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化馆的这十年

2024-09-29 00:00周海月
群文天地 2024年4期

成长无畏,岁月不羁。

让我,在这时光的波涛里张帆航行,

静静聆听成长的浪花吟吟。

——作者手记

十年岁月,逝如流水。工作多年来的思绪和感触一直萦绕在我心上,如雨后的藤蔓,散发着湿土的清气。

萌芽初生 意气风发

那一年金秋,我满怀欣喜,第一次踏入青海省文化馆,这个即将工作一辈子的地方。馆舍简陋,四层的老楼,木质的楼梯扶手泛着红褐色的光亮,布满裂纹的木质房门虽然刷着浅蓝色的油漆,也难以掩盖粗糙而沧桑的纹路。脚下平整干净的水泥地,一路将我引入馆办公室,成为我进入馆里的第一个工作部室。馆办公室当时有5名同事,我被安排在门口有电脑的位置,负责打印、复印、收发文、起草文件、会议记录等工作,忙忙碌碌的身影,不停穿梭在各个部室之间,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馆里的业务部室、人员分配、工作职责。2015年4月,馆调查研究部由于老干部面临退休等原因而人手不够,我又被分配到调查研究部工作。深入基层、农村牧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的调查、研究、整理是部室的主要职责。调研部里图书成列,书香扑鼻而来。同事们一丝不苟地伏案工作,一种敬业爱岗的工作氛围给我无声的感动和鞭策,让我多了些阶段性的工作目标、总结与思考。作为刚踏入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人,我心无旁骛、敏而好学,树立时不我待的竞争意识,锐意进取的种子从此萌芽。记得2015年,调研部有3项主要工作:青海省文化馆馆办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青海群文》申请准印证号并编发、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和第八届青海省群文干部业务技能比赛,我有幸全程参与了前两项工作,并承担了其中较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最终,《青海群文》顺利编发,青海省文化馆被原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馆。这是在馆领导的部署下,全馆上下齐心协力、努力拼搏的硕果,我作为一名馆员,也为尽到了一份微薄之力而深感光荣。

还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我的老旧“大屁股”电脑,时不时“罢工停业”,劈开的椅子腿被我缠上胶布固定起来,办公桌的抽屉需要我的“洪荒之力”才能勉强收放。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影响我与同事们凝心聚力、团结前行的干劲。

寸积铢累 发荣滋长

2016年12月,省文化馆搬迁至新址,新馆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是一座功能齐全的大型文化设施,内含老年大学、群星剧场、群众文化排练室、数字文化体验区、电子阅览室、青海特色文化展区等便于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功能设施,常年面向各个年龄段、不同层次的群众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新馆投入运行,从馆舍建筑到设施设备,从人员结构到工作内容都有很大的改变。省文化馆乔迁新址,华丽转身,扬帆起航;而我也随着文化馆的发展变化,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渐渐步入三十而立的年纪,从对群众文化工作懵懂无知到现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成为群众文化工作战线上的一名奋进者。想到这些,不由得感慨万千,同时也倍感欣慰。

担任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青海群文》的一名编辑,是我到目前为止从事时间最长的一项工作。在部门主任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圆满地完成了《青海群文》的选稿、组稿、编辑、校对、排版、寄发等一系列工作。自2015年接手编辑一职,足有6个年头。6年里,我能够及时掌握全省各文化馆的最新活动动态,积累了很多地方文化素材,把青海的山水风物融入自己的工作,呈现在《青海群文》上,在我心里绘出了一幅幅深情的五彩画卷。那时的我,除了完成与《青海群文》相关的联络沟通、催要稿件、增删改校、页面排版、图片选用、美术编辑、向专家征求修改意见的工作以外,还需要完成部室的调研任务、艺术档案搜集整理等工作。不分昼夜盯着电脑,在字里行间奔波。这些不为人知的幕后繁杂劳作,使体力、心力透支,视力飞速下降。但更多时候,头晕眼花的“案牍劳形”后,迎来的终究是“春雨朝阳”。满载深情的一项项“成果”呈于案上,播撒热爱和梦想,不断地积累和沉淀,促使人生的枝干更加茁壮茂盛。

砥砺深耕 履践致远

2021年底,我被调整至另一岗位,从事数字文化建设相关工作。崭新的工作航程,迎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加强数字文化建设,发挥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安排组织、联系各方、发挥“枢纽”作用,成了我的主要工作职责。从一般职工变为初级管理者,使我的工作角色发生转变。从按部就班转换为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是我工作思路的转型升级。新的工作领域专业性较强,入手较为困难,更无人传授“武功秘籍”,但值得庆幸的是,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有了这份底气,使我不断克服困难,默默地在岗位上扎根生长。

在了解部室工作内容后,我主动承担起各项具体工作。当我将杂乱堆积、无人问津的文件资料逐一翻阅、数次对照、分类造册后,我馆自2017年建立数字文化馆以来的数字文化建设脉络清晰可见。当我努力学习并圆满完成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活动直录播、微信排版、视频剪辑等具体工作任务后,把了然于胸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框架完整地绘制成工作程序拓扑图,因为只有对细节深有体会才能将整个部室的工作内容、程序及制度熟稔于心,才能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合理的安排,在同事工作出现偏差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工作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补救,日复一日做一些纷繁琐碎、看似没有成果的工作,成为我刚接手这项工作后的状态。在我看来,一个部室的工作需要有人冲锋陷阵破壁垒,更需要有人总结经验再出发,而总结经验、整装待发的过程往往是声希味淡的。每当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不知从哪里着手时,习近平总书记分享的话语总能为我指点迷津:“你手里攥着千头万绪,攥着一千个线头,但是一个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线”,厘清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意识,注意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处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将“千条线”拧成“一股绳”。面对很多次的碰壁,很多次重头再来,倔强地勇敢向前,至今我基本做到了凡事有交代、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

渐渐地,工作有了起色。近3年,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和馆领导的支持下,我们部室通过青海公共文化云平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多种渠道提供数字化服务,通过精美的视频和文图推送,把馆内开展的惠民演出、各类比赛、培训讲座、文艺创作、创意展览、非遗展示等活动的精华部分展示给群众,深入、扎实的宣传使群众文化工作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依托青海公共文化云项目,建立以青海公共文化云平台为核心、各级文化馆平台互为支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层馆纷纷取经问道、共谋发展;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加强对基层数字文化建设的业务指导,调动各级文化馆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解决数字领域工作问题。几年间,省文化馆已然成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了全省公共文化领域数字化改革建设。

精进笃行 赋能成长

十年间,我学会了坚持,拥有了独立面对问题的勇气,每一步都见证着我的成长和变化,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个人丰富的工作阅历,省文化馆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求实创新的工作气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习和思维,才获得了能力的提升和思维模式的转变。省文化馆由一群热爱群众文化的人汇聚在一起,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共同担负理想信念,不忘初心、风雨兼程、荣辱与共。他们很多都学有专长,学术成就犹如山集,全心全意为青海群众文化工作服务,业绩突出、成果累累。从领导层的决策部署,到组织活动、下乡调研、培训排练、举办展览等具体工作,大家都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工作日程密密麻麻,微信公众号、网站信息频频发布。文化馆门庭若市,前来参与日常排练、观看展览和演出的群众络绎不绝,文化馆佳绩不断、荣誉满钵。群文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徜徉在这座文艺殿堂中,共同沐浴着文化艺术的芬芳。

领导、同事于我亦师亦友,志同道合。十年里,我紧跟他们充实忙碌的脚步,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从以前的“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出击”“未雨绸缪”“跋山涉水”“勇攀高峰”。“沉淀”“扎根”“转变”这些沉甸甸的辞藻在我人生这段岁月里焕发着别样的光彩。这十年,我见证了省文化馆的事业蒸蒸日上,也亲身体验了个人成长的酸甜苦辣,接受着青春的历练。从“年轻新人”向“业务熟手”的工作能力转变,从“意气书生”向“坚强骨干”的角色定位转变,从“按部就班”向“主动作为”的工作态度转变,犹如璀璨星辰般点缀着我的成长之路。

文化如水,文化馆将惠民的文化雨露挥洒在青海山川大地的每个角落和每个人的心坎上。未来可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将与单位里一群热爱群众文化的同事们汇聚在一起,初心不改,把工作当作试炼场,遇山开路、逢水搭桥、越挫越勇。静水流深,行稳致远。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必有新作为,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探索文化强国建设青海新路径,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担当使命、奋发有为,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美育素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化馆群众文化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