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数学能力的双重发展。文章围绕融合文化元素的实践,深入探讨传承文化智慧、挖掘数学之美、融合古代数学问题、跨学科教学以及培育文化素养等五个方面的策略,并分析这些策略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推动文化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化元素;融合实践;教学策略;文化素养
作者简介:洪淑华(1978—),女,福建省漳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湖镇林下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正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递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此过程中,文化元素的引入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融合文化元素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充满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实现学科育人与文化育人的有机融合[1]。
一、传承文化智慧
数学蕴含深厚的文化智慧。教师将文化智慧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2]。
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文化智慧,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代计时器,如日晷、漏壶等。通过展示这些古代计时器的图片或实物,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古人对时间的认识和利用,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
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即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或漏壶,体验古代计时的方法。这样的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及其文化内涵。
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文化史的内容,讲述一些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如郭守敬修订《授时历》、祖冲之编制《大明历》等。这些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师将文化智慧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数学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挖掘和传承文化智慧,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让数学成为促进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挖掘数学之美
数学不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还蕴含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魅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数学之美、展现文化魅力,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设计富有艺术感的图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3]。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数学在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还是一种表达美和创造美的手段。
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图形的运动(二)”的教学为例。此单元涉及轴对称等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剪纸作品,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数学中的对称概念。
首先,教师可以展示具有对称性质的剪纸作品,如蝴蝶和花卉图案的窗花,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的对称轴,并探讨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具体的例子,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对称图形的美,从而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如折叠纸张后剪出一个简单的对称图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化对轴对称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引入更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数学元素。这些文化元素的引入,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使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计算和推理,而是一场充满文化底蕴与美的享受的探索之旅。
教师挖掘数学之美、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融合古代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古代数学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选取与单元知识相关的古代数学问题,通过讲述故事、分析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和应用价值。
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融合古代数学问题,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视角,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有一个关于分数的经典问题:“今有北乡算八千七百五十八,西乡算七千二百三十六,南乡算八千三百五十六。凡三乡发徭三百七十八人。欲以算数多少衰分之,问各几何?”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问题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在这个问题中,分数被用来表示每个乡应分担的徭役人数比例。通过计算每个乡的税收占总税收的比例,可以得到每个乡应分配的徭役人数。这个计算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这个问题涉及分数的性质。在分配徭役人数时,需要保持比例的一致性,即每个乡所分配的徭役人数与其税收比例相符。这就要求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深入的理解,如分数的通分、约分等。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性质,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教师融合古代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他们认识数学在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策略。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4]。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的文化,设计综合性教学活动。
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开展跨学科教学,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学中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研究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如引导学生调查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然后计算某种物种占生物总数量的百分比。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比例知识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环境科学开展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收集与分析数据,探索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比例,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跨学科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比例的计算技巧,还能够培养环保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
再次,教师可以结合艺术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在音乐、绘画或舞蹈等艺术形式中,比例的应用是创造美感的关键因素。如音乐中的节拍和旋律往往遵循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通过探索这些比例关系,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艺术鉴赏能力,还可以深化对数学比例知识的理解。
最后,教师可以结合体育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在体育学科中,比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来学习比例知识,如跑步的速度与休息时间的比例、运动量与恢复时间的比例等。这种跨学科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助于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这些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应用比例这一数学概念,有效拓宽科学、艺术和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学习视野。
五、培育文化素养
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素养的培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数学的文化内涵。为了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人类文化、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5]。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加法和减法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数学题目,如:“春节到了,小明有8个红包,给了爷爷奶奶各2个,还剩下多少个?”这样的题目不仅包含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还融合春节这一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这种题目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涉及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如面积和体积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数学问题,如让学生计算古代建筑的占地面积。这种任务要SSEtpx9A94Rp8AJDMP4eI4f6GBzMTAnpcfPmeQqHwww=求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代建筑和文化的认识。
通过组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数学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数学元素,将其与现代数学教学相结合。
结语
综上所述,传承文化智慧、挖掘数学之美、融合古代数学问题、跨学科教学以及培育文化素养等策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数学能力。这些策略不仅具有合理性,还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通过实施这些策略,能够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的有机结合。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融合文化元素的实践将会得到更深入的探索和发展,笔者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这一实践,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擎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文化渗透的实践与研究[J].智力,2021(21):35-36.
[2]房静.文以载道化以育人: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6):190-191.
[3]陈雅蓉.融文化之美享育人之效:HPM视角下小学数学“五育”融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2022(35):162-164.
[4]王新霞.聚焦数学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数学文化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路径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6):137-139.
[5]朱雪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教学策略探析[J].读天下(综合),202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