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作品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升自身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及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亦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更多的时间都被网络文学、快餐文化等娱乐内容所占据,而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关注度越来越低。经典作品的阅读量不够、阅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都成为阻碍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以提高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效果的意义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当前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阅读策略和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提高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效果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经典文学作品通常是指,在文学领域具有卓越艺术成就和深刻思想内涵,被广泛认可并传颂不衰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精髓,因其深刻的艺术价值、思想内涵以及普遍的文化影响,即便历经时代变迁仍然熠熠生辉。这些作品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理解世界,在文学技巧、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于学生而言,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一次特殊的审美体验。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中,读者得以进入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文学世界,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在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智慧与哲理的同时,他们也在接触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经历了思想的洗礼与升华,感受着语言的魅力和文学的力量,学会欣赏和创造美,进而提升其审美水平。
(二)潜移默化中塑造价值观念
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为载体,传递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学生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接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从而拓宽视野,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无论是学术研究、职场工作还是日常生活,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写作都是有效沟通、表达思想,甚至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经典文学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风格,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范本。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构建紧凑而富有张力的情节,使作品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吸引人;学习如何塑造立体而鲜活的人物形象,以此提升作品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学习如何深入挖掘和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有能力提炼主题、展开论述,以及如何运用逻辑推理和事实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从而提高他们在日常交流中的表达能力。由此可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现状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阅读呈现快餐化趋势,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状况面临以下问题。
首先,缺乏阅读兴趣是大学生在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方面显露的一大问题。相较于那些轻松、娱乐化的内容,经典文学作品往往显得深奥、晦涩,需要耐心和时间去品读,这使得许多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敬而远之,甚至产生了排斥心理。部分学生认为这些作品内容枯燥、过时,无法对当下的生活和学业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这种认知使得学生难以主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更谈不上深入品味其中的内涵。
其次,时间分配不均也是影响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因素。大学阶段,虽然课业负担并不繁重,但是学校活动、社会实践等都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学生难以分配足够的时间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即便偶有些许闲暇,他们也更倾向于选择轻松休闲的娱乐活动,如观看短视频、活跃于社交媒体平台等,而不是投入文学阅读中。
此外,网络信息化的冲击也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被海量的网络信息所包围,他们更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资源所吸引。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获取变得更加便捷;碎片化、快餐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学生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最后,高校在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方面的指导与支持力度也存在不足。尽管部分高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或举办读书活动,但这些举措往往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深刻性。课程内容多局限于对作品的简单介绍和赏析,缺乏深入地分析和探讨;读书活动形式也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需求。
三、提高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效果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对于一部名著而言,尤其是篇幅较长的鸿篇巨制,如果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与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可以尝试将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融入课堂,用以提升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效果。
其一,引入“引导式”阅读教学策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主导课堂,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引导式教学更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激发他们主动探索作品内涵。例如,在阅读《傲慢与偏见》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达西先生与伊丽莎白小姐的误会根源在哪里;这些误会如何影响他们的感情发展。”通过这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增强阅读效果。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难点,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消除学生对阅读经典作品的畏难情绪,从而更好地投入经典作品阅读。
其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往往是因为成功刻画了人物的复杂性,想要深入理解故事内涵,需要运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作品,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在拓宽学生思维视野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以《哈姆雷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是否正当”或者“哈姆雷特性格中的犹豫和延宕是如何体现的”,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对情节进行梳理和理解,同时通过倾听他人的观点,可以更加立体地看待作品,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在交流与探讨中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其三,互动式教学与实践式教学相结合。相较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无疑更能获得学生的青睐和认同。在互动式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有趣的课堂互动环节,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及时纠正学生在理解上的偏差,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实践式教学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改编剧本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将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效果,同时为相关教学活动注入活力。
其四,开展跨学科阅读教学活动。经典文学作品往往是融汇历史、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佳作。为了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这些作品的魅力,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尝试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教学合作。例如,历史学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解读经典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这种历史与文学的交融,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历史内涵,感受时代风貌;心理学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索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将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分析案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心理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性格和心理变化的规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更深入地认识。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作品,更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提升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效果。
(二)构建校园文化与阅读氛围
其一,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以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校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其文化氛围不仅是学校精神风貌的一大体现,更是影响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因素。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读书节等活动,提升校园的阅读氛围,展现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舒适、便利的阅读环境,如在校园内设置文学角、阅读区等场所,打破只能在图书馆阅读的环境局限,使学生可以随时沉浸在书海中。
其二,丰富阅读活动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除了举办传统的读书分享活动,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例如,举办文学讲座、作家见面会等活动,邀请知名作家和学者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和创作心得。通过与作家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历程,学习文学创作经验。这样的体验,无疑会让学生对文学产生更加深厚的感情,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文学作品阅读。
其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阅读氛围建设ZPzRMT6t87Jz/GjIH1MsWw==中的积极作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阅读氛围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应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发组织文学类社团,读书俱乐部等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社团成员可以共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分享阅读心得,在集体阅读和讨论中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共同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等形式,将文学作品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三)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阅读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技术手段在阅读体验的提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使学生更加热爱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充分借助现代技术,从多个维度优化阅读体验。
其一,利用数字化阅读平台。数字化阅读平台具有资源丰富、检索便捷、交互性强等优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阅读体验。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图书馆或阅读平台,将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同时,还可以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鼓励学生进行在线讨论、留言评论等,增强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其二,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融为一体,使阅读内容更加生动、形象。高校可以制作与经典文学作品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短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课堂展示或网络平台发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此外,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学生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让他们仿佛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场景中。
其三,注重个性化阅读推荐。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荐对提高阅读效果至关重要。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分析和挖掘,根据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偏好,为学生推荐适合的经典文学作品。这种个性化的推荐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满意度,还能帮助其拓宽阅读视野,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收获,从而更加喜爱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提高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效果,不仅是一项教育任务,更是对青年一代精神文化生活的人文关怀。本文从提高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效果的必要性入手,总结了经典文学作品对大学生文学素养、审美能力、观念塑造以及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的深远影响,进而结合当前学生在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效果的策略。然而,提高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效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与探索,也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学者以及相关人士共同关注,携手推动阅读文化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婉晴.关于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研报告[J].国际公关,2023(04):134-136.
[2]王璐,邹定香,钟小娟.大学生阅读习惯调查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24):125-126+161.
[3]王咏晴.大学生阅读与高校阅读推广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
(04):85-86.
[4]段莹.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分析及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03):99-101.
(作者简介:德吉曲珍,女,本科,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中级,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