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山东昌邑地区辛置出土汉代陶俑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陶俑的规格、功能含义、形制特征及制作工艺,进而揭示其所反映的汉代社会结构和文化内涵。通过详细分析陶俑的尺寸、造型、摆放位置及与墓主的关系,研究发现山东昌邑地区辛置出土汉代陶俑不仅在规格上呈现出一定的标准化,其形式和功能也深刻地体现了汉代的丧葬习俗和社会等级制度。立俑与坐俑的形制特征,捏塑成型、精选材料和彩绘技法的运用,进一步印证了汉代陶俑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表明,辛置陶俑是理解汉代社会结构、观念习俗及艺术成就的重要物质证据,对深入研究汉代历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山东昌邑;辛置墓;汉代陶俑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5.002
0 引言
汉代陶俑是古代中国葬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春秋战国时代活人殉葬制度的消失,用陶俑陪葬成为汉代最时兴的丧葬模式。山东昌邑地区的辛置墓地,位于都昌街道办事处辛置村西侧,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好,在鲁北地区堪称罕见。该墓地内发现的791座汉墓出土大量陶俑,以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保存完好著称,成为解读鲁北地区汉代文化面貌的关键。辛置墓地的发掘,揭示了汉代葬俗的多样性与地域特色,陶俑的风格与造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与工艺水平。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辛置出土汉代陶俑的造型、制作工艺等,探讨陶俑在汉代葬俗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揭示汉代社会的文化特征与精神面貌。
1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概述
1.1 辛置出土的汉代陶俑的规格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展现了西汉时期陶俑制作的典型规格与艺术特征,其尺寸普遍为4~10厘米。汉代丧葬等级分明,一般由具体的墓葬等级、墓葬形制与墓葬面积大小决定陶器数量。辛置出土汉代陶俑规格反映了汉代陶俑工艺的精细度及陶俑在墓葬文化中的具体功能和象征意义。这些陶俑的大小适中,既能体现出制作工艺的精巧,又便于在墓室中摆放,成为墓主身份地位的标识。辛置出土汉代陶俑,特别是M30、M257、M106、M224、M252、M453及M142中的陶俑,摆放位置为棺内、墓室内陶壶旁及墓主头骨处,未以传统的随葬坑形式出现,这一特点可能指向了汉代墓葬习俗中对陶俑摆放位置的灵活性与个性化选择。这一做法虽不见于最高等级的墓葬,但陶俑的使用仍旨在强调墓主的社会身份与地位,体现了即便是中低等级墓葬中的个体亦重视利用随葬物品表达个人身份的社会风俗。因此,陶俑及其摆放方式不仅是汉代陶俑工艺的见证,也是理解当时社会文化、墓葬习俗及身份象征系统的重要线索。
1.2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的功能含义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揭示了西汉时期陪葬品的复合功能含义,其中较为显著的是体现墓主身份地位、展现墓主生前生活方式与象征个人财富。西汉早、中期,陶俑的排列通常靠近墓主头部,这一布局不仅体现了陶俑的侍奉功能,也象征了墓主的尊贵身份。陶俑的种类、制作精细程度和摆放形式,直接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社会地位。此外,陶俑的造型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墓主的财富与权势。精致的陶俑不仅需要高超的工艺技术,其生产和陪葬还涉及经济成本,因而成为展现墓主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同时,陶俑的形态和装饰细节能够反映墓主生前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如陶俑手持的器物、穿着服饰的风格等,均能提供墓主日常生活和文化偏好的线索。因此,辛置出土汉代陶俑不仅是随葬物品,其深层的功能含义在于通过物质文化的形式,传达了墓主的社会身份、生活方式和经济实力,进而体现了汉代社会的等级制度、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
2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的形制特征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展现了显著的形制特征,立俑与坐俑各具风格,体现了汉代陶俑造型艺术的多样性与细腻性。
2.1 立俑
辛置墓出土汉代陶俑中有45件立俑,根据陶俑的形态可将其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如图1所示。此类立俑以泥质灰褐陶材质为主,体态娇小而比例特异,尤其是头部与身体的比例约为1∶1,呈现出一种不符合自然比例的夸张效果。立俑的头部被设计为三角形,五官清晰,鼻部高挺,双眼、口部及眉毛的戳剔技法内填白泥土,不仅增强了立俑的表现力,更赋予了其更为鲜明的视觉冲击力。此外,身体中部的设计似两手合掩于腹前,赋予了立俑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整体上,此类立俑的塑工虽显粗糙,但因全身涂以黑褐彩及形象的写意化处理,展现出一种朴素而又充满生动性的艺术魅力。此种独特的造型手法与艺术表现,不仅体现了汉代陶俑制作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当时工匠在追求形象逼真的同时,对表现手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展现出汉代陶俑艺术的独特风貌。
第二类,如图2所示。此类立俑采用泥质灰褐陶材料,其站立状姿态、三角形脸庞与扁平头部的设计均体现了汉代陶俑制作的典型特征。脸部五官的刻画清晰,尤其是棱状鼻梁的设计,从额头延伸至口部,展现了制陶工匠对人物面部细节的高度重视与精湛技艺。此外,身体部分的红色彩绘增添了立俑的视觉效果,使其更加生动鲜明。立俑的身体曲线设计玲珑有致,下身修长,微张的裙底设计似乎暗示了立俑所着的为裙服,这一点在汉代陶俑中并不常见,显示了辛置出土陶俑在形式上的多样性与地域特色。陶俑整体曲线的流畅与简单朴拙的艺术风格,结合较为细腻的塑工,体现了汉代工匠在追求形态美的同时,亦注重表达陶俑的内在韵味与文化寓意。
第三类,如图3所示。此类陶俑均采用泥质黄褐陶材料,展示了火候较低、质地较软的特点,部分陶俑甚至未经过完全烧制,呈现出泥俑的状态⑦。捏塑成形的技术使这些立俑在形制上不甚规整,仅大致表现出人体的轮廓,但这种朴素无华的造型恰恰体现了汉代陶俑艺术的一种简约而内蕴丰富的美学特质。表面淡黄色或白色的彩饰为这些立俑增添了细腻的艺术效果,虽然颜色单一,但能凸显陶俑的线条与轮廓,展现出不同于高温烧制陶俑的另一种韵味。立俑昂首站立的姿态、较小的头部、身着长袍的造型以及双手似抱拳相交于腰前的动作,共同构成了此类立俑的典型特征,反映了汉代工匠在表现人物形象和姿态上的独到见解。
2.2 坐俑
辛置出土汉代陶坐俑可分为三类(图4),体现了汉代陶俑制作的地域性特色与工艺水平的多元性。
第一类坐俑主要以泥质黄褐陶为材料,捏塑成形,其质地较软,形体呈现出较为简约的人体轮廓,尽管细节处理不够精细,但仍能反映出汉代初期陶俑制作的基本技艺。
第二类坐俑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蹲坐姿态和较为明显的人体特征,如圆润的头部、小眼睛及尖锐的嘴部,这些特征可能意在表现特定的社会角色或人物形象。其泥质灰褐陶材质和较软的胎质以及素面的表现手法,均显示了工匠追求形象表达上的简洁与内蕴。
第三类坐俑更多体现了工匠在表现人体轮廓方面的基本功,尽管多数作品破碎且难以复原,但下部束身的设计和表面淡黄色或白色彩绘的应用,仍透露出汉代陶俑制作中对细节与色彩运用的关注。这类坐俑的形制与造型虽不甚规整,但在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上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的制作工艺与价值
3.1 捏塑成形揭示工艺本质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捏塑成形工艺的应用,体现了汉代陶艺技术的精湛与深邃。捏塑工艺作为一种古老的陶俑制作方法,依赖于工匠手工将泥土塑形为具有特定形态和细节的陶俑,要求工匠具有高超的技能和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此外,捏塑工艺的使用也凸显了汉代工艺美术在追求自然主义美的同时,对动态美与静态美的精妙平衡,陶俑的姿态、表情乃至衣纹的流动,都经过精心设计,展现了汉代陶俑造型艺术的高超境界。捏塑成型的陶俑,无需复杂模具,便能根据工匠的直觉和即兴创作,展现出更加生动自然的艺术效果,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使每件陶俑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反映了汉代社会对个性化表达和艺术创新的重视。
3.2 细腻材料选用映射技艺水平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选用质地细腻的泥质陶作为原料,反映了汉代陶俑制作中对材料细节和质量的严格要求,不仅确保了成品的美观性和耐久性,也展示了当时陶艺工艺的精湛与对材料选择的高标准。泥质陶的选择不仅关乎陶俑成品的观赏性与实用性,更是汉代制陶技术成熟度的直接体现。泥质的细腻程度直接影响捏塑过程中的可塑性与成型后细节的呈现,汉代工匠对此有着严格把控,确保了陶俑表面的平滑度与细节的精致度。对材料细节与质量的挑剔,既是对成品美观度的追求,也反映了汉代社会对耐久性和实用性的重视。此外,细腻的泥质陶材料还能更好地配合彩绘工艺,使颜料在陶俑表面附着得更为牢固,颜色展现得更为鲜明,从而增强了陶俑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3.3 彩绘技法增色陶俑魅力
虽然辛置出土陶俑原本鲜艳的彩绘因时间流逝而多有脱落,但从残留的痕迹仍能窥见当时彩绘艺术的瑰丽。彩绘工艺不仅是汉代陶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汉代文化艺术表现力的直接体现。工匠们对陶俑特定部位如腮部、额端的红彩描绘以及眼部和口部的白彩、黑彩装饰,不仅为陶俑增添了生命力,更赋予了陶俑鲜明的个性和情感表达,为陶俑增添了艺术上的细腻与丰富性。陶俑眼部与脸颊的红彩使用,体现了工匠对色彩搭配与施彩技巧的高超掌握,将平淡的陶质雕塑转化为充满活力的艺术品。此外,陶俑脸部和身体区域外敷白色泥土的处理方式,不仅是对陶俑外观的一种视觉强化,也可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或宗教意义,反映了汉代社会赋予色彩的象征意义(图5)。彩绘技法的巧妙运用不仅增强了陶俑的视觉效果,更使其成为研究汉代文化、艺术及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些绚丽多彩的彩绘陶俑,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代人民的审美取向、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尚,彩绘技法因此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历史与艺术的重要纽带。
3.4 形态刻画体现文化内涵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对头部、手部及裙袍等细节的精细刻画,显现了汉代高度发达的陶艺制作技术。陶俑不仅以其形态多样性展现了人物形象的丰富多彩,更通过细节差异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与角色的区分,如官员俑的威仪、士兵俑的刚毅、文人俑的斯文等,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通过形象的差异化传达不同的社会身份和文化属性。此外,陶俑的形态刻画还体现了汉代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从服饰的样式到姿态的选择,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价值观。特别是裙袍的纹饰和折纹处理,不仅展现了汉代纺织与服装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学和仪式感的追求。
4 关于汉代陶俑的思考
4.1 汉代陶俑反映的墓葬等级
辛置出土汉代陶俑在昭示墓葬等级和社会结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体现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葬俗观念,陶俑的种类、数量以及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直接反映了墓主的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汉代墓葬中的陶俑不仅作为陪葬品存在,更是墓主生前社会地位的象征。陶俑的精致程度、形态多样性以及与其他陪葬品的搭配关系,共同勾勒出墓主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情景。辛置墓地的年代定位于西汉时期,其成片分布和规律排列的特点,表明了组织化的葬地使用,也反映了汉代葬俗中对于阶层和身份的严格区分,体现了汉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尤其是在近800座汉代墓葬中,仅有11座墓葬发现了随葬陶俑,这一低比例的出土情况指向了陶俑作为陪葬品的特殊性和尊贵性,揭示了这些墓主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特别是M235中随葬品高达71件,包括陶钫、陶樽、铜镜等价值较高的物品,不仅反映了墓主家族的富裕程度,更暗示了墓主在生前可能享有的显赫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与此同时,M106等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及棺内散落的动物骨骼等,进一步印证了墓主生前的社会等级和经济条件,也反映了汉代葬俗中以食物、器物陪葬的实践,以表达对亡者的哀悼和纪念。
4.2 汉代陶俑反映的汉代社会
陶俑不仅是墓葬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汉代社会全貌的缩影,深刻反映了汉代400余年的政治格局、经济基础与文化艺术的繁荣。汉代陶俑的种类繁多、造型简练,多为侍从、婢女、武士之类,其精细的造型和布局反映了汉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劳动分工。特别是那些配置于墓主周围、模拟生前场景的陶俑,如陶仪仗、陶乐队等,生动展现了墓主生前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厚葬风气的盛行促使封建阶级将生前享受的物质财富以陶俑的形式带入墓中,不仅体现了对来世的期望,也反映了财富与地位的展示需求。此外,随葬品的变化,如从单一的陶俑到陶制的建筑物、器具等明器的出现,标志着墓葬文化的演变和社会观念的变迁。陶质建筑和日用器物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汉代的物质文化水平,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封建地主阶级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出土的汉代陶俑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状况的多维度变化,包括观念习俗的演进和精神面貌的发展,为深入理解汉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山东昌邑地区辛置出土汉代陶俑的综合研究,本文揭示了陶俑不仅是汉代墓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汉代社会结构和文化艺术的重要反映。这些陶俑的规格、形制特征以及制作工艺,体现了汉代陶俑工艺的发展与成就,同时也映射了汉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生活方式及美学观念。此外,通过这些形象的“历史文献”,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汉代陶俑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风格差异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以丰富和完善对汉代社会的认知。
参考文献
[1]王健.浅议山东地区陶俑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J].中国民族博览,2016(4):224-225.
[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昌邑市博物馆.昌邑辛置:2010—2013年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1.
[3]昝金国.山东地区汉代中小型墓葬陶器摆放位置浅论[J].中国民族博览,2020(1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