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科技赋能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路径探究

2024-09-27 00:00:00张洋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5期

【内容摘要】数字化时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巨大改变,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推广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本文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推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概述数字化时代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现状,分析数字化技术应用对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影响,重点探究以科技赋能、数字化带动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新兴策略,以及运用数字化技术传播非遗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关键词】非遗文化;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

非遗文化离不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传统、历史与身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与转型,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满足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非遗文化越来越呈现出潜在的教育价值、强大的精神价值、持久的社会凝聚价值等。传承与推广中国非遗文化不仅是对过去历史与生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生活与精神的投资。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数字技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字化时代对人类社会有着深远且长久的影响,数字化时代下的数字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多方面重塑了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关系。但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也给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数字鸿沟等。本文将从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现状、数字化技术对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影响、数字化时代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新兴策略以及运用数字化技术传播非遗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等方面,浅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地运用数字化技术来传承与推广非遗文化。

一、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现状

(一)保护非遗文化的传统方法

过去,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途径十分有限,大多依赖于传承人亲授、记录档案或是鼓励社区成员自愿参与,与当下传承、推广技术相比,传统的保护非遗文化方法并非不值一提。例如,传承人亲授可以确保技术和知识能够从一代传到下一代,传承人大多也是该领域的专家,专业性具有保证;将非遗文化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并建立系统的档案,方便后人研究和传承;鼓励社区成员参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活动,通过社区活动、节日庆典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非遗文化的实践。不可否认,传统保护非遗文化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地理和时间限制,非遗文化的推广难度更是极大。“传统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常常面临着地域限制、信息传递不畅、资源沉淀不足等问题,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空限制和传统框架,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巨大变化。”①

(二)数字化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中的应用现状

数字化时代,借助技术应用来传承与推广非遗文化不再是罕见的、稀有的,而逐渐呈现出一种常态化现象。“利用数字化的采集、储存、处理、展示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②例如,作为古老悠久的传统表演艺术皮影戏,原本只能通过人工操纵纸板或兽皮雕刻而成的人物形象,借助灯光照射,将其影子投射到幕布上,从而实现故事的讲述。但是,随着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观众无须像过去一定要到茶馆等特定空间场所,而是在诸多视频平台上即可随时随地观看皮影戏。可见,借助数字化技术与互联网,非遗文化得以实现突破地域、时间、空间等限制,将其传统艺术、传统技术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先进手段传播到广泛的受众群体中,甚至是年轻群体中。例如,可以建立相关非遗文化的官网、开通社交媒体账号等,向人民群众推广传统艺术与技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呈现出非遗文化的强大魅力。

二、数字化技术对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影响

数字化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与普及,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传统非遗进入了全新的媒介空间环境中,虽然数字化技术给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带来了极大的优势与机遇,但也使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困境。

(一)数字化技术对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优势

数字化技术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推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从广义上来说,数字化技术使非遗文化的保存、记录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非遗文化的可见 性与可访问性也在传承与推广过程中得以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增强非遗文化的教育与普及。从狭义上来说,“数字媒体技术的可视化特征还可以调动参观者的情感,使他们获得沉浸式的观展体验,激发他们对非遗的热情。”③通过互联网和各大社交媒体,数字化技术可以将非遗文化的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个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更多的人在人工智能时代也能寻找到一块心灵家园。

(二)数字化技术对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困境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深入发展,当前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推广的形势较为严峻,面对困境,如何有效保护、传承与推广中国非遗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寻找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其根源在于传统的非遗文化与具有强现代性的数字化技术的契合问题。“现代化转型在根本上引发了非遗所在地方社会工具理性的膨胀,非遗资源成为谋取社会、文化利益的工具。”④如今,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各种传统文化、文艺传承中的呼声很高,在此环境下,充满活力的非遗文化也确实收获了很多年轻受众,但是这也不可避免会导致一些非遗文化被市场需求所左右,被各种利益所干扰,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化在披上了技术的外衣后,其辨识度大大降低。数字化技术应当成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推广的有力工具,而不是威胁与隐患。

三、数字化时代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新兴策略

(一)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

数字化时代,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非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更是盘活古老非遗文化的关键,其中关于非遗文化的短视频宣传至关重要。“优质‘爆款’的非遗短视频逐渐呈现出文化符号多元化、平台垂直深耕化、国家文化数字化等影像特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用户对高审美、强共鸣、精制作、年轻态短视频的内在需求。”⑤例如,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借助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大短视频平台宣传非遗服饰,从而形成系统化的官方媒体矩阵,平台用户通过自主的点赞、转发,在这些过程中不仅与平台其他用户建立了联系,实现情感认同,从长远来看更是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了强大的促进力量。同时,福建省艺术馆也在线下推出相关推广非遗文化活动,拓宽非遗体验场所,形成“线上+线下”的融合推广,让更多受众了解福建非遗服饰的前世与今生。

(二)开发非遗文化相关的数字产品与服务

数字产品并非冰冷的、纯技术的,而应当是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背后深刻内涵与情感价值后所形成的具象载体。例如,福州市文化馆推出的“非遗数字导览”中,包括了涵盖参观资讯、线上展厅、互动问答、语音导览、展品AR扫码等,其中还具有普通话、福州话、童声三种语言的讲解,观众可自行选择,观众佩戴上VR眼镜便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形成了沉浸式的非遗文化旅游体验。“以数字化新形式赋能传统文化业态,打造闽都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新场景,使更多的人便捷地学习和了解福建的传统文化、思想内涵以及在新时代发展中的意义,促进福建特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⑥数字技术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推广、体验等,借助数字技术激活地域文化特色,促进非遗文化创新性传承,是当下开发非遗文化相关的数字产品与服务的必经之路。

(三)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虽然借助数字化技术深入挖掘、激活非遗文化自身至关重要,但是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能够更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走向更广泛的受众,激发更多年轻人传承与推广非遗文化的自信心与责任感。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非遗文化借助数字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让保护与推广非遗文化成为常态;另一方面,非遗文化传承人也要主动响应政策号召,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展现非遗文化的新鲜活力。例如,泉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丰泽区委、区政府举办了2024年丰泽区“海丝·蟳埔”国潮非遗节,其中海丝国潮非遗时尚大秀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年轻受众。除此之外,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多次举办各类培训,推动福建非遗文化、技术、艺术走向大众。由此可见,“政商学界、行业协会和非遗持有者应全面协作,共同建立非遗合理开发的协商合作机制和保护监督机制,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标准、退出规则,避免过度产业化、商业化,以确保在开发中实现非遗文化基因、文化内涵的传承。”⑦

四、运用数字化技术传播非遗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一)保持非遗文化真实性与非遗产品商业化的平衡

非遗文化要走进大众生活,走进更多年轻人的生活,商业化是其必经之路,但如何保持非遗文化真实性与非遗产品商业化的平衡是一个挑战。“在非遗面临全球化经济体系、工业主义等现代性力量冲击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重构现代市场体系,克服市场机制的消极作用,才能维护非遗合理利用的边界。”⑧福建省出台《新形势下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在积极引导各地不断创新,鼓励非遗传承人创新传承非遗文化的方式,推动古老非遗文化走进日常生活。传统非遗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年轻人也会主动传播优秀非遗文化内容,实现了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非遗文化的有力探索。但在此过程中,平衡好非遗文化内蕴精神价值与商业利益是必要的,不能使其文化内蕴价值让位于商业利益,丧失非遗文化原有的价值意义与独特魅力。

(二)解决好非遗文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数字化时代,非遗文化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得良好推广效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版权保护难题。数字化的记录与传播方式本身具有“再生产性”“再创造性”,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传统非遗文化的二次创作。“全球化给原生文化和生存之间的传统关系带来了压力,这些压力改变了人们理解其文化的渠道及方式,以及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条件。”⑨将非遗文化转化为数字产品,并非一比一的复制与粘贴,而是在保持原本非遗样貌的基础上,为受众所提供的一种走进非遗的方式与途径,让非遗文化尽可能地实现恒久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类无形且活态的文化资源,天然依赖于有形化、视音频化、立体化的保存方式,这一特点也为非遗的传统保存带来了困难。”⑩那么,在转化过程中就需要相关的规章与制度保障非遗文化的版权所属问题,尊重非遗传承人的劳动成果,避免产生版权纠纷,这样才能避免非遗文化出现盗版或不正当使用的现象,进而使非遗传承人更深入地投入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推广之中。

五、总结与展望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存、传承与推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未来,数字化技术在非遗文化中应用更加深入,涉及面也将更广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具有更深层次的可持续性。但也需要注意,借助日新月异的技术目的在于让非遗文化的保护工程形成可持续的系统,保持传承的稳定性并非只停留在数字技术的形式层面,而是坚持把数字文旅建设作为发展文旅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赋能文化遗产、文旅产业和文旅消费“三个重点领域”,打造多个数字文旅应用场景,推进特色文旅资源数字化。比如,福建有“福”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和山海旅游资源,各级文旅机构可以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规划建设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数字化保护平台,推进非遗文化数字赋能工程,采取数据库建设、数字媒体艺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传承、传播、推广非遗文化。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任重道远。作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增强传承与传播意识,坚持好非遗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为非遗文化创新传承方式赋能。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非遗文化内核,通过实践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让古老悠久的非遗文化开出绚丽之花。

参考文献:

①王雁、薛依珊、张曦等:《数字化时代下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创新》,《新闻世界》2024年第3期。

②贾菁:《人工智能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进阶路向》,《当代传播》2020年第1期。

③温璐菲:《人工智能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文化产业》2024年第7期。

④⑦⑧甘代军、高唯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性困境及其突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⑤汤天甜、雷晨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非遗短视频的情感互动与价值耦合》,《视听界》2024年第2期。

⑥高博、何辰月:《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福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探析》,《湖南包装》2024年第1期。

⑨汤书昆:《“数字化生存”条件下中华多民族非遗传播的新生态》,《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

⑩李炜:《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保护传承》,《山西日报》2024年1月23日。

【责任编辑: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