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渊源及国际传播探析

2024-09-27 00:00:00杨文林续廖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5期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和平发展观的深厚土壤、公平正义观的坚实支撑、民主自由观的重要启迪。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创造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关键词】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传播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人类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创造性地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高度凝练概括了全人类的基本价值共识。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历史的时空而来;又应用于全球的当下及未来,拥有时空上的超越性。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来源探索根本上服务于其意义作用的去向,即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渊源的研究与其国际传播的探索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逻辑

“价值”是一个多学科概念。西方哲学的众多流派一般将其视为一种“主观”抑或“超现实”的理想,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揭示了价值的本质。①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②。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而形成的一种主客体关系。价值的产生需要有主体的需求,且客体需要满足主体需求。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满足人们共同需求的客体与人们构成一种关系,形成一种“共同价值”?

人类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这是共同价值问题提出的背景。地理大发现以来,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社会已然紧密难分。正如学者爱德华·洛伦兹所提出的“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联系密切的人类社会,问题的传导也复杂化和普遍化,一件肇始于世界某个角落的小问题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的危机。共同价值,就是人类对所处的这一紧密联系的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回应。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地区战争和冲突、恐怖主义、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此前,已有一些所谓“共同价值”的提出,来应对这些难题。

西方有“普世价值”之说。西方国家把自由、民主、人权等奉为超阶级、超国家、超时空的“普世价值”。在发展演变中,普世价值逐渐变成了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国家的优越感,对其他文明文化的否定。③共同价值,包含着对其他文明文化的包容尊重,是最大公约数。普世价值的形成过程证明其具有排他性和虚伪性,并非其名所指的“普世”。普世价值将资本主义价值观粉饰成全人类共同价值,只是为了推行和平演变,实现霸权主义的野心。实践证明,西方所提的普世价值并非一种共同价值。

近现代以来,西方国家率先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经历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使得西方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对诸如“人类社会该向何处去”的问题掌握有优先解答权。如今全球治理所面临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西方普世价值诉求及其背后隐藏的霸权主义所造成的困局。④欲逃出治理怪圈,解决这一现实困境,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并摆脱西方构建的普世价值范式。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⑤此后,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等多个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和发展了相关论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与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与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人类共同价值所包含的6个关键词的首次整合阐释。

溯源以知根,观古以知来。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中华文化渊源。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⑦文化孕育理念,这证明全人类共同价值萌发于积淀深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运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文化思想被首次提出⑧。在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十四个强调”中,明确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⑨。这表明,全人类共同价值属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范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一种现实的实践需求。

全人类共同价值产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渊源的探析与阐释,不仅是对其内涵的丰富,解答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由来问题,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道的探索,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益支撑;同样,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研究,不仅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理念的传播研究,还是对孕育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探索,是对如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这一现实问题的观照。

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渊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和平发展观的深厚土壤

1985年3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⑩其中,和平主要在政治层面,是“东西问题”,而发展主要指经济方面,是“南北问题”。此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提法逐渐成型。

和平发展是人类追求的崇高事业,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指出:“总体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结合广为传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首先是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作为地球生命的一员,人类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没有和平发展的稳定外部条件,人类生活将恐惧不安,无法进行稳定的财富积累,从而很难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蕴藏着和平发展的基因,诸如“和”“不以兵强天下”“兼爱非攻”“经世济民”等思想传统,就是和平发展植根的深厚土壤,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

在政治治理层面,“和”“不以兵强天下”“兼爱非攻”,蕴含中国古人追求和平的观念。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铭文中,“和”字就已经存在。远古时期就有较为丰富的“和”的思想。《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相应”。“和”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龢”,左边是“龠”,“龠”是一种管乐器,乐器奏响,声音相和。因此,“和”的本意是音乐和谐,而后衍生为和谐、和睦等意思。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和”还有其他的特殊内涵。《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这里的“和”指的是适中有度的状态,是天下应该共同遵循的法度。中国古人崇尚以和为贵,人与人之间,讲求和谐融洽,不生冲突,若无法避免地发生了冲突,也要采取恰当手段解决。以和为贵的传统,在家庭邻里层面,讲求要保持和睦友爱,关系和谐融洽;在社会国家层面,讲求和睦、和谐、和平;而在国与国之间,讲究和平共处。这种家庭、社会与国家之“和”,是我们先人的传统。中国古人对于“和”的追求,是有一定原则条件的。《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里所谓“礼”,最早与原始宗教祀神仪式相关,后发展为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意涵,即遇事不能一味求“和”,要借礼法调节,恰当和顺。

“不以兵强天下”“兼爱非攻”是中国古人拥有和平观念的重要印证。《道德经》中有与军争战斗相关的表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道德经》第三十章)这里说不要用武力强霸天下,不然会遭报复。那么不用武力的话,要用什么来辅佐君主呢?要用“道”。而“道”就是一种非武力、和平的方式。还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认为兵器是不祥之物,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而最好的状态,是要“恬淡”,适可而止,不宣扬战争。《墨子》批判发动战争、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竭力倡导“兼爱”“非攻”。“今之大为不义攻国。”(《墨子·非攻》)认为最不义的事,是强国大国发动战争,霸凌弱国小国。“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兼爱》)天下弱肉强食的不合理局面,需要用互爱合作的理想方式改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深刻影响今日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在经济建设层面,“经世济民”等观念和传统,包含着中国古人将理想抱负融入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望。“经世济民”出自《抱朴子·审举》,“经世”即治理天下,“济民”就是富裕民生。这种传统从古至今在中华大地延续,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也是经世济民传统的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要发展经济,打好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中国be172ec2acdfb83f523da37043819168古人深刻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开展过无数变革变法图强运动。著名的“管仲变法”是其代表。管仲在国力衰微的齐国实行改革,提出“相地而衰征”的差别税收政策,富国强兵、重视商业,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管仲因此被誉为“圣人之师”。这一评价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古人的价值观,反映出中国古人对发展经济、强国利民的推崇。比如《道德经》中就有“我无事,而民自富”(《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的表述,《史记》中则有“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史记·循吏列传》)的表达。

从更深层次来看,“经世济民”的传统与中国古代在伦理、宗法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家国同构”模式有关。家国同构,顾名思义,就是家庭(家族)和国家在其结构上有共通之处。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家国相关,命运与共。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整体命运紧密相连。所以“经世济民”也成为人们的理想抱负和共同追求。

诸子百家,“四书”“五经”,表述千变万化,但中国古人为民造福、为国发展的思想稳定延承。如《礼记·大学》中:“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意涵与“经世济民”一致。

当前,中央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如要发展就要有创新,在《诗经·大雅·文王》说:“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强调国家发展,在于革新。又如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孟子》中提到:“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主张持续发展生产,要有节度,保护环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公平正义观的坚实支撑

公平正义是古老永恒的话题,自人类诞生起就已存在。在实践层面,早在上古时代的尧舜禹时期,就在首领之位的继承上实行禅让制。“禅”就是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禅让”就是在祖宗面向将首领之位让给贤能之人,而非是自己的子孙后代。“贤”就是有德行。让有德行的人来治理部落联盟,就是公平正义的表现。这种做法在后世逐渐概括发展为“德政”。而在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以德治国”的理念,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公平正义追求的延续。

公平正义,不是某部分人、某部分地区的专属,而是一种广泛的追求。公平正义既体现在国家内部,又体现于国际关系中,是超越了国土疆界的永恒追求。

在国家内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这是中国人民切实感受到的,比如扫黑除恶、反腐败斗争等,都是追求公平正义在国家内部的体现。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就当今国际关系中坚持公平正义强调指出:“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始终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反对为一己私利损害他国正当权益。”这些主张在中国恰当处理外交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部分国家借助自身在军事经济方面存在的优势,对他国内政进行粗暴干涉,或是出于限制他国的目的,大搞技术封锁、科技鸿沟、发展脱钩,与国际关系公平正义观尖锐对立,不符合国际道义。

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公平正义均有着不懈追求。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齐物”“道义”,是全人类公平正义观的坚实支撑。“不患寡而患不均”“齐物”“道义”等观念,是中国公平正义观的重要基础。公平,即不偏不倚。公平不等于平均,将公平视为平均的做法在历史上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追求公平的主体存在差异,所以公平强调其相对性,而非绝对平均。中华文化对公平正义有美好的描述。《管子·形势解》说:“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陈述公平的重要性。世间有公平,美恶小大之物,得以生存。换言之,与之形成对立的是,倘若天地间没有了公平,美恶大小之物将无法各得其所地存在。寥寥数语,极陈公平之重。公平体现在社会各领域。在经济领域,中国古人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指相对于贫穷而言,更令人担忧的是财富分配不均。这种思想深刻影响后世。中国现如今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追求共同富裕,合理分配,努力缩小收入差距,都体现着公平正义的理念。

庄子提出“齐物”思想,表达万物存在差别,但内在本质齐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人与天地共生,人与万物统一。庄子“对物之不齐,却加以平等关照”。从“万物不齐”看到其内在的协调一致,以平等公平的眼光,看待世界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在国家根本大法层面对人的平等权利、机会、地位作出规定,是法律上对人与人之间追求公平的理想境界,与“齐物”的内涵相接近。

义、利之辩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人对正义的深刻认识与不懈追求。中华民族历来重“义”。“义”字繁体为“義”,由“羊”和“我”两部分构成,在中华文化的语境中,羊是善良、美德与吉祥的象征。《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羊”“我”相连,表达“我”这个本体发扬美好品德,这是“义”的词解。而“利”字左为“禾”,右为“刀”,表达“锋利”之意,进一步引申为“顺利”“好处”等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重视对“义”“利”进行辨别。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与“君子”对应,“利”和“小人”对应,表达出一种修身化人之道,君子重义而轻利。孔子说:“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看见所得,要反思是否合道义。通过不正当手段而获得的荣华富贵若浮云。这说明有无道义是取利的前提,不符合道义的利,一分一毫也不能取用。墨子认为,万事万物中,正义是最为重要的:“万事莫贵于义”“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墨子·贵义》)他在这里就将正义的重要性提到最高位,是一种最高的价值追求。孟子则将对“义”“利”的理解拓展到了国家治理的层面。《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战国时期,各国争霸,战事不断,孟子到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到魏国时,梁惠王(魏惠王)见孟子千里迢迢来见,就问孟子给魏国带来了什么好处,孟子就对魏惠王说,不要只想利益,世上还有仁义。在孟子看来,仁义是一种治国之道,应当被统治者所采纳。

中国古人这种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公平正义也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普遍认同和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重要准则。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在首尔大学演讲,引用《大学》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弘扬公平正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主自由观的重要启迪

民主自由是全人类所追求的重要价值,其内涵与实现条件,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所一再阐释,不断丰富发展。中国与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环境不同,面临问题不同,民主自由观的内涵外延自有差异。因为当我们在谈论民主自由观的范畴、命题与原理时,应甄别中西方所说民主自由观内涵外延的差异,结合不同国家文化背景进行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阐明的中国所追求的民主自由,强调的是人民的主体地位以及人民的自由解放,本质上有别于西方式的民主自由观。那么,这里也进一步衍生说明,民主自由虽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对民主自由只能有一种理解,只有符合各国各地区人民发展的民主自由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多年来,有的西方国家不顾各国各地区发展差异和实际,竭力鼓吹、推销西式民主,甚至认定与西式民主不同的民主就不是民主,煽动“颜色革命”,导致社会动乱、人民遭殃。而自由理念在有的西方国家被过度引申,发生扭曲,强调个人无限制的“自由”,导致治理困境。这种不顾他国发展实际和利益,强迫他国推行本国民主自由观念的做法,实则是霸权的表现。

中国倡导的民主自由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恰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理念,就蕴含着深刻的民主思想。中国所讲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观的本质与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是人类共同的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中国共产党立志实现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行天下人类的大道,发展全过程的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天下为公”,人民治国。《礼记·礼运》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要举荐选拔品德高尚、能力高强的杰出人才,讲求诚信,和睦相处,与现代国家治理所提倡的民主政治异曲同工。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到文祖庙,与“四岳”商议、让“十二牧”讨论称帝应具备的功德。“四岳”,指四方诸侯之长。“十二牧”,指十二州长官。舜与四方诸侯之长、十二州长官商议,讨论国之大事,与如今民主协商酷似。以“天下为公”为代表的民主追求,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

“从心所欲,不逾矩”“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无为”等,是中国古人对自由精神的深刻理解。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所讲的自由,是指人类通过实践,从自然社会与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一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就是让人类获得自由解放。中国古人对自由的理解,包含规范约束的意涵,有规范约束,才有相应的自由解放,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人历来“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论语·为政》中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作为个体实现自由的路径,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人一步步摆脱自然社会与自身束缚,而追求自由的过程。从国家社会的角度说,孔子所说“不逾矩”,与“天道”相和。“天道”,是自然社会的普遍规律。“不逾矩”,是建立在对国家社会与天下万物秩序的认知理解之上。要实现“从心所欲”的自由,必先建立对秩序的理解。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自然存在,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为宇宙万物遵循。自由循“道”而行,方能生养万物,获得更大的自由。老子的“无为”,强调主政者不与民争:“我无为,而民自化。”(《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无为”,是因为认识到有“道”的存在。又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水能辅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这种“不争”,是人所追求的大自由。不争利,不指挥,不妨碍,顺其自然掌握了客观规律,明确行为准则,在规律规范中行动,讲求自由与自律的辩证统一。通过深入挖掘和辨析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民主自由观与当前中国所倡导的民主自由观有着深刻联系。

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一个具有历史厚度的理念。理念是思想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它处于语境之中,带有特定的含义,需要解释,在对话的过程中,它是变化的、能动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进入到不同的语境,理念接收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提高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尤为重要。根本上,要把握传播者、载体、受众三大环节,即传播者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传播渠道的畅通、对外语及对象国历史文化的学习来提高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准确性和影响力。

(一)学习掌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的目标之一是进行话语权的争夺。开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不仅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传播,更是传播其背后隐藏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西方霸权话语体系的超越,是传播超越文明冲突对立狭隘视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全人类共同价值,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经世济民”“天下为公”等思想,具有极强的现实观照力和超越性,也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各行各业的各类传播主体,在开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掌握,深挖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学习阐释其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差异,学会辨别西方霸权主义的思维下所构建的话语陷阱,真正将其蕴含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传播出去。大中小学、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应将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开设各种类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体验课,带领师生走进历史遗址、走进博物馆,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熟悉中华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和赞美。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关键概念的不同语种的翻译阐释和普及,打造不同应用场景,让人们在场景使用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传播。

(二)把握好各类传播载体的优势特性

新技术提供的更多连接与遮蔽、互动与隔离、赋权与失能都促动着智媒时代的国际传播实现新的战略升维。回顾历史,无论纸张、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每一次传播媒介的升级应用都会引发一场传播革命。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国际传播的阵地正在发生变化,开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已不能仅仅或简单采用传统的传播模式。应加强对各类传播载体,尤其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紧跟未来传播媒介发展趋势,前瞻性提出新的应用趋势,熟悉了解其优势及特征,掌握运用新技术并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传播融入其中。应在各类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设置有关新一代人工智能学习应用的相关课程或课程环节,熟悉了解新的技术趋势,为迎接新的技术普及做准备。现阶段,在加强线下人文交流往来之外,要尤其重视基于互联网、移动端的传播,主动推出阐释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可广泛借助电影、电视、音乐、漫画等传播形式,让全人类共同价值形象活起来。

(三)研究好不同文化视域下的受众特点

争取国际受众的认同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要环节。开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根本落脚点在人。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超越,是全人类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及感召力。从这一意义出发,全人类共同价值所面向的对象是全人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开展全人类价值的国际传播,是一个跨越数百个不同国家、成千上万种民族语言的宏大传播工程,面临着极其复杂多元的文化及受众,也必然包含着传播过程中的转化问题。在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掌握上,应加强对所传播对象国文化的研究,开展好区域与国别研究,一国一策甚至一国多策制定传播方案。应进一步加强外语人才的培养,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增进国际沟通,在尊重传播对象国文化的基础上,将全人类共同价值通过不同语种以符合各国文化表达的方式传播出去。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基,展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与强大生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价值延展到了世界的维度,实现了中外话语体系的有效对接,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恰当结合。同时,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强大包容性,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等差异,体现出对于不同文明的价值的理解与尊重。

如今的中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地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更需要中国观念的国际表达、中国智慧的国际分享。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是一个典范。全世界全人类是一个大整体,地球是一个大家园,全人类需要携手共进,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与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观,联合全世界平等待我之民族、国家与个人,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创造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参考文献:

①唐英:《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价值观:概念辨析》,《求索》2010年第7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③沈思:《“普世价值”的源起、演变和思考》,《红旗文稿》2014年第8期。

④韩升、孔艳丽:《当代全球治理价值范式的主体间性转换》,《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

⑤新华社:《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⑥新华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6日。

⑦新华社:《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年5月29日。

⑧新华社:《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年10月9日。

⑨新华社:《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

⑩《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106页。

新华社:《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 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0日。

Maslow,A.H.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50(4),1943.

毛健:《传统“中”“和”思想探源》,《求索》2014年第11期。

《礼记》,胡平生、张萌译注,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1007页、第1162页、第419页、第419页。

《论语》,王超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5页、第128页、第26页、第131页、第50页、第7页。

田君:《论“礼”的字源、起源、属性与结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道德经》,张景、王松辉译注,中华书局2021年版,第125页、第125页、第127页、第234页、第99页、第99页、第234页、第36页。

《墨子》,方勇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19-179页、第153页、第125页。

新华社:《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4日。

新华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司马迁:《史记》,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217页。

《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151页、第5页、第411页、第2页。

《诗经》,王秀梅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2页。

习近平:《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改革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人民检察》2014年第1期。

新华社:《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人民日报》2022年9月17日。

《管子》,李山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页。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华东师范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杨晓东:《西方政治自由理念的流变与反思——从柏拉图到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建》2018年第5期。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国新网,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717206/1717206.htm,2021年12月4日。

司马迁:《史记》,徐嘉青注释,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版,第9页。

袁久红:《论习近平对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刘慧敏、刘余莉:《儒家的礼、“自我”与德性完善》,《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郭镇之、杨颖:《概念作为话语:国际传播中的引进与输出》,《新闻大学》2017年第2期。

匡恺、刘勇亮:《超越霸权:中国国际传播元话语的创新与建构》,《对外传播》2023年第9期。

胡正荣、于成龙:《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国际传播战略升维》,《对外传播》2023年第4期。

万亿、周莉:《智能传播时代新闻教育的专业困境与路径突破》,《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6期。

高金萍、朱一达:《让国际受众成为“同路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域下的认同研究》,《新闻春秋》2022年第6期。

(责任编辑:陈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