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虽然已经立秋,但天气依然湿热难耐。在河南省第四地质勘查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勘四院)灵宝市黄土沟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豫灵镇坡底村施工现场,却是一派忙碌景象。
“我们正在抢赶工期,项目是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一部分,完成后,可以解决山地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水系阻隔、森林及湿地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生态问题。”项目负责人魏中凯介绍。
入夏以来,豫西地区极端天气频发,为克服高温、汛期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地勘四院项目部全体人员齐心协力保安全、战高温,争分夺秒斗汛期、抢工期,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不惧“烤”验抢进度
春节假期结束后,地勘四院项目指挥部就对施工任务进行再部署。6个单位工程全部按照总体绩效目标进行分解,按月、按周倒排工期。项目整体绿化工作安排在4月之前,涉及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类的项目施工任务重点安排在6月之前。6月入汛以后,将施工重心放在不涉及水域的工程内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展项目施工。
进入汛期以来,项目部根据工作进度,安排工作人员从事谷坊坝施工和土地整理等工作。由于一些地区处于人迹罕至的深沟密林,车辆无法到达,工作人员就徒步攀爬进入施工区。有些区域处于田间地头边坡,没有树木遮挡,经常被晒得汗流浃背。
“这样的天气,工作很艰苦,如果都怕热,项目咋推进!作为骨干力量,必须带好头。”魏中凯说。
项目部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在一线,对已完成苗木项目进行日常巡查巡护,组织实施新的施工,做到小雨不停工、大雨不歇工,确保项目整体稳步推动。
深入山林护苗木
苗木栽植是项目中的一项重要施工内容。豫灵-函谷关段沿黄湿地生态涵养林防护工程、弘农涧河上游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窄口水库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均包含大量的苗木栽植工作。
面对2023年以来的低温大风、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的不利形势,如何提高苗木成活率,确保植一片、活一片、成一片、绿一片成为项目面临的一项难题。
“这样的天气还要天天去爬山,估计也只有我们搞地质的了。”项目专班负责人饶振兴说,“但只有实地勘察才能查漏补缺,我们必须抓住当前夏季苗木管护的关键期来一次大普查。”
为全面掌握项目苗木成活情况,总结前期经验教训,为后期的植树季植树打基础,项目部组织多个质量检查组深入各项工区进行全面摸排调查。他们有的负责现场调查,有的忙着记录数据,每天穿梭在沟壑山谷间,仔细观察每一株苗木栽植和成长情况。测绘人员为完成一个测点的测量,常常在烈日下坚守数小时。
项目组还积极利用无人机开展辅助监测,实时采集各项目区数据。人工勘察和机器辅助,共同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未雨绸缪保安全
持续的高温、频发的暴雨给施工管理带来困难。为保障高温期施工安全,项目指挥部为工作人员统一配备藿香正气水、菊花、冰糖等防暑降暑药品、茶饮,在建工地搭建休息室,并采取晴天错峰施工等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因高温中暑。
为确保各在建工程安全度汛,项目部还强化施工项目全过程监管,在汛期来临之前,提前制定详细的防汛应急预案,启动24小时防洪值班,开展防洪专项安全检查,各工地实行每日必巡,加强对项目区内地质灾害的排查和监测,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段进行重点防护,及时发现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
项目部还积极响应当地政府要求,先后3次受邀参加防汛应急演练,6次受邀到灵宝市寺河乡、五亩乡等地进行汛期灾害调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在用心守护项目安全的同时,积极当好地方防灾减灾“吹哨人”。
当前,项目已进入后期主体工程施工冲刺阶段,为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无论是在炙热的湿地河道施工现场,还是山高陡峭的土地综合治理施工现场,都有地勘四院的工作人员坚守的身影,他们在山水林田湖草间践行着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者单位:河南省第四地质勘查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