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路标”,呈现思路

2024-09-25 00:00:00郑仁荣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4年6期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颇具思辨性,重在考查同学们的思维能力。那么,大家如何才能让阅卷老师更快地看清自己文章的写作思路,使文章得到高分呢?笔者认为,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路标”,使文章的脉络以清晰的形式呈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紧扣中心论点,在各段的段首或关键处借助一些带有“路标”作用的词或句子(如表并列、让步、转折、因果等关系的词或句子)来呈现自己的写作思路,一步步,一层层, “抽丝剥茧”地进行议论,从而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就是说,在写作的时候,设置“路标”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设置“路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逻辑链条断裂、文章的各部分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如何设置“路标”。

一、用“何尝不……”等句式进行追问,使文章的说理更加深刻

一些同学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不是没有思路,而是思考问题不够有深度。在分析某个问题时,一些同学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在写文章时一直停留在分析“是什么”上,而没有对“为什么”进行深入的挖掘。这是一些同学写作议论文的通病。大家在写作中可以借助“何尝不是这样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等句子来设置“路标”,展现写作的思路,使文章的说理更加深刻。

例题: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围绕“好的故事”以及“故事的力量”的内涵进行分析。

习作片段:

张艺谋导演拍摄的《英雄》讲述了刺客刺秦王的故事,捕获了西方观众的心,获得了许多大奖。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西方观众得以领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中国哲学,在不知不觉间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好的故事何尝不是这样呢?我想,好故事说到底是需要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如此才会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正如《英雄》的主题是探究攻伐与和平之间的关系……(选自《永恒的布达佩斯》)在这篇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在开头采用“何尝不……”的句式来设置“路标”,紧承上文进行追问,分析了“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为什么能捕获西方观众的心”,把相对独立的两个段落很好地衔接到了一起,借此引出论点“我想,好故事说到底是需要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如此才会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深入地分析了“好的故事”以及“故事的力量”的内涵。

二、用“诚然” “然而(但)”等关键词将问题一分为二,使文章的说理更加严密

在议论时,同学们如果既想把一个观点讲得清楚明白,又想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就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又分析其不合理的一面。具体来说,可以借助“诚然” “但(然而)”等关键词来设置“路标”,展现清晰的写作思路,对前面所讨论的内容进行审视与辨析,使文章的说理更加严密。

例题: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的作文题:围绕关键词“人、技术、时间”谈一谈你的见解。

习作片段:

勿被“乱花” “迷人眼”,思“时间与技术之关系”,品技术运用之道理。诚然,科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大大地节省时间,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交流、购物、学习……但是科学技术也分散了我们的时间。大量的即时娱乐活动让我们难以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无数短暂的刺激汇聚成时间的洪流,卷走了我们的灵魂,掏空了我们的精神(一分为二地分析“时间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人把这个悲剧归结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在信息时代,技术仅仅是工具,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自己。技术是一只船,只能载着我们漂泊;自我意识才是风帆,决定我们最终能去往哪里。(选自《科技发展“迷人眼”,以人为本方存真》)

在节选片段中,作者用“诚然” “然而(但)”等将问题一分为二,先退一步,承认“科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大大地节省时间,提供很多的便利”;再运用转折,从另一个方面指出“科学技术也分散了我们的时间”。作者借表转折关系的关键词来设置“路标”,展现出清晰的论证思路,为后面进一步说理作了铺垫。之后,他紧扣作文题中的关键词“人、技术、时间”进行论述,强调这三者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

三、用“对于……来说”等句式打开“联想之窗”,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说理

在写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不应站在单一的角度选择同类的材料进行说理,而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联想,扩展材料的涵盖面,丰富文章的内容。因为要深入地论述一个问题,往往要考虑到问题涉及的诸多方面,借助“对于……来说”“无论……还是(抑或)……”等句式来设置“路标”,打开“联想之窗”,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

例题: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的作文题:围绕“个人与他人、家国与世界、文明与交流”等展开论述。

习作片段: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已经不可阻挡。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还是联合国提出的共同发展的宗旨;无论是欧盟提出的“纵深联合”,还是亚太地区提出的“经济合作”,都昭示着如美国般实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不可长久的(从多个角度展开联想,扩大材料的涵盖面)。各国唯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才能打造一个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世界。(选自《文明互鉴济沧海,同频共振耀寰宇》)

在这个片段里,作者采用“对于……来说”的句式设置“路标”,从“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 “联合国提出的共同发展的宗旨” “欧盟提出的‘纵深联合’”以及“亚太地区提出的‘经济合作’”等方面,强调了不同的国家为了谋发展采用了类似的做法。这主要是因为“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已经不可阻挡”。这样就很好地论述了“各国唯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才能打造一个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世界”这一观点。

四、用“不是……而是”等关联词辨清易混概念,帮助读者理解关键概念的内涵

“不是……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可以连接两个分句。在写作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借助这组关联词来辨析一些意义相近、易混淆的概念,展现清晰的写作思路。在需要辨析阐释话题概念与其他概念的不同之处时,可采用“不是……而是”这一“路标”句式指示文脉,通过运用这一“路标”,否定什么,肯定什么,一目了然,可以使概念更加清楚,使认识更加清晰。

例题: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围绕中心议题“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习作片段: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作者否定什么,肯定什么,旗帜鲜明)。陷入困境的史铁生在日复一日地与地坛对话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救赎;从小仰望苍穹的桂海潮在偏僻静谧的小镇中用“冷板凳”守护梦想,终于成为广袤太空中第一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青年唯有守住内心的世外桃源,才能放松心情,获得自己的空间。(选自《独行天地间》)

作者借助“不是……而是”这一组关联词来设置“路标”,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平静’”,之后用“史铁生” “桂海潮”这两个人物的事例佐证自己的观点,最后点明文章的主旨 ——“青年唯有守住内心的世外桃源,才能放松心情,获得自己的空间”。

综上所述,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借助一些词或句子来设置“路标”,呈现写作的思路,让文章的脉络变得更加清晰。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