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于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与要求,在这种教育大背景下,作为幼儿启蒙学习阶段的学前教育,同样肩负着重要使命。而幼儿教师身为学前教育者,则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带领作用,正因如此,幼儿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十分重要。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热爱工作,关心幼儿,具有良好的思想态度,更要有支撑他们进行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素养,以此来满足不断变换的幼儿教育需求,真正发挥出带领作用,为幼儿的成长发展提供助力 。本文便从初任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特点出发,结合多方面分析与探究,提出了促进初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12-0149-03
学前教育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格与个人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不仅对幼儿人格养成起到关键性作用,也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让祖国的花朵们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当代幼儿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提升,获得更好的专业知识能力,来帮助幼儿稳步前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学前教育行业,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初任幼儿教师有着不同于老教师的特点,在对其专业发展进行探究提升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带来的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初任幼儿教师由于大都是年轻人,出于对学前教育的热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因此都对新工作感到新鲜又紧张。对于他们来说,全新的、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文字与材料需要他们去研究探讨,有大大小小的教育活动需要他们参与学习,更有和领导、同事、家长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需要他们妥善处理。这样来看,他们拥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但这份新工作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这只能够通过时间来慢慢积累。
从侧重点来看,随着年份的变化,初任幼儿教师所注重的工作重点也在不断改变,这些改变,是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在初任幼儿教师的前三年工作时间内,他们在第一年侧重工作内容与流程的熟悉与掌握;第二年,由于幼儿教师也有不同职务,他们的专业发展特点开始出现差异;第三年,他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幼儿教学经验,开始将目光转向幼儿本身的发展特点,由表到内,希望自己成为更加了解幼儿的专业教师。
从个体上来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就像自己教授的学生一样,他们本身也存在个体差异,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成长速度也各不相同。他们的这种个体差异与其生长与学习环境、个人性格、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在新的幼儿教学工作中,影响他们存在较大差异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同的幼儿教师面对相同的幼儿学生、相同的教学情况等,能够通过这些经历吸取到的知识与经验也不同,进而导致他们的成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
(一)思想能力培训,加强专业发展基础
由于幼儿们在上幼儿园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教育,所以针对幼儿的教学,都需要更多的热情与耐心,而想要让自身的幼儿教学真正有效,初任幼儿教师必须进行思想与能力上的全方面培训,因此,幼儿园就需要先发挥自身的组织与领导能力,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对初任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针对工作态度与思想观念方面的培训,幼儿园可以组织起校内校外的骨干级别老教师,为新教师做好思想方面的指导与引航,让老教师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为新教师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状况进行模拟培训,让他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能够保证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情绪。比如,对于不同性格、不同状态下的幼儿进行教学时,应该如何把握住他们的情绪特点?如何在稳定自身情绪的同时,正确看待每一个孩子的各种行为,对其进行专业的引导?这些问题对于老教师来说可能已经司空见惯,但初任教师经验不足,很容易陷入思想误区,因此,通过以老带新的思想指导,有利于初任教师更快适应幼儿教学工作,在思想态度上端正自身,以此更好成为幼儿的榜样。
针对工作知识与工作技能方面的培训,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库进行专业培训,为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驾护航。在线上有许多专家和教师通过自身实践总结出的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幼儿园可以对这些培训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整合,结合当前初任幼儿教师的发展情况,进行各个专项的培训;同时,幼儿园也可以让校内的优秀教师与校外的骨干专家进行交流与学习,结合他们不同的教学经验,打造出适合自家初任幼儿教师的知识与培训讲座,讲座要以自由平等为原则,支持初任教师公开发言,让专业教师进行点评、指导与总结,让后者能够在这种开放性的培训中学到更多有利于实践的工作知识与技能,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基础。
(二)综合分析调查,明确专业发展目标
初任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工作时,都有着自己的问题和困惑,由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仅仅进行统一化、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并不能够得到长期的、稳定的提升效果。因此,初任幼儿教师想要真正提高幼儿教学水平,必须对症下药,准确把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点,紧抓弱项,发展长处,才能够让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作为他们自身的内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前行。
想要对自我教学实践拥有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就必须立足于课堂实际,认真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时刻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易于让幼儿接受新知识,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一次次观察,找对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以此为前提认真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蓝图,不盲从其他教师的成长之路。与此同时,初任幼儿教师为了确保自己的分析调查结果真实有效,可以通过建立起个人成长档案,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写上自己的收获感想,最后可以让其他教师对档案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这样自我分析与他人评析相结合的分析调查法,初任幼儿教师能够有效完成对自身教学的综合分析调查,实现对专业发展目标的确认。
(三)立足教学现状,自我反思提升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对自身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的认知调整,对于初任幼儿教师来说,正确的自我反思,能够有效帮助他们保持情绪上的理性与自主,让他们一直怀着主动的、乐观的心态不断参与到幼儿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使他们的成长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特点[2]。正因为幼儿教师所处的环境是变化复杂的,面对的幼儿也是状态不稳的,因此在幼儿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初任幼儿教师就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寻求问题本源,通过不断地思考与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这样不断通过反思与探究来审视自身,初任幼儿教师才能够对自己有着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以此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
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自我反思可以为初任幼儿教师提供内驱力,并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不断地反思与总结,有意识地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流与学习中做到不断自省反思,找出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对比与成长突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正所谓思无过,学无止,自我反思对于初任幼儿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开展多样活动,激励教师取长补短
开展多样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教师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对自己的教学整体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并让他们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获得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幼儿老师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总结与评价等进行全方面贯彻,针对生动活泼的教育对象与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做出及时的调整与优化,察觉到幼儿的具体需求,并在脑中快速整理出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所学内容中的相关规律反应,做出合理应对[3]。通过这样探究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初任幼儿教师可以在不断的训练中逐渐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爱好,正所谓熟能生巧,长久下来,他们就能够通过训练积攒的教学经验取得良好的提升。
在不同的阶段,幼儿园可以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激励教师实现能力提升。对于初任幼儿教师来说,幼儿园首先让他们进行自由选题,依据选题组织起一次教学活动,让他们将教学理论知识充分转化为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来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之后进行针对性地训练提升;在初任幼儿教师已经逐渐熟悉教学工作的下个阶段,就需要他们与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教学,共同创建出一个教学实践任务,由此通过合作教学,互相学习,实现双方的提升;而在最后阶段,幼儿园就可以开展好课评选活动,让初任幼儿教师也积极加入进来,通过共同评定与分析,他们对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能拥有更好的了解。
不仅如此,为了激励幼儿教师参加教学实践,通过展现自我与学习他人实现进步,幼儿园可以依据语文、数学、美术等各个学科的不同主题,派发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任务,促使幼儿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出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主题任务,并在领取任务后通过书籍查阅、网络搜索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内容,凭借自身能力完成教学设计资料,将之应用于幼儿课堂。在这种激励活动中,幼儿园还需要考虑到初任幼儿教师阅历尚浅,实践经验不足,为他们准备符合其当前发展状况的教学实践任务,让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实践中,将自己丰富的知识应用于课堂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取得成就感,从而树立起工作斗志,学习其他优秀幼儿教师的长处,并将学到的东西积极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武器”,促进他们自身专业发展。
(五)投入教学科研,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科研,是一种将应用理论与基础研究充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教师教学实际拥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研究方式。教育而不注重科研,教育就只是浅显的教育,无法真正将知识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而科研却不注重教育,就会导致教师的知识技能专业性无法向教育教学专业性有效转化,导致教育成果无法有效落实,无论是丢弃了哪一点,教育都不能称之为良好的教育[4]。
因此,对于初任幼儿教师来说,教学科研也是提升他们专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个重要的过程当中,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他们逐渐从传统型的教师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师,满足了现代教育教学目标对于教师的全新要求。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教师在“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两方面的共同进步,从而养成良好的教育科研素养,树立起教师的综合性专业素养,对于初任幼儿来说,这意味着教育科研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身,使其更快成为一名真正的“幼儿专家”。这样一来,初任幼儿教师就能够将自己通过探索研究得出来的宝贵经验具体应用于幼儿教学实际,结合幼儿独特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情况,更加完善地进行教育设计,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不仅使初任幼儿教师走出狭窄的发展区,让他们的教学实践走入深层、走向创新,更让幼儿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培养与发展。
在进行教学科研时,初任幼儿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途径去提升与发展自己。例如,幼儿园需要将优秀教务员与骨干级教师进行合理划分,成立思想、语言、科学等多方领域的科研组,组织各种课题的研究探讨,将幼儿教师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促使他们在研讨中寻求更高效的幼儿教育途径。不仅如此,初任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打破自身舒适区,到外界进行参观学习,克服自身安逸教学的思想观念,不断吸收外面的先进经验来丰富自身,实现综合教育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初任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只是需要更好的环境去增加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幼儿园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实现思想贯彻、成长规划、专业提升、教学科研等全方面的专业能力发展。同时,初任幼儿教师也应该时刻记住,幼儿教学同样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实现自我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到教学价值的完美转化,才能够为幼儿教学做出贡献,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责任编辑:黄艳华)
[1] 刘奕君.幼儿园教师核心能力专业发展策略[J].进展:科学视界,2023,(1):56-58.
[2] 谌京京,龚诗萱.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困境、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女报,2023,(1):0166-0168.
[3] 林菁.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幼儿教师快速成长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师),2022,(1):01-02.
[4] 高亚媛.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对一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华夏教师,2023,(1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