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24-09-26 00:00胡广妙
参花(下) 2024年9期

目前,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人才,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舞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艺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舞蹈教学本身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关注舞蹈技术和动作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持续学习舞蹈的热情,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实践,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舞蹈技术水平和艺术表现力。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在了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带来参考依据。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背景下,创新已然成了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高校舞蹈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关系到学生艺术能力的成长外,对于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就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艺术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观众对于新颖、独特舞蹈作品的期待。因此,高校舞蹈教学必须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使学生能够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具有独特魅力的舞蹈作品,以满足精神文化发展的需要。[1]

(二)推动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与发展。高校作为培养舞蹈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肩负起推动舞蹈艺术创新的重任。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促进舞蹈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为舞蹈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舞蹈领域的发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在创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这些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往往更具有竞争力。高校舞蹈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具备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同时,创新能力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学生在职场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0un5XS3KTGWi9AVB22SnxMTgX9/TN0OAzYk1boV7EjM=

(一)思想观念较为陈旧滞后

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有所不足,主要表现为教育教学思想理念陈旧滞后。一方面,部分高校舞蹈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习惯于遵循传统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还有待提高。日常教学中,部分舞蹈教师往往过分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动作的准确性,自行示范舞蹈动作,或是带领学生观看舞蹈视频资料,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实践,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这种教育观念也容易导致教师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启发,以至于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不利于学生创新潜力的激发。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对于创新能力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认为舞蹈学习主要是模仿和复制,对于舞蹈创作和表演中的创新元素缺乏正确认知。由于认知存在偏差,导致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精神,难以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同时,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的期待也往往较低,缺乏追求创新和突破的勇气。[3]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尽管教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艺术表现力,但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往往因为教学方法的单一而面临困境。首先,传统的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示范、模仿、纠错等方式传授舞蹈技能和动作。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但过分强调模仿和复制,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重复教师的动作,而未能深入理解舞蹈的内涵和精髓,更无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创造。其次,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一方面,由于课程安排和课时限制,学生难以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舞蹈创作和表演实践;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学生也缺乏参与校外舞蹈比赛、演出等实践活动的机会。这种实践机会的不足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创作中,更难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4]

(三)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高校舞蹈教师由于长期在传统的舞蹈教育模式下进行教学,其创新思维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标准进行教学,对于新的舞蹈理念、教学方法和创作方式缺乏敏感性和探索精神。这种思维定式使得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创新尝试时,往往持保守态度。除了思维受限外,部分教师还可能在创新实践方面缺乏经验,更倾向于把握学生舞蹈技术和动作的准确性,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投入舞蹈创作创新方面。且由于舞蹈教师自身缺乏创新实践经验,在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作时,往往难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只能照本宣科,使得学生的创新尝试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认知水平

高校舞蹈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重点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师生对于创新能力的认知水平,进而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舞蹈创新热情,为学生后续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践行创新教育理念。高校舞蹈教学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5]教师应认识到,舞蹈教学不仅仅是技术动作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

其次,提升师生对创新能力的认知。高校应加强对师生创新能力的宣传教育,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创新能力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性,不定期组织讲座、研讨会、展览等活动,向师生普及创新知识,介绍创新方法,激发师生的创新热情。同时,高校还应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在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最后,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为了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高校应构建多元化的舞蹈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如舞蹈编导、舞蹈创作、舞蹈心理学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知识和实践机会。同时,高校还应加强舞蹈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音乐、戏剧、美术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6]

(二)优化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认知水平外,还需要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引入启发式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而言,启发式教学法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舞蹈类型、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情境导入、问题导论等具有启发作用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多角度学习舞蹈动作,学会通过舞蹈表达情感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7]

其次,引入信息技术。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在线互动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基于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如,学生在课下自行练习古典舞的舞蹈动作时,有些舞蹈动作不到位,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获得直观、有效的指导,以便及时纠正动作。

再次,创设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团队竞赛等形式,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不同小组分别练习不同的舞蹈作品,在小组竞争中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提升舞蹈作品呈现效果。同时,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共同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也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创新,借助不同的奖励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最后,注重个性化教学。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舞蹈基础、兴趣爱好和潜力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另外,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表达、自由创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让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信心。[8]

(三)强化教师创新能力,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其创新能力的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教师应保持对舞蹈艺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学习与进修,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最新的舞蹈理念、教学方法和创作趋势。对此,学校可以增加投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拓宽教师视野,学习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增强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为舞蹈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应鼓励教师参与舞蹈创作、编导等创新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实践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为了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学校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为教师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其进行创新实践。另外,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创新实践经验的舞蹈专家或艺术家来校指导,与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外部专家的指导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在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这一方式,能够有效提升高校舞蹈教师的创新能力,发挥教师的榜样与模范作用,在他们的激励和引导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9]

(四)整合传统文化元素,组织舞蹈创新实践活动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他们从中汲取灵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舞蹈创作中,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隋唐时期的《九部乐》《十部乐》,周代的《六代乐舞》等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特色鲜明,在中华舞蹈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高校舞蹈教学可以从中国古典舞元素中汲取创新动力,在此基础上融合时代前沿元素,以此创作出兼具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感的舞蹈作品。

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传统文化主题的舞蹈作品赏析活动,让学生欣赏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了解不同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促使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为舞蹈创作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10]同时,定期组织舞蹈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可以保持高度学习的热情,全身心投入舞蹈创作创新中,将自身的创作成果展示给更多的人,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更多的创作技巧和思路,强化自身的舞蹈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持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和技巧,丰富理论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热情,逐步提升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毓晓.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师舞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公关世界,2023(11):114-115.

[2]李方方.高职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探讨[J].戏剧之家,2024(09):129-131.

[3]赵梓言.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高校舞蹈编导教学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4(02):142-144.

[4]杨磊.多元化训练理念下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改革路径选择[J].戏剧之家,2023(36):139-141.

[5]谢玉.产教融合视域下舞蹈课教学与舞蹈文化市场的接轨[J].中国民族博览,2023(21):117-119.

[6]葛月华,张睿智.课程思政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具象化指导研究[J].尚舞,2023(20):

141-143.

[7]蒋恪.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师,2023(26):102-104.

[8]王旭.课程思政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创新路径探究[J].学周刊,2023(28):15-18.

[9]夏海,侯丽.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以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3,21

(03):104-110.

[10]李青青.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探究[J].大观(论坛),2023(06):174-176.

(作者简介:胡广妙,女,硕士研究生,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教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