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名师助力高考的重要性,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名师助力高考的策略,以发挥名师引领职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助力高考.
关键词:名师;高考;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1]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与育人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数学作为高考主科,需要教师提升课堂质量,以提高学生复习效果,而名师在探索新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过于强调结果性评价以及缺乏德育观念的渗透等因素,影响教学质量与复习成效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名师引领教师成长的策略,旨在为提高教师能力、助力学生高考发挥出重要作用.
1名师助力高考的重要性
1.1理解教材,把握教学重点
在新课标以及新教材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目标与手段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名师教学经验丰富,总结能力较强,既能树立大学科观,统筹把握新课标、新高考以及新教材,重新梳理、系统整合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又能在理解教材和高考数学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精选课程内容,在引导学生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文化素养以及运算能力,还能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可选内容,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和数学复习规划.[2]
1.2理解学生,激发学生热情
高考数学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这对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名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立德育人为根本教学任务,既能结合学生差异需求合理设置分层式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获,又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运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融入贴近现实的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根据高考考查重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应用数学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发展.
1.3理解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名师相比其他教师而言,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专业性,且教学经验丰富,既能紧跟新课标变化随时更新教育理念,保证教学内容时效性与教学模式创新性,又能通过听、讲、评的方式指出教师教学的不足,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还能深入研究高考命题趋势,把握高考重点、热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高效的复习备考策略,帮助学生打通复习阻塞点,助力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保证高考复习效果.[3]
新课标下,高考更倾向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名师教学经验丰富,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且能够通过学生课堂表现把握学情,调整教学模式,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名师既能融入数学建模、探究活动与数学文化,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又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充足的耐心解答学生存在的疑惑,还能明确教学评价的重要性,通过综合应用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发挥评价促教效能,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
新课标、新高考和新教材的应用使数学考查和评价标准发生了明显变化,这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教材内容和高考题型,明确教学重点.当前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尚未转变传统滞后理念,过度依赖经验教学,忽视对新教材的研读、新课标的理解以及新高考的把握,导致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的现象,使教学侧重点偏离,尤其是对知识的生成认知不清,无法根据学生需求、学科特点与高考大纲动态调整教学结构,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系统知识体系的形成,降低学生学习效果与复习质量.
2.2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
高考作为选拔高质量人才的考试,更加重视考核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以及方法的创造性、综合性、探究性,这就需要教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依旧采用“讲、听、记、练、考”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相对弱化了学生的课堂能动性.在部分教师根据自身讲解节奏完成知识点传输之后,学生被动地根据教师思路完成题目解答过程的记忆或知识的背诵,很少调动自身课堂能动性与思维活跃度.这种机械、被动的记忆模式极易导致学生思维固化,影响学生思维活性与创新能力的提升.[4]
2.3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主体在认知特点、思维发展、应用能力层面的发展差异较大.新课标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新高考试题的设计更加凸显层次性,试题难度与思维层次差异明显,学生需要逐层开展逻辑推理或运算分析才可完成试题的解答,这都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当前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情分析方面存在空洞化或形式化,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既会因内容过于难或过于简单而降低学生能动性,又会影响学生自我认知,阻碍学生全面发展.
2.4过于强调结果性评价
高中数学更加强调学生严谨思维、规范表达与探究意识的培养,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当前部分教师虽然重视课堂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而调整教学模式,但过于强调结果性评价的模式,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性较强,无法契合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同时,部分教师不重视评价语言的运用,采用单一、固化、宽泛的评价语言,弱化学生对评价语言的重视程度,影响学生自我纠正行为的产生.另外,部分教师缺乏耐心,忽视师生互动,无法结合评价结果与学生开展平等、尊重地交流,从而影响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把握,降低课堂教学质量.
3名师引领成长,深耕助力教学的策略
3.1勤于研究,整体把握多方面教学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为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名师要利用自身先进教学理念引领教师转变滞后思想,树立大学科观,勤于研究,深入研读新课标,理解新高考趋势,整体把握新课标、新高考与新教材之间的内在关联,重新梳理教学结构,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网络.[5]第一,教师要深入研读新课标,明确高中数学的课程性质、目标、结构、内容等板块,把握数学本质,优化课程结构,主动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第二,教师要重点解析高考考试大纲,根据高考出题规律和考查特点,厘清教学思路,即结合新高考数学低起点、高落差特点,提高学生解答常规题目的效率以及全面攻克综合题目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整体把握新教材,采用单元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知识的本质与应用法则,提高学生认知层次,厘清学生思维.
3.2尊重学生,合理设置层次化教学结构
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并引导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注重融合新高考题目设置的多层次与高落差特点.这都需要名师指导教师尊重学生差异需求,积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正确认识学生学情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分层次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数列”教学为例,教师可根据全班学生的学情特点,应用可动态调整的分层教学,要求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如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求解;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深度思考并抽象出复杂应用问题中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建模.以层次化教学结构发展不同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应用意识,鼓励每一层级的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3.3善于变化,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在高考背景下,学生常存在焦虑、消极等不良情绪和较大的心理压力.为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保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敏捷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名师要指引教师善于变化,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氛围、学生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增强学生学习自信.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学为例,为转变传统“讲、听、记、练、考”教学模式的单一、枯燥性,教师在明确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讲练结合法、分析引导法、问题启发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使学生把握定理的内容、变化形式、可解决的问题等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等科学思维方法.
3.4主动学习,利用多渠道提高教学水平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这离不开教师的主动学习与深入研究,并科学预测高考命题趋势、动态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第一,学校要支持教师学习和进修,利用校际合作的形式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开展教研活动,以便教师汲取更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创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第二,教研组要不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讨论会,利用特级、中高级名师指导教师,帮助教师取长补短,学习、掌握更加系统、完善的教学结构.第三,学校要采用“老带新”模式,组织名师深入课堂,通过听、讲、评等形式,帮助教师明确、纠正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发挥名师引航、团队合作优势,提高数学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
3.5关注高考,研究趋势开展针对性教学
名师在助力高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能根据高考考试大纲帮助学生系统把握数学知识,又能根据模拟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使整个教学策略更贴合新高考数学的变化.针对部分教师分析、总结能力较弱的现象,名师要发挥自身引领职能,重点关注高考考试大纲、历年真题、政策环境,深入研究命题人思路,科学分析高考趋势,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积极迎接高考.第一,名师要遵循聚焦课堂、提质增效的教育理念,利用听、讲、评等模式,分析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方式滞后、内容混乱、作业量大等问题,提出整合教学内容、统筹谋划训练、注重课堂生成的教学策略.第二,名师既要关注高考试题情境的变化,紧扣教材,把握高考重点、热点,又要以高考真题为训练母题,通过变式题和模拟题发散学生思维,做到有的放矢.
3.6忠于评价,融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为落实新课标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名师要引领教师正确认识“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促使教师转变对教学评价的看法,辩证把握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融合这两种评价模式,以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自身的教学情况,引导学生审视自己,为后期动态教学模式的科学制定奠定基础.第一,教师要结合新课标与新高考合理设置教学评价指标,例如,学生逻辑表达的规范严谨性、课堂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错题本对易错点梳理的有效性等,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情,统筹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第二,教师要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在实战演练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等高考主干知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高考评分要求进行互换批改,促使学生站在评分者角度看待问题,使学生辩证把握自身的不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积极心态.
4名师引领成长,助力学生高考
在新课标与新高考背景下,为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名师要发挥引领职能,为学生高考助力.第一,名师既要利用自身经验丰富优势,勤于研究,整体把握新课标与新教材内容,用高观点认识数学,又要关注高考,深入研究高考命题趋势,并将高考考试大纲融入课堂教学,以开展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第二,名师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构建平等、尊重、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又要根据学生差异与需求,善于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课堂能动性.第三,名师既要主动学习,利用校内校外多渠道提高教学水平,又要忠于评价,有机融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以增强评价结果有效性,发挥评价促教学效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黑丽丽.高中数学复习课六环节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22(25):32-33+36.
[3]赵胜慧.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1):95-97.
[4]林国强.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高中数学高考备考复习策略新探[J].新课程导学,2022(18):26-29.
[5]郑君玲.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2(1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