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首诗能表达遵义高高挺起的脊梁,我愿意用诗的名字歌唱黔北工业艰苦卓绝的往事。
——题记
引言
读《水浒传》看过洪太尉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着银手炉,降降地烧着御香。这里的“脊梁”是指身体的某部分即骨骼之主干。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有“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里的“脊梁”是指国家、民族中起中坚作用的人。
中国日报网报道:遵义高新区挺起工业脊梁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这里的“脊梁”是指经济命脉,GDP收入主要渠道。
一份报告材料《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局2023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显示:遵义市规模工业企业达728户,十大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138.18亿元。仅“主战场”遵义开发区,就有工业企业2875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707户,工业总产值占90%以上。
工业是遵义的“脊梁”,名副其实!
历史永远会记住,1935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一次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90年后,遵义发展如何?
90年后,遵义工业的崛起是否像当年中国革命一样波澜壮阔?
一、沿革:“三”说遵义
道家思想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是什么?《说文解字》里,“三”代表“全部”的意思,也是泛指之数,无穷之数。比如“一而再,再而三”“三省吾身”“举一反三”等等,这些“三”,都代表着“多次”之意,并不专指一个实数。
而这里所说的“三”,是指三线建设。什么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历史意义何在?三线建设给遵义留下的是什么?解读好三线建设,也是解读好遵义工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可以这样说,有了三线建设,才有遵义现代新型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解密三线
汽车沿着蜿蜒山路前行,全是山。山坳里分布着极其稀少的人家,偶尔可以看见几间旧房隐蔽在丛林中,却不见村民,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哪里?
继续向前,薄雾渐渐散去,一个房屋集中的村庄出现在眼前,接着就是红砖和灰砖连片的厂房,“巍峨”出现在眼前。“到了,到了!”文联的小蹇和工科局的老欧几乎同时说,周作家,下车吧,目的地到了。
这里是黔北,黔是贵州,黔北指遵义。
黔北?我除了知道“遵义会议”和红军在这里战斗过以及国酒茅台外,其余也是一片空白。比如,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经济社会等等。
请不要责怪一个说实话的人。这次,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九十周年活动前夕,我心怀敬畏来到遵义,目的是想追寻一座红色之城快速发展之路,探秘一段中国西部工业惊心动魄的往事。
遵义,南邻省城贵阳市,西与四川接壤,北面紧靠重庆,东连铜仁市的德江、思南、石阡三县。西南接毕节金沙县。遵义,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地势起伏,山川壮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地理角度看,遵义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之间,水资源丰富,为工业用水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在资源方面,遵义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锰矿等储量可观,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遵义市是红色圣地、革命圣地。因为山路曲折,红军好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因为大山丛林,红军好隐蔽作战;因为大山关隘,红军好歼灭敌人。
提到山,自然是大娄山,娄山关战斗是遵义战役的关键一战,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毛主席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仿佛永久飘荡在山风习习、雾霭弥漫、崎岖蜿蜒的雄关之上。
这是历史的定格。
山,给黔北带来了荣光。
而山里,隐藏着太多的秘密。
上海到遵义的知青,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大学文学院长叶辛在他的《历史留给后人》里这样写道:“当我在1969年来到贵州偏远蛮荒的村寨上插队落户以后,就在离我生活劳动的寨子十几公里的地方,二三十公里的大山深处,三五十公里方圆内的山山岭岭之间,就有不少三线建设的工厂。至于整个遵义地区,那就更多了。作为一个务实的知青,作为插队在村寨上的男女知青们,往往带着羡慕的目光远远地望着这些厂矿,渴望有朝一日能到这样的工厂里去当一名职工,至于这些工厂究竟做些啥生产些什么东西,我们则一无所知。当年,这一切全是保密的。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工矿企业分为三大基地:061、011、083,还有紧挨着遵义的长征基地,它们都是造飞机、造导弹的巨无霸企业。”
山岚散去,大雾速开,秘密不再深埋,火器不再隐蔽。当时间揭开神秘面纱,轰隆声,机器声,喧嚣声,迅速从山坳撤离!
由此,神秘隐藏于黔北大山里的三线建设逐渐开始解密。因为已经解密,这次,我才有机会深入实地了解大山里的装备制造业曾经的繁华。
这天上午,我们到达两座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也是我们要去的目的地。破旧的厂房,高大的梧桐树依然在,曾经轰隆的机器在厂房里振动留下的痕迹依在,电影院还在,剧场还在,舞厅还在,食堂还在,澡堂还在……只是大门紧锁,屋顶上已被青苔重重包围,窗户玻璃破的破,掉的掉,铁器锈迹斑斑,小路上杂草丛生,人声鼎沸、热闹无比的昨天早已走远!
行走在寂静的、巨大的厂区骨架里,清风拂面,脚下的水泥路凹凸不平,突然有一阵悲凉的感觉涌来,当我正在心里叹息,多么好的厂房啊,废弃太可惜了!大约是看出了我的表情,已经退休的朱克文老师急忙向我解释,搬迁后的新厂房已经建好了,开始生产了。
正好是周末,朱克文老师专程从家里赶来接待我们,给我们介绍原来三线建设工厂遗址的一些情况。他是典型的三线人,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甚至宝贵的一生都献给了三线建设事业,对三线建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情怀。
“你要写遵义工业,就必须了解三线建设在遵义!”
“你要写遵义新型工业,就必须了解遵义工业历史沿革!”
刚到汇川区的当天晚上,区文联主席肖维和副主席王静都这样给我说。肖维还给我找了几本关于遵义、关于汇川三线建设的资料,让我参考。
遵义人厚道!
工业基石
抚今追昔,遵义工业的起步非常艰难。解放初期,遵义仍处于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以小手工、小作坊为主。然而,正是这样的背景下,遵义人民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工业的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陪同我去山里参观旧厂区的汇川区工科局的老欧,叫欧秀峰,是第二代“三线人”,早年父母从外地来到遵义,奉献青春和热血,自己就在遵义出生。他在遵义工业系统工作几十年了,是个遵义“工业通”,这就方便了我的“情报”收集。
一路上,我们聊得很开心,十分投机。他给我们普及了很多三线建设的基本知识。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局势动荡,中国周边的国际关系趋于紧张,中国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军事压力、战争挑衅和侵略威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根据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所谓“三线”,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海沿边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是指位于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地;二线地区是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是指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13个省、区。
1964年9月,中国第一、第三、第七机械工业部分别组成踏勘小组至贵州选点,遵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指示,这里地理位置、矿产资源等条件十分符合三线建设工厂选址的要求,遵义成为贵州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
正是从那个年代起,061基地、长征基地、5707厂、天义厂、85厂、87厂、906厂、碱厂、遵义医学院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和学校进入遵义,使得遵义有了全国知名的航天军工基地、低压电器基地、飞机发动机修理、航空继电器、铁合金、钢丝绳、海绵钛、医学院校……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矗立在黔北大地,一派繁荣之景象出现在黔北大地。
叶辛说:“1964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在我生活的上海,这件事只用两个简洁的字来叙述,那就是‘内迁’。被挑选即将去内迁的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涉及企业管理的职工,不但自己激动不已,其父母、配偶、子女亲属都感觉他们的生活形态即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用一句当年的话来说,‘好人好马上三线’。这‘好人’,指的是去的人必须根正苗红,立场坚定,热爱祖国热爱党,有崇高的阶级觉悟和革命自觉,在生产上、技术能力上、攻难克坚的科研中,还必须是响当当的众人认可的尖子。而‘好马’,则形容是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生产工具,他们要在‘靠山、分散、隐蔽’的地方,有的干脆就在山洞之中,摆开战场轰轰烈烈地干一番。”
三线建设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但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在那特殊战场上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老一辈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至今难以忘怀。参加过三线建设的人们都有艰苦而有意义的回忆,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特殊时代,人民的心纯朴如镜。
三线建设的参与者朱世德回忆:从1964年起,全国各地邮政线路上频繁地出现了一个新“地名”——凯山。有人认为它是市,有人认为它是县,可在地图上怎么也找不到它所处的位置,于是乎则认为它可能小得上不了地图。其实它是黔北深山里,寄托着从领袖到人民极大的希望和期望,拥有千军万马的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航天军工队伍;它是潜伏在这万山丛中铸造和平盾牌的中国最大的航天产品基地之一,它的前途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密切相连,它的脉搏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凯山”——就是它为了保密而用的通讯代号。
三线建设的参与者王贤学讲道:“当时在大山里修建厂房,没有路,就自己开山筑路;没有粮,就自己翻山越岭把粮背到工地上。在没有住房的条件下,大家就拉起帐篷,帐篷不够,就搭草棚。有一次,大家睡到半夜里,忽然觉得全身冰冰的,用手摸被子湿透了,才知天下了雨,草棚是漏雨的。大家惊醒后各摸各的手电筒,在不同的漏点上放上脸盆、雨伞、饭盒饭碗,那‘交响乐’的合奏声虽然一时会引起人们的发笑,可不一会儿人们又都进入酣睡之中。”
这就是三线精神!
三线建设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更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留下的“奉献祖国、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三线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中,应该永远传承。
三线建设不但促进了遵义工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对遵义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线建设期间,遵义的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工业体系建立交通网络逐渐完善,城市化进程全面加快。三线建设,为遵义工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大批工厂与人才从沿海大城市迁入遵义,使得遵义工业迅速崛起。
精神财富
三线建设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符号。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厂房、老矿区、旧设备,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足迹和辉煌,浓缩着一段遵义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
这便是遵义工业的宝贵遗产。
我们无须问为何有这样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有“曾经荒凉也繁华”,自然便有“曾经繁华也荒凉”。
时光在流逝,历史在变迁。“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经济建设迅速发展,遵义实施了“退城进园”“退二进三”等工业布局调整,遵义三线企业也面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异地搬迁,许多三线企业和职工同样承受着国企改革的压力和阵痛。
正如1964文化创意产业园第一任董事长何可仁所说:传承是一种责任!
如何传承?
一个巨大的问号摆在长征电器基地的废墟上。
何可仁几天几夜难以入眠。
让他难以入眠的不仅仅是想起曾经荒凉也繁华的上海路,更有其他重要原因,那就是如何让长征电器基地把三线建设工业文化遗产科学合理地保护下来!这是一个既紧迫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遵义的上海路在哪里?它背负了怎样的历史重负?
我们听听遵义人讲上海路的故事。
上海路最早叫青年路,青年路东起遵义市北郊的松子坎山堡南麓,与新街至茅草铺的公路相接,自东向西顺山势而行,沿凤凰山北麓蜿蜒起伏延伸,经过千田坝、汇川坝、遵义师范学校至高桥。1967年,突然,“与美帝国主义抢时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大三线”等大幅标语,换成了“打倒走资派,誓死保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等标语。正是在这个时候,青年路换了一个很有时代性的名字:反帝路。1976年末,反帝路更名为井冈山路。1978年初,井冈山路两侧种上了梧桐树,成为当时遵义市最为亮丽的一条街道。随着长征电器基地的发展,1986年,井冈山路更名为上海路,是为了纪念那些千里迢迢从大上海来到遵义,为遵义现代文明、工业文明做出不朽贡献的建设者们。这是遵义人民为他们树立的丰碑,是遵义人民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切情怀。
关于长征电器公司,情况如下:遵义三线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1964年,中央决定在遵义建设一个年产低压电器主要元件60万件的电器生产基地——第一机械工业部长征电器基地。地址在如今的西安路、上海路、北京路一线。
当时的长征电器公司一带,还是一弯缓坡梯田,梯田周围散落着几处村落,低矮的木屋间杂着土墙茅屋,靠近凤凰山一侧,半山坡上有几处废弃的砖瓦窑和石灰窑,唯一的一幢两层青砖瓦房湘江医院高耸在荒冢杂草丛中。“傍晚听鸦啼,入夜闻狼嚎,令人毛骨悚然。”多年后三线建设者刘锦祥、薛锡根等人在其回忆中如此描述当时上海路一带的情形,由此可见当时的荒凉。
三线建设后,上海路开始繁华起来,车水马龙。如今,上海路沿线早已是中心城区最为繁华的区域之一,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美丽的花园小区呈现在人们眼前,只有那些散落的旧家属区、遗留的厂房在默默向人们诉说当年三线建设的奋斗历史。
长征电器搬迁后,留下的老厂房如何处置?有人说搞房地产开发,也有人说直接卖掉。而这时,一个人站出来为文化发声,他提议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
又是何可仁。
《1964文化创意园诞生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读来沁人心脾: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低碳产业,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小,附加值高,而且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着力点。
遵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红色文化、沙滩文化、土司文化、白酒文化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推动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名片和优势。
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填补遵义工业文化和三线建设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空白!
何可仁的观点得到上级有关部门认可。
2014年6月19日,园区建设项目得到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准。
2016年5月,“1964文化创意园”隆重开园。
创意、时尚、休闲、怀旧是园区四大主题,在这四个主题下,划分为文化创意区、三线文化展示区、旅游休闲区、艺术广场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主要包括创意办公、遵义三线建设博物馆、遵义1964美术馆、遵义市军民融合展示中心、梧桐树广场、岁月广场、主题酒店等。
这样,长征基地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很快,1964文化创意园红遍遵义。
2021年,国家工信部将其列入第四批国家工业文化遗产。
先后被授予多项称号: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三线建设研讨会论坛基地、国家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成员、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等。
不得不去,也不能不去。
上午9点,我们到达1964文化创意产业园,这里已经汇聚了许多参观者和游客。
进园区大门,广场中间有一个蒸汽火车头,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火车头前方有7个字:备战,备荒,为人民。见此场景,一下子把我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梦回三线建设时代。
1964文化创意发展公司副总经理万露露,已在广场等候我们,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怀着景仰之情参观遵义三线建设博物馆。
博物馆是利用原老厂房改造的,整个博物馆围绕着三线建设的时代背景、遵义三线企业的建设、发展、影响,通过实物、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呈现给观众,馆内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生活用具和历史文献、图片等多件珍贵文物。
遵义籍旅美作家汪洋这样感叹:长征厂变成了“1964”,是的,消失的本身总是让人有些淡淡感伤,何况是曾经那般辉煌,曾让遵义人仰慕艳羡不已的长征厂。但是,时代在前进,变是一定的,关键是怎么变,变成什么样子。我欣喜地看到,“1964”作为一片全新的艺术休闲区,它依然保有了长征厂原有的一些气息,不仅是工厂遗迹,而是一种腔调,一种格局,一种气质,这与遵义人记忆中的长征厂是吻合的——它在精神风貌上对遵义人依然有着引领和榜样的作用。
怎不惊叹?!
怎不震撼?!
二、蝶变:“数”说遵义
量变到质变,这是一个科学的规律。遵义工业的发展也适合这个定律。在了解遵义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我收集的大量数据可以佐证。
遵义工业的发展是否从零开始,我不去追溯更多的渊源,数据说话,我把遵义工业总结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三线到新型。实际上这些数据只是一个侧面反映遵义新时期工业发展状况,遵义工业发展真正的现实是道长路远。
20年:汇川区树立工业标杆
2003年12月,一个喜讯从北京传来,它对汇川63万人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国务院批准成立遵义市汇川区。
20年过去,汇川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汇川的另一个身份是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在1992年7月就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0年,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汇川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运行机制,这无疑是给汇川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而今,汇川区是遵义经济、政治、科教文化中心,贵州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是贵州省“1+9”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10余张国家级金质名片。
汇川有独特的地位优势。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核心腹地,北距重庆250公里,南临贵阳150公里,位于成渝经济圈和黔中产业带接合部,域内杭瑞、兰海、渝黔高速途经辖区,立体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可同时融入重庆、贵阳“一小时经济圈”,是黔中城市群与成渝双城经济圈联动的重要枢纽。
由于三线建设时期,汇川是重点企业分布区,所以企业在转型和搬迁时,任务重,压力大。
这些都通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模式得到消化和解决。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23年,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6.81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家;亩均工业总产值355.71万元;新引进项目36个,到位资金35.04亿元;进出口总额约2.31亿元。
遵义市工业和科技局副局长吴泽宗告诉我,汇川始终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形成“装备制造突首位,优质烟酒展优势,绿色食品带乡村,数据能源引未来”的“1+3”新型工业化现代产业体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024年5月16日,在“纪念遵义会议九十周年·名家名刊看遵义”座谈会后,我立即奔赴汇川区,实地体验汇川工业的发展态势,感受汇川工业的伟大蝶变。
这是一家崭新的工厂,名字叫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厂房是完全标准化建设,车间里一派现代化气象,虽有机器响动,但并无噪耳之音,上万吨的机器正在默默工作。
年轻的李经理告诉我们,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提出了“军民结合”的方针,实施“军转民”战略决策,在确保集团内和集团外型号武器系统铸锻件配套的情况下,积极进入和开拓民用产品市场。搬入新厂区后,生产供不应求。“好几个亿的订单还在赶哟”,他说话的时候面带笑容。
原来,这家工厂就是汇川三线企业蝶变过来的。
1968年,国营3257厂成立,由上海汽轮机厂等3厂联合包建。2000年,注册成立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由航天新力收购。2006年,航天新力收购原国营3267厂破产资产。2008年,批复航天新力代号为“3297厂”。2020年,企业更名为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航天新力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改制,重组,蝶变,经过这些,多数三线企业实现了华丽转身。
继续参观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情况还是这样,一个字,新!与原来藏在山里的旧厂房相比,完全是公园式现代化厂房。
看了几个装备制造企业,而且新址与旧址对比,明显感觉到都是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给汇川工业奠定的基石。正是有坚实的基础,航天航空、高中低压电气、智能家电等先进装备制造业才得以蓬勃发展,航天天马、天义电器、航天新力、泰永长征、长征电气、中航电梯等一批优秀企业跻身行业前列,形成了以航天航空、汽车家电及零部件、基础配套件为主的制造业产品体系。
遵义工业迅速崛起,不仅带来了效益,也带来了荣光。
梅岭电源化学电池助力航天火箭驰骋太空、新力科技ITER项目铸造国际核太阳、凯星液力变速箱亮相珠海航展、乌江机电超临界萃取技术领跑全国。汇川装备制造基础强劲、门类齐全、链条完整,总量超100亿元,同时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省级创新平台47个,平台总量位列全市第一,科技赋能产业作用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汇川着力抓园区,聚产业,强链条,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自南向北规划建设了高坪工业园、外高桥工业园、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临港遵义科技城、粤黔协作珠遵产业园,形成“一区五园”发展格局,将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向园区集聚,是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重工业得到良性发展,汇川经济航母得以快速向前。
另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汇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是建区之初的11.8倍。
在2008年以前,中航电梯还是一个产值不足2000万元、净资产负债6万元、濒临破产的企业。为摆脱困境,在汇川区“退城进园”号召下,中航电梯大力实施易地技改,在新厂打造智能化生产线,加大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自主研发智能电梯、电梯物联网、智能变电系统及智能高低压成套设备等。
中航电梯走过20年,除了离不开市场思维和科技创新,还有遵义工业发展的“总指挥棒”的正确指挥。
20年间,汇川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1+9”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优势,紧紧围绕“装备制造突首位、优质烟酒展优势、绿色食品带乡村、数据能源引未来”的产业发展定位,构建起“1+3”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
这就是“总指挥棒!”
一路跌跌撞撞走到如今,这家同样是弱冠之年的汇川企业,已成为贵州省内唯一一家集电梯设计、制造、销售、安装、维保、改造为一体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拥有专利技术200余项、人才储备300余名,还和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建筑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实现产值超5亿元。
中航电梯实现华丽蝶变的20年,也是汇川区加快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20年。
20年来,汇川工业立足自身,成绩显著,力争成为遵义工业经济发展的标杆。
400亿:打造数字经济主战场
2024年5月18日,结束对汇川工业的采访,我来到红花岗区,了解遵义高新企业发展情况。
时间是周末,我以为工作人员时间要宽松些,哪知全部都在开会,就连高新区主要领导都在场部署工作。接待我们的工信局副局长辛富彬,气喘吁吁地从楼上跑下来,连声说:“等久了,等久了,不好意思。”
其实,我很理解他。
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在直线升高,所以,作为工业企业主管部门更是一刻也不歇息,奋勇直击。
比如,要不定期深入辖区规模工业企业走访,面对面听取诉求和建议,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
比如,要不定期主动到企业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和劳务用工短缺问题。
比如,要不定期到企业帮助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为企业服务有大量工作要做。
这一点,贵州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最有发言权。同样受到益处的贵州精立航太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等等,高新区工业企业几乎所有企业都有同感。
变管理为服务,这是高新区各部门最大的工作亮点。
400亿,什么意思?
这是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25年的奋斗目标!
2024年,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遵义高新区上下“莫敢不从”,只有快马加鞭!这个部署和要求就是遵义高新区要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挑大梁,将其打造成为全市数字经济主战场。
在时代的号角声中,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抉择者提出了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和健康医药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大数据场景应用和数实融合为主抓手,全力攻坚全市数字经济主战场的发展定位,也就是他们通常简称的“3+1”主导产业。
目标自然出现:到2025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这是一个触手可及的目标。
在解释“触手可及”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下,红花岗区以及高新区的工业基本情况。
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遵义高新区,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南部,2022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规划批复面积6.12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34.1平方公里。到2023年底,区内有标准厂房128万平方米,工业企业50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个,省级科技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各1个。与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10个。有效发明专利达702件。数据显示,2023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23亿元,增速2.3%;完成工业增加值36.19亿元,同比增速14.8%;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12亿元,占比73%,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指导辖区企业申报获批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其中复审4家,新增19家,新增增速171%。完成技术合同交易243项,成交额15.6亿元。获得贵州5G应用示范项目认定2个。建设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标杆项目2个、示范项目15个。全年完成税收总收入14.52亿元,解决就业1.8万人。
了解了遵义高新区,我们再来了解红花岗区,其实他们是“绑在一起”的,高新区是为了工业发展而单独开辟的“阵地”,但是这个“阵地”仍然属于红花岗区。
或许,你不知道红花岗区,但是我想你应该知道遵义会议。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就在现在遵义的红花岗区内。红花岗区是遵义市辖区,是遵义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历来是遵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原为县级遵义市1997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更名为红花岗区,人口超过百万人。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因此而名扬中外,彪炳史册,被誉为“转折之城”“好运之城”。
红色红花岗的工业优势在哪里?
首先是新材料产业。红花岗区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推进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电池材料为代表的先进能源材料,钢铁及其制品、锰及锰系材料为主体的黑色金属材料,钛及钛加工和铝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材料。三线建设作为红花岗区工业经济起步的重要标志,为红花岗区钢、锰、钛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贵州钢绳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金属线材制品专业生产基地。红花岗区矿产资源禀赋,在贵金属、有色金属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锰、铝、铝土矿伴生镓、铝土矿共(伴)生锂等矿资源被广泛应用。其中锰矿资源是全省最丰富的地区,经过多年开采依然占全省总量半数以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对我区有色金属、新能源电池、先进钢铁材料等产业发展起到有力支撑作用。
其次是先进装备产业。红花岗区拥有巴斯巴、大地和、新蓝辉、航锐航空、精立航太、飞宇电子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及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企业,产品品类结构持续优化。精立航太航空航天高端紧固件结构件研发及制造项目、筑芯威防浪涌芯片项目、贵州弘智达年产200万枚半导体项目等一批高精尖项目陆续投产为产业发展持续助力。
第三是健康医药产业。遵义市有“天然药库、黔北药都”的美誉,现有品种2122中药材品种和超200万亩种植面积可以提供丰富原材料,其中金钗石斛、天麻、杜仲、金银花等道地中药材品种可为发展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依托遵义高新区医药大健康产业园,集聚万胜药业、廖元和堂等传统龙头药企,形成了廖氏化风丹、生精胶囊、复方胃痛胶囊、九味痔疮胶囊等独家品种,市场稳步拓展。
2023年红花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12.4亿元,占总量的73%。
红色红花岗的工业特色在哪里?
走进红花岗区,明显感觉到“数”“智”赋能工业企业,在这里真正落地。2023年以来,随着数字化应用不断普及,在遵义国家高新区盈田工谷工业园,作为以研发、生产智能瓶盖为主的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在把产品升级为“智慧e盖”的同时,开发联通酒企数据链的“e码库”“e供应”“e营销”等酒业物联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打通酒企大数据链。
除了白酒瓶盖企业,近年来,红花岗区还引进酒盒、酒瓶等相关包材企业,拥有白酒包装企业20余家,正在构建更加完善的白酒包材产业链。红花岗区优特钢精深加工技改项目是贵州省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该项目引进了世界先进的电炉炼钢等设备,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化”的现代化工厂,推动了红花岗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双碳”大背景下构筑发展新优势的低碳绿色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位于遵义高新区的遵义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获得600多项国家专利,并参与制定了17项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2023年产值超过2亿元。
一个个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处处项目工地塔吊林立,一家家高新技术企业奋勇争先……这些景象的背后,是红花岗区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所以,400亿目标触手可及。
2000亿: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遵义市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五大基地”建设为主牵引,以开发区为主战场,以首位主导优势产业为主抓手,“市产融合作发展”获工信部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典型案例。
遵义市工能局有关人士向笔者介绍,2023年遵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省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9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通过2家;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制造服务业龙头企业2家。
遵义市不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电动遵义取得新成效。全市建成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1815个,完成数量全省第一,为全市推进电动贵州奠定坚实基础。
全市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不断深化,工业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不断加快。获第六批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习水经开区获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称号、中航电梯获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称号。
遵义市工能局立足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指导各县、区(市)因地制宜,科学选择主导优势产业,全力推进“酱香白酒”首位产业,“基础材料、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主导产业,“现代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新型建材、生态食品、现代化工、健康医药”优势产业,形成了主业鲜明、重点突出、错位发展的“1+2+7”产业发展体系,重点产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截至2023年12月,全市有规模工业企业728户,2023年十大工业总产值完成2138.18亿元。
超过2000亿!
遵义十大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一个侧面反映了遵义工业的蓬勃崛起。
遵义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一群人默默地奉献。
2023年,遵义市工信局工作人员先后联合其他市直部门,不辞辛劳奔赴长沙、宝鸡等地开展招商活动达11次,赴省外开展招商活动达20余次;累计新引进工业项目到位资金326.19亿元,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64.03%,高于目标任务9个百分点。
工作务实,这是我在走访中最大的感悟。
由此可见,在红花岗区看到的加班情景,完全是常态。
三、驰名:“酒”说遵义
遵义驰名世界,除了遵义会议这个红色主题外,还有“酒”,比如,国酒茅台。
遵义市的仁怀、习水、汇川以“黄金三角”之势分布于被誉为美酒河的赤水河谷,赤水河畔,酱酒飘香,这一点世人皆知。
其实,遵义的名酒除了茅台酒,还有其他白酒。遵义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酱香白酒产业集群。这个集群的经济价值十分庞大,据统计,2023年,白酒产值在遵义市十大工业产业中占比超过50%。
这就是遵义的酒业!遵义市在工业发展方面“重”“轻”并举,发展有度,白酒产业早已超过“半壁江山”。
这一次,我不去仁怀,也不去习水,就以汇川区白酒生产为例,得以一窥。
珍酒:中国白酒一号工程
到达遵义的第三天,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位于汇川区的贵州珍酒厂。
美丽、干净的厂区环境让我们眼前一亮,刚进厂区,一股浓浓的酒香迎面扑来,厂区花园里一派白酒文化气息,漫步其中细观其介绍,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真是一家了不得的酒厂!
珍酒的诞生还有一段“高层”故事。当时,这个酒厂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承载着伟人的嘱托与期望。
在厂区的一个外墙上,我清楚地看到这样几个字:中国白酒一号工程。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珍酒是根据1958年毛主席“扩产万吨优质酱酒”的指示,由周总理安排调度、方毅副总理主抓落实的一件大事,当时被称为中国白酒一号工程。
1975年,茅台酒厂原厂长郑光先率多位技术精英创建了贵州珍酒厂。1988年,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中,珍酒荣获国家质量奖优质奖,成为贵州三大酱香品牌。同年,经外交部礼宾司、经贸部交际司、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等单位认可,成为两大国宴酱酒。
2009年,贵州珍酒厂改制重组,更名为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近年来,珍酒深入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以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为契机,抢抓机遇,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4月27日,以珍酒为核心企业和旗舰品牌的珍酒李渡集团,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国酱香白酒第二股,也是近8年来白酒行业唯一成功上市的企业。
近几年来,珍酒累计投入超百亿扩建产能,陆续开启了石子铺老厂区、赵家生态沟酿酒区、珍酒庄园、清溪沟酿酒基地、茅台镇双龙村酿酒基地和仁溪沟酿酒基地等六大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珍酒优质基酒储存6.5万吨,下沙季投产4万吨,产能规模稳居贵州前三。同时,珍酒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珍十五、珍三十成为酱香酒主力品牌,2012、2013真实年份酒和1988年份酒等高端光瓶酒系列产品成为行业爆款。
2023年,贵州珍酒营业收入45.83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9.37亿元,同比增长25%。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3年收入计,贵州珍酒是中国第四大、贵州第三大酱香白酒企业。珍酒现有员工8000余人。
珍酒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绿色工厂”“贵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第四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2021—2023年贵州省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企业”等多项荣誉,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2022年、2023年,珍酒连续两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名列榜单中酱酒品牌价值第三位。
珍酒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在助力乡村振兴、坚持绿色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凭借在环境、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优秀表现,珍酒获万得社会责任“AA”评级,综合得分在白酒企业中排名第一;入选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成为全国50家入选企业之一。
在公司的文化墙上,我看到了一个题词:珍酒,酒中珍品。给珍酒这样赞誉的不是别人,正是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其实,这个酒厂的名字来历,也是1986年,根据方毅副总理“酒中珍品”的题词正式命名的,珍酒是唯一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命名的白酒品牌。
2018年2月,珍酒酿制技艺被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遵义。说的是遵义白酒产业的大与强。大在产能规模,强在产业集群。
在遵义,除了酿造白酒之外,配套的红高粱种植、包装材料、酒糟循环、污泥利用、仓储物流等集群的建设都较为完备,形成了相对完整自足的产业链。
值得称道的是,遵义以白酒产业链的前后延伸,间接带动了当地超过50万个就业岗位。
其中珍酒,2023年,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合作模式,在遵义下属区县种植高粱40万亩,带动4万余户农村家庭增收。预计“十五五”末,珍酒将带动原料、包装、物流等上下游产业超千亿元产值,新增就业5万人、带动上下游就业30万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董酒:中国白酒文化担当
这一次,我要去品董酒。
同为遵义美酒的董酒,因其独特的配方和手工工艺酿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董香型白酒,我很惊奇,为什么它叫董酒。
来到董酒厂,工作人员只是短短几句介绍,就极大地吸引了我。
它是中国传统白酒十二大香型董香型的代表,以130多味本草制曲,工艺独特、风格独特、香味组成成分独特,在中国传统白酒中独树一帜,1963年被评为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其配方和酿造工艺体系是白酒中唯一受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保密局保护的国家机密。
一种酒以自己的名字确定香型,一种酒被赋予国家机密,这难道不是神州佳酿?
这难道不是一种至高荣耀?
逐渐深入董酒厂,那还真是“懂天下不如董酒”。
挖掘董酒历史,我发现,董酒源自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街道一带。董公寺先贤结合当地水土、气候、原料等条件,酿造出别具一格的“董公寺窖酒”,其酿造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1942年被浙大教授们品尝后称赞不已,并建议更名为董酒。在历史的沉降中,1957年董酒恢复经营,样品送上级鉴定,国务院总理办公室批示:“董酒色、香、味均佳,建议加快恢复发展”。1963年国家轻工业部组织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经专家们盲评严格筛选评定,董酒进入“中国八大名酒”行列,之后连续四届进入中国名酒梯队。专家称谓之:酒液清澈透明,香气优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
董酒的神奇在哪里?
董酒神奇在工艺。董酒引百草入曲,为传承中国数千年以来酿酒文化脉络之活化石,是我国国粹——中医“平衡”健康理论和传统白酒健康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酿造工艺是世界上同时采用大、小曲发酵、双醅串蒸的蒸馏白酒。酒体带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本草香,但它却不是药酒。
董酒神奇在品质。人们常说,一方山水,蕴含一方人的性格,其实,酒也一样。董酒被称为“神州佳酿”的密码,就蕴藏在那些不一样的山、水、匠心里。翻开遵义地图,大娄山山脉从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乌江与赤水河从两侧流过,山的险峻和水的秀美彼此交融,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驻足,带来湿热多雨的气候。山峦绵延起伏之间,一条随季节变化颜色的赤水河分外醒目,再加上特殊的暖湿气候条件,成就了遵义好酒比肩世界顶级烈酒的重要地理环境。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下,一瓶董酒从投料到出厂要经过1258道工序和节点的锤炼,从投粮到蒸馏出新酒需要2年,储存3年,整个酿造周期至少需要5年时间。
最震撼的是董酒在建的新厂区,它与老厂区一墙之隔。
2021年7月3日,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新增4万吨技改扩建工程,这是董酒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董酒迈入了发展新阶段。这个项目,就是新厂区建设。
站在新厂区已经落成的东大门门口,一种强大的酒文化感知给人带来巨大的冲击。
东大门看上去十分恢宏气派,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设计是有奥妙的。为什么要建造如此规模宏大的大门?
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友平经过长时间思考后,他认为,董酒人对古往今来天地自然和先贤智慧等要有敬畏之心,所以大门设计必须讲究。为此,蔡友平特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王经民担纲设计和建设重任,最后竣工落成的东大门,整体大气恢宏,从中可以触摸到厚重而鲜明的华夏文明传承之脉络。
东大门恢宏庄严的门柱分立左右两侧,似文房四宝中的对章(代表国密工艺和配方两大核心),柱身“密”字环绕。嵌入“四神”之玄武、朱雀形象,寓意紫气东来。柱顶立一对青石麒麟瑞兽,左(南)边麒麟底座雕刻犀牛角,象征吉祥如意;右(北)边麒麟底座雕刻有葫芦,象征福禄双至。门柱上大门的门卫房正面左右采用中国南派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惠安石雕的镂空窗花装饰技法,雕刻百草图案,借意董酒的“百草入曲”,上部用“密”字纹路装饰环绕,房楹分别镌刻“水滴石穿愚公志,承前启后董道心”“经方百草蕴双绝,串蒸工艺第一香”两副对联,充分彰显董酒人矢志不渝的传承精神与匠心品质。照壁正面中间采用浮雕手法嵌刻“董”字书法字体,四周浮雕顶层雕刻蝙蝠吉祥图案,底层雕刻如意祥云,寓意福从天降,吉祥如意,两侧镂空雕刻吉祥纹饰和百草图案。
董酒扩建项目东大门的建造,深耕传统白酒内涵精髓,从先贤智慧中汲取文化自信,实现了国密董酒、国家级非遗“董酒酿制技艺”与国家级非遗“惠安石雕”的巧妙叠加融合。
东大门的文化设计,树起了董酒人的精神图腾,也向世人彰显了董酒人继承和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金庸先生所题的“千载佳酿,绝密配方;贵州董酒,中国名酿”,无疑给“文化董酒”作了生动的注解。
2007年4月,时为董酒控股股东的深圳某公司在深圳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万祥集团摘牌后,重组成立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后的董酒人提出“传承为根、酒质为魂、董道为本、汇利及仁”核心价值观。在面对生产百废待兴、举步维艰、品牌销声匿迹的困难局面,董酒人开始长达10年艰巨的物体再造和精神重建。其间,厂区规划技改再造、人才规划招聘培训,复产规划循序渐进。按照“国密工艺”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董基酒生产储藏,为董酒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2018年,董酒正式拉开了全国市场恢复性拓483a54058215f2836205a7e205096dc9428bc928f55144559f30fb493a6a2794展的序幕。至此,董酒人找回了久违的董酒魂!
如今在中国白酒生产领域,唯有董酒完整地把“本草入曲”这个老祖宗的古老技艺保护传承下来。它是世界上白酒串蒸工艺的鼻祖。“国密董酒”肩负着国家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技艺的重任,且被赋予了更多的民族内涵和文化意义。
这就是董酒发展壮大的意义!
在中国白酒版图上,汇川是遵义“黄金三角”之一,产酒重要之地。一个是国家科技部高度重视的“国秘”,一个是国酒茅台的易地酒,在遵义白酒行业中占有举足。除了两大历史名酒董酒和珍酒外,汇川区截至2023年共有白酒生产企业79家。黔人自古善酿,遵义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已有“枸酱酒”面世,明末清初出现了回沙工艺,晚清时期诗人郑珍赞之“酒冠黔人国”。
纵观贵州白酒行业,截至2023年底,全省白酒生产许可获证企业550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80户,其中遵义市获证酒企451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48户,占比均为82%。
所以,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遵义,一点不假。
尾声
结束对遵义新型现代化工业蜻蜓点水式的“巡礼”,我回到宾馆,整理行装,打算休息,计划第二天返渝。当天晚上,躺在床上,彻夜难眠,脑子里不断闪现无数烟囱,厂房密集,黑烟滚滚,原始工业生产图景久久浮现,这或许是我过于紧张,采访中压力过大而引起的。遵义备受世界瞩目,“遵义会议”90年后,遵义发展肯定有变化,重点是工业,大而统,如何给读者完整真实呈现遵义工业,是个大难题!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代报告杂志社常务副社长王夏给我出了难题,遵义给我出了难题,但是这个难题是我自己心甘情愿接受,乐意接受,由于时间太紧,我只能以一窥十,以点带面,遗珠甚多,遗憾甚多。
而且梦中的那些原始工业图景,在遵义早已不复存在了,代替它们的是新型现代工业。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紧张忙碌;公园式工厂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热火朝天……挺起工业脊梁,奏响发展最强音,这才是遵义工业发展的真正现状。遵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近年来在工业发展上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回到重庆,令我欣喜的是,遵义工业虽然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工业增加值逐年攀升,工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遵义,这座红色之城依然没有忘记创新,依然奋勇向前。在整理资料时,我看到了遵义文联主席谢国蕾给我发来的一个链接,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久久难忘——“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
时间还将继续见证遵义工业的未来辉煌!
作者简介:
周鹏程,“70后”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兼报告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重庆新诗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重庆新闻媒体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花开的声音》《迷雾城》《旧年的雪》《向东流》;报告文学集《青春踏歌》;长篇报告文学《藏地心迹》《大地回音》《天地之间》;散文、评论集《永远的影子》;长篇小说《天蓝云白》等个人专著。曾参加鲁迅文学院西南作家班、第十九届全国散文诗笔会。在《诗刊》《诗选刊》《星星》《扬子江》《诗歌月刊》《延河》《四川文学》《青年作家》《散文诗》《岁月》《中国报告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华西都市报》等报刊发表数百万字。诗歌曾获中华文学年度诗人奖、全国鲁藜诗歌奖、第二届阿来诗歌节优秀奖、重庆银河之星诗歌奖、光明日报征文奖,连续三届获重庆晚报文学奖。2020年被中国作协评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先进个人。长篇报告文学《藏地心迹》获重庆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重庆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大地回音》被重庆市作协推荐为脱贫攻坚优秀文学作品;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之间》被重庆市北碚区委宣传部列为区重点扶持文学作品。长篇小说《天蓝云白》获重庆市作家协会2022年深入生活重点扶持作品。现为中国民盟重庆市委文化委副主任,重庆首先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
责任编辑/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