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挺进拉美

2024-09-26 00:00:00一墨
看世界 2024年18期

2024年5月14日,墨西哥,比亚迪首款皮卡BYD SHARK全球产品发布暨墨西哥上市发布会在墨西哥城举行

全球市场上,中国电动车企面临着“北方不亮,南方亮”的局面。

8月20日,经过长时间预谋、策划后,欧盟委员会对此前发起的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进行了终裁信息披露,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此举立刻遭到了中国的坚决反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为此抗议,欧委会严重歪曲中国电动车产业的事实。

相对欧盟,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封杀,有过之无不及。今年5月,美国宣布对一系列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及其电池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去年年底,美国国会通过的《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明确禁止美国国防部采购六家中国电池企业生产的电池。跟风欧美,加拿大政府在今年6月24日宣布,该国于2024年7月2日就提高中国电动汽车关税启动为期30天的磋商,期间征询公众意见,决定是否要跟进美国和欧盟的政策,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截至目前,尚未对具体征收关税数额做出最后决定。

2023年11月,墨西哥城街头的国产品牌宇通电动公交车

然而,在欧美打压中国电动汽车的同时,同欧美仅有一墙之隔的拉丁美洲,却成为了中国电动车企发展的“蓝海”。从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大国,到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那些中小国家,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上,无不呈现出中国电动汽车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电动公交车队穿梭而过

与美国接壤的墨西哥,正在成为中国电动车企“出海”的首选之地。虽然中国电动汽车进入该国的时间比较晚,但发展却非常快—目前至少有20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墨西哥销售汽车,它们的销量占据该国市场份额的10%,并居于主导地位。

据悉,截至2023年12月,已有12家中国车企、39个品牌入驻墨西哥,仅去年就有7家中国汽车品牌新入驻。“几乎在一夜之间,我们开始看到中国汽车在墨西哥行驶。”墨西哥前外贸部副部长胡安·卡洛斯·贝克表示,这些中国汽车的营销活动非常积极,所以能频繁看到它们并不奇怪。

圣地亚哥也跃居为南美洲拥有最大电动公交车队的城市。

在拉美最大的汽车市场巴西,中国电动车企同样正处于突飞猛进阶段。目前,巴西的阿雷格里港、萨尔瓦多、累西腓等主要城市街头,中国电动汽车已成为了当地主要的交通工具。据巴西电动汽车协会统计,2023年,在巴西的电动汽车、插电式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总销量增长了91%,其中来自中国的比亚迪、奇瑞和长城占据了此类汽车销量前五名中的三席。

而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比亚迪、宇通以及北汽福田等中国电动公交车,也正在大规模穿梭在当地的街头。北汽福田从2019年开始向智利输入了电动公交车,更是在2022年拿下了1022辆电动公交车订单,成为中国客车企业“出海”后的最大单一电动客车订单。

正因如此,北汽福田成为智利电动公交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圣地亚哥也跃居为南美洲拥有最大电动公交车队的城市。

同样,中国电动汽车也在哥伦比亚大放异彩。比亚迪目前至少向该国首都波哥大出售了379辆电动公交车,这使得该城市在南美洲,拥有仅次于圣地亚哥的第二大电动公交车车队。

为了进一步抢占拉美市场,中国电动车企还在当地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供应链。去年7月,比亚迪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共同宣布,双方将在卡马萨里市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达3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45亿元)。

对此,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兼比亚迪美洲地区总裁李柯表示,在巴西打造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是比亚迪在美洲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将有助于加速新能源汽车在当地的普及。另据多名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上汽名爵、比亚迪和奇瑞汽车等中国电动车企,也都在与墨西哥官员商谈选址建厂的事宜。

此外,厄瓜多尔也正在迅速成为中国汽车在拉美的重要组装地。2017年,比亚迪与厄瓜多尔政府签署协议,建立一家电动公交车组装厂,预计每年能生产300辆公交车。

不止比亚迪,中国长城汽车于2013年,在厄瓜多尔启动了一家汽车组装厂,并从2019年开始向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等周边国家出口电动汽车。诸多努力下,中国汽车的销量在厄瓜多尔实现了快速飞跃,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10%飙升至目前的30%以上。

除了建厂,2019年,比亚迪还在厄瓜多尔第一大城市瓜亚基尔建造了一座价值60万美元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该充电站使普通汽车能在90分钟内充满电,公交汽车可在3.5小时内充满电。

更重磅的新闻发生在今年7月31日,比亚迪宣布与国际移动出行及配送科技公司优步(Uber)达成一项为期多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全球关键市场上,双方计划投放10万辆全新比亚迪电动汽车,来扩大优步平台上的电动车阵容,而拉美地区正是双方合作的主要市场。

2023年10月,厄瓜多尔长城炮CKD项目,首台长城炮下线
2024年5月,墨西哥城,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兼比亚迪美洲地区总裁李柯出席比亚迪发布会

“海鸥”风靡拉美

价格优势是中国电动汽车在拉丁地区崛起的重要因素。据汽车市场调查机构Jato Dynamics称,在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比欧洲便宜约40%,比美国便宜50%。

该机构数据还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为31829欧元,而欧洲为55821欧元,美国则是中国的两倍,为63864欧元。“中国在推动电动汽车普及方面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有能力生产大众买得起的入门级汽车。”Jato Dynamics的研究员如此评价。

2023年,比亚迪推出了一款名为“海鸥”的小型低价纯电动汽车,其在中国的售价大约为6.98万至8.58万元人民币之间。作为全球售价最低的电动汽车之一,比亚迪“海鸥”在海外市场上,是以“海豚Mini”为品牌销售。

在拉美多国,该车的售价约为2.1万美元,约为中国国内的2倍。但由于美国对中国汽车销售价格征收超高的关税,这款车和比亚迪其他车一样,并没有进入美国市场。

今年年初,比亚迪“海鸥”开始陆续在拉美多国上市,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4月,在巴西市场,销量最多的中国品牌车型,就是比亚迪“海鸥”。

据说,该车在巴西的首批配额仅有1万辆,但上市后的4天内,其订单量便突破了7600台,这一数字远超市场预期。而在墨西哥,比亚迪“海鸥”同样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其开售后的三天内,就获得了6170台订单量,成绩相当亮眼。

今年6月,比亚迪“海鸥”正式在厄瓜多尔推出,并在当地汽车市场,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发布会上,比亚迪在厄瓜多尔的经销商Andor集团还正式宣布,比亚迪将成为2024年美洲杯拉美区域官方合作伙伴,当时现场云集了无数足球爱好者、重要潜在客户、媒体等多方重要人士。

Andor集团品牌经理圣地亚哥·梅纳表示,对于许多人来说,比亚迪“海鸥”是他们迈入电动车领域的理想首选,因为它打破了电动汽车高昂价格的壁垒。

缘何敌视“比亚迪”们?

然而,比亚迪汽车的低价,却加深了很多欧美行业内人士对比亚迪乃至中国的敌视。汽车咨询公司Dunne Insights的首席执行官邓凯评价说,在价格上,没有哪家车企能与比亚迪匹敌,美国、欧洲、韩国和日本那些车企高层们,目前都处于震惊状态。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非常好,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它们几乎会摧毁世界上大多数汽车企业”。

比亚迪“海鸥”

比亚迪进入美国市场只是时间的问题。

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副总裁萨姆·菲奥拉尼则直接指出,比亚迪进入美国市场只是时间的问题。“任何不把它们(比亚迪)当作竞争对手来关注的汽车公司,在其进入市场后都会迷失方向。”

不仅电动汽车行业内,欧美政界同样充满着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敌视。这些批评人士说,比亚迪和其他中国电动车企之所以能实现成本效益,得益于政府的巨额补贴,并声称从2009年到2021年,中国政府在电动车企上补贴了9530亿元人民币。

今年4月,美国俄亥俄州民主党参议员谢罗德·布朗更是直接致信白宫,指控中国政府向市场倾销高额补贴的电动汽车,由此呼吁拜登政府彻底禁止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销售。

同样在4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对外声明,如果重新赢得大选,将对中国电动车企征收100%的关税,“因为我不会允许它们窃取我们剩余的业务”。

在诸多压力下,拜登在今年5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从特朗普执政时期设定的27.5%大幅度提高到102.5%。紧跟美国,欧盟在今年6月宣布,将对从中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8%的额外关税。欧盟领导人称,这是为了保护欧盟地区的制造商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

除了打压中国电动汽车,美国还通过威胁恐吓墨西哥,破坏中墨两国在电动汽车上的合作。今年4月,路透社引用墨西哥官员消息称,墨西哥政府在美国的施压下,已经决定与中国车企保持距离,拒绝向在墨西哥投资设厂的中国车企提供廉价公共用地,或减免税收的优惠。

有关人士还指出,墨西哥政府与中国车企保持距离,主要是美国政府施压所致,特别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施压,要求将中国车企排除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规定的自由贸易区域之外。

对于该话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在回应时,虽然没有谈及美方对墨西哥施压,但是指出,美墨加协议(USMCA)并不意味着“向中国或其他国家提供一个它们可能寻求为了不付关税而进入我们市场的后门”。

责任编辑 吴阳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