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分区分类管控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024-09-26 00:00:00郭峰
资源导刊 2024年9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一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近年来,济源示范区以推动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系统识别生态要素,探索构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不仅在维护生态服务功能、保障生态安全底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工作现状

济源示范区位于豫晋两省交界地带,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生态环境资源丰富,林业面积89267.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01%。境内大小河流200余条,水域面积6543.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5%。

通过分析济源示范区非建设用地中的生态公园、保护区、风景名胜和农林生态用地以及建设用地中的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等要素发现,区域生态空间构成要素中包含基础性要素面积24021公顷,约占66.4%;利用型要素面积3210公顷,约占8.9%;危险性要素面积8964公顷,约占24.7%。由此可见,济源示范区基础要素和利用型要素占比较大,总体生态环境品质较高。

面临问题

生态环境容量不足。济源示范区生态区域主要以小浪底、王屋山、五龙口、九里沟、南山森林公园、小沟背等为主,生态敏感区在境域面积中占比较大,生态环境品质有待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现阶段,产业结构主要是以重工化产业为主,包括煤化工和焦化等,工业废弃物排放量较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重工化产业依旧是带动济源示范区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产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也会逐渐加大污染物排放量。

自然本底质量不高。济源示范区虽然北部高山林密,植被茂盛,但是在黄河北岸,尤其是小浪底库区北岸土壤较为稀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待提升。济源示范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498立方米,不及全国的1/4,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同时,浅层一般超采区内部分企业依然依靠地下水来保障和支撑企业生产,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制约了济源示范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开发建设影响较大。济源示范区建设用地呈现小聚集、大分散布局,由于用地方式缺少多样性,致使用地指标紧张,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济源示范区的产业类型结构有待完善,污染物类型多样性特点较为突出。同时,城市的韧性安全不足,在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城市出现内涝频率和风险增大,因粗放型开发建设导致了整个区域环境愈发严重。

对策与建议

摸清资源底数,搭建济源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空间资源数据库。优先确定境内各类生态要素现状、空间用途、生态质量、权属和分布情况,强化土地、森林、草地、湿地、水域等各类生态要素调查分类标准统一研究,统筹生态空间资源数据库,探索形成全类型、全覆盖、更新连续和衔接管理的基础数据库。

加强顶层设计,开展济源示范区生态空间专项规划研究。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域绿色空间体系为基础,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线等底线基础上,深化济源示范区生态空间专项规划研究,优化生态要素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生态安全格局。

推进生态修复,提升济源示范区生态安全稳定性与系统多样性。以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样板工程为目标,强化系统观念,坚持市级统筹、部门协作,坚持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融合土地整理、矿山修复、污染治理、国土绿化等多种生态保护修复手段,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补齐生态链条短板,促进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确保生态修复成效最大化。

强化实施管控,建立济源示范区非建设项目规划统筹和实施管理工作平台。进一步完善“分区+分类”规划引导,细化“生态要素+功能准入”管控措施,逐步完善农业、林业、水域、土地整治等生态项目立项、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工作流程,优化生态空间非建设项目引导管控实施机制,搭建非建设空间的引导管控实施平台。(作者单位:济源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