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一节语文课比作一场歌舞剧,那么新课的导入就是点燃观众激情的序曲。采用合适的方法导入新课,往往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启对新知识的学习。本文主要谈一谈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就像一支具有魔力的魔法棒。一段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通常能够迅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无论是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还是细腻动人的人物情感,都能借助语言体现出来。富有魅力的语言能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为其学习新课文作好情感铺垫。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善于运用语言去感染学生。
以《荷塘月色》的教学为例。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荷塘夜景图。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可以运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 “同学们,请想象一下你们正置身于一个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月光如水。你们来到了荷塘边,眼前是碧绿的荷叶和美丽的荷花。荷叶层层叠叠,随风摇动,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浪。荷花在荷叶中间亭亭玉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月光洒在荷塘上,波光粼粼,仿佛给荷塘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这样的夜晚,欣赏着这样的荷塘,你是不是会感到宁静而舒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去描绘这样的美景的。”想象着这样的景象,他们仿佛已经置身于荷塘边,感受到了荷塘夜景的宁静与美好,对新课文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美。
二、借助图片创设情境
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现课文的内容,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可视的图片,创设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走进文本。这种导入方式简洁明了,可以直入主题。
以《故都的秋》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选择一幅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来创设情境。从选取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平深秋时节的古老街道。街道的两旁挺立着高大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都已经变成金黄色了,偶尔有几片随风飘落,轻盈而美丽。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青石铺成的路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街道的一侧,是一些老式的砖瓦房。窗户上挂着厚厚的棉布窗帘,烟囱里飘出袅袅炊烟,透露出一种温馨而淳朴的生活气息。行人身着厚重的衣服,脚步匆匆,似乎难以忍受深秋的寒意。远处,朦胧的雾气笼罩着整座城市,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神秘。这幅图片以暖色调为主,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北平秋天的独特韵味。借助这幅图片,他们仿佛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到了北平秋天的清、静与悲凉。之后,我们再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将二者对应起来,去感受那独特的秋味。
三、利用视频创设情境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视频资源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成为了我们的“新宠”。一段精彩的视频片段不仅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将抽象复杂的语文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观看视频,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为例。点开视频,画面缓缓推进,展现出贾府宏伟的气势和繁华的景象。高耸的院墙、错落有致的建筑、精致繁复的雕刻、金碧辉煌的装饰……无一不彰显着贾府的富贵与奢华。伴随着古朴典雅的背景音乐,学生们仿佛走进了那个遥远的时代。随后,镜头转向贾府的大门,只见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个身着淡雅衣裙的少女缓缓走来。这少女便是林黛玉。她面容清秀,眉宇间透出一丝倔强和哀愁,与周围繁华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入贾府后,她被丫鬟领着穿过曲折的回廊和幽深的院落,来到了贾母的居所。一路上,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环境和人物。特写镜头捕捉到了她眼中的疑惑、好奇和期待。在荣府中,林黛玉与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众多重要人物一一相见。贾母和蔼可亲,王熙凤精明能干、贾宝玉英俊乖张,都在视频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随着视频的播放,他们仿佛跟随林黛玉一起进入了贾府,感受到了大家族内部关系的复杂。借助视频创设情境,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他们对文本的印象。
总而言之,无论是运用语言、借助图片还是利用视频去创设情境,我们都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启新的学习之旅。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