧”)。珠体演化成肉,孔径演化成好,自然素材直观感知下的三维圆球体摆脱了纯粹的自然主义范畴,被艺术的“二向箔”o压缩成二维扁平的“璧”,并以此礼天。“形式”因此得以“藏礼”,构形的演化让玉璧从此成为政治性的象征符号p。
中国古代玉器造型的题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日常生产所见。除表达某种理念的形式化、符号化玉器之外,具象肖生玉器(泛指动物型玉雕)也是造型表现的重要内容。从对自然素材的直接模仿到空间的二维造型转向,并在平雕的基础上再次加以构形,强调边缘、重要形体部位以及结构转折处的体积感,以此暗示表现对象的空间体积结构,是商、西周肖生玉器造型的重要特点。这种造型观一直延续至明清。介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二度半”构形空间处理方式是玉料珍稀、最大化利用的要求,是中国古代玉器造型的视觉观看方式的呈现,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自然映射,最终成为中国文化内蕴的重要组成。
4 视觉投影下的玉器造型观念
先民的生理观看行为必然伴随着思维意识活动,对其所见加以思考,下意识放大自然物象最重要的形体特征或自然物象展示的能力,再依据目的元素选择物质元素进行艺术造型加工,也就是艺术的形式元素取决于创作元素。特定地理环境、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元素决定了造型的观看方式。
自然素材通过光线和眼睛的作用呈现出来的空间特征,这种视觉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理解的结合被称为“观看”。观看方式是艺术形式问题的基础q,所有艺术造型方式都可以理解为具体观看方式呈现下的造型处理。造型处理不是对视觉观看下的自然素材的复制,最终要加以形式语言的艺术化总结归纳,结合我们的创作目的才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玉器造型。
眼睛在关注近处的某一自然形象时会因空间距离感,导致眼球或头部肌肉的不停运动造成透视变形和透视缩短,这就是视差。而我们的眼睛在观看远距离的自然物象时,却避免了因眼球的运动和双眼聚焦造成的肌肉运动,远处的自然形象投射到视网膜上时,双眼映像几乎一致,远看的观看方式避免了视差,自然形象以“图画式”的剪影投射进视觉范围,再结合心理联想就获得了“远看”的空间感。这种浮雕般的平面视觉效果会自动强调物象的外轮廓,忽视外在的表面细节,强调关键的内在组织结构关系。
宏观视野下的“远看”是先民对自然物象独特视觉观看方式的艺术表达。以“远看”的空间结构认识为出发点,强调视觉投影下的自然物象的内在组织结构表达,而不是依靠物象的大小以及焦点透视下的空间深度变化来塑造形体关系。不考虑物象的实际比例,强调造型语言表现的平面性、整体性,用形体结构关系塑造自然物象。
中国古代玉器造型、造型观是体现中国文化社会性要求的重要美学表现(图3)。
玉器造型创造不是因为自然材质的美丽而天然完美,是对中国文化社会性影响下的造型艺术的完美认识使玉器创造美丽,玉器造型从“世界2”走向“世界3”,从“所见”走向“所知”,在时代与文明的进步中走向程式化的玉器造型观。
(未完待续)
注释
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07-02)[2023-10-02].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702/c64093-28517655.html.
②陆学艺.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M]//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7—199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③文旅龙江.“玉”破天惊小南山: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发掘纪实[EB/OL].(2020-05-11)[2023-10-02].https://www.sohu.com/a/394952776_120083923.
④肃仁.《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简介[J].考古,2003(6):562.
⑤阿城.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2014:169.
⑥牟永抗.关于史前琢玉工艺考古学研究的一些看法[C]//刘国祥,于明.2009珠海“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90.
⑦邓淑苹,张丽端,蔡庆良.敬天格物:中国历代玉器导读[M].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20.
⑧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⑨刘立冬.中国传统漆文化中的红与黑[J].中国生漆,2018(3):17-20.
⑩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k张善文.周易:玄妙的天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46.
l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简明信息技术百科辞典编辑组.简明信息技术百科辞典[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15.
m朱晓丽.中国古代珠子[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11.
nq希尔德勃兰特.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M].潘耀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3,102.
o刘慈欣.三体Ⅲ(死神永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p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