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外显性图符照存瞬时光影和解码价值内核的直观表意方式。回溯历史,视觉崇拜与图像叙事织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之网;立足当下,视觉浪潮裹挟和西方图像化渗透呼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视化转向;展望未来,全景式传播和数字化具身擘画中华民族共同体群像自建的未来生态图景。然而,在图像霸权与狭隘民族主义互嵌编织的“价值扭曲镜像”中,当代青年的民族意识愈益开显出表达趋向浅层化、社群联结圈层化、网络生态脱嵌化、具身属性扁平化的现实梗阻。因此,有必要通过丰富多元的视觉象征供给、感性直观的视觉叙事基链、立体多维的视觉隐喻矩阵、“得意忘象”的视觉施为效应,搭建起当代青年文化相通、价值共构的“可视化桥梁”,擘画好各族人民籽籽相拥、共筑复兴的“最大同心圆”。
【关键词】视觉文化;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4)02-0067-0010
【作 者】李波,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宋聪,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泰安,2710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两个大局”交织融构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出发,将“中华民族”这一复合型政治概念有机融入“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话语叙事结构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概念的原创性论断。此后,关于该论断的相关表述也渐趋开显出从本体论视域定位中华民族深层凝聚样态、以国族意志引领民族实体高质量发展的反身性互构转向,并最终熔凝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统领性命题和标帜性总纲。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39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2],并着重强调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在“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2]中的根基性作用。
“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3]在网络社交“高度符号化”[4]7和“图像叙事风格”日益勃兴的新时代新语境下,视觉文化逐渐以重构性传播姿态深度嵌入青年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不同位面,从叙事介质和意义生产的双重维度实现了对传统“单线性”文字叙事范式的模态化转向。习近平强调:“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因此,如何解蔽各族青年之间的“心理屏障”、丰富共同体层面的视觉文化供给、增容共同体意识力行养成的实践场域,从而搭建起高效运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视化传播矩阵,是一个紧迫而复杂的研究议题。近年来,学术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议题已展开一定研究,特别是进入媒介资本竞相博弈、图像符号互激裂变的“影像化生存时代”后,“图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跃升为研究新热点,进而涌现出一系列视角新颖、论证有据的崭新成果,其中既涵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像叙事[6]、网络具象化传播[7]、语图互文框架[8]等的宏观阐释,也包括对《滇省夷人图说》[9]、少数民族动画符码[10]、迪庆藏族自治州[11]等特定图像和民族地区的微观聚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多样视角和理论借鉴。然而,既有研究成果多侧重于图像功能主义角度,集中在图像叙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解码、情境创构、活态展演和传致增效诸方面,而未能突破静态的表意囿限而延展至视觉文化多模态言说的广域视野进行更深层次的学理阐释。根据“中国知网”(截止到2024年4月1日)文献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得出的期刊论文共有5818篇,以“当代青年”为主题词进行二次检索得出的期刊论文共有2篇,以“视觉文化”为主题词进行二次检索得出的期刊论文仅有1篇,存在深入挖掘和综合探究的必要。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以“视觉文化”为切入视角、以“当代青年”为研究对象,依循“内在依据—现实掣肘—进路寻择”的递阶链路,通过深度阐释“视觉文化”所荷载的正向建设性意涵和负向解构性色彩,以期对“以视觉文化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后的深层因由作出科学阐释,进而为强化当代青年国族意识共建的正向“整体趋势认知”[12]、助益民族团结之根越扎越深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一、以视觉文化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依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3]视觉文化作为一种内蕴“启发性兜底功能”的具象表意载体,能够跨越“高专性”理解门槛和“冷启动”技术阈限,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从意象到具现、从遐邈到近迩、从离场到在场、从区块境域到时空压缩的立体化样态转变。
(一)历史出场:视觉崇拜与图像叙事织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之网
作为以综合性物象集成进行记忆存储和意义传递的文化样态,视觉文化绝非现代社会的媒介化伴生物,而是一种先于文字产生、胜于语言劝服的共通性表意工具。系统回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辙,不难看出:运用视觉文化这一具象链接方式记述个体生存情状和民族史实变迁古而有之。
考古发现,早在距今约7.3万年前,史前智人便已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赭石笔绘制的抽象符号来形成对周遭事物和活动印记的物质化再现,而这也成为目前考古发现的关于人类利用图像记事的最早实证。在文字尚未出现的上古时期,形态各异的文化符号形构了共同体成员对于“我族—他族”界质分野的最初印象,图腾膜拜和意象创构也渐趋成为各部落承载过往历史记忆、实现群体意识形塑的重要手段。穿过浩瀚的中华历史烟云,图像作为各民族文化共创、情感共通、利益共享、难关共渡的可视化表意载体,始终犹如一颗扣子牢牢钉在由众多历史碎片连缀而成的宏大民族叙事之中。从代表史前文化交融巅峰的“马家窑陶罐”到实证“大一统”政治理念的商鞅方升,从见证丝绸之路千载民族交融史的“汉代蜀锦护臂”到记载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乾隆御题碑,无不以外显性的物质编码和具象化的视觉修辞生动刻画着各族先民“共拓疆域—徙居通婚—习俗濡化”的交融场景,鲜活讲述着中华文明“满天星斗肇其源,多元一体铸魂魄”的赓续历程。
费孝通指出,“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的形成,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14]22。鸦片战争以降,因错失现代化发展契机和内部矛盾激化而日渐衰颓的封建王朝屡遭“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百般蹂躏,“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15]86成为笼罩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也正是在亡国灭种的存续绝境下,中华各族青年坚持同呼吸、共命运,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重塑民族主体性身份、缔造复合型民族实体的钢铁长城。在这个过程中,以条幅标语、政治漫画、党报党刊、影视剧作等图像叙事介质为表征的视觉文化逐渐成为捕捉象征符号、激发主体意识、凝聚爱国力量的抗战“主号角”。从1937年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的图片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革命根据地纸币主图案上的长城,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五星红旗”的历史性出场,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源代码在近代战火纷飞革命年代中的赓续绵延和进阶演变,昭彰出各族青年将个人“小我”融入时代“大我”、以青春之力捕捉共意性精神符号、编织中华民族共同体象征之网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二)现实在场:视觉浪潮裹挟和西方图像化渗透呼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视化转向
随着集合态文本制作与数智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图像已渐趋“成为这个时代最富裕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景,成为我们的文化仪式”[16]。它不仅全方位影响着当代青年的认知模式、价值形塑及行为践履,更以高势位传播姿态引领着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方式的模态化转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视觉文化发展进入新的繁荣期和高潮期,一大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创作主旨、以展现新时代青年精神风貌为题材类型的精品力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频获青年群体点赞热捧。例如以《大山的女儿》《我们这十年》《喀什古城》等为代表的影视剧以鲜明的共同体理念聚焦民族榜样先进事迹、民族地区发展现状、民族交融历史史实等主题,以小故事折射大背景,真诚抒写各族人民心灵深处的渴望,生动演绎党团结带领下各民族协同内聚、共筑复兴的历史征程,在青年爱看、乐看、传看的同频共振中真正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画好携手共进“同心圆”。此外,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视觉传播语境下,当代青年既是照存民族共融生存影像的记录者,也是解码民族形象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主力军,从讲述鄂温克族日常影像的短片《鹿往何方》到展现壮族民间舞蹈和祭祀活动的纪录片《春牛祭》,从描摹彝族精神文化象征的绘本插画《彝山之神》到席卷全网的“抖音·落手民族变装”系列短视频,无不昭彰出当代青年用影像留住民族记忆、照存新时代山乡巨变、凸显共同体形象的使命担当,巧妙传达出“百川异源而皆归海,民族多元而铸一体”的深层意蕴。
但值得警惕的是,炫示性视觉景观的日益繁盛也为西方意识形态的图像化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时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托行业先发优势和全球开放市场大肆输出文化产品,并借助资本的增殖本能和影像的重构姿态提升如好莱坞大片、法国奢侈品牌等文化标签的传播势位和内容权重,以高频的“图像流瀑”遮蔽控制青年的思维之锚和精神之域,使其愈发深陷“意识荒漠化”和“认同虚置化”的非理性漩涡,进而逐步沦为服务于西方精神殖民和民族分裂图谋的单向度“奴隶”。
(三)跨域漫场:全景式传播和数字化具身擘画中华民族共同体群像自建的未来生态图景
作为一种由族群成员内在的意象活动诞育而来的文化的人造物,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内涵在于对族群成员目睹或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凝缩、照存和再现,是由“离场化”的集体想象建构而成的反身性现实实存,“它是想象的,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甚至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17]6。有缘于斯,以视觉文化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亦需借助让意识飞离在场限制、让主体超越时空囿限的想象性境脉建构,方能使各族青年真正实现从线下离身散居状态到线上具身联结样态、从标签化刻板认知到深层次精神对话、从圈层化趣缘榫合到同源性身份肯认的质性跃迁。
作为智媒社会的终极进阶样态和数字传播的未来生态图景,元宇宙(Metaverse)全感官沉浸交互的人机联动和超现实动态映射的拟真场域,能够将各族先民于五千载历史迁延中积攒沉淀的代表性呈现符号和标志性活动影像动态整合,藉此赋予其超时空再现与拟身化阐释的葳蕤动力,进而使各族青年于深度的情感共振和丰富的视觉供给中突破固态化的族际桎梏、销熔离场化的情感距离、凝铸一体化的国族意志。时下,元宇宙正试图以质变性的智慧协作范式和超现实的拟态文化景观拓展“人们在原则上可能面临的经历的范围”[18]19,通过在某帧特定画面中将多模态媒介实时并置,营造出一种跨媒介性、高链接性的沉浸感知氛围,进而凭依数字孪生和场景感知的“具身性”技术优势,将青年从“离身受叙”的平面式旁观中解放出来,使其“位姿异构、交互异时”的单模态生存境域得到历史性延展。在这个过程中,多元社会生活场景形构起各族青年拉近彼此距离、增进群体认同的具身场域,虚拟数字人形象赋予各族青年嵌入民族交融图像、开展跨时空精神对话、参与面对面实时互动的主体身份,从而使其得以在高拟真的民俗节庆活动、个性化的靶向内容供给、多线程的民族立体叙事中强化真实共在的情感依恋和思想共鸣、践悟涓滴成河的精神意念与一体共识。
二、以视觉文化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掣肘
时下,民族形象的“他者化”改写、社会思潮的图像化漫溢、西方意识形态的隐喻化渗透等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使当代青年的认知基模和国族意志愈益开显出非理性的异化症候,进而催生出浅层化表达、圈层化联结、脱嵌化生态、扁平化具身等“阻滞性因素”,于现实维度拘囿着以视觉文化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效外溢。
(一)快感过剩与认知褊匮倒挂:浅层化表达趋向增加正向性思维的偏移风险
1.图像叙事的碎片化包装浸蚀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生性根基
在“信息大爆炸”和“全民自媒体”的竞争性模式下,大量打着揭露历史秘辛、弘扬宗教正统、展现民族原貌等幌子的海量零散信息以幽默诙谐的叙事基调深度嵌入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智媒App中,借助偏好式镜头语言和临场性隐喻手法,以“细微之处见真相”的“小叙事”主动聚焦突发性公共事件和关键性时间节点,掀起了一场场蓄意炒作民族议题、鼓噪敌对情绪、制造民族分裂的政治闹剧。长此以往,青年渐趋浸淫于“即时性指尖劳动”和“他者化信息灌输”互构打造的“屈从式价值认知牢笼”中,愈益丧失主动进行信息甄别和择取的能力,最终导致其逐渐丧失对“籽籽相拥—共筑复兴”国族意义建构的探索和践履,日渐堕为空洞抽象、低俗肤浅的单向链“官能人”。
2.视觉消费的快感化转型滞碍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肯认力
在视觉文化与消费主义互构衍生的价值异化景观中,曾以再现时代镜像和唤醒历史记忆的修辞性资源形式而存在的图像符号反而跃升为主宰“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想象和对于事物的内心欲求”[19]的绝对性力量,进而衍化出“寻求快活就是通过消费得到满足”[20]147的虚假娱乐镜像。譬如,历史虚无主义者以直观多义附加和语境暗示手法进行“秘辛揭露”,以“低级红”和“高级黑”的叙事风格、“短平快”与“酷炫美”的叙事基调,罔顾客观史实与生活常理,肆无忌惮地将附带滑稽离奇桥段和特定政治私货的图片、小册子、音视频等融嵌于青年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使其渐趋“以游戏来消解枯燥,用体验代替思索,以娱乐的心态对待质疑与批判,逃避了思维的理性与深刻”[21]。
3.育人机制的脱嵌化趋向消损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始源融聚力
究其本质而言,教育是一种政治整合性与时代伴生性兼具、民族性诠释与一体性定位并存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涵涉特定意识形态“自知之明”的群体性定位和现实性教化,“将差异明显的地域、价值观念、社会群体、目标体系和行为方式进行有效协调和统一”[22]。然而,限囿于“主体—客体”的固态化教育模式、“中心—边缘”的排他性认知窠臼、“单线—离场”的平面型授课场域,以共通文化心理为基底、以各族青年为对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价值旨归的一体化教育体系长期处于脱嵌状态,客观上导致了各族青年对于“同”“异”关系认识的严重失衡,极易导致青年在“有图有真相”的语境暗示下自觉固化“族际矛盾不可调和”的对抗性思想钢印,进而滋生出感性僭越理性、情绪主导认知的鼓动性狂热,于现实维度放大了其走上传播反动言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现实风险。
(二)身份异质与符号区隔共轭:圈层化社群联结诱发对抗性叙事的深耕再植
1.语言文字的异质化对冲销蚀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认同”基础
作为一种以共意性文化为基底的符号体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凭借共时性的超方言特质和历时性的跨时空功能,预置了赋予国民一体性认知、物化共识性行动的意义框架,是“强化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点”[23]。然而,受制于个别民族地区尤其是边境地区共居语境缺失、境外势力渗透等方面的现实性梗阻,致使针对当地少数民族青年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始终存在表意泛泛的浅层之弊。加之国际反华势力多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宣传册和音视频传播极端思想和煽动暴恐犯罪,这在一定程度上于现实维度销蚀着各族青年公共性文化空间和共享性“精神家园”的建构可能。
2.模范人物的脸谱化宣介缚絷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源性”动力
模范人物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格化载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4]。时下,凭依图像化绘制和荧屏化呈现真切还原模范人物的工作生活和内心世界、在情感共融和精神感召中发挥民族题材视觉影像的政治教化功能已成为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然而,拘囿于故事挖掘浅表化、宣介模态单一化、脚本创作同质化、叙事理路谕示化、人物塑造脸谱化等方面的传播短板,引致某些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罔顾生活本性和人文关照,一味追求纯碎的政治性和学术性,既匮乏对核心人物多重情感体验和具象成长历程的精准刻画,又阙于对人物群像个性光谱和内心世界的立体化呈现,抽离了共同体意识真正浸透、扎根于青年精神之域的存植土壤,从而使其同类价值共识和国族身份肯认遭遇深层解构。
3.互动平台的异生态壁垒销熔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势位”基石
历史而观,从“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到清中叶“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百万农奴得解放”到新时代“逐梦西部献青春”,“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25]158。然而,在用户本位主义、趣缘圈层收编和原子化倾向愈益显现的当下,是否迎合人性深处的庸俗欲望成为了判定信息“价值”的关键性指标,具有快速、碎微、娱乐等特质的轻松叙事成为算法“内容池”的推送首选,科学、理性、严肃的话语内容因商业价值较低被算法无情“遮蔽”,从而为某些“别有用心者或者不明事理者利用网络群体的偏见情绪或错误认知煽动、炒作成为网络民族舆情”[26]提供了可乘之机,渐趋加深着当代青年偏离全景化信息视野、理性化价值判断、共乐性互动场域的现实风险。
(三)图像霸权与真相危机叠融:脱嵌化网络生态放大建构性思维的盲动可能
1.异质思潮的精神性殖民腐蚀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自建力
随着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与全息视觉投影的境脉延伸,以自制表情包、音视频等“呈现性符号”为代表的动感表意机制正愈显勃勃生机之态,持续助推着“互联网世代”审美旨趣的图像化嬗替与视觉消费的快感化转向。异质化社会思潮正是抓住了青年群体“审美域”的视觉转变态势,以文化虚无主义为例,虚无主义者通过语境暗示技巧和叙事留白手法,将影射或蕴藉涉民族元素的错误言论深嵌入更为隐蔽且多样的视觉图像符号中,继而以愈发精细化的分众策略和生活化的展演方式打破与青年群体之间的情感界墙、消弭其对意识形态属性的潜在顾虑,使其于动态表意、沉浸激趣的“无约束幻境”中自发堕入特定价值关涉编织的“视觉实证牢笼”,进而滋生出狭隘民族主义的病理隐忧。
2.民族源像的悬浮性游离制囿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情凝聚力
“民族源像”是荷载共同体成员记忆图谱和生存情状的原始图像序列,其在本质上指谓不加任何修辞性附着、不着任何雕刻性嵌饰的初始样态,从而成为新时代新语境下揭露“何以华夏”、诠释“何以中国”的生动注脚。然而,置身于图像霸权主义与资本虚伪面向联袂编织的“精神异化景观”中,“纯客观性的拜物教式表象,掩盖了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特征”[27]10,为境外敌对势力的民族分裂图谋提供了言说空间。从鼓吹“人类文明灯塔”的幻视化自我展演到大打“民族牌”的妖魔化“他者”叙事,国际反华势力搭乘图像霸权之“东风”,将内蕴解构性元素的商业广告、影视作品、杂志插图等深度嵌套于视觉文化传播的诸环节、递进根植于青年认同机制的中轴线,进而愈益释放出妖魔民族源像、裂解国族意志的潜在指向,滋生出直观多义附加、民族形象焦虑等意义折损现象。
3.视觉景观的单向度言说解耦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通心联结力
时下,算法设计者在视觉文本生产中多掺杂着主观臆断和个体偏好,某些看似客观无害的图像或影像背后实则暗含着丑化国家形象、煽宣民族纷争的价值导向,长期浸淫于单向度视觉景观堆砌而成的“信息茧房”中,极易丧失自由自觉的主体意识和价值判断能力,沦为境外敌对势力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性内涵的工具附庸。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在资产阶级看来,它所统治的世界自然是最美好的世界”[28]61。以美国好莱坞商业大片、日本二次元动漫、法国奢侈品牌等为例,西方国家将资本收割与精神殖民隐匿于文化品类钩织的视觉景观中,利用人工智能“用户画像”和“靶向聚焦”的技术优势,使青年在浸淫于飘渺绮丽的视觉盛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收西方价值观念,继而达到销蚀民族文化基底、固化青年族际界墙、窒碍国族意志凝铸的目的。
(四)视野遮蔽与场域嬗变并存:扁平化具身属性挤压共同体叙事的实践空间
1.瞬时化的情感链接梗阻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靶向内聚力
“情感在认同意识的心理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对行为产生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为认同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最初的来源和成分。”[29]16~17投射至共同体维度,袤远的地理单元和绵亘的时间深度预置了华夏先民“家国共构、多元一体”的文化基因、凝铸了各族青年“千籽同心、筑梦复兴”的共同体意识。然而,拘囿于“离身分散”“视野遮蔽”“圈层固化”等方面的现实梗阻,以多维度精准触达、沉浸式感官体验、深层次情感交互为建构旨归的多民族具身链接场域长期处于“缺位”状态,从而潜在销损了认同凝铸过程中“主客交互”与“他者镜鉴”的生发可能,难以充分调动当代青年“集体欢腾”的共场感和“情感聚融”的共鸣感。
2.非线性的仪式展演稀释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身触达力
“仪式是一种相互关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现实,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性的符号。”[30]24观诸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着多元多样的仪式展演实践。无论是中原地区沿袭2000余年未曾中断的“祭孔大典”,还是边疆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庆典,均折射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根因和记忆场域,映照出以仪式展演建构国族认同的“象征性意义体系”。然而,伴随着智媒技术的狂飙突进,传统模式下以“群体聚集—边界明晰—符号操演—情感触达”为基本链路的具身化仪式展演正经历着实践场域脱实向虚和视觉景观堆积异化的双重洗礼,从而使当代青年“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31]的一体性价值肯认悄然发生着偏离,进而开显出仪式符号扁平化、仪式故事同质化、仪式展演离场化和防御机制折损化等现实隐忧。
3.转喻化的意义建构钳制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聚合力
作为一种以“被观看”为前提性始基、以“沉浸感”为情感动员优势、以“被接受”为核心价值诉求的现象级叙事样态,视觉文化在“自塑”与“他塑”的权力博弈中完成着主体欲望和客体价值的浸润式传播、实现着对观者集体潜意识的征召和民族源代码的锚固。然而,电子时代视觉表意隐喻性、多义性、瞬时化等弊端的长期存在,极易导致叙事者在动态展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抽象性范畴的过程中陷入多歧义附加、选择性虚无、元认同消解的偏狭之踵,从而使内蕴“千籽合一、同心筑梦”支撑性意涵的视觉图像被无情排挤出青年的“阅听”界面和感知阈限,进而于以“象”抵“意”的隘褊民族观形塑中助燃着各族青年“相对剥离感”和“形象焦虑感”的纵深蔓延。
三、以视觉文化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路寻择
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新时代新语境下,应依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递阶链路,通过丰富多元的视觉象征供给、感性直观的视觉叙事基链、立体多维的视觉隐喻矩阵、“得意忘象”的视觉施为效应,具象解锁“一笔一画续文脉,一图一言铸中华”的深厚价值意蕴,锚固提升“石榴结籽心连心,各族青年筑复兴”的共同体意识。
(一)晓之以理:以丰富多元的视觉象征供给,扣紧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连心锁”
1.增量民族符号供给,强化“印象联结”的一体性价值肯认
能否拥有一个意义高度浓缩的符号体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显著标识。之于共同体维度,符号既以深远的文化意义表征搭建起承载各族先民“我们之记忆”和“现实之规仪”的价值感知体系,更以“宿命天定”式的集体身份确证赋予各族青年消弭族际罅隙、固化情感纽带、共建国族意志的本源性动力。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共意性文化基因,依循“观物—感物—立象—尽意”的递阶序列,通过打造民族文创产品、增量民俗影视供给、举办民族文化风采展等活动,使各族青年于“视”“感”凝熔、“象”“意”互嵌的全感官文化盛宴中深切体悟每一帧民族印象、每一种传统工艺所承载的历史记忆、生命脉动和精神气质,进而将龙图腾、黄河、故宫、石榴籽、大熊猫等标志性文化符号内蕴的“群体意识持续地保持下去,集体意识不断地被激发出来”[32]。
2.巧用具象解码释义,涵养“同根同源”的集体潜意识
习近平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33]161新时代新语境下,有必要紧扣时代特点和审美旨趣,巧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视觉呈现方式深化认知和凝聚共识,如通过智媒技术和全息场域,对文物典籍、汉字诗歌、服饰建筑等传统“显文本”以富蕴“年轻态”的方式重新定义、生动解码,从而使各族青年于沉浸式美学体验和跨时空精神对话中强化“福籽同心爱中华”的情感共鸣、力践“同心筑梦向未来”的国族意志。
3.善用民族交融图志,厚植“籽籽连心”的共同体意识
作为联结共同体成员“过去—现时—未来”记忆图谱的特殊文献载体,民族交融图志既是引导个体在“三交”基础上明晰“我们是谁”身份考量的强有力凭据,也是共同体成员之间弥合记忆“断层”和情感罅隙、凸显民族文化标示性特征的“连心桥”。新时代新语境下,有必要依托古迹遗址、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等荷载民族“共享往事”的“具象化场域”和公共节日纪念仪式等具有“复述性”“循环性”特质的文化涵育载体,通过定期赴馆参观学习、构建“民族文化数字资源库”、民俗博物馆VR体验中心、开展沉浸式“剧本游”等活动,使各族青年于“身体在场”的精神感召和思想升华下飞跃“大汉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非理性之“堑”、跳脱出异质思潮与资本逻辑嵌套编织的“价值扭曲镜像”。
(二)动之以情:以感性直观的视觉叙事基链,奏响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心曲”
1.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建构“语言—文字”可视化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25]143新时代新语境下,应深入挖掘与释放潜藏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的深层文化意象,依托新型媒体图像技术,通过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强化“双语”师资力量、设计开发“双语学习App”、打造《“字”从遇见你》推普纪录片、定期开展“红色诗歌朗诵”等主题活动,赋予方正静态的汉字与声韵悠远的汉语以可视化、可感化、可触化的形象表征,充分发挥共同体教育的辐射示范作用和影视图像的情感动员优势,消弭各族青年之间由语言异声与文字异形导致的“交流壁障”,进而“助推国家认同,升华国家民族建构,塑造中华民族整体形象,画好最大‘同心圆’”[34]。
2.表彰和宣介民族团结先进模范,激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责任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1]45。投射至共同体维度,应通过制作视频彩铃、上传先进事迹宣讲简报、定期召开表彰大会、拍摄专题纪录片、增容主旋律影视作品等形式,“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的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35],进而有效激发各族青年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内源性共情体验,强化“共建、共担、共享”的深层次价值皈依。例如,电视连续剧《大山的女儿》摒弃“高大全”创作程式,藉由平民视角展现家国情怀,讲述了壮族青年黄文秀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以生命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感人事迹,在“由‘事’入手—着意于‘魂’—以情促‘信’”的混融叙事中拉近着当代青年与榜样人物的情感距离、激发着各族青年“同心携契、共筑复兴”的责任意识。
3.聚焦价值共创,搭建有形有感有效的族际互动平台
新时代新语境下,有必要立足“数字殖民时代”青年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现实之虞,在综合考量各族青年个性特点、认知阈限、生存情状的基础上,通过融构多方教育合力、优化民族团结影像的算法占比、开展跨区域研学交流等活动,挖掘提炼出各民族诗歌、小说、舞蹈、音乐等载体内蕴的视觉叙事资源,藉此破除各族青年“圈地自萌”的文化认知羁轭,引导其主动走出“同质内卷,异质区隔”的特定社交圈群桎梏,参与到“九州花开石榴红,福籽同心爱中华”的可视化图符生产中来,进而构建更广泛意义上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呼应的立体化族际互动平台。
(三)持之以恒:以立体多维的视觉隐喻矩阵,缔结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心果”
1.挖掘喻体资源,下好图像供给“先手棋”,实现共同体意识建构的“自塑”转向
时下,西方国家凭借经济科技硬实力和融媒传播主势位,向我国强势输出内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视觉文化,进而通过“美化自身”与“妖魔他者”的“填鸭式”布道,意图销蚀青年“自信自强”的民族文化根基、解构其“本立道生、心凝魂聚”的共同体意识。基于此,应挖掘提炼诸如“石榴籽”“大家庭”“胡杨”等具有普遍认同基础的象征物,依托H5、AR、VR等智能视觉技术,推动涉民族元素图像资源的参照式加工与立体化整合,从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脱原貌不可移、原象不可见、原域不易感的抽象设定,于“动静结合—虚实交融—语图互文”的多模态视觉隐喻矩阵中提升共同体话语的叙事张力和质询魅力、实现共同体形象国际化传播的“他塑”规正与“自塑”转向。
2.聚焦组合集成,打好跨域映射“组合拳”,实现共同体原型意象的高层次复归
共同体原型意象涵指那些荷载了既定概念意指和共享领悟模式,并在各族群众中具有广泛肯认基础的符码形式。当下,“石榴籽”“吸铁石”“格桑花”等符码物象分别因其“紧紧抱在一起”[36]108的果实样态、“紧紧凝聚在一起”[36]42的物理特性、“扎根在雪域边陲”[36]140的花朵样态,隐喻呈现出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民族关系,经“语义—表象”系统的反复“征用”,转义生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37]179的共同发展主题。因此,有必要在契合各族青年审美惯习的基础上,依托数字分身、全息投影、三维建模等现代性视觉技术,深入挖掘提炼蕴藉共同体生成与发展意象的标帜性符码资源,通过对上述典型符号意象的系统梳理和媒介议程的反复强化,归纳凝炼出一套契合各族青年共享的领悟模式、熨帖“三个离不开”民族关系底色的视觉文化符号,借此释溢共同体源像视觉解码的“结构性效应”、提升当代青年“同源共生—携手共进”的“我们感”。
3.锚定线性叙事,练好去伪存真“基本功”,实现对共同体记忆图谱的当代询唤
图像线性叙事指谓以时间顺序推进故事情节和串联人物意象的叙事手法,其“有机完整性”、“情节紧凑性”和“因果承接性”的结构模式既潜移默化地赋能于共同体记忆再现的意义流出,又补益于“共担共建共享”生命存在圈样态的可视化表达。新时代新语境下,有必要在顺应电子时代青年文化消费惯习的基础上,掌握并善用动漫插画、抖音短视频、热门表情包、VR数字博物馆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进行记忆迁移和共识凝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民的共同记忆中,灾难与伤痛比享乐或是光荣更重要,也更有价值,因为它更能紧密地结合民众,唤起患难与共的情感,进而使人民凝聚成为一个坚实的共同体”[38]146。在这个意义上,需以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等关键性历史时段为切入点,通过影视宣传影像,形塑当代青年“家国一体、携手共进”的同类价值意识、提升其对错误社会思潮和“后真相”宣传技俩的理性辨识能力。
(四)导之以行:以“得意忘象”的视觉施为效应,唱响铸牢当代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旋律”
1.创设多元仪式展演,增强“籽籽相拥、同心携契”的行为传承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谓“祀”,即对鬼神、先祖所举行的祭礼,是一种以过程性空间文本和周期性具身展演为操练语言、以视觉修辞符号和音声系统组合为语境载体的象征性活动,“通过仪式,生存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借助于一组象征形式而融合起来,变为同一个世界,而它们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意识”[39]2。因此,有必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0]。新时代新语境下,应充分发挥清明拜祖大典、端午龙舟竞渡、“十一”国庆庆典等全国性仪式展演和开学典礼、入党宣誓、民俗节日等标帜性时间节点的情绪感染和思想浸润作用,通过精心打造“民族团结文化长廊”、组织观看展现各民族风土人情的影像资料、动员参加民俗娱乐和“网上祭英烈”等活动,有效激发各族青年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内源性国族意识,进而使仪式“点燃记忆之火、照亮寻根之路”的情感归附效应得到真正映现。
2.切入生活具象场域,催化“家国一体、休戚与共”的行为自觉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作为筑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亲缘相依—文化共通—经济互补—利益共享”融合发展史之中的定势性心理趋向和群体性重叠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33]165,方能击碎去功能化的“悬浮之窗”,释放出“以象立意—以域施为”的建设性效应。新时代新语境下,应在契合青年生活惯习与审美情趣的基础上,以涵括其具体生存境遇、价值认知囿限和愿景规划困惑的“现实生活过程”[41]152为切入点靶向施策,通过打造“图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街头巷尾集中悬挂五星红旗、在公共文娱场所设置“图绘多彩中华”宣传栏、推广“华夏处处石榴红”系列微视频、分发“籽籽同心爱中华”口袋书等形式,向青年鲜活讲述“一轨九州、同风天下”的内聚型演化进程,生动再现“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建构轨辙。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激发“以情促信、共筑复兴”的行为生成
心存大爱图奉献,愿以无私付人生。时下,“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42]。因此,应在综合考量地区优势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结合优势学科特色和当地资源禀赋,动员青年积极奔赴祖国边疆、深入基层一线、发挥所学所长,通过举办“石榴籽杯”主题墙绘、发放“一册一卡一袋”宣传资料、上传“展青春风采,护民族团结”系列微视频等形式,使青年在“点对点—面对面—实打实—心贴心”的俯身式互动中推动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心双解”、实现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下沉”,进而有效激发当代青年“俯身躬勤大西部,筑梦建功新时代”的行为生成。
四、结 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蘖于华夏先民“代际相袭—整合重构—蕴聚内化”的共享记忆图谱,根植于“满天星斗肇其源,多元一体铸魂魄”的古老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筑—共担—共享”群体类本质的当代显现。当代青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和“生力军”,是解码共同体视觉形象和厚植筑梦复兴新优势的关键力量。时下,逆全球化的浪涌、视觉异质化的趋向和狭隘民族主义的透散,于现实维度给当代青年共意民族源象的型构、共有族群身份的确证和共同体意识的凝铸蒙上了一层阴影。基于此,有必要充分利用智媒技术赋权化、青年意识觉醒化、图像叙事混融化、美好生活具身化等有利条件,唤醒当代青年“百川异源而皆归海,民族多元而铸一体”的视觉记忆、强化其“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情感共鸣、铸牢其“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02).
[4]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DB/OL].(2022-07-15).http://www.news.cn/local/2022-07/15/c_1128836147.htm.
[6]李春燕.缘起·价值·框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图像叙事的三维探赜[J].中州学刊,2023(11).
[7]李明德,寇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具象化传播[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
[8]詹小美,骆红旭.何以“图说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语图互文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
[9]朱敏,李兵.《滇省夷人图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想象和图像表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8).
[10]周梅,谭欣.新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动画符码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OL].(2024-03-14)[2024-04-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731.C.20240314.1643.002.html.
[11]罗成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觉形象工程的实施路径研究: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个案[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3).
[12]廉思,袁晶,张宪.成就预期视域下的中国青年发展:基于时间洞察力理论的新认知[J].中国青年研究,2022(11).
[13]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1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
[15]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1年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6]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1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8][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19]陈文育.关于图像时代的意识形态问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2).
[2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艾瑞克·弗洛姆.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陈学明,吴松,远东,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21]季晓华.泛娱乐化语境下课堂教学危机的缓解[J].教育评论,2014(1).
[22]桑玉成,陈家喜.群体分化与政治整合[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23]张利涛.价值·逻辑·路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之维[J].前沿,2022(4).
[24]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02).
[2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6]张春华.网络舆情的民族因素解析及舆论引导力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8(4).
[27][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9]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0][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1]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32]赵超,青觉.象征的再生产: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文化路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6).
[3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4]刘吉昌,曾醒.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
[3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36]习近平.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3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8]张誉腾.博物馆大势观察[M].中国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3.
[39]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4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2]央广网.广大志愿者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EB/OL].(2023-12-05)[2023-12-31].https://news.cnr.cn/dj/sz/20231205/t20231205_526508027.shtml.
FORGING A STRONG SENC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MONG CONTEMPORARY YOUTH THROUGH VISUAL CULTURE
Li Bo,Song Cong
Abstract:Visual culture is an intuitive way of expression which preserves transient light and shadow and decode the core of value through externally visible symbols.In retrospect,visual worship and image narratives have interwoven a symbolic net of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at present,the involvement of visual wave and the penetration of western visualization have called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prospectively,the panoramic dissemination and digital embodiment have outlined the future ecological pic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s self-constructed group images.However,in the “Value-Distortion Images” created mutually by image hegemony and narrow nationalism,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contemporary youth has increasingly indicated many problems as the superficiality of expression,the stratification of community connection,the dis-embedment of network ecology,and the flattening of embodied attribute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Visualization Bridge” for contemporary youth’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value co-construction through rich and diversified provision of visual symbols,sensual and intuitive base chain of visual narratives,three-dimensional and multi-dimensional matrix of visual metaphor,and “Going beyond the Image” effect of visual implementation,delineating the “Largest Concentric Circles” of the embracing of all ethnic people and the co-construction of renaissance.
Keywords:Visual culture;contemporary youth;the Chinese Nation;a sense of community
〔责任编辑: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