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区实践研究

2024-09-24 00:00马冬梅孟小鸽
广西民族研究 2024年2期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日渐提高,我国人口大流动、大融居及各民族全方位互嵌态势日益凸显。社区已然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场域。这就需要从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服务基础及情感基础等方面入手,促进各族流动人口在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的全方位互嵌,推动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实践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4)02-0086-0008

【作 者】马冬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孟小鸽,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66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引领和指导我国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202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进一步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1]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基层的实践探索。伴随着我国大流动、大融居以及各民族全方位互嵌态势的日益凸显,社区已然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场域。2023年12月,习近平在广西南宁蟠龙社区考察时指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2]社区作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实落地、做深做细、见形见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广州市J社区为个案,聚焦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理,以期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参考。

一、人口流动与多民族互嵌社区的构建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人口跨区域流动特征日益凸显,城市对人口流动形成的“盆地聚集效应”也日趋明显。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兼具地域空间、社会互动、情感纽带和身份认同等多重意涵。共同的生活空间催生了族际交往的必要,同时也为族际互动创造了条件和可能。正如英国学者埃齐奥尼指出的那样,社区是“包含一套共享意义和最重要的共享价值”[3]116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社区也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场域,是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的基本单元。格拉夫梅耶尔曾指出:“居住与交往的地点是维系一个团体的一致和凝聚的重要支撑。”[4]87在我国各民族人口不断流动和聚集的背景下,社区不仅是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落脚点和获得社会支持的立足点,同时也是表达合理诉求的基层单位。

在传统中国社会,“安土重迁”思想根深蒂固。千百年来,人们安于本乡本土,不轻易选择背井离乡。但是,在现代化和城市化大潮的冲击下,祖祖辈辈在土地上讨生活的农民,纷纷摆脱乡土关系的束缚,从四面八方涌入城市,形成了史无前例的人口流动浪潮。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与日俱增。“七普”数据显示,至2020年末,我国流动人口已达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详见图1)。这标志着中国已经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5]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吸引着来自全国的各族群众。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流动人口的总量为5206.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368万人,是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输入最多、增长最快的省份。广州市不仅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至2010年,广州市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6个民族的流动人口。截至2023年底,广州市流动人口总量已达937.8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82.7万人,来穗各民族流动人口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一)田野点概况

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不仅使各族群众在城市中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频率不断提高,交融程度不断加深,而且也推动了多民族互嵌社区的形成。广州市海珠区是多民族汇聚的中心城区,兼具产业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特点,广东省传统支柱产业中大纺织服装商圈就位于海珠区。截至2023年底,海珠区有少数民族人口34025人,其中流动人口19962人,共51个民族成份。J社区位于海珠区的西南部,总面积0.52平方千米,是所在街道常住人口最多的社区。2023年社区有居民36560人,其中本社区户籍人口3680户,10028人;非本社区户籍常住人口2513户,共18280人;流动人口1440户,8252人,其中少数民族200多人(数据来源:海珠区民宗局)。近年来,该社区致力为各民族创造共居、共建、共治、共享、共乐的社会条件,曾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称号。同时,J社区还是广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基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J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1.聚合多方力量,壮大社区治理队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6]完备的队伍建设是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的重心和基础。J社区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以“蜂巢党建”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蜂巢党建”由社区党委核心团队、物业管理团队、居民代表团队、专职社工团队、区域单位团队、专业人士团队等六大团队组成。其中,作为“联动枢纽”的社区党委核心团队,由社区党员组织成立,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衔接社区治理主体、凝聚多元力量、实现治理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着“红色引擎”的重要角色。物业管理团队建立了“54321”的快速响应机制,24小时不间断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的物业服务。社区通过引入专业的社工,打造一支专职党建社工团队,探索创新“党建+社工”理念,协助推进小区党建、以及党建统领下的社区服务和治理工作。区域单位团队是由辖内4个单位为社区提供服务资源,搭建社区资源共享平台。专业人士团队主要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和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物业管理团队、专职社工团队、区域单位团队、专业人士团队作为社区治理主体,是社区工作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在党建引领下,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体理念融入社区服务当中,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架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居民代表团队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22名居民代表、楼长、社区志愿者组成,负责社区居民的意见反馈收集,并做好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主要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规划及评价。在此过程中,居民不再是社区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参与社区服务,让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详见图2)。

J社区通过打破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让社区居民更多地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有效推动了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多年来,J社区“蜂巢党建”以“小区安、社区稳、社会宁”为目标,在小区筑“蜂巢”,六大团队做“蜜蜂”,广泛凝聚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居民等治理主体的共识与力量,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让社区各族群众共享甜蜜生活,促进基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2.提供多样服务,满足各族群众的服务需求

社区公共服务是“以社区而非整个社会为单位、强调社区居民所共用”[7]的服务。我国社区公共服务经历了从行政主导到福利治理范式的转变。[8]通过丰富服务内容,提高精细化程度,逐渐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基本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有效增进民生福祉,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广泛凝聚思想共识为主旨,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思想引领和精神动力。二者在价值取向和理论逻辑上高度契合,既要“填饱肚子”,又要“管好脑子”,相辅相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建设。J社区将服务对象划分为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和流动人口,通过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为各族群众提供精细化的公共服务,以此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一,聚焦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统计,2022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7%。[9]未来将长期存在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要求对养老服务需求给予持续关注。J社区目前设有健康管理服务站,社区老年人可以在闲暇时间走进服务站做养生操、阅读图书和报纸。同时,社区还专门为老年人开设书法课、手工制作等课程,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此外,社区还专门设有“长者之家”和“长者饭堂”,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日托照料服务和餐饮服务,对出行不便的老年人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有效缓解了社区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和“吃饭难”的问题。72岁的黄奶奶表示:“我总来服务站这里做器材锻炼,还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讲解,又安全又凉快。有时候一个人在家不想做饭也会来这里吃饭,每餐都有靓汤的,很方便的。”J社区打造的居家养老模式,打通了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仅改善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了家庭养老的压力,还有利于促进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二,根据青少年多层次的成长成才需求,搭建多元立体的育人环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涵养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娃娃抓起。当青少年参与他们所属的各种群体的活动时,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得到更为深刻和更为密切的教育陶冶。[10]29近年来,J社区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力量,面向社区青少年开展丰富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首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夏令营活动。J社区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手工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等方面,这些活动的开展给孩子们的心灵埋下了真善美的种子,根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其次,社区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举行民族知识讲解、民族文化体验、绘画比赛、民族服饰展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会邀请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参加,通过沉浸式体验浸润学生的心灵,形塑青少年的行为。参加活动的一位小学生说:“我是学校少先队的队员,每个月都会来街道社区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我听到了很多有趣又感人的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这些生动鲜活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我,我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与各民族的兄弟姐妹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民族平等团结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政治条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内容。[11]多年来,J社区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将社会大舞台变成育人的主阵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当中,让他们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使其自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热爱者和拥护者。

第三,满足流动人口的多元服务需求。广州作为我国流动人口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如何帮助流动人口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既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难点。J社区有流动人口1440户,8252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2.6%。为了增强流动人口群体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社区依托海珠区就业服务中心开设了就业技能培训班,以拓宽流动人口就业创业渠道。与此同时,社区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来穗人员解决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一位从青海化隆过来开拉面店的回族老板说:“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对我们很关心。我女儿也在社区的帮助下顺利进入学校学习了,来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女儿上学问题,现在都解决了。我很感激政府对我家的帮助,疫情防控的时候看到很多志愿者都吃不上饭很辛苦,我就跟老乡们商量着一起做拉面、包子和饺子送过去,在我心里,广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面对迥异的社会环境,流动人口在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都需要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J社区作为连接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桥梁,通过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有效疏通其融入城市的难点和堵点,帮助流动人口快速适应社区环境,重构了社会支持网络,提升了流动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

3.通过拓展形式,构筑育人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方面面,只有构筑多元立体的教育体系,借助不同载体,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才能引导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认知与准确理解。[12]J社区以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为平台、以多种形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为抓手、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并成为其行动指南。

首先,不断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营造浓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环境。J社区利用大型墙绘、楼道文化等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氛围。小区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国梦”等主题的墙绘,兼具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J社区在中心广场安装了兼具照明和学习双重作用的灯柱,每个灯柱上都有不同民族的介绍。居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相关公众号,详细了解不同民族的概况、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和发展现状。因此,社区将这个广场更名为“民族广场”。社区居民李大爷兴致勃勃地说:“我平时送完孙子去学校就在民族广场这里跟别人聊聊天、下下象棋、锻炼锻炼身体。广场这里刚装上灯柱的时候,我们看到上边还写的有不同民族介绍,都觉得很新奇,都在讨论自己了解哪些民族、去过哪些地方、有哪些民族的朋友,从地域聊到美食再到风俗。我也看了我们壮族的介绍,说得很对,我们确实是这样,现在我们家重要聚会还会做彩色糯米饭呢!那天孙子回来问我什么时候有泼水节啊,原来是他那天学了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我就拉他下楼寻找傣族的灯柱,手机扫描了二维码,直接进去是国家民委的网站介绍,我们爷孙俩那天认真了解了傣族的泼水节呢!”民族广场作为一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场域,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各族群众的内心深处,可感、可知。

其次,J社区通过“民族之家”公共文化交流平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党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每年年底社区还会举办百家宴活动,居民各自拿出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街坊邻里们相聚在一起,分享身边的好人好事,增进了各族群众的感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流动人口王女士说:“我刚来广州工作,就恰好赶上社区的百家宴活动,本来觉得人生地不熟的不好意思参加,但邻居叫我一起去,我就去参加了。和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品尝着拿手菜,在说笑声中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感觉很温馨。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这样的社区活动,很难忘!”J社区以贴近民心的活动为载体,拉进社区成员的距离,促进社区居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依附和高度认同。

4.借助多元载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集共同历史叙事、共同集体记忆和共同前途命运于一体的民族实体。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和载体,对唤起各民族的情感共鸣,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意义非凡。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它可以使难以感知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心灵意向变得可见、可闻、有形。[1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符号体系得以具象化、外显化。有学者指出:“没有符号及其交流,共同体就不可能存在。”[14]125J社区通过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红色文化的耦合关系,唤起根植于各族人民内心深处共有的集体记忆,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一是运用地域性的红色文化品牌,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J社区充分借助“广州红棉老兵宣讲队”这个红色资源,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广州红棉老兵宣讲队”由退役军人和基层一线干部群众组成。宣讲队通过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讲述革命英雄事迹和先进典型事迹,引导青少年学习和感受红色革命文化,让各族群众深入了解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传承红色基因。使各族群众从共情的视角更为深刻地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二是用活身边的红色文博资源,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广州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创造了诸多的“第一”和“首次”,留下了大量的红色历史遗迹。J社区经常利用节假日组织社区居民走进广州市红色历史旧址,如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和广州起义纪念馆等。一位中学生感叹道:“没想到这些发生在广州的红色故事,还可以‘变成’一幅幅有趣的连环画,让我直观感受到广州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激发了我们强烈的爱国热情,我也要向革命先烈们学习,传承爱国精神。”参观红色历史旧址,充分挖掘这些历史遗迹的价值意蕴,可以使各族群众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深切感受红色文化带来的精神力量。

三、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进路

社区不仅是各族群众在城市安身立命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流动、大融居的人口流动格局日益成熟,各民族交错居住在同一社区的现象日益普遍,社区民族工作任务日趋繁重。这就需要从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服务基础及情感基础等方面入手,促进各族流动人口在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互嵌,推动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坚持党的领导,打牢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前提,是我国民族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15]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特优势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重要体现。基层民族事务治理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贯彻落实到民族工作的全领域、多方面、各环节。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强大驱动力,基层党组织要深入社区,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保驾护航。同时,社区还要引导党员干部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力军”、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员”,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民族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新任务。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整合学校教育、家庭养育和社区涵育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宣传教育体系,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各族人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画好最大“同心圆”,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社会基础

“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不同文明、不同民族文化不断传播、交流、融合的过程。”[16]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17]104~114“洛阳家家学胡乐”“万里羌人尽汉歌”皆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不同民族间的交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交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情感纽带,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主要表现。各民族在空间上的相互嵌入,为不同群体在经济、文化、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接触和互动提供了条件。

第一,要深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消除族际交往的藩篱。语言不仅是进行交流的媒介与工具,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18]同时也是打开不同民族成员心灵相通的钥匙。语言通则情感通,情感通则心灵通。熟练掌握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条件。社区可以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程度、通用语言掌握情况,开设相应的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课程。通过开展“花样”推普课堂,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要拓展社区公共空间,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社区的空间邻近性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社区空间中蕴含的情感性和凝聚性更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保障。”[19]首先要不断完善社区图书室、文化广场、服务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需求;其次,通过创新社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居民在主题活动的浸润下,学思悟践,融会贯通。

(三)加强城市民族事务协同治理,夯实服务基础

社会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融入到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实践,是对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一元化治理格局的重塑。[20]如何动员和激活各种社会资源,使不同治理主体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形成协同共治的组织网络,对推动城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异质性与多样性凸显的超大型城市,充分发挥社区、民间团体乃至社会精英的力量,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铸牢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任何复杂的社会中,个人较少直接受到社会整体的影响,而较多地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各个部分或集团的影响。”[21]15从西方城市化的历程来看,不同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有助于“使新来者习惯于城市的行为方式,教他怎样穿过城市原子化了的社会关系的迷宫——帮他找工作,找房子,或借款帮他立业、以及教他怎样安排开支和算账。更重要的是这些机构提供了那些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的新城市还缺少的必要的福利服务”[22]158~159。随着中国城市社会“单位制”的解体,社区成为新的城市治理单元,发挥着重构基层社会秩序、下沉治理资源和承担社会事务的诸多功能。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流动人口的规模与日俱增,这对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和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的系统性和协同性,调动专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新格局,才能做到全面把握、精准施策,形成部门协同的合力,从而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厚植情感基础

“家园”是人们基于文化认同的条件下,在精神层面上产生的归属感。精神家园是文化认同的栖居地和精神归属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质就是56个民族在“多元一体”复合而成的基础上,既有中国特色又有高度共同性的精神情感体系。[23]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提高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率需要从厚植情感基础出发,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首先,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化既具有多样性,同时也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的特征。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既要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要增强同一性与共同性,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其次,要大力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体验馆和展示馆的建设,实施好各族群众的凝心聚魂工程。博物馆是连接人类与历史的脐带,要在博物馆建设中凸显“物”的历史表达,让各族群众从中华文明这个历史母体中汲取营养,在感受巨大嬗变和生动细节中,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社区可以通过研学等方式让各族群众走进不同类型的体验馆和展示馆,通过参观、主题宣讲、互动体验等方式,让中华优秀文化通过实物、实景直抵人心。让各族群众在“远则观之,近则感知”的氛围中增强“五个认同”,共同谱写属于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再次,要不断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策略。有效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方法的科学选择和正确使用,直接决定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社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中,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借助人工智能等手段,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生活化、生动化、具体化,让各族群众在赓续历史的脉搏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四、结 语

城市民族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伴随着“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的转变,城市社区的异质性、多元性特征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只有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借助不同的载体、媒介和符号,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中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象化;只有牢牢把握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重要原则,发挥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宣传教育体系,才能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01).

[2]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N].人民日报,2023-12-16(01).

[3]英国DK出版社.社会学百科[M].郭娜,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4][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城市社会学[M].徐伟民,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段成荣.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N].北京日报,2021-11-19(14).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2).

[7]傅利平,陈琴,许凯渤.互动式治理:社区公共服务的共同生产机制:以天津市朝阳里社区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

[8]刘杰.从行政主导到福利治理:社区服务的范式演变及其未来走向[J].新视野,2016(5).

[9]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EB/OL].(2021-05-11)[2023-10-12].https://www.stats.gov.cn/sj/tjgb/rkpcgb/qgrkpcgb/202302/t20230206_1902005.html.

[10][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雷振扬.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治话语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广西民族研究,2023(5).

[12]周竞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的理论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

[13]青觉,徐欣顺.论中华文化符号的概念、要素与边界[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

[14]Tony Blackshaw.Key Concepts in Community Studi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10.

[1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16]李锐.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1(6).

[17]习近平.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G]//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8]马冬梅,李吉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障碍与对策[J].广西民族研究,2013(2).

[19]郝亚明.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

[20]朱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新格局[N].中国民族报,2018-05-11(07).

[21]David Truman.The Government Process[M].N.Y.Alfred Knopf,1951.

[22][美]胡格韦尔特.发展社会学[M].白桦,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23]青觉.从政治凝聚到心灵认同: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国家的分析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RESEARCH ON COMMUNITY PRACTICE TO FORG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A Survey on the J Community in Guangzhou

Ma Dongmei,Meng Xiaoge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openness of society,China’s large population mobility,great integration,and all-round embedment of ethnic peopl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Commun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ce for ethnic contact,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a practice field to forg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tical foundation,social foundation,service foundation,and emotional foundation,facilitate the all-round embedmen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from all ethnic groups in space,economy,culture,society and psychology,and promote community’s implementation of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community;practice

〔责任编辑:农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