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品资源向学校教学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2024-09-29 00:00:00朱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5期

摘 要:博物馆藏品资源向学校教学资源的转化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将丰富的博物馆藏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研究探讨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框架,包括互动式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项目以及展览策划实践,以促进学生从知识接收者向主动探索者的转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索,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博物馆提供有效的合作策略,实现资源共享和教育创新。

关键词:监利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学校教学;资源转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5.022

0 引言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演变,将博物馆藏品资源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转变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多元的学习材料,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本研究聚焦于如何通过馆校合作,利用博物馆的丰富资源,创造性地融入学校教学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博物馆资源向学校转换存在的问题

1.1 资源识别和整合难度

在将博物馆藏品资源向学校教学资源转化的过程中,资源识别和整合是一项挑战。博物馆拥有大量的文物和展品,它们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各不相同。为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需要组建专家团队进行详细评估和分类,以确定哪些资源最适宜用于教学目的。这一过程既耗时又复杂,它要求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紧密的协作。成功整合这些资源将为学生提供丰富且多元化的学习材料,但这离不开教育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以确保资源得到高效整合和充分利用①。

1.2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对于成功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资源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沟通不畅和合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缺乏明确的合作框架和目标导向的共识,使双方难以在资源共享和教学应用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克服这一挑战,需要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协议,确保双方目标一致,共同推进博物馆资源在教育领域的有效应用。这包括定期的会议、工作坊以及共享平台的建立,旨在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1.3 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对接问题

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确保这些内容能够与现有的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这需要教育者在设计课程和活动时进行精细的规划,以确保教学内容既富有吸引力,又具有教育意义。

此外,还需考虑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以及如何将博物馆的资源与数学、科学或语言艺术等课程相结合,创造跨学科的学习体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育者具备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整合的能力,以及教育部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的支持②。

1.4 技术和资源的限制

数字化是扩大博物馆藏品教学应用范围的关键方式,但技术实施的高成本和复杂性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许多学校在技术设备和互联网接入方面存在限制,这影响教师和学生访问、利用数字化博物馆资源的能力。要克服这一障碍,需要投资于技术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更新,同时开发低成本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便数字化更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此外,提供针对教师的技术培训也至关重要,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

2 博物馆主导开展馆校协同教育

2.1 线下活动设计

2.1.1 博物馆资源原创课程融入校园

以监利市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该馆近几年先后走进多所中学进行博物馆资源文化传播活动,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为主题,让博物馆资源向学校资源转换,旨在通过形象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历史与文化知识的理解,详细实施策略包括博物馆工作人员呈现的戏剧表演和易懂的讲解,辅以手工实操和互动体验活动,引领学生体会历史文化的乐趣。这种启示式的教学方法成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持续兴趣,并鼓励学生对历史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同时,博物馆讲解员需要将含有丰富历史文化知识的内容讲述得既深刻又浅显,以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引入“博物馆课程进入学校”的系列活动,不仅拓宽青少年对历史和人文知识的了解,而且丰富其知识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不足③。

2.1.2 举办学术讲座

讲座以成本效益高和组织简便为特点,有效地向广泛学生群体快速传达丰富知识。监利市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举办“博物馆专题讲座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成为在校学生历史文化知识普及的主要平台。这些校园行活动等讲座加深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影响,面对众多学生时,促进交流与互动变成挑战,讲座效果依赖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理解能力,可能不适宜年龄较小的学生。为最大化教育效果,讲座被视为一个补充手段,需与实际操作和互动活动结合实施,以充分发挥其教育潜力。

2.1.3 制作读物

通过精心策划的教育项目和活动,博物馆利用其独有资源响应教育需求,编纂和发布符合青少年阅读习惯的专题书籍,旨在丰富其课外阅读材料,同时增强其教学能力。针对全国中小学生群体,开发一系列科普教育书籍,基于博物馆的教育目标,为学校的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优秀讲解团队和北京市第四中学的教师团队合作为例,他们共同开发的“古代中国探索之旅”科普系列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兴趣④。

2.2 线上活动

2.2.1 平台建设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乡村区域互联网接入率的显著提高为远程数字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众多博物馆致力于文化资产的数字化转型,通过网络平台拓宽其教育影响力,尤其关注年轻一代。构建虚拟博物馆和在线教育平台等手段使得博物馆能够深入偏远乡村地区,有效提升教育服务的可达性和普及率。借助网络直播等现代技术手段,如一些“线上博物馆”项目的开发,旨在将珍贵的文化资源传递给物理位置上难以直接接触到这些资源的孩子们,让其也能享受到科技革新带来的教育资源共享⑤。

2.2.2 虚拟博物馆参观

虚拟博物馆参观是一种利用最新的3D技术和虚拟现实(VR)技术,创建博物馆数字副本的创新方式。这项技术使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或VR头盔,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仿佛亲临其境的博物馆参观体验。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探索各种展览室,详细查看每件展品的3D模型,并通过点击展品旁的信息标签来了解其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等详细信息。此外,一些虚拟博物馆还提供互动教学活动,如解谜游戏、设计自己的展览等,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参观虚拟博物馆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在提升其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2.3 数字化资源库

数字化资源库的建立是将博物馆藏品资源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的关键一步。这个资源库通过将博物馆的藏品进行高清扫描和详细描述的数字化处理,使这些宝贵的藏品可以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每件藏品都配有高分辨率的图片、详尽的历史背景介绍、艺术分析等,为学生提供一个随时可访问的学习和研究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资源库来设计课程,引入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如历史教学中的实物分析,艺术课的风格研究等。此外,学生也可以直接访问这个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作业或者开展个人研究项目。数字化资源库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也大幅提升学生对博物馆藏品的接触频率和深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学校为主导完善博物馆资源支持体系

3.1 培养定向志愿者

为完善学校主导下的博物馆资源支持体系,培养定向志愿者显得尤为关键。志愿者作为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桥梁,能够有效传递博物馆文化,加深学生对历史与艺术的认识和兴趣。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与博物馆合作,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使其不仅了解博物馆的基本知识,而且能深入理解各类展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博物馆中担任导览员,还能在校内外推广博物馆文化,激发更多人对博物馆的兴趣。此外,定向培养志愿者还需注重实践与体验。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博物馆的实际工作,如展览布置、讲解服务、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执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增强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博物馆的运营和管理中,这样的经历不仅能在其未来的简历上增添一份宝贵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它能促使学生培养出更加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职业发展大有裨益⑥。

3.2 借助博物馆开展实地教育活动

借助博物馆开展实地教育活动是学校完善博物馆资源支持体系的又一重要措施,实地教育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和理解历史文化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博物馆专业人士的引导下,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和艺术作品,从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首先,学校应与博物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实地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包括传统的参观学习,还应包括互动体验、主题研究、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

其次,实地教育活动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提出问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甚至参与到展览的策划和布展中。

再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绘画、写作、拍摄等创作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和表达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最后,借助博物馆开展的实地教育活动还应注重后续的反思和总结。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讨论或撰写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⑦。

3.3 组织学生进入博物馆进行主题教育

博物馆教育活动原先以传授知识为主,现转向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发现,促进学生从接受者向探索者的角色转变。通过采取互动讲座、答题游戏、实践操作等多元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博物馆藏品背后故事的好奇心,提升学习兴趣。近几年,在监利市革命历史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中,逐渐强调学生提前学习与提问,鼓励以实际问题为线索进行深入探究,促进知识与现实的连接。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研究探讨,博物馆提供专门的教育资源和指导手册以支持学习。参与展览的策划与执行,扮演策展人角色的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组织、研究及沟通能力。

4 课程与师资主导的教育力量培养

4.1 课程开发与整合

在课程开发与整合方面,学校应着重于创建与博物馆藏品直接相关联的教学课程。这些课程设计不仅覆盖理论知识,而且要包含实际操作和体验,以便学生能够直接与博物馆的文物和展品互动。例如,历史课程可以包括对特定时期的艺术品或工艺品的研究,科学课程则可以探讨某些展品背后的科学原理。通过实地参观、专题研究项目,甚至是学生参与的展览设计项目,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化遗产。此外,这种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解读博物馆提供的各类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⑧。

4.2 教师专业发展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重点在于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工作坊提供给教师们最新的教学方法和学科知识。这些培训可能由博物馆专家、学术研究人员或其他教育专家提供,涵盖从传统的艺术鉴赏、历史研究方法到最新的科学技术、数字化工具。教师通过这样的专业发展机会,不仅能够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还能学习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受益。更重要的是,这种培训鼓励教师思考如何创造性地将博物馆资源整合进课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参与度。

4.3 创新教学策略

在创新教学策略方面,教师被鼓励设计出既有教育价值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模拟考古挖掘、创建虚拟展览,或是进行文物修复工作坊,它们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发展关键的21世纪技能,如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⑨。

4.4 跨学科合作

跨学科合作的推进,意在打破传统学科间的界限,通过合作项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和学习。例如,结合艺术、历史和科学教师的专长,共同设计一个关于古埃及文明的综合项目,学生可以在历史课上学习其背景,在艺术课上学习与之相关的艺术作品,在科学课上探究木乃伊制作的科学原理。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连接不同学科知识的桥梁,促进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

4.5 教学资源的数字化

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在线数据库,使博物馆的藏品和展览对学生更加可达。通过数字化资源,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访问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藏品,进行虚拟参观,参与在线互动课程等。这样不仅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还使学生能够跨越地理和时间的限制,获取更加广泛的知识和文化体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互动性⑩。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探讨博物馆藏品资源向学校教学资源的转化路径,凸显馆校合作在促进教育创新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中的重要性。通过互动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参与展览策划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同时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未来,馆校合作应进一步深化,探索更多高效的合作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注释

①刘阳.博物馆藏品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资源:现状、瓶颈及对策[J].东南文化,2023(4):172-177.

②付刚.地方博物馆资源引入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的研究[J].湖南包装,2021(6):178-180.

③阮敏燕.“双减”背景下博物馆教育资源课程化路径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6):80-83.

④范微,许艳丽,杨贺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以知青博物馆教育资源为依托[J].黑河学院学报,2015(2):68-70.

⑤刘茂利.基于“馆校合作”探讨新发展理念下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苑教育,2021(26):7-8.

⑥肖博,尹燕飞.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青少年教育实践的设计研究:以“匠心锁艺:锁具的魅力”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6):72-75.

⑦于鸿雁.博物馆资源进入学校教育的路径分析:以北京四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建中学博物馆课程为例[J].中国教师,2022(9):76-79.

⑧秦新华.面向用户的博物馆藏品数字资源建设方法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24):208-210.

⑨陈理娟,宋婧怡,史晓文.高校博物馆藏品征集策略完善路径研究:以陕西省高校博物馆为例[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3(4):65-75.

⑩徐婷,刘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地域化跨界开发策略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21(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