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降低新疆杂交杏李的裂果率,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为完善新疆杂交杏李的科学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设置采前3 个灌水时间(采前24 d、采前17 d、采前10 d)和2 个灌水量(每小区80、120 m3)及对照处理,分析采前水分处理对果实裂果率及品质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探究杂交杏李‘风味皇后’适宜的灌水时间及灌水量。【结果】裂果率与果实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4、0.489;与细胞壁含量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09;与果皮钙含量和果肉钙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3、-0.607。缺钙和细胞壁含量低容易引起裂果。果皮钙含量与裂果率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土壤含水量与裂果率的间接通径系数最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第1 主成分贡献率值较大的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钙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对第2 主成分贡献率值较大的指标为维生素C 含量、纤维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对第3 主成分贡献率值较大的为游离脯氨酸含量、纤维素含量、钙含量。3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1.917%。【结论】采前24 d 灌水80 m3 处理下果实品质最优,综合得分为2.01 分,裂果率最低(26%)。
关键词:杂交杏李;采前水分处理;裂果率;果实品质
中图分类号:S6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981(2024)02—0081—10
杂交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 是美国育种专家经过70 年潜心研究,通过将优质杏、李多次种间杂交培育出来的。其果实兼具杏的香味与李子的甜味,为新兴珍稀高档精品水果,市场前景较好[1]。杏李品种‘风味皇后’中李基因占75%[2],果实扁圆形或近圆形,成熟后整个果皮橘黄色,果肉橘黄色、质地细、离核、粗纤维少、果汁多、味极甜、香气浓,品质极佳[3]。目前,新疆阿克苏地区‘风味皇后’栽植面积约为200 hm2。从市场容量、经济效益和适生区域来看,发展‘风味皇后’的前景7WZ5Aw0Zm6q5ejiKsGoPBw==十分广阔[4]。但是相对于杂交杏李的其他品种,‘风味皇后’的裂果现象较为普遍,影响果实外观,果实品质下降,造成减产,因此生产中农户不愿选择该品种。
许多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裂果的现象,即果面出现条纹状崩裂或开裂现象,尤其是在果实转色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如荔枝[5]、蜜柚[6]、柑橘[7]、桃[8]、梨[9]、葡萄[10]、李子[11]、樱桃[12]、枣[13] 等。发生裂果的原因有2 个方面:果实处于成熟期时,遇到连续降雨天气或者不合理的灌溉,会造成果面开裂,果肉外露[14];裂果也属于生理失调病症,矿质营养缺乏会引起生理失调,矿质营养富集也会导致生理失调[15]。因此,探究水分及矿质元素对裂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周洲[16] 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质地、轻微的土壤湿度变化会改变果实的生长模式,并导致果实裂开。根据刘磊等[17] 的研究结果,果实在接近成熟前,只要保持土壤湿度适中,就能有效预防石榴的裂果。高冬华[18] 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土壤含水量高的情况下,果实容易出现裂纹,体积增大,有机酸和蔗糖含量较高,而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一些其他指标也会有波动。
阿克苏地区‘风味皇后’栽植区的水肥管理较为粗放,灌水方式以大水漫灌为主,通常是有水则浇,无水则不浇,水多则多浇,水少则少浇,每次灌溉量为900 ~ 1 800 m3/hm2。本研究中探究了采前水分处理对果实裂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及‘风味皇后’适宜的灌水时间和灌水量,旨在降低果实裂果率,为提高果实品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新疆佳木果树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80°32′E,41°15N),海拔1 103.80 m。该地区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多晴少雨,光照充足,空气干燥。年平均气温10.10 ℃,年平均降水量65.40 mm,年平均无霜期185 d[19]。园区面积为1.533 hm2,该园区土壤为砂壤土,土层深厚,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为30.28 μg/kg,碱解氮含量为16.79 μg/g,速效磷含量为79.00 mg/kg,速效钾含量为82.10 mg/kg,pH 为7.90,试验地田间持水量为20.4%。
1.2 材 料
以5 年生杂交杏李‘风味皇后’为研究对象,株行距3 m×4 m,平均树高3.14 m,平均地径5.13 cm,平均冠幅3.10 m,生长发育良好且无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