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艺术在新技术背景下的应用与互动

2024-09-26 00:00郭永佳
参花(下) 2024年9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快发展与新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带动了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公共艺术作为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已经融入城市各个角落中,逐渐成了城市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公共艺术的互动探究非常有必要。依托于先进技术手段,让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创作和欣赏中,以此增强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对于推动公共艺术创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公共艺术的内涵

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同公众生活与公共空间联系密切,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表现方式,公共艺术集合了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公共艺术目前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带给公众多元、强烈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公众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就公共艺术的本质来看,其强调在公共场所设置便于公众欣赏的艺术作品,可以是壁画、雕塑、油画或是装置艺术等,通过多种形式、材质和风格的直观呈现,成为城市空间中的靓丽风景线。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所在,强调公共艺术与公众之间的交互,在反映公众对生活环境需求的同时,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功能层面看,公共艺术具有多重价值,能极大地丰富城市空间的视觉层次和文化品位。同时,公共艺术也是城市文化的传播者,通过艺术作品形式来传递城市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另外,公共艺术同样寄托着公众的情感思想,公众可以借助公共艺术来表达自身的思想和审美观念。

二、新技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为公共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在拓宽艺术创作手段、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使得公共艺术更加生动、多元。

(一)公共艺术的特征

1.多元性与包容性

公共艺术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主要体现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愈加密切,各类文化与理念相互交叉融合,形成了多元的艺术格局。公共艺术领域范围逐步延伸拓展,不再拘泥于以往雕塑、壁画等传统形式,而是进一步涵盖了互动艺术、装置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新型表现形式。此外,公共艺术强调尊重与包容不同的文化理念,致力于在公共空间中实现各类艺术与文化的百花齐放、多元共生。

2.互动性与参与性

公共艺术设计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强调引导观众与作品的互动与参与,丰富观众的参与体验。艺术创作者围绕创作主题巧妙引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通过合理地编排和整合,创作出更具互动性的艺术作品,便于观众能够获得参与创作和欣赏的机会,而这种特性能够极大地增强广大观众对艺术作品内涵与思想的感悟,还可以提升公共空间的整体吸引力。

3.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公共艺术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需要在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注重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理念的融合渗透。在公共艺术创作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注重环保材料与绿色设计理念的整合,致力于通过公共艺术作品来传递保护环境的理念。同时,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要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通过艺术作品来展现当地的特色文化和历史发展。

4.创新性与实验性

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为了注入更多的时代元素,艺术创作者常常会将新技术、新材料融入其中,致力于打破传统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的限制,进一步推陈出新。正是这种创新性和实验性,大大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为当代观众带来了更加新奇、独特的视觉感受。

(二)新技术与公共艺术的结合

1.三维建模与打印技术

三维建模技术是一种代表性的数字化技术,能够构建物体的三维形态。围绕公共艺术创作主题,借助三维建模软件创作各类复杂的形态和结构,相较于传统创作形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创作效率和精度,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设计思路。三维打印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基于逐层堆积材料的方式,制作同三维模型相同的实体作品。目前三维打印技术多应用于装置艺术等公共艺术领域,能够展现更加复杂的结构、细节,灵活制作多类型作品,从而更好地满足公共空间的大批量艺术需求。

2.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作为前沿技术手段,能够创设虚拟三维环境,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知,加深对艺术品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公共艺术中,艺术创作者可以采用VR技术来创设艺术空间,观众佩戴VR设备,能够沉浸到虚拟艺术世界中,同作品深度交互,增强公众的艺术体验感。VR技术能够带来更加新颖、独特的展示方式,使公共艺术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同样,借助AR技术,公众通过扫描公共艺术品上的标记或二维码,即可在移动智能终端获取艺术品的虚拟动画与信息等,在增强观众互动与参与的同时,还可以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丰富艺术表达手段。

3.动态影像与互动投影技术

基于动态影像技术,艺术创作者在公共艺术领域中可以捕捉和呈现动态画面,使得公共艺术“动”起来,最终让作品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象呈现。公共艺术创作者可以通过动态影像技术的运用,丰富创作形式,创作更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例如,成都太古里广场的裸眼3D屏幕,逐渐成为当地公共艺术展示的主要手段,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震撼的视觉感官冲击。又如,互动投影技术是借助设备投射影像到空间上,使观众与作品能够进行多重感官交互。在公共艺术中应用互动投影技术,借助互动投影配套传感器和投影设备,能够让公共艺术作品直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公众通过触摸或是移动作品,相应的投影画面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效果。

4.移动设备与社交媒体的整合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社交媒体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共艺术领域逐渐同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整合创新。移动设备能够成为观众和作品之间情感连接的纽带,可以展示作品和传递信息,观众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来分享和传播作品,将自身的互动体验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分享,并与他人及时进行交流。

三、新技术背景下的公共艺术互动表现

公共艺术并非单纯地创造出具体的形象或装饰空间环境,同样还具有深层次地传递思想和意义的重要作用。公共艺术的出现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具体的表现形式也会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发生转变。由于公共空间的特性,公共艺术表现出强制欣赏的特点。因此,公共艺术作品应该是能够触摸的,而非仅能参观的艺术品。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为艺术家和公众之间建立交流纽带,在为艺术家反馈新的观点和看法的同时,也带给公众良性的审美熏陶,促进民众审美素养的提升。这种互动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非接触的,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公共艺术的互动形式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机械式互动

机械式互动强调艺术家在创作之初有意识地为观众保留一些空间,使作品能够被观众近距离地欣赏、触摸与感受,进而与观众产生互动。机械式的互动及物理性互动是公共艺术互动的最基础形式,也是公共艺术变得更加人性化的开端。例如,日本艺术家樋口正一郎同样是机械式互动的代表人物,他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高层住宅建筑的中间位置,色彩明快、造型现代,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能够较好地引发公众的关注,尤其在引导孩子参与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这类互动性公共艺术作品,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文化等因素,导致公共艺术和观众的互动停留在机械式互动层面,但同时也为后续的公共艺术互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体验式互动

体验式互动相较于机械式互动方式而言,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体验式互动不仅仅让艺术品可以被公众触摸,还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其中,使公众成为公共艺术品的操作者和创作者。这种艺术互动形式,强调每个人都能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感受公共艺术互动的本质。传统意义上的体验式互动是传统雕塑、壁画等造型艺术,经过技术创新升级后形成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周阿成创作的雕塑作品《你动我动齐动》,使用金属将运动员骑自行车造型的雕塑支撑起来,地面上有和雕塑连接在一起的脚踏板、链条,观众可以亲身体验骑行,而雕塑运动员也会随之一齐运动,这种方式为公众提供了近距离的参与机会,切身感受并传递奥林匹克精神,而这也是公共艺术的意义所在。此外,借助新技术实现的体验式互动,强调运用数字技术、VR和AR技术,实现公共艺术和公众之间的互动,能够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例如,艺术作品《The Lgegible City》借助先进技术为公众提供了较为真实的参与感。参与者面对一个大屏幕骑自行车,屏幕上显示了城市中不同的街道,参与者可以自行控制行进方向、速度,而屏幕上所呈现的街景也不尽相同。这种融合了数字技术、虚拟现实以及实物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让不同空间的观众进入同一片虚拟空间,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动。

(三)创作式互动

对于创作式互动形式而言,强调公众能够参与到具体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而非仅仅欣赏最终的成品。由于公共艺术创作需要一定的门槛,普通大众完全参与创作全过程的难度较大,但随着技术发展,这类创作式互动公共艺术焕发出了极强的活力,并且开始在小范围内得到了肯定与支持。创作式公共艺术互动相较于前两种互动形式而言,互动性是最强的。新技术下的公共艺术互动不再是一种尝试,而逐渐演变成一种必然的行为趋势。这类公共艺术作品并非单一叙事、传递意义的艺术作品,而是注重观众的主动参与,实现互动与反馈。相较于传统公共艺术形式而言,创作式互动将公共艺术创作的主动权转交给了公众,在互动过程中将观众的审美观念融入其中,最终的成品也在客观层面展现出了公众的艺术素养和风格,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此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观众的艺术心理和空间感知,借助新技术,公众能够与作品建立紧密的互动关系,也可以让作品带给公众更多的可能性。目前数字技术在公共艺术领域的应用,集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元素于一体,丰富表现元素的同时,也为公共艺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是新技术下公共艺术互动性特有的魅力所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技术背景下,不断有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公共艺术领域,为公共艺术的互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新技术的支持,公众获得了更多参与创作和感受公共艺术的机会,这种互动式公共艺术在满足公众多元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将推动公共艺术向更高维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洁.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非正规公共空间思考[J].雕塑,2024(01):70-71.

[2]田诗琪,潘欣.融合与传承:艺术设计与乡村文化的互动模式探析[J].上海包装,2024(02):

87-89.

[3]张斌.当代公共艺术中木雕形式语言分析——以“2023中华木作木雕与木工竞技大会”为例[J].林产工业,2024,61(01):105-106.

[4]张潇.基于实体交互的社区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4,2(01):110-113.

[5]张酉酉.参与式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11):59-61.

[6]苏元捷.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色彩建构——以丹麦国立美术馆前广场的公共设施为例[J].色彩,2023(11):55-57.

[7]张翠娜,张君怡,王迪.“符号互动”理论与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基于城市更新的视角[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44(11):142-144.

[8]荀武.公共艺术介入主题公园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以南京鱼嘴湿地公园为例[J].美术大观,2023(11):136-141.

[9]李晨,张健健,孙欣宜,彭苏娜.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互动应用探究——以互动灯光装置艺术为例[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16):108-110.

[10]张学城,广李枚株,张佳滢.绍兴古城文化在交互式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新美域,2023(07):91-93.

(作者简介:郭永佳,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