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2024-09-24 00:00李峥金炳镐
广西民族研究 2024年2期

【摘 要】新时代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在推进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中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弘扬发展中华文化,推进民族地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增强各族人民中华文化认同;建立民族地区共生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认同;坚持正确的生态观,构筑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屏障,增强各族人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命共同体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引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等六大方面共同着力,“六位一体”统筹协调,高质量推动民族地区“六大建设”,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主线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4)02-0042-0009

【作 者】李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基地)研究员。北京,100081。

【通信作者】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会长,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10008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的论断,是习近平原创性的民族理论创新和民族工作创新。[1]2023年6月、8月、10月,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在新疆听取工作汇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都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彰显了这一重大方略的战略地位,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念思想创新到实践部署动员的重大转变。具体到民族地区,就需要“六大建设”①路径共同着力,“六位一体”统筹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

一、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贯彻这条主线

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是民族地区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以经济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将促进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各项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增强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建设共富共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推进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当前,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短板,也是民族地区应该重点关切的问题。我国民族地区幅员辽阔,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到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在我国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中,有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经济基础、发展进程等方面的实际发展差距明显,同时这种差距的扩大趋势也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这一现状影响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关联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态、人口、市场、技术等要素的制约,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不可能走大规模工业化的路子,也不能学习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必须在中国现代化整个系统中准确定位自身,并借助整个系统的要素组合、发展空间确立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从而有机融入整个系统。”[2]从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视角看,民族地区应该着眼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从激发民族地区发展活力视角看,民族地区应该利用好中央的支持发展政策,在中央和发达省市的支持帮扶下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并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民族地区所有改革发展要赋予“三个意义”三个意义:要赋予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要深刻认识到发展绝不仅仅是物质经济社会维度的发展,同时也是精神文化教育维度的发展,抓经济发展就要同时抓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平衡好“管肚子”“管脑子”二者的关系,始终让经济发展的过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让各族人民富起来的同时,深刻感悟我们党脱贫、全面小康、实现“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崇高理念和庄严承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二)推动民族地区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中国梦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要使命。共同富裕也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诗经·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反映了中国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礼记·礼运》描绘的“今大道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的大同社会的美好状态都是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于小康、和谐、大同社会的理想中。我们党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始终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同时,特别强调要激发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中央提出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3]266的重大决策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民族地区要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虽然迈上了新台阶,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对突出。首先,从历史因素看,民族地区多处边疆,自然灾害多,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单一,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过去采用过粗放型的开发利用模式,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造成了长期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其次,从客观条件看,民族地区仍然面临着“补短板”和“又好又快发展”的双重压力,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再次,从现实基础看,民族地区还存在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创新主体活力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

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找准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结合点、发力点,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各项工作。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4]对内对外开放是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习近平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5]等重大举措都给民族地区带来机遇。民族地区要积极抓住“一带一路”新机遇,跟紧、跟好国家大战略。

此外,夯实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科技创新、“双碳”战略、经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族地区可以结合新基建的超前布局,深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同时抓好人才培育和基础研究等短板建设;加快推进能源、农业等优势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生产率差距,发挥民族地区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同时推进公共服务的精准化;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利用地区绿电资源丰富、数据与算力中心成本较低等优势,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抢抓新机、加快发展。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中、西部地区5G基站分别达到57.5万、65.7万个;中、西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为149.7亿GB、192.8亿GB,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6]以具体案例来看,贵州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云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过去5年年均增速达到20%。这些民族地区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中,找到了新的产业增长点,充分发挥了数据要素的核心引擎作用,探索出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进而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新发展格局下,民族地区除了要用好本身具有的“六区”六区: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功能,还要着眼边疆边境地区具有的生态、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民族医药、民族手工业,同时在拓展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等特色产业方面大做文章,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为引领中国特色的多民族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中要贯彻这条主线

政治建设是民族地区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将促进人民当家作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极大地增强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的认同。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民族地区的体现,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制度保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等特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理论与中国民族事务治理检验的有机结合。

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始于1936年的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194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这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从1949年9月将民族区域自治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9月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到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形成了以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为基础的民族区域自治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顺应民意、长期探索、科学比较作出的正确抉择,既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当家作主;既做到了统一与自治相结合,又做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

民族地区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各族人民深刻体悟到制度的优越性,增进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其价值旨归是在多民族国家中以法治化、制度化的形式保障民族权益,保护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地位,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最终构建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坚不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不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程度。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重要阐述:第一,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就是对我们党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符合时代特征、立足发展实际、契合民族心理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重要部署一脉相承的坚守;“完善”就是对民族区域自治相关制度、法律、法规中不适应社会发展、不利于改善民生的部分,进行适时地调整和修订。这两个方面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各民族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第二,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和国家法律法规实施。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兼具“统一与自治”“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辩证统一,国家统一是前提,没有国家统一的“区域自治”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此外,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一方面,要着眼在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行稳致远,充分发挥这一制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真正保障和实现各族人民政治权利和切身利益的基石作用;另一方面,要着眼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增强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再者,要始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快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提升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水平和能力,“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

(二)保障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同心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

古今中外,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都是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都有赖于实行一定的制度。制度合适不合适,对民族关系、国家命运影响甚大。在国家制度安排中,政治制度安排至关重要,在民族地区政治建设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举足轻重。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制度建设,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治乱兴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8],这对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推动形成安定团结政治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引。

政治建设中能否把握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关系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内聚力和向心力。道路好不好,人民是评议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创造性地设计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的民族政策价值体系、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支撑体系以及以保障“各族人民主体地位”的法律体系等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有效保证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各族人民意愿三者有机统一,有效实现了民族事务治理,保障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当家作主。[9]

此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族地区基层事务上的制度创举。尊重基层群众首创精神,维护各族人民参与民主治理的法理地位,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根本落脚点。在新疆乌鲁木齐,“凯丽说事点”常被该社区的居民称赞不绝。天山区固原巷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占95%以上,自2018年成立“凯丽说事点”以来,平均每天接待近20人,形成“有事大家议”“意见大家提”的良性机制。[10]固原巷社区典型案例,是民族地区探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一个缩影。这也给民族地区解决基层治理中的深层次矛盾提供了思路,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动性、自觉性,同心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

三、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中要贯彻这条主线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将促进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一)民族地区弘扬发展中华文化,增强各族人民中华文化认同

关于文化认同,学界有非常深入和持久的探讨。无论哪种研究范式、研究视角,文化认同的阐释都有一个共性的结论,那就是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显著特征,文化认同是最为深层的认同,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团结统一。德国历史学家赫德(J.Gvon Herder)曾说“以文化认同为根基的民族国家更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生存下来”[11]127。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传承和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民族地区是国家安全稳定的桥头堡,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紧紧围绕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大力弘扬发展中华文化,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建设上的发力点,也是民族地区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方面,要在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上精准发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8]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实现以“两创”两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为核心要义的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各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要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民族地区要从多个角度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不同的内容,将中华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等内容通过具有广泛认同的符号和浅显易懂、雅俗共赏的形象展示出来;同时要深度挖掘本地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也就是要“接地气”。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与各民族紧密联系的精神密码,涉及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形象化和符号化的中华文化基因的载体,其特质与禀赋已深深融入各族人民的血脉,演变成促进中华民族进步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

以精神谱系类符号为例,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蒙古马精神”孕育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交融的历史互动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调研看到,位于腾飞路的新华书店以马文化为主题,并将其与“图书”相结合,用365本书编制成的蒙古马造型、26级台阶篆刻52个与马有关的成语展现了鲜明的马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打卡拍照,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流量标志。因此,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要立足全局考察地方的历史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受众的认知过程,创新打造表现方式,对已经广泛认可的要发挥其社会价值,加强宣传推广;对于地方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要加强挖掘培育,赋予新的时代意涵。

另一方面,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有所作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12]探索“两创”的有效途径,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扩大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革故鼎新、晖光日新作为鲜明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精神动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纷繁多样,绚丽多彩,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载体。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活力是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主要目标。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西藏地区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在内的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形态多样,近年来,通过政府巧搭载体,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传承基地传习培训活动,实现了唐卡这种高原民族文化独特艺术的非遗常态化运行,加速了优秀传统文化破壁出圈。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截至2022年底,全区唐卡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13]实现了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因此,不同的民族地区要根据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与发展建设现状,制定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民族地区还可探索实施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倡导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行动等文化品牌活动,创新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让人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进而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载体和具体路径,对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具有战略意义。[14]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必须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各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夯实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为建设文化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思想共识。

以云南为例,近年来,其在探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上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生活、现代传媒、现代旅游”的“五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新路径。坚持保护优先的发展思路,让云南民族文化有生态环境,有群众基础,有技术支撑,有现代需求,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从根本上实现民族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民族地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这一长期、重大的战略性任务,为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贡献民族地区应有力量。

四、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中要贯彻这条主线

民族地区社会建设是民族地区建设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增强民族地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凝聚力

理解“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是理解“交往”的内涵。因为有交往,才会产生交流和互动,才会产生互嵌和交融。马克思在1846年的《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对“交往”做了明确的界定:“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情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15]532那么,在上述“交换”“互动”基础上的民族交往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以及民族关系的协调,……是民族生存和民族发展的一种方式”[16]105。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运行发展的基本状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上,各民族在流动迁徙、贸易往来、屯垦戍边甚至战争冲突中,主观推动抑或客观被动促使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机会不断增多、交融程度不断加深。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此基础上也不断发展壮大,各民族逐步形成了“四个与共”四个与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民族共同体理念,促进了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共同体。

从历史上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虽身处危机却依然包容统一,得益于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从现实上看,当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是重中之重。

(二)推动建立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增强各族人民中华民族认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促进了大规模的人员跨区域流动,改变了民族空间分布格局,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参与度历史性地超过全国人口(26.7%)和汉族人口(26.6%)流动参与度水平,表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愈加活跃。民族视角下全员流动的互嵌格局正在加速形成。”[17]可以说,各民族间的联系比任何时期都更加紧密。此外,民族地区大多数是欠发达地区,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存在不少短板,公共服务欠账较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任重而道远。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强化各族人民以主人翁身份,自觉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度参与社会治理,能够让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感受到虽身处边疆地区,但和发达地区人民一样,同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从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民族地区大力推进社会建设,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首先要从就业、就学、安居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与时俱进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举措,引导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其次,要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社会结构与社会环境是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重要方面,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全方位嵌入的关键环节。民族地区相关部门要做好小社区的大文章,把社区打造成稳定、活力、凝聚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最后,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促进各民族互嵌共融,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社会合力。

五、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贯彻这条主线

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族地区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基础,将促进民族地区山水林田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各族人民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命共同体理念。

(一)坚持正确生态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历史趋势。在中华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生活在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中,在不断适应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类型多样的生态文化,凝练出“万物一体”“惜物养德”“与物为一”“和生万物”等生态哲理和生态观念。这些观念植根于深厚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各美其美的生活实践。从理论渊源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地处水量丰沛、田野肥沃之地,都是先有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而后创造出灿烂文化,达到“文明兴”。从中华民族历史来看,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维系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绵延不断。这一过程中古楼兰文明消失的关键因素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塞罕坝生态文明的兴起是重视生态、绿色发展让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古今中外无数史实都雄辩地证明,坚持正确的生态观,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既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变铁律,更是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

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就要找到生态利益上各民族具体利益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相统一的结合点,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这是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绿色之基、生态之本。因此,民族地区要牢牢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思想,充分认识生态文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一环。引导、培育、树立和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理念,让各族人民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地区坚持生态优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互为保障,互为促进。

(二)加强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屏障

十九世纪,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决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破坏生态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关系。

民族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战略资源储备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好的生态环境是前提,更是根本。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区域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但GDP总量仅占全国7.8%左右,是我国“两屏三带”两屏三带: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示范效应。一个时期以来,有的民族地区依靠矿产资源开发过度发展资源型产业;有的依靠森林资源开采过度采伐天然林地;有的侵占破坏河湖,大搞景观工程,等等,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这些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要有序利用,要从国家整体生态安全战略高度认识。

我们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态文明”上升到治国理政层面的执政党。民族地区应该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高度融合、深度化合,一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保护好民族地区的山山水水,又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服务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新担当。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民族地区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旗帜,充分认识生态安全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自觉做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基的先行者和排头兵。要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生态根基。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民族地区要以“固边守边护边”为重要使命,科学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作为总要求,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统筹推进民族地区绿色低碳发展。要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建立健全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要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在县、乡、村有序有效延伸。要坚持优化服务与严格监管并重,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化多渠道投入机制,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只有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各族人民才能共享生态民生福祉,才能树立维护共有家园的生态意识,才能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民族地区的党的建设中要贯彻这条主线

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民族地区各项建设的根本保证,将促进民族地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为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强大的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和号召力,增强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一)民族地区各项事业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认同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十二项”核心内容的“根本保障”。这充分说明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盘星”和“主心骨”。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疆地区,是防范和打击各类极端活动、抵御境外敌对势力颠覆破坏活动的前沿阵地和敏感区域。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民族地区只有坚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进一步凝聚精神伟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民族地区社会大局稳定,提升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中国共产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导核心和根本保证。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创造人心团结、经济发展、生态向好、社会安定的良好局面。民族地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项事业的各方面、各环节。

(二)加强民族地区党组织建设,引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党的建设统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民族地区要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大力加强组织建设,为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强大的领导力和组织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基础,是与各族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重要阵地。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战斗堡垒,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促进民族工作的勤务员。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确保把党的民族政策讲清楚、说明白,让基层人民群众听得懂、理得顺,各项工作在基层要抓得巧、落得实,引导各族人民群众用心感受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增进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各族人民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新活力被充分激发,顶层设计得到不断完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民族工作格局;实现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续乡村振兴建设,民族地区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完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切实维护了民族关系总体和谐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事关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工作。民族地区“六大建设”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任务,自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努力书写各民族共同富裕新篇章,将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同时受甘肃省委统战部2024年民族宗教研究重点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研究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1]李峥,金炳镐.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和实践理路[J].西北民族究,2023(5).

[2]严庆.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研究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23(1).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8(01).

[5]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N].人民日报,2023-10-19(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第一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R/OL].(2023-04-21)[2024-04-01].https://www.miit.gov.cn/jgsj/yxj/xxfb/art/2023/art_c923cb7da33440968c7020256bddb106.html.

[7]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6-19(01).

[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9]周玉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本遵循、制度安排与治理效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

[10]夯实基层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N/OL].(2023-09-11)[2024-04-01].http://www.xj.xinhuanet.com/zt/2023-09/11/c_1129856966.htm.

[11]J.Gvon Herder.On World History:An Anthology[M].Eds,by H.Adler&E.A.Menze.trans.by Menze with M.Palma.England:M.E.Sharpe,Inc.,1997.

[1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13]西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新时代焕发新活力[N/OL].(2023-06-11)[2024-04-01].https://www.xzdw.gov.cn/xwzx/qnyw/202306/t20230611_362579.html.

[14]王延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23(1).

[1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17]段成荣,毕忠鹏,黄凡,梅自颖.中国民族人口发展新趋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S THE PRINCIPAL LINE FOR ALL WORK IN ETHNIC AREAS IN THE NEW ERA

Li Zheng,Jin Binghao

Abstract:In the new era,all work in ethnic areas should tightly focus on the principal line of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and realiz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eas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pac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 ethnic areas,so as to enhance the identification to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uphold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and realize ethnic people’s sovereignty,so as to enhance the identification to a unified multi-ethnic country;promote and develop Chinese culture,and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hared spiritual home in ethnic areas,so as to enhance ethnic people’s identification to Chinese culture;establish symbiotic social structure in ethnic areas,and promote ethnic contact,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so as to enhance all ethnic people’s identification to the Chinese nation;uphold a correct view of ecology,and build a barrier for ecological secur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so as to enhance all ethnic people’s identification to the life community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insist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and guide all ethnic groups to follow the correct path of solving ethnic issu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o as to enhance all ethnic people’s identification t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joint forces of above six aspects and the “Six in One” coordination can promote in high quality the “Six Constructions” in ethnic areas,and make its contribution to serving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Ethnic areas;forg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the principal line for all work

〔责任编辑:俸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