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立足于清代珐琅彩瓷,以17~18世纪在欧洲蓬勃兴起并风靡一时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为切入点,以国内外学术资料和器物图片为主体进行对比分析,深入剖析这两种艺术风格对珐琅彩瓷在装饰图案、装饰工艺及装饰布局三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清代;珐琅彩瓷;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5.032
0 引言
17~18世纪的欧洲,贵族艺术巴洛克、洛可可艺术正流行,并逐步成为全欧洲艺术风格的主流。
明代传教士将珐琅器传入国内,金属珐琅器精细的彩绘技法和华丽的装饰风格深受统治者喜爱,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尝试将珐琅工艺移植到瓷胎上,康熙五十九年(1720)珐琅彩瓷烧制成功。
笔者从《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①中寻得灵感,得知西方的铜胎画珐琅技艺直接影响瓷器,而西方的铜胎画珐琅技艺受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影响。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影响珐琅彩瓷发展的具体表现,笔者借助(美)米奈《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②《故宫珐琅图典》③《名窑名瓷鉴赏》④等资料和国内外博物馆馆藏珐琅彩瓷,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器物出发,归纳它的主要特点,与清宫珐琅彩瓷作对比,寻求两者间的联系。
1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特点
1.1 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起源于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罗马,而后发展成为一种代表欧洲文化的典型艺术风格,流行于17世纪初至18世纪上半叶。“巴洛克”一词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巴洛克”是从西班牙barroco(大而不规则的珍珠)演变形成的,意思是珍贵的珍珠已经不成形了;一种说法认为“巴洛克”是从拉丁语verruca(瑕疵)演变而成的;一种说法则认为“巴洛克”是从晦涩难懂的三段论演变而来的⑤。
巴洛克绘画运用视觉装饰技巧,直观地给普罗大众传播宗教思想,如位于罗马伊尔格苏教堂中心拱顶的壁画(图1)的中心部分,画家运用了焦点透视法、移动绘画技巧,强调空间感和立体感,使整个画面富有激情、运动与变化。
巴洛克风格善用宗教人物题材,除了在巴洛克绘画中表现明显外,还体现室内装饰中,如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的巴洛克风格壁炉装饰图纸(图2),椭圆形的壁炉空间大量采用旋涡形立体浮雕,壁炉顶部采用《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人物题材,壁炉装饰整体繁琐又极具宗教性。
从图1、图2来看,巴洛克风格特点如下:①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②外形自由,追求动态;③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
1.2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是18世纪上半叶至18世纪下半叶在巴洛克风格基础上进行变化并取代巴洛克成为欧洲主流的艺术风格。“洛可可”一词的来源意义很清楚,它是由法语Rocaille演变形成的,意思是卵石或贝壳作品,主要体现在绘画、服饰等方面。
洛可可绘画中构图经常离开中心,采用明暗透视法,如著名绘画作品《秋千》(图3)。洛可可绘画色彩中加入许多白色,显得淡而柔和,明暗配合,绘画主题常采用室外田园式贵族恋爱,代表着优雅、高贵、精致的贵族生活。
查理十世博物馆的室内设计(图4)和著名绘画《秋千》都是洛可可风格的完美体现。由此,笔者将洛可可风格的主要装饰特点归纳为:①善用“C”形、“S”形、旋涡形的线条进行装饰;②进行田园碎花的组合堆砌;③柔和浪漫的色彩搭配代表皇室的金色,表现出爱欲气味和轻松随意的氛围。
2 清三代珐琅彩瓷的发展概述
清代早中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清代珐琅彩瓷在康熙、雍正时期得到发展,在乾隆时期达到集大成的境界。
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呈现出不成熟、本土化的特点,珐琅彩料也主要是西洋彩料。同时,本土工匠画珐琅的技术尚不成熟,器物造型、纹饰等很难看到外来文化的痕迹,器物体积小,釉色少且晦涩无光,颜色也不纯净(图5)。康熙年间主要依赖西洋进口的九种颜色的珐琅料。康熙皇帝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两广总督杨琳奏折中提到欲选送林朝楷等三名珐琅匠以及他们试烧的样品并红、白珐琅料进京的朱批上说:“珐琅大内早已造成,各种颜色俱以全备。”⑩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物胎骨较轻薄,釉色相对匀净,珐琅色泽艳丽。如清康熙珊瑚红地珐琅彩西番莲纹瓶(图6),颈部饰变形蝉纹,腹部主体纹饰为西番莲纹,瓶身空余部分饰卷草纹,整体构图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式构图。
雍正时期,珐琅彩瓷由于彩料和工匠技术水平的提高,更趋向本土化。雍正六年(1728),造办处在原有的九种颜色珐琅料基础上提炼出新的十多种颜色。除此之外,雍正皇帝尤爱将山水画、花鸟画、诗词文章、印章等“移动”到珐琅彩瓷上,使其像书法文字一样具有文人色彩(图7)。
清三代之盛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同样,画珐琅技艺也达到顶峰。
通过器物的纹样、绘画工艺、整体风格,可以观察出康熙、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主要遵循中国传统画工艺的点、擦、勾、皴。雍正时期画面多通体画构图,夹杂诗文和印章,表达文人思想。乾隆时期人物画的题材包括中式和西洋式的,画法上除了中国画技法外,还引入了欧洲油画技法,这是康、雍两朝前所未有的。
3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对珐琅彩瓷的影响
3.1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对珐琅彩瓷装饰图案的影响
3.1.1 人物图案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上出现了西洋人物题材,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黄地珐琅彩西洋人物图绶耳葫芦瓶(图8),通体以黄釉为底釉,以珐琅彩满绘勾莲纹。瓶呈葫芦形,长方形足,瓶身两侧上下饰开光,上部开光内以胭脂彩绘山水楼阁图,下部海棠形开光内绘西洋母子图。西洋人物是欧洲传统纹饰,珐琅彩瓷上的西洋人物主要是妇女和儿童,这两者大多一起出现在画面中,这与基督教密切相关n。西葫芦形的瓶体和山水图案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意味,中西文化的交融在这件器物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从人物题材这点来看,虽说巴洛克艺术风格传递的宗教力量与清代珐琅彩瓷中西洋人物图相吻合,但有鉴于清廷不允许天主教、基督教在满人之间传播,这些宗教题材也为此做出改变,瓷器上取自欧洲的“圣母子”主题,形象上已经看不出宗教色彩。乾隆珐琅彩瓷中的儿童和母亲的绘画,既受到西方“圣母玛利亚”的悠久历史的影响,也受到17世纪欧洲家庭绘画的现实主义的影响,反映了西方世界的宗教和家庭价值观,这一点同巴洛克风格特点相吻合,侧面体现了珐琅彩瓷上的巴洛克风格。
除宗教题材之外,女性题材也是珐琅彩瓷中重要的人物题材之一,其体现了浪漫华丽的洛可可风格。如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牧羊女御制瓷胎画珐琅(图9),画面的主体是靠在树上的西方牧羊女子及其背后的欧洲田园景色和其身旁的三只白山羊及花坛。女子似乎表明她在等待人的到来。有趣的是,在东方和西方文化中,山羊都有特殊意义。在18世纪的欧洲,牧羊人是洛可可绘画的流行主题之一,运用人物题材来表达爱欲这一点同洛可可风格特点相一致,遵循中国传统纹样“画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点。画面中的三只山羊,寓意三阳开泰,代表着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在洛可可风格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同时实现了洛可可艺术和中华传统儒家思想的美好结合。器物上的画面是对女性之美的醒目表达,表现了洛可可风格的欧洲浪漫主义,它背离了皇家的正统观念,同时又忠实于中国的根源。
3.1.2 “S”形和“C”形、旋涡形曲线
洛可可艺术和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纹饰由大量的“S”形、“C”形曲线组合而成。这一特征在清宫珐琅彩瓷上也有所体现,如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图10),器物通体以金彩绘锦纹为地,以凤尾纹为主,在锦纹之上以珐琅彩绘各式的缠枝花卉,愈显华贵典雅,独特的金色搭配“S”形、“C”形的曲线,完美体现了洛可可风格在珐琅彩瓷上的运用。
3.2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对珐琅彩瓷装饰工艺的影响
3.2.1 复杂多样的装饰手法
洛可可装饰时代正值清朝乾隆时期,浮华繁琐的装饰手法也进一步被运用到珐琅彩瓷中。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珐琅彩开光山水诗句瓶(图11∶1)运用了多重装饰手法,五条弦纹将器物划分为五层装饰带,每一层均运用一种或多种装饰手法。第一层装饰带以蓝彩为地,轻刻划出卷草纹,凸印乳钉纹,口部饰鎏金如意云肩纹(图11∶2)。第二、三层装饰带以红彩为地,轻刻划出凤尾纹,饰以蕉叶纹、如意头、夔龙等凸印彩饰(图11∶3)。第四层装饰带,以豆青釉加金色乳钉纹为地,设四开光,内绘景州开福寺塔和周围的山景及墨彩隶书乾隆御制诗(图11∶4~6)。第五层装饰带以红彩为地,轻刻划出凤尾纹,饰以蕉叶纹、如意头纹(图11∶7)。此瓶用多色珐琅彩与粉彩结合绘纹饰,在装饰手法上集轧道、凸印、鎏金及彩绘等数种装饰手法于一身,充分体现出洛可可风格对珐琅彩瓷装饰手法的影响,将繁琐的装饰手法与中国诗句、山水画相结合,蕴含着独具特色的宫廷趣味。
3.2.2 繁琐/zy5BDrbEEZ9NYPN6uVlwAb6C+QWcrpv0IbQK1VtbAM=的轧道工艺
轧道工艺是清代瓷器上新出现的一种划花装饰工艺,从本质上来说,轧道工艺的基本形态是“S”形、“C”形、旋涡形纹饰,精致而又细密的技法同洛可可风格如出一辙。具体做法是:在不同色彩的釉地子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金属工具,拨画出一种细如毫芒的凤尾纹、卷草纹或花叶纹等纹样s。在此纹样之上彩绘图案,好似图案浮在水面上,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其为“锦上添花”,景德镇称其为“耙花”。这种工艺在乾隆以后就很少见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款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图12)即采用轧道工艺,双联瓶造型优美,设计精巧,在清代宫廷档案中被称为“合欢瓶”。工匠在胭脂红、蓝地的双联式瓶体上用类似细针的器具轻轻刻划出具有流动感的凤尾纹,再在其上彩绘折枝花卉纹,左、右色地纵横交错,并不是完全对称,红、蓝色地加上轧道工艺和表面彩绘纹饰,盖纽涂金彩,极具视觉冲击力,具有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
从整体构图风格来说,珐琅彩轧道装饰具有繁缛细密、浪漫华丽的特点,其受巴洛克、洛可可艺术影响的痕迹极为显著。
3.2.3 浮华的彩绘
广义上的珐琅彩瓷包括洋彩,前文笔者所论述的珐琅彩瓷都是广义层面上的。《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清宫珐琅器皿”,唐英奏折或道光十五年(1835)《珐琅玻璃宜兴瓷胎陈设档案》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隆款瓷胎”项下u。通俗来说,从大类上分珐琅彩瓷包括洋彩,乾隆帝也将洋彩划入珐琅彩瓷的类别,这两者装饰图案是共通的,比如“锦上添花”,又比如绘画所用的彩料都是珐琅料。
这里为了做进一步的区分,笔者将洋彩定义为:运用仿西洋生产的本土珐琅料,结合西方绘画技法,制作的珐琅彩瓷,又名“瓷胎洋彩”,是自雍正时期开始创烧的瓷器,整体风格模仿铜胎画珐琅,追求立体的效果。
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对洋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彩料、西洋技法、西洋纹饰。
首先是彩料,巴洛克风格色彩强烈,多采用饱和度高的颜色,而洛可可多以相对柔和的粉嫩色彩为主。对于珐琅料的研发,从清宫养心殿造办处活计档记载可以看出,康熙年间使用九种颜色的西洋珐琅料烧制珐琅器,雍正十三年间有了很大的发展。雍正时期,中国的珐琅工艺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尽管仍有进口的西洋珐琅料,但宫中的珐琅料炼制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史料记载,雍正六年(1728)圆明园的来帖详细列出了西洋珐琅料、新炼的九种珐琅料和新增的九种珐琅料。(雍正六年)杂录七月十一日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怡亲王交西洋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绿色、深亮绿色、黑色,以上共九样。新炼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浅绿色、亮青色、蓝色、松绿色、亮绿色、黑色,以上共九样。新增珐琅料软白色、秋香色、淡松黄绿色、藕荷色、浅绿色、酱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黄色,以上共九样,可见珐琅釉彩料之丰富可观。这些新炼制和新增的珐琅料极大地丰富了珐琅釉彩的种类,使雍正时期的画珐琅作品色彩更加丰富多彩,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珐琅工艺的高超水平和创新能力。此后,珐琅料的烧制记录频频出现,其自行试制的珐琅釉料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珐琅色釉种类v。
其次是西洋技法,这一点笔者在第二部分中关于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绘画中作了详细论述。宫廷画师们将巴洛克、洛可可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法、明暗阴影法等绘画技巧与中国宫廷的院体画相结合产生中西融合的图案,移植到洋彩瓷中,带有立体感。如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磁胎洋彩玉环蒜头瓶(图13),全器以描金卷草锦纹为地,其上绘制各类纹饰。轧道工艺是受洛可可风格繁密的画风应运而生的,同样也反映在了洋彩上。
最后是西洋纹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瓷胎洋彩诗意轿瓶(图14),瓶身上采用大量洋花图案,同洛可可风格相契合,用“S”形、“C”形的纹饰铺满器身。外壁通体施黄釉,瓶绘洋花如意圈纹,纹饰大量运用西洋花草藤蔓纹饰,口足各描金边及红地金彩卷草纹二道,金色同轧道工艺相结合,整体画面显得尤为紧密。
3.3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对珐琅彩瓷装饰布局的影响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在清代珐琅彩瓷装饰布局上的体现可用两个词语概括:“满”和“不合逻辑”。清乾隆珐琅彩开光山水诗句瓶(图11∶1)运用多重装饰手法,不同的装饰带以弦纹为分割线,堆砌在一起,呈现“满”的特点。
针对“不合逻辑”而言,笔者在第二部分总结了巴洛克风格特点之一就是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对于整体画面而言是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这一点从“开光”上可以体现。开光又叫“开窗”,即在瓷器的某个部位以线条勾勒出圆形、方形、菱形等具有艺术气息的框栏纹饰,并在框内绘以各种图案,就像是在某个建筑上开了一扇窗,使主题更加突出。而“不合逻辑”同样被洛可可风格承袭并在器物上表达出来。如现藏于英国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的清乾隆珐琅彩开光山水图古式壶(图15),腹部饰以方形开光,开光内饰以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采用开光手法,让整体画面处于不平衡到平衡、不和谐到和谐的多样变化之中,这一点与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一样,强调“不合逻辑”的特点。
4 结语
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对清代珐琅彩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启示。如装饰图案方面,清代珐琅彩瓷呈现出西洋人物题材及“S”形、“C”形、旋涡形曲线等特点,强调动感;装饰工艺方面,其多样化且复杂的装饰手法、轧道工艺以及华丽的彩绘与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样,强调美感;装饰布局方面,清代珐琅彩瓷亦采用了开光手法,凸显了“不合逻辑”的特性,注重色彩与形式的对比。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源于欧洲,珐琅彩瓷的制作吸收了这两种风格的元素,丰富了瓷器的审美价值,提升了工艺水平,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艺术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注释
①杜赫德.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②米奈.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③故宫博物院.故宫珐琅图典[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④k霍华.名窑名瓷鉴赏[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
⑤米奈.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⑥乔瓦尼·巴蒂斯塔·高利(巴斯克)绘,1672—1685年,壁画,位于罗马伊尔格苏教堂中心拱顶。米奈.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
⑦法国卢浮宫官网:https://collections.louvre.fr/en/ark:/53355/cl020502172。
⑧《秋千》,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绘,1767年,布上油画(82.9厘米×66厘米),伦敦华莱士收藏所。米奈.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
⑨法国卢浮宫官网:https://www.louvre.fr/zh-hans/tansuofaxian/lufugongjianzhuqun/shencangzaihaohuafaguowanggongzhongdeguaijiwenwu。
⑩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康熙五十七年九月初九日两广总督杨琳奏折。转引自张小锐.清宫瓷器画样的兴衰[M]//故宫博物院.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样与御窑瓷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34.
l故宫博物院官网: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6769.html。
m故宫博物院官网: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6783.html。
n陈宁,徐茹.郎世宁新体绘画对乾隆时期珐琅彩瓷装饰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5):48-51.
o故宫博物院官网: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7484.html。
p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https://www.npm.gov.tw/。
q故宫博物院官网: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7144.html。
r故宫博物院: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7071.html。
s范文.清三代珐琅彩瓷绘艺术的装饰特征[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23.
t故宫博物院: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7079.html。
u廖宝秀.华丽彩瓷:乾隆洋彩[M].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
v朱家溍.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一辑:雍正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124.
w典藏台湾: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3/0e/6c.html。
x典藏台湾: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3/49/f4.html。
y英国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http://searchcollection.asianart.org/。
参考文献
[1]陈宁,徐茹.郎世宁新体绘画对乾隆时期珐琅彩瓷装饰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5):48-51.
[2]吕成龙.乾隆胭脂红地夹白地洋彩万国来朝图螭耳瓶赏析:兼谈瓷胎画珐琅和瓷胎洋彩的区别[J].收藏家,2021(11):43-48.
[4]刘庆.浅议画珐琅彩瓷在清朝盛世时期的兴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3):170-174.
[5]马伦.瓷尚西风:清代宫廷瓷器上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95d681e85d2c2a831f63c89aa19b3d1c下)[J].紫禁城,2012(4):72-78.
[6]马伦.瓷尚西风:清代宫廷瓷器上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上)[J].紫禁城,2012(2):100-109.
[7]王光尧.从故宫藏清代制瓷官样看中国古代官样制度:清代御窑厂研究之二[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6):6-28.
[8]米奈.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霍华.名窑名瓷鉴赏[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
[11]廖宝秀.华丽彩瓷:乾隆洋彩[M].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
[12]宁文君.瓷胎“古月轩”与瓷胎画珐琅和粉彩瓷的比较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
[13]韩冰.中国外销瓷对洛可可艺术的影响[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
[14]周思中.清宫瓷胎画珐琅的艺术及历史研究:1716—1789[D].北京:清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