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的女性近3亿,其中有1.5亿女性正处于围绝经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围绝经期女性将超过2.1亿人。围绝经期是焦虑、抑郁症的易感期,研究表明,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从绝经前的14.5%上升到绝经过渡期的18.2%,再到绝经后期的19.6%;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从绝经前的3.1%上升到绝经过渡期的7.0%,再到绝经后期的7.4%。
围绝经期女性面临着赡养老人、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问题,均会产生各种压力,如果长时间处于压力较大状态,就极易诱发心理问题,从而引发中重度焦虑、抑郁。因此,尊重、理解和关爱围绝经期女性,预防和减少围绝经期的“不开心”,是一个重要的话题。那么,围绝经期女性怎样才能做好自我解压呢?
1.注意力转移法
围绝经期女性常常面临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容易感到苦闷、烦恼,从a49cac4eb1639625e83a513687768b03而导致情绪低落。这时,可暂时抛开眼前的麻烦,不去想引起苦闷、烦恼的事情,到室外走一走,到风景优美的环境中玩一玩,冲淡或忘却烦恼,从而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或者把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中去,如游戏、游泳、慢跑、打球、打太极拳、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书、跳广场舞、唱歌等;也可以改换环境,如外出散步、旅游参观、调换居住地点等。注意力转移的原则就是将注意力转移至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物上,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以此缓解压力。
2.情绪宣泄法
由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忍着”是不会变好的,只会陷入“情绪怪圈”。情绪在适当的时间、场合表现出来,才是人之常情。但情绪表达时也不能任其发展,“喜怒有常”就是要符合常情,合乎常理。此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如哭泣、倾诉、运动等,尽情倾泻自己内心的想法、疑虑,释放被压抑的消极情绪,促进自我心理机能的恢复,缓解心理压力,最终达到解除内心愁苦的目的。
3.自我激励法
“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会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围绝经期女性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恐惧、内心不安、对事物失去兴趣等负面情绪。自我激励法是控制负面情绪的好方法。围绝经期女性可以恰当地运用自我激励法,给予自身价值的肯定。向前看,将负面的东西抛诸脑外,适当给予自己鼓励,使自己从困难和逆境造成的不良情绪中振作起来。
4.心理换位法
围绝经期女性常常会出现无端的心烦意乱,时而兴奋,时而伤感,遇事容易急躁,与家人或周围人关系不协调。如果以自我为中心,不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处境,不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不管家庭、朋友及周围的人的心理反馈和要求,习惯于单向交流,就必然会阻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传递。心理换位法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通过心理换位来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思想,这有助于融洽人际关系。
5.升华转化法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不要放弃希望,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是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发掘调动思想中的积极情绪,把消极情绪升华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坚定内心,我们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救赎。
(摘编自《大众健康》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 王月宾 杜蕊 邮编:6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