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星辰:在幼儿园教学中扬帆远航

2024-09-26 00:00:00周益星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12期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幼儿园中营造温馨而富有创造力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笔者通过对幼儿园教学理念等进行分析,提出扬帆远航的教育策略,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温馨星辰;扬帆远航;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12-0152-03

幼儿教育阶段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接触世界,建立自我认知,培养社交能力,逐步形成学习兴趣和习惯。因此,幼儿园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营造温馨和富有创造力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温馨的环境能够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富有创造力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学应该注重营造一个温馨、富有创造力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

一、幼儿园教学理念

(一)尊重幼儿个性

儿童早期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并重视每一位儿童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为他们营造支持及包容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儿童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首先,早期儿童教育只有结合儿童的经历与爱好,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以孩子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将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满足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通过接纳每一个儿童,教育者可以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喜好,调整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战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其次,对儿童充分了解与尊重,也为他们提供了表现自我、培养独立自主性的机会。鼓励幼儿表现自我和自主决策,可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让幼儿主动投入学习。另外,了解和尊重儿童还可以促进班级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通过肯定每位儿童的独特性,让幼儿学会感恩和包容,并在班级内形成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氛围。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尊重儿童的人格至关重要。通过接纳及尊重每位幼儿的个性,教师能营造支持和包容的成长氛围,促进幼儿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幼儿成为自信及独立的学习者。同时,这个教育方法也为儿童创造了重要且有深远影响的初期学习经历。

(二)强调寓教于乐

幼儿园以玩为本,这是幼儿教育经验的基石。这个概念注重将教学与令人愉悦的经历相结合。教师通过把学习与玩乐有机结合,能为孩子们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玩中学”的理念说明了学生在主动投入教学活动中时,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首先,以玩为主的教学活动,不但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幼儿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中实现对新旧知识的关联和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进行丰富的想象和体验,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及情感发展。其次,早期教育所倡导的“玩”强调亲身经历及与情境有效交互的重要性。通过创造机会让幼儿去探究、接触各种素材、进行模拟玩耍、透过创意性及开放性的行为模式来处理问题,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思考、交流及解决问题。同时,以玩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强调了社交对幼儿的影响。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可以培养沟通、协商、移情等关键的社会性发展及情感发展技巧,并建立集体认同感。这种以儿童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能激发他们持续探索、创造的热情。

(三)倡导家园共育

“家园合作”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这种理念强调家庭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同时也强调了教育工作者与父母紧密合作的重要性。首先,通过邀请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教育工作者能够营造一种支持和协作的学习氛围,了解并重视子女从家里获得的独特优势和体验。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教育工作者能了解每位儿童的文化背景、兴趣及个人需要,结合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其次,“家园合作”在儿童早期教育中体现了父母的重要作用,发挥了家长作为“家庭教师”的价值。通过让家长参加班级教学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专长,让幼儿在成长经历中感受到一种亲密的合作及互助感。这样的协作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学习经历,还能在集体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团体感。另外,通过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教育工作者能够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切实的支持。教师能够与家长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的、支持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社交、情绪的发展。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家长的作用,鼓励他们主动参加教学活动,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四)践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孩子的综合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同时也注重他们的社交、情感及道德品质的发展。首先,“素质教育”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明确注重每一个儿童在学习上的独特优势、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风格。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以幼儿为本,了解并尊重幼儿。通过结合儿童的个人特长及爱好,为他们量身定制多样化的教育方案。其次,“素质教育”思想助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活动、合作及交流,幼儿不仅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还可以发展一些基本的社会及情感交流技能,这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及人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素质教育”也十分重视健全人格培养与德育品质培养。通过相关课程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不仅有助于培育高素质的公民,同时也能为社区作出积极贡献。总之,“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幼儿园的整个教育体系之中,通过重视幼儿的综合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情感发展以及品德教育,可以为孩子们将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扬帆远航的教育策略

(一)学前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幼儿的人格和需求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充分尊重孩子并结合他们的个性化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在情感、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教师要用多元智力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正确地认识孩子的个人差异,并对孩子的常见性错误进行耐心的引导。

(二)注重师资培养,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师资培养尤为关键。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为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首先,应加强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培训,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有效开展教学。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要教授他们教育理论,还要注重实践操作,使他们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次应加强教师的亲和力培养,让他们能更好地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注重师资培养,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不仅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更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开展趣味教学,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针对儿童偏好简单重复的特点,我们应将教学内容与儿童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利用他们的兴趣点设计生活情境。创作简短、重复且富有吸引力的童谣,融入日常教学中,使语言成为学习工具,帮助儿童培养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例如:

1.通过《好娃娃》童谣,加强道德教育。“他们都老了,白发苍苍,牙齿都掉光了,我去帮他拿个凳子,泡杯茶,他们都在夸奖我!”动作配合歌曲,便于记忆,同时进行道德熏陶。

2.运用《摇呀摇》童谣培养良好睡眠习惯。“摇呀摇,我的孩子要睡着了,小花被窝,被子盖得严实,双手捧着;眼合上,轻点,孩子不吵闹,不吵闹。”拟人化语言指导正确入睡方式,玩中学,培养健康习惯。

3.通过童谣《洗手歌》培养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挽袖洗手,流水细,双手勤擦,病菌难藏。比比谁的手更干净。”边洗手边唱,习得正确洗手方法,长期坚持形成卫生习惯。

4.《学好样》童谣引导学习习惯。“如小猫咪般悄无声息地行走,如小白鹅般挺胸抬头,如百灵鸟般歌唱,春日里最佳。”朗读童谣,让孩子学习走、坐、唱,为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打基础。

(四)开展关爱教育,培养友爱和互助精神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教师节”“儿童节”“元旦”等重要节日为契机,实施爱心教育。通过让孩子自己组织活动、做好准备和扮演角色,促进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互相关爱和互相帮助。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增进彼此间的情感联系,还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自我控制力和自信心,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开展生活化教育,丰富学习体验

生活化教育是一种将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理念,它强调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资源,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育时,应设计许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如模拟购物、烹饪、打扫卫生等,让儿童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语言、科学等知识。同时,这些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生活化教育还鼓励儿童观察和探索周围的环境,如自然角、种植区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然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这种教育方式使儿童感到学习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被迫的任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加强家校沟通,共促幼儿成长

在儿童教育中,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宽松的心理环境以及一个安全、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其他电子教学方法,为孩子提供更加立体、全面的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紧密合作是孩子们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每天的电话跟踪、每周的黑板报、不定期的家长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对学前教育的科学方法进行了深度的传播,加强了对安全、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科普,持续培育、巩固和发展家园共育的机制[1]。

三、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优质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和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对幼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尊重幼儿个性、寓教于乐、家园共育和素质教育不仅符合我国教育方针,也反映了幼儿园教育的独特性。扬帆远航的教育策略通过实施、师资培养、趣味教育、关爱教育及加强家园沟通等措施,可以显著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为幼儿提供一个温馨、充满创造力的成长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几项策略,包括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策略,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谢蓓)

参考文献

[1] 李音,邱添,杨晓萍.生命的原色: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刍议[J].惠州学院学报,2023,43(01):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