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小说中的故事结构相对完善,人物形象饱满,具有很强的阅读吸引力。但通常情况下,小说的篇幅是比较长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难度就会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明确且有层次性的任务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路。任务驱动法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布置任务来引导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百合花》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
一、布置简单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
在布置阅读任务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学情(包括学生感兴趣的点、认知能力、知识储备量、生活经验等),以保证所布置的任务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能满足其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指导他们阅读小说。在开展小说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阅读任务,引导他们将小说的情节梳理清楚。
例如,在讲解《百合花》时,我们可以布置如下简单的阅读任务:
请用表格的形式完整地描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表格,通过完成这一任务,梳理小说的情节,了解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示例:
二、布置难度适中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在小说中,作者往往会塑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因此,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解读其中的人物形象,让他们思考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具体可以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阅读任务,指导他们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当他们对《百合花》的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就可以为其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阅读任务,如:
请你深入研究小说中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这些人物讲述故事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当他们知道“带路”“借被” “牺牲”和“盖被”是《百合花》里十分重要的几个情节,在小说中, “我”不仅见证了整件事,而且成为了这四件事的推动者。接着,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我”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我”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三、布置较难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解读小说的主题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往往通过描绘他们所处的环境、所见到的人以及人们的日常行为,来传递一种或多种观念,而小说的中心思想往往被这些描述所掩盖。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时,我们要让他们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小说的核心思想绝非易事。因此,教师应努力帮助他们掌握小说的主旨。具体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系列较难的阅读任务,以协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小说的核心思想。
同样以《百合花》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阅读任务:
请你探究小说的标题“百合花”的深层含义,并解读小说的主题。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百合花是高贵、纯净、美好的象征。在小说中,无论是小通讯员、新媳妇还是其他战士,他们都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丽、善良、高尚。军队与平民之间的情感也如同百合花般纯净和美好;战士们之间没有丝毫的隔阂,有的只是真挚的情谊,犹如百合花般美丽。作者以“百合花”为题,赞美了那些愿意为革命理想付出一切的人们,赞美了那些在恶劣的环境中努力奋斗的战士和老百姓。
总而言之,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借助难易不同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提高学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