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全国统一命题试卷为例,该题型由A、B、C、D四篇语篇及各自下设的相关问题组成,通常A篇设3个问题,余下3篇各设4个问题,总共设计15个问题。在全国卷中每题2分,满分30分,而在新高考卷中每题升至2.5分,满分37.5分。由此可看出阅读理解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结合《课标》和《评价体系》来看,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书面语篇的能力,包括对语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语篇内容的分析、阐释和评价。然而很多同学由于阅读基础薄弱、阅读技巧缺失、归纳总结和推理判断能力不足等导致大面积失分。为此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谈谈该类题型的解题策略。
一、解题原则
阅读理解题中所含的语篇篇幅较长、单词量大、题材多样且问题的选项干扰因素大,因此学生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高分,需要遵循以下解题原则:
(一)题文结合原则。在阅读过程中,将读文章和读题目结合起来。先略读文章,确定文章类型、中心话题和大体结构,然后再读题目,带着问题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段落或者整体文本,对于拿不准的题目再返回题目对应的文本部分进行精读。运用略读、跳读与部分精读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并辅以适当的解题策略,可以同时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二)题文同序的原则。阅读理解题目设置的顺序与文章行文顺序基本一致,比如25题对应的文本信息在文章第二段,那么如果解答26题需要文本信息就得定位到第二段以后的段落。根据题文同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定位需要的文本信息位置,提高阅读速度。
二、具体策略
纵览近三年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阅读理解题的考查类型可归纳为四类,即细节理解题、词义猜测题、主旨大意题和推理判断题。一般前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具体信息、推断单词和短语含义的能力,难度较低;后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主旨要义以及判断推理作者观点、情感、态度的能力,难度较高。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解答策略。
(一)细节理解题
由于文章题材不同,细节理解题考查的具体形式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大概分为直接细节题和间接细节题。其考查内容主要围绕事物的相关信息、人物性格特点、信息的分析比较、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等展开。
1.对于直接细节题,学生可以快读加略读,带着问题找答案,以问题中的关键词为线索,通过查读确定对应文本信息的句子,仔细对照,明确答案选项。
【例1】(2023新课标Ⅱ卷)23. Where will the par-ticipants meet for the July 10 photography workshop?
【解 析】根 据 关 键 词“the July 10 photographyworkshop”我们可以定位到文章所提到的最后一个项目“Photography Workshops”和“7/10”相关内容,即“7/10 — Wildflowers & White Balance: meet at WashburnTrailhead in Chittenden parking area”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对照选出B选项“Washburn Trailhead”2.对于间接细节题,学生需要在解答直接细节题的策略上进行二次分析,梳理加工已知信息,排除干扰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例 2】(2023 新课标Ⅰ卷)22. How much do youpay for renting a bike with hand brake and three gearsfor two days?
【解析】根据“pay”和“hand brake and three gears”可以定位到关于Prices的表格,根据表格信息可以计算出所需14.75(1 day)+8(each additional day)=22.75,即选择C选项。
(二)词义猜测题
词义猜测题主要由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或确定指代关系。解题策略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根据单词本身猜测,一个是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
1.根据单词本身猜测。首先将题干中的词和选项中的词结合起来看,根据词的词根词缀和词义间的差别来锁定题干词的词义范围,并选择正确选项。
【例 3】(2023 新课标Ⅰ卷)2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declutter”in paragraph 3 mean?
【解析】其中“declutter”这个单词由构词法可得词缀“de-”有“去掉,否定,离开,加强”等含义,词根“clut-ter”有杂乱,乱放的意思。而选项中“A.Clear-up”表示清理,消除; “B.Add-on”表示附加物; “C.Check-in”表示办理登记; “D.Take-over”表示接受,接管。只有A选项与该词意思相近。
2.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文本中的词句向来息息相关,而文中生词的解释往往会以句子间递进、转折或因果关系给出隐性信息,学生需要结合文本的情境和线索,综合分析其底层逻辑,推测词的含义。
【例 4】(2023 新课标Ⅰ卷)2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declutter”in paragraph 3 mean?
【解析】同样,这道题根据上下文语境也可解答,由上下文句子“To do so,I divided the book into twoparts. In part one, I describe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digital minimalism,”中的“digital minimalism”和“Part one concludes by introducing my suggestedmethod for adopting this philosophy: the digital declut-ter. This process requires you to step away from option-al online activities for thirty days.”中 的“step awayfrom”可得出正确答案为A选项。
(三)主旨大意题
主旨大意题一般考查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或者段落的大意。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每段都可能有一个中心句,通常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偶尔也在段中。而文章的中心句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在开头开门见山;在结尾总结主题;首尾呼应;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隐含在全文之中,同义语群重复出现但没有明确的句子。学生需要根据文章类型和写作风格,灵活梳理文章脉络,根据中心句,把握段主旨和全文主旨。
【例5】(2023新课标Ⅰ卷)32. What is paragraph 2of the text mainly about?
【解析】根据段首两句“This effect capitalizes onthe fact that when people make errors, those errors aren’talways the same. Some people will tend to overesti-mate, and some to underestimate. When enough ofthese errors are averaged together, they cancel each oth-er out, resulting in a more accurate estimate.”当有些人低估,有些人高估时,再将他们的意见平均一下就会得到更精准的评估。这就是在解释“the wisdom ofcrowds effect”的生成逻辑,所以选择 B 选项“B. Theunderlying logic of the effect”。
(四)判断推理题
判断推理题需要学生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找到原文对应语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以获取作者的隐含观点。常见题型有五种,其相应的解题策略如下:
1.细节推断题
题目设置源于又高于原文,其答案没有在文章中明确显现。需要学生回到对应的文本本身,在抓取原文信息的基础上,注重关注行文逻辑关系,提炼出有用信息,仔细对比,深度思考,合理推理。
【例 6】(2023 全国乙卷)26. What can we inferfrom the author’s trip with friends to Devil’s Lake?
【解析】根据原文“The position enabled us to lookover the lake with the sunset in the background . Wemanaged to leave this spot to climb higher because ofthe spare time until sunset.However,we did not markthe route(路线)so we ended up almost missing the sun-set entirely. Once we found the place , iZ2UXFnBpTAB2jp4goBxyldbI9h6R4n4QtvZqMPfhLho=t was stressfulgetting lights and cameras set up in the limited time. ”可以得出我们因为没标路线导致错过了日落,由此可以推出我们没有按时到达拍摄点,所以选择C选项“C.They reached the shooting spot later than expected.”
2.情感态度类推断题
此类试题需要推断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者文中人物的情感品质等。学生需要多层次把握隐含于字里行间的文章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事物所持的情感、观点或态度等。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文章和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把握文章主旨,判断作者隐性或者显性的态度。
(2)注意表示逻辑关系的连词前后的句子,通常“but” “although”可能会接表达观点态度的语句。
(3)关注作者引的例子和话语,通常借他物或者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者观点。
(4)分清楚文章中出现的事实和观点,由观点而非事实推断答案。
(5)重视文章语言的褒贬色彩和明显的表达态度的词句,以此判断作者的态度。
(6)要分清作者的态度、作者引用别人的态度和学生做题者本人对此的态度。
【例 7】(2022 全国甲卷)Which statement will the author probably agree with?
【解析】根据倒数第二段“On the other hand,beingyoung and old at the same time has its attractions. I con-sidered this when I met a thoughtful young businessmannamed Anthony.”这句话大概意思是我考虑到既年轻又古老也有它的魅力,当遇到一位有思想的年轻商人Anthony 时,以及最后一段“He is right.”可知,作者赞同Anthony 的观点,认为一个城市新旧并存非常有魅力。故选A项“A city can be young and old at the sametime.”
3.预测推理题
该类题型主要分预测作者接下来要写的内容或重点和预测文章出处或者读者对象。
(1)预测行文内容,需要学生纵览全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行文结构,抓住最后段落作者出现的提示,以便明确下文的内容。
(2)预测文章出处或者读者对象,需要学生了解文章体裁和对应出现的读物期刊类型,比如新闻一般发表在报纸上,产品说明类文章一般出现在产品广告或者产品说明书上,科学类文章一般出现在科普读物上等等,根据文章的特点对号入座,选出正确的答案。
4.文段目的推理题
作者写文章的目的通常有三类:传递某种信息,说服读者接受某种观点,服务于读者情感。而在段落中如果作者在开头提出了几个问题,那通常是想要让读者注意该主题;如果作者在段落中列举了具体事例,那通常是为了说明文段的主题;如果作者在开头简要介绍了某些事物,那通常是为了引出主题。
阅读理解题作为极具区分度的题型,是各类考试的必备题型。大家一定要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才能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