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中OA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024-09-29 00:00:00宋云淼
教育界·A 2024年23期

【摘要】幼儿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确保每一名幼儿的生命安全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为打造安全有效、即时便捷的智慧校园数字化安全系统,余姚市低塘街道实验幼儿园以“网格化管理”为骨架,以OA电子应用系统为行径支架,实现即时性的安全工作采集及处理。文章以网格化管理工作中“OA审批”(安全管理)的应用策略为主线,提炼了“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点线面”的多向性审批形式,从而满足幼儿园安全管理需求,有序推进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幼儿安全。

【关键词】OA管理系统;网格化管理;幼儿园安全

作者简介:宋云淼(1979—),女,余姚市低塘街道实验幼儿园。

一、OA系统及网格化安全管理概述

(一)OA系统

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即办公自动化,是将计算机、通信等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传统办公模式,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办公方式[1]。它属于管理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利用现代化设备和信息化技术,代替办公人员传统的部分手动或重复性业务活动,能有效而高速地处理办公事务和业务信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2]。例如,OA系统可以整合安全员信息,包括人员档案、物品档案、巡逻记录;可以帮助单位建立和管理各种办公流程,如检查流程、审批流程、处理流程;还可以提供统一的文件存储和管理平台,方便工作人员上传、共享和查找文件。

(二)网格化安全管理

幼儿园网格化安全管理是指将园内的安全管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分配一个或多个责任人,这些责任人负责对自己所管辖的网格内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时段监控。这一管理方式强调分层、分级、全区域的管理,旨在通过精细化、网格化的管理手段,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开展。网格化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定期对幼儿园周边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第二,对每个网格内的活动、事件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所有事件都有明确的责任人;第三,关注幼儿的心理安全,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

的心理问题;第四,通过制订和执行规定、规则,确保幼儿园的生活秩序井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网格化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幼儿园网格化安全管理将更加智能化,也将更加注重全面覆盖和精细化管理。管理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将园内的资源按照不同功能标注在相应的网格中。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及时报告所发现的问题,幼儿园则可以通过数据定位迅速了解安全问题,并通知相关的安全管理职责部门,实现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快速化和精细化。

二、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幼儿园安全工作作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评估内容中的关键指标,要求幼儿园严格落实安全保障制度,对确保幼儿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出了高要求。因此,幼儿园需要将安全工作放在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首位,并不断推陈出新,多举并进,努力与当下数字化时代接轨,推动幼儿园整体工作有效落实。当下,幼儿园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仍面临如下困境。

(一)安全问题逐层上报,反应速度较慢

网格化安全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多个责任人之间的紧密协同和信息共享。但在实际操作中,管理工作仍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协同配合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比如,网格化管理明确层级职责和分工,以逐层上报作为最直接的管理手段。而处理、上报、记录安全问题等过程相对烦琐,会占用班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班主任将这些安全问题交给他人处理,又需要额外的通知、等待和交接工作,这可能会延误处理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安全管理流程、提高安全问题处理效率,是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专任教师兼职管理员,安全管理水平不足

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大多数幼儿园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都采取专人专岗的制度,设置如安保主任、班级安全责任人等职位,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幼儿园的安保工作和班级的安全事务,同时积极贯彻上级的安全文件精神,协调幼儿园和班级各方面的安全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安全负责人往往由专任教师兼职担任。由于这些教师可能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管理培训,对安全管理工作业务不熟悉,因此安全管理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此岗位。

(三)技术应用与装备不足,难以保证管理效果

网格化安全管理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监控、数据分析系统等。然而,一些幼儿园可能由于技术条件有限,难以充分应用这些技术,导致管理效果不佳。同时,在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时,每个网格都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监控设备。由于幼儿园可能在经费预算等方面存在限制,导致资源配备不足,难以保证每个网格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有效的管理。

三、构建基于OA系统的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改变以上现状,余姚市低塘街道实验幼儿园以“网格化管理”为骨架,以“OA审批”系统为行径支架,构建基于OA系统的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即时性的安全工作采集及处理,帮助管理者和教师推送安全信息,在紧急时刻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解决安全问题,并在事后进行统计和分类,从而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

(一)总体架构

OA系统的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体系构建,旨在整合幼儿园的各项安全管理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该体系以OA系统为核心平台,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为每个网格单元配备相应的责任人和智能管理设备;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各部门、各网格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合作(如图1)。

(二)网格划分与责任落实

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将园区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单元,如教学区、活动区、休息区等。每个网格单元设立明确的边界和标识,并分配一个或多个责任人,负责该网格内的安全监控、隐患排查、事件处理等工作。责任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此外,制订网格化管理责任清单,明确各网格单元的责任范围、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确保安全责任得到落实。

(三)OA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OA系统的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模块设计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具体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其主要有权限管理模块、隐患排查模块、事故处理模块等(如图2)。

1.权限管理模块

在OA系统中设置不同用户角色和权限,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教职工能够访问与其职责相关的功能模块和数据。例如,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负责整个OA系统的配置、用户管理、权限分配等工作[3]。安全管理员专注于安全管理功能,负责安全巡检、隐患排查、事件处置等工作,他们可以查看和编辑与安全管理相关的功能模块和数据。教师根据工作职责,可访问与其工作相关的功能模块,如查看安全制度、上报安全隐患、参与安全培训等。家长可以通过OA系统了解幼儿园的安全状况、接收安全通知、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等。但家长的权限应受到限制,以确保敏感信息的保密性[4]。总体来说,网格责任人可以查看和编辑自己负责网格内的安全信息,而管理层则可以查看所有网格的安全数据。

2.隐患排查模块

设计隐患上报表单,包括隐患描述、位置、发现时间等信息。责任人发现隐患后,通过OA系统提交表单,系统自动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责任人需确认整改效果,形成闭环管理。例如,“日常安全隐患自查表”方便教师和保育员进行常规的安全检查并迅速上报潜在风险;“突发事件”表单则专为教师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而设,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即时收到通知并迅速赶往现场提供支持;而“安全考核”表单则帮助安全管理者全面、系统地评估教师在保教工作中的表现。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表单不仅提升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水平,也有效保障了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3.事故处理模块

此模块主要是建立事件处理流程,明确事件报告、处置、记录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对于发生的安全事件,OA系统支持快速报告、处理和记录。责任人通过OA系统提交事件报告后,系统自动触发通知机制,确保相关人员及时收到通知并响应。事件处理完毕后,系统自动生成事件处理报告,供后续分析和总结。

(四)OA系统设计要求

下文以“OA审批”下的“日常安全隐患自查表”的使用为例,介绍详细流程。

1.板块内容:各司其职

在“日常安全隐患自查表”中,设置了“提交页面”“查看报表”和“查看数据”三个关键版面,它们分别与网格化管理中的“一级网格负责人”“二级网格负责人”“三级网格负责人”紧密对应。这三个版面层层递进,形成了一套高效且有序的安全管理流程。当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时,他们可以通过“提交页面”迅速上报;随后,安全负责人会即时介入,对提交的问题进行细致分类与整理,生成报表,并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全面把握幼儿园当前的安全状况,进而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策略。凭借这些精准的数据支持,管理者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还能为部门负责人和教职工提供有价值的改进建议,从而共同为幼儿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2.发现问题:精准定位

在“日常安全隐患自查表”中,当教师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登记时,他们需详细填写班级、地点、具体情况,并附上相关照片。这一流程不仅为快速陈述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还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幼儿园将每个班级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使得安全隐患的定位能够精确到具体的角落。这一举措有助于安全负责人进行细致入微的排查工作,从而确保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百无一漏,为幼儿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放心的学习环境。

3.处理过程:有始有终

为了确保教师的安全审批不流于形式,“OA审批”系统在处理流程上进行了严谨的设计。幼儿园创新采用了“三足鼎立”的模式,在处理每一个安全问题时,都明确指定“审批人”“办理人”和“抄送人”三个角色,如当安保主任确认存在安全隐患后,该问题会立即转交给园务办主任进行处理。若在规定时间内问题未得到解决,申请人便可利用抄送功能,及时提醒并督促相关人员加快处理进度。若“办理人”层级无法解决问题,申请人还有权选择向“其他领导”进行上报,以寻求更高层级的支持和协助。这一设计不仅确保了安全问题处理的高效性,也极大地提升了处理的时效性,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网格化管理下的“OA审批”应用致力于提升教师在其负责区域内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确保安全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通过这一应用,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判断和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问题,灵活地进行线上“OA审批”操作。这种审批方式不仅大大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够确保安全问题得到迅速而有效的解决,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结语

OA系统在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设计与应用,提高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OA审批”为幼儿园教职工提供便捷高效的审批平台,要求教职工发现安全问题后,能够随时随地地向部门和上级进行反馈,进而节省日常工作中的沟通成本,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同时,随着网格负责包干区的落实,教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加明确,对于安全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愈加强烈,推动了教职工整体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泽旺.一般系统论在金茂铂悦房建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22.

[2]缪自军,李明山.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J].平安校园,2017

(11):68-69.

[3]吴萍.利用缓存技术对教学培训系统的性能优化[D].上海:东华大学,2006.

[4]刘嘉亮.4G移动互联网GTP协议解析系统[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