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博物馆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具有历史、文化、精神等多重价值。活化利用博物馆资源、培育社会教育品牌是推动博物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实任务。文章以成都博物馆“周末儿童博物馆”教育品牌为例,探索博物馆开展青少年教育的实践路径,促进博物馆资源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更好地融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关键词:博物馆;博物馆资源;博物馆教育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5.021
从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ICOM)成立至今,博物馆的定义被不断修订。在目前学界共识度最高的是2007英文版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教育”被视为首要目的和职能。不难看出,定义被不断修订的过程亦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在博物馆工作中逐步被认识和强化的过程。2021年5月,为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方面强调博物馆需加强教育普及。同年,由教育部牵头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将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随着博物馆事业繁荣发展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博物馆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契机,作为优质的教育机构,博物馆被视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承担者。科学、有效地活化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是当前加快推动博物馆资源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实现博物馆教育职能最大化的现实任务。
1 活化利用博物馆资源
1.1 博物馆资源的内涵
博物馆资源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蕴含着历史密码、文化信息、精神基因等多重价值,拥有巨大的可开发潜力。其内部结构复杂、组成要素众多、相互联结耦合。主要涵盖实体性的、可感知的有形资源和依附于有形资源之上的无形资源。本文尝试将博物馆资源的基本构成划分为藏品资源、展览资源、环境资源、人才资源,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1.2 博物馆资源的基本构成
一是藏品资源。藏品是博物馆根据本馆性质、特点、任务,按一定标准有计划入藏的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标本和实物资料等,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科学文化财产,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①。藏品资源是博物馆最为基础的资源,也是利用率最高的资源。成都博物馆(以下简称成博)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形成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民国时期的较为完整的藏品系列,其中包括具有地域特质、彰显成都城市文脉的秦汉石犀牛、经穴漆人、天府汉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物6000余件。另有独具特色的精美皮影木偶藏品20余万件,是目前世界上收藏皮影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品质最优的博物馆。为充分发挥藏品资源优势,成博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与公众认知特点,深入挖掘不同类型藏品资源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博物馆教育的研发和组织实施中不仅重视传达,更重视传承。
二是展览资源。博物馆陈列展览是一项基于传播学和教育学的,集学术文化、思想知识和审美于一体的,面向大众的知识、信息、文化和艺术的传播载体②。目前,成博拥有三个系列常设展览,包括展现成都4500年城市发展史的“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展现中国各区域、各流派皮影木偶的“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以及讲述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的“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图1)。除常设展览,近年来成博着力塑造品牌特展,推出了“辉煌成都”“多彩文明”“艺术典藏”三大特展系列。
三是环境资源。这里的“环境”应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大体包括软环境、硬环境、资金保障三大类。内容涵盖了博物馆相关的章程、制度、博物馆设施设备、博物馆空间与环境、馆际交流情况、馆校合作情况、博物馆数字技术应用、专项资金等。成博创建于1958年,新馆于2016年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是西南地区迄今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成博在优化博物馆教育理念、完善博物馆教育功能载体、深化博物馆对外交流合作、强化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落实资金保障等方面构建起了良好的“大环境”,不仅为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培育特色教育品牌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
四是人才资源。著名博物馆学家苏东海先生指出,新世纪博物馆事业的命运决定于博物馆的人才状况,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③。人才资源也是博物馆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新馆开馆7年来,成博构建起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覆盖面广、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团队,成了实现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推动力量。
2 依托博物馆资源培育博物馆教育品牌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成博积极履行校外教育主阵地的社会责任,在结合自身实际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20年推出“周末儿童博物馆”特色教育品牌,定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是一项博物馆周末夜间开放的常态化社会教育活动(图2)。
2.1 主要受众及开展形式
“周末儿童博物馆”教育活动面向14周岁及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开展,将受众划分为学龄前、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四个阶段,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儿童采用分龄教育模式,通过游戏互动、手作体验、展厅探索、舞台展演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在动手动脑中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培养其价值观和行为塑造。
2.2 主要内容
博物启智,如何以博物馆教育为载体,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培植其文化自信、培养其优秀品质,是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教育实践者应当积极探索的问题。成博在总结以往青少年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借鉴国际博物馆界前沿教育理念,构建起更为完善的博物馆教育体系,有效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功能,致力为青少年儿童讲好熠熠生辉的中国故事和成都故事。
一是依托系列常设展览,研发主题课程。经过不断迭代升级,“周末儿童博物馆”现阶段主题课程包括“成博带你看古今”“成博带你知美学”“成博带你探自然”三大板块,课程围绕历史文化、艺术美育、自然科学领域,为广大青少年儿童提供了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体验性的“第二课堂”。
二是依托特色馆藏开设“快乐的影偶家族”系列课程。成博收藏有20余万件皮影藏品和1万余件木偶藏品,是中国皮影、木偶藏品最多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该类藏品最多的博物馆。2006年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冠名为“中国”的皮影专题博物馆,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授予“国际木联皮影木偶研教展演基地”。基于此,“周末儿童博物馆”的“快乐的影偶家族”系列课程分为“影戏”“皮影小匠人”“偶戏”三部分。“影戏”课程中,孩子们能感受到由皮影藏品汇集而成的艺术世界,欣赏妙趣横生的皮影戏表演,还能亲自操纵皮影,身临其境地参与一场精彩绝伦的皮影戏表演;“皮影小匠人”课程中,通过手工活动体验皮影敷彩、拼装、缀结等制作过程,让孩子们体会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繁复与精湛;“偶戏”课程中,不仅能通过展演让孩子们了解铁枝、提线、杖头和布袋等不同表演形式的木偶戏,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操纵木偶,体验表演乐趣。该系列课程依托特色馆藏开设,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从历史渊源到流派分布,从地域特色到表演绝技,从制作工艺到操纵技巧,让皮影和木偶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精髓融入青少年儿童的心中,使其在课程互动中收获丰富的非遗知识,邂逅多彩的非遗中国(图2)。
三是依托重要临展,上新专题教育活动。以2023年成博“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为例,该展览汇集了来自国内40家文博机构的220件珍贵文物,从汉字的演变历程展现了中华文脉的发展与赓续。专题教育活动扣合展览策划,课程分为“竹简”“碑刻”“甲骨文”等题材,通过课程青少年可以了解到战国、秦代、汉代等不同时期竹简及文字特点,欣赏不同时期的碑刻文字并了解其文化内涵,感知甲骨文的形韵之美。课程还配套有手作环节,通过动手体验竹简书写和编连简牍,重温古代先民记录文字的场景与过程,从中感知书籍的发展历程;通过“甲骨拼装”感受文物工作者整理修复甲骨残片、对其进行缀合的过程;通过“甲骨拓印”领略甲骨文的文字之美,感受拓印技艺的魅力;从“雕版印刷体验”中认识了解印刷术的起源、发展历程,感受雕版印刷传统技艺,通过课程让广大青少年儿童进一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是“周末儿童博物馆”定制课程。为持续扩大成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辐射范围,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天府文化,成博在传统的博物馆课程基础上,丰富课程模式,针对成都市中小学推出定制化的“周末儿童博物馆”。定制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依托博物馆课程,使孩子们利用在校时间探索成都地域历史,传承天府文化,使博物馆教育资源浸润课堂,是馆校合作积极有效的延伸(图3)。
3 博物馆资源活化利用的路径探索
根据数据统计,“周末儿童博物馆”特色品牌教育项目自推出以来,以优质且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供给为支撑,提升了博物馆周末延时服务质量,4年间共计推出各类教育活动2415场,服务观众近21万人次。仅2023年全年累计推出活动909场(包含线下教育活动416场、线上教育活动493场),惠及4万余组家庭共计8.9万人次(包含线下活动服务观众4.3万人次,线上活动服务观众4.6万人次),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是一次博物馆资源活化利用的教育新实践(图4)。“周末儿童博物馆”教育活动在历经策划、研发、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收获一些启发,或可为博物馆教育实践者在活化利用博物馆资源以及培育特色教育品牌的工作中提供参考。
3.1 聚焦青少年儿童
将博物馆教育资源最大化地开放给青少年,不仅能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同时也反向促使了博物馆走近青少年。博物馆在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时,首先应针对受教育对象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结合认知发展情况进行分众化课程设计研发。其次联动学校和外部文博机构力量,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深度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使更多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被青少年儿童体验、学习和传承。
3.2 线上线下相结合
在现有技术条件和政策的引导下,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教育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模式,一方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扩大博物馆教育的覆盖面,延伸博物馆教育职能,拓宽教育资源活化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博物馆也可依托多媒体交互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数字技术,打破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孤岛现象,让博物馆教育融入更多应用场景,实现博物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
3.3 注重知识性
在兼具趣味性、互动体验性的同时,知识性应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首要特征,青少年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更是“一所大学校”④。博物馆教育的知识性体现在其蕴含丰富的文化因子,是活化利用博物馆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
3.4 强调学习性
博物馆教育是一种交往行为,它是以博物馆“物”为根本媒介而进行知识、情感、态度、观念的交流与对话,以形成相互“理解”与“非强迫性共识的行为”⑤。以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艾琳·胡珀—格林希尔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及国际博物馆界普遍认为,博物馆与受众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博物馆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博物馆学习”。在我国,博物馆实践者也已意识到,不同于以往只注重知识传递的传统观念,优质的博物馆教育应该是一种参与体验的过程。因此,博物馆教育强调学习性,可以刺激青少年的求知欲,激发其主动的“学习准备”,使博物馆教育达到预期的成效。
3.5 馆校深度合作
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是加强馆校合作有力的政策支撑。具体来说,可从课程方面开展馆校深度合作。课程是连接馆、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在教育课程研发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整理和深度加工博物馆教育资源,把握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应把握青少年认识规律和兴趣特点,将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为不同年龄和知识需求的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立体化的博物馆教育。馆校的深度合作不仅有利于博物馆教育更好地融入学校教育,也更有利于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发挥。
3.6 构建博物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价是指依据影响博物馆教育质量的各指标或因子来进行的评价,是对博物馆教育质量进行客观的、有根据的、全面的判断和评定。探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博物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旨在进一步强化博物馆资源的活化利用,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功能和效用,调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教育的认知、参与和信任,实现博物馆更好地展示、传承、弘扬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有效地支撑博物馆资源融入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造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教育资源应用生态,为公众提供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 结语
“周末儿童博物馆”特色教育活动作为周末延时开放的常态化活动,是成博活化利用博物馆资源,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服务内容,还有利于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就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而言,应是各博物馆结合自身情况的理性选择,既不能是外部的刚性约束,也不能盲目跟风,作为博物馆教育工作实践者需投入更多的思考与探索。
注释
①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21-05-24)[2023-12-20].http://www.ncha.gov.cn/art/2021/5/24/art_2318_44659.html.
②陈红京.博物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83.
③陆建松.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理念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1.
④王丽娟.博物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职业教育,2017(4):98-100.
⑤岳楠.博物馆公众参与度:外部保障与内生动力[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1):14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