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桂林(外一篇)

2024-09-26 00:00单国伟
参花(下) 2024年9期

五一假期,我与妻子自驾去探望在桂林上学的儿子,顺便实现了游览桂林山水的愿望。

山水如画之美景

当车子驶入阳朔境内,周遭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眼前的景色焕然一新。青山如黛,碧水如玉,天光云影,山水相连,到处彰显着清新而美妙的灵秀之风,令人迷醉。

来到漓江,我们乘船逆流而上,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一轮红日高悬蓝天,金色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俯泻而下,将整个江面染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江面金光闪闪,和黛色群山交相辉映,与江上船帆摇曳生姿,让人生出“水在江中流,人在画中游”的感叹。当我们泛舟江上,凭栏远眺,那一道道奇特的美景呈现于眼前,有亭亭玉立的玉女峰,凝神远眺的望夫崖,活灵活现的鲤鱼跳龙门,悠然自在的绿洲骆驼,更有妖娆灵动的云中仙子和威武豪迈的九马奔腾。在风的舞动与江水的激荡声中,我们穿行在如诗如画的山水间,万般陶醉而不能自拔。

一路的风光美景,让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然而,更令人心动的,却是那桃花江与漓江交汇处的象鼻山。从景区大门进去,我很快被眼前的金色世界迷住了。灿烂的朝阳铺散在宽阔的江面上,细碎的波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从天上撒下一地的金子。我被依山而立的“大象”深深吸引。那头高大的巨象临江吸水的模样,生动形象而又憨态可掬,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我走近江边,看到滚滚江波从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圆孔穿梭而过,在光影交错之间,仿佛有一轮明月沉在水底,眼前浮现出水月交融的动人景象。

难怪古有诗人生出如此赞叹:“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五味俱全之美食

如果说,桂林的秀美山水让人叹服,那桂林的美食同样让人馋涎欲滴,流连忘返。

来到桂林,自然要好好品尝一番地道的桂林米粉。

走上桂林街头,我们发现一个奇特的景观——遍地都是米粉店,满街都是米粉客。我们最终在老街一家名为“仙客来”的米粉店坐下。忙碌的老板娘一看便知我们是从外地来的游客,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就座,一边询问我们要干捞还是汤粉?我与爱人不明就里,老板娘就详细介绍了两种吃法的不同特点,最终推荐当地人喜爱的吃法:先吃干捞,再喝粉汤。

一碗热腾腾的桂林米粉端了上来,晶莹剔透的白色米粉浸染在甘酯肥浓的汤汁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我学着身边食客的模样,放入各种丰富的配菜和佐料,开始大快朵颐。这样一道物美价廉随处可见的民间美食,缘何成为广西的一张美食名片,做到老少皆宜且广受各地人们的喜爱呢?原来,一碗看似简单的桂林米粉里,竟包含三大秘诀:一是卤水的醇香,二是配料的周全,三是汤水的清爽,三者缺一不可。尤其是秘制的卤水,更是桂林米粉的灵魂所在,其中加入了豆豉、八角、桂皮、甘草、小茴香等香料坐锅,再放入猪肉、大骨、牛肉、下水等食材,还要加入三花酒、罗汉果等多种佐料,讲究先用大火烧煮,再用文火精心熬制,使得卤水浓郁香醇,咸淡自然。

桂林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不可食无肉,更不可食无粉。”所谓“粉短琼汤满,盘空乡意长”,说的不仅是桂林人浓浓的乡味,更是众多海内外游子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人生百态之烟火气

我们约定好时间,走向儿子所在的学校,心情格外舒畅。清晨的大街,阳光和煦,春风拂面。并不宽敞的街道上,车辆和行人不算多,不疾不徐,没有嘈杂而喧闹的声音,更没有大都市拥堵的景象。在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中,在高大茂盛的榕树下,一家家沿街而立的餐饮店,有卖山水豆腐花的,有卖包子稀饭的,更多的则是大大小小的桂林米粉店。行人的脸上,浮现着平和宁静的神情。再细看人们的穿戴,就那样简单随意,朴素大方,展现着特有的淳朴与典雅。来来往往的人们,在热气氤氲的米粉店里坐下来,悠然地吃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喝一碗清甜爽口的粉汤,仿佛品尝一段百味人生。街头巷尾,一切仿佛电影里的慢镜头,或者是一幅乡村小镇的多彩油画,从里到外弥漫着和谐幸福的气息。

儿子的学校越来越近,我仿佛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连脉搏也不自觉地加快了。爱人的神情既激动又紧张,一遍遍地念叨:“好久不见,儿子长高了吧?变帅了吧?应该变得更成熟更懂事了吧?”即将团圆的欣喜与满满的期待,化作一道热切的目光,连同耳畔的晨风,一齐飘向儿子学校所在的方向……

这世上,不论在哪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烟火气才是我们在这人生百态中品咂出来的爱与思念。

沙枣花儿开

我家住在合黎山脚下,那里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沙枣林,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北方的春天似乎来得格外晚一些,大概清明过后,随着气温回升,万物生发,沙枣树便开始了春的萌动,枝条上凸起一个个芽苞,枝头泛出一丝丝青绿,仿佛满怀憧憬与希望,迎接新一轮生命的曙光。

此时,孩子们便不安分起来,利用课余饭后的时光,结伴到村后比赛爬山,或在哥哥带领下登上山顶的烽火台,眺望山外的世界。每当爬山爬累了,我们就会在山脚下这片沙枣林里歇脚。

沙枣树并不高大,盘根错节,千姿百态,与田埂沟渠边风姿婆娑的杨柳,高大挺拔的白杨,以及坚韧不拔的红柳杂居在一起,这里成了我们逗留玩耍的风水宝地。我们比赛爬树,掏鸟窝,打土块仗,拿杨柳枝编成绳索荡秋千,或分组玩着抓坏蛋的游戏,一起度过一段无比快乐的时光。

端午前后,山脚下,小河畔,田间地头,到处开满了米黄色的小花,开得气壮山河,一片灿烂。阵阵微风吹来,沙枣花的馨香飘荡在田野里,弥漫在空气中,安抚了贫瘠的小山村,也陶醉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村民们无须到沙枣林,在家里就能享受馥郁芬芳的沙枣花香。我们也无须走出校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徐徐而来的沙枣花香,陪伴在我们身边,萦绕在鼻尖,也荡漾在我们的心田。沙枣花无愧于“沙漠桂花”之美誉,有童谣唱道:“金花银叶片,端阳十里香。”

端午节这天,父母常常放下手中的农活,在门头上插上几枝香气扑鼻的沙枣花,带着我们亲手包制香甜可口的粽子,享受一回节日的悠闲。一些人家,还会买瓶白酒,炒一盘醋熘土豆丝,再来盘油炸花生米,一家人把酒言欢,沉浸在悠悠花香与美酒之中,解除连日来耕田劳作的疲惫。村里爱美的大姑娘和小媳妇,也总会折几枝沙枣花回来插入瓶中,或感怀它的平凡而朴素,或欣赏它那独有的色彩与芬芳。即使过一段时间,沙枣花变得枝叶干枯,它照样余香袅袅,经久不散。

晚饭后,父亲会惬意地抽一支烟,然后逐一照料后院的牛羊猪鸡。母亲也不闲着,或忙于收拾家务,或为孩子们缝补衣裳。孩子们东溜西窜,找伙伴,玩游戏,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而恋爱中的青年男女,自然不会放弃难得的机会,往往在枣园相会,折几枝漂亮的沙枣花,亲手送给心中的恋人,在幽静迷人的夜色里,并肩漫步,花前月下,呢喃细语,共诉衷肠。正是:“五陵春色泛花枝,心醉花前远别离。”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到了中秋节。经过一个夏天的酝酿和生长,沙枣树变得茂盛而壮硕,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密密匝匝的枣枝变得沉甸甸的。颗粒饱满的沙枣,在一片片灰褐色树叶的衬托下,露出淡淡的斑驳的诱人的粉红,像极了朱唇微启的幼儿,又似满怀羞涩的少女,迷人极了。

待到秋收后的某一天,在温煦的阳光下,在凉爽的秋风里,整个原野上飘来阵阵枣香。看啊,漫山遍野的沙枣树纷纷披上了红装,宛若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点燃了山野里如画的秋天。

每到此时,孩子们一放学,就背着书包冲向村后的沙枣林,专挑那些个头大的,颜色红的,味道甜的沙枣,先摘下来吃个肚儿圆,而后再摘满一书包,背回家里给父母吃。还有的人家,早早背了蛇皮袋子,拉了架子车,争先恐后地来到枣林打枣儿,那欣喜的模样,热闹的场景,令人难忘。难怪大诗人杜甫会有“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的诗句。

母亲知道我爱吃枣糕,父亲爱吃沙枣面馍馍。于是,她也会在秋收之后,带领我们几个孩子,扛了竹竿,拎着篮子,拉上架子车,一起来到沙枣林里打枣儿。我们每年都要收获一两袋沙枣,然后背到房顶上晒干,待到冬天来临,闲着无事,母亲就会把打来的沙枣淘洗干净,去掉枣核,搓成枣面,做出一锅香甜可口的枣糕或枣面馍馍,我和父亲吃得欢天喜地,唇齿留香。回想起来,不禁让人心生感叹:“嚼去馨生齿,摘来露满林。”

冬天来临,冰雪严寒笼罩大地,许多植被枯萎,动物冬眠。当整个山林、戈壁和村庄,回归孤寂与宁静时,沙枣树俨然一位坚强的战士,顶风冒雪,不畏严寒。在刺骨的寒风中,在洁白的冰雪间,在飞沙走石的侵袭下,那一个个错落的形态,傲然的身姿,如冲锋的战士,似酣睡的儿童,若沉默的老者,像一柱擎天的巨人,傲然挺立于天地间,书写着属于它的精彩故事与不朽风骨。

据老人们讲,沙枣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民间留传“一日吃三枣,七十不显老”的说法。而且,沙枣林位于山脚下的荒漠戈壁边缘,起到了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保护了村里的万亩良田不受侵害,也保护了世世代代的村民在这里安居乐业。可相比起它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我更惊奇于它那种隐没荒野、默默无闻的低调谦逊,那种无欲无求、淡泊宁静的独特气质。或者,我更叹服于它在严寒与干旱的恶劣环境下,所彰显出的那种坚毅不屈的高贵品格和美而不柔的烈烈风骨。

正如清代诗人郑板桥在《竹石》中所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些自然界的苍松、翠竹、沙枣树,在风雪中尚且坚韧挺拔,作为大自然主宰的人类,我们在各种艰难困苦中,何尝不能活得铁骨铮铮呢!

作者简介:单国伟,系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惠州公安文学协会会长,鲁迅文学院广东公安作家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作品散见于《海外文摘》《啄木鸟》《散文选刊》等。著有散文集《杨柳依依》,长篇小说《挺立潮头》《乡村振兴之不屈的脊梁》等。

(责任编辑 葛星星)

邮箱:22011378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