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任务,还被视为塑造学生人文情怀、增强文化理解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美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情感表达、批判性思维、文化认同及社会参与等人文素养的积极影响,针对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旨在实现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高尚审美情趣、深厚文化底蕴及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美术教育;高职院校;人文素养
一、美术教育在人文素养提升方面的作用
(一)审美能力培养与人文情怀塑造
审美能力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和欣赏,它还涵盖对形式、色彩、空间、质感等美学元素的理解与运用,是一种深层次的认知能力与情感体验。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艺术作品,学习不同的艺术流派和表现手法,其审美眼光得以逐步提升,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理解艺术背后的文化与情感。
人文情怀是一种对人类文化、历史、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情感的尊重与共鸣[1]。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和创作实践,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与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人进行心灵对话。这种过程可以可以促使学生理解情感的细腻与内涵的深邃,增强他们对人性、社会、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心。例如,通过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学生不仅能学会欣赏山川之美,还能体会到画中寄寓的文人墨客对自然和谐、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的追求,从而在心中悄然培养起一种超越个人、关注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宽广的人文情怀。
(二)批判性思维激发与文化理解力提升
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面对信息时,能够独立分析、评估并做出理性判断的能力。美术教育通过解析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演变、象征意义等,鼓励学生质疑、反思,不拘泥于表面的视觉呈现,而是深入探究背后的意图与社会语境。例如,在分析一幅历史画作时,学生被引导思考艺术家的选择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或是如何通过艺术手法对现实进行批判或颂扬。这一过程挑战学生的既有观念,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严谨而开放的思考习惯。
文化理解力是指个体跨越自身文化背景,认识、尊重并理解其他文化的能力。美术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特色,其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个时代的镜子,映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政治环境、经济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美术教育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如非洲的木雕、欧洲的印象派画作、中国书法与水墨画,使学生在视觉旅行中体验不同文化的独特韵味。这不仅能增进学生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认识,还能促使他们反思自身文化的位置与特点,促进文化的自我认同。学习世界各地的艺术,可以帮助学生跨越地域界限,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从而培养出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参与能力增强
美术作为人类创造力的直观展现,不仅是对美的追求,还是思想与情感的独特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不仅塑造了个人的审美观念,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创新的种子,同时促进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积极互动。在艺术创作中,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一次尝试都是对新思路、新材料、新技术的探索,这种环境天然地滋养了创新思维的成长。学生在色彩搭配、构图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的不断尝试,实际上是在学习如何突破传统框架,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艺术作品往往能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时代精神,艺术家们通过作品与观众对话,影响公众观念,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美术教育让学生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鼓励他们关注身边的世界,用艺术的语言去探讨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文化多样性等等。
(四)社交技能锤炼与合作精神提升
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型项目的集体创作中,团队合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人数叠加,而是一种深度的协同工作模式,它要求参与者具备高度的沟通技巧、相互尊重的态度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项目中的团队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这些社交技能的独特平台。
在美术项目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有效地聆听他人的意见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这意味着不仅要听别人说什么,还要理解其背后的意义,甚至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确保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这种经历不仅能提升个人的责任感,也为学生将来在职场或社会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奠定了基础。在创作过程中,团队成员可能有不同的艺术观点或技术偏好,这时就需要通过协商找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在讨论色彩搭配或设计布局,更是在锻炼如何在不同的立场之间找到平衡点,达成共识。
(五)耐心与毅力的养成
艺术创作往往始于一个模糊的概念或灵感的火花,要想将这个概念转化为具象的作品,需要经历反复的尝试和修正。学生会发现,即便是微小的细节,也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调色盘上的每一次色彩混合,画布上的每一笔线条勾勒,或是刻刀下的每一次细微调整。这种对完美的追求,尽管看似烦琐,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工作的专注度,让他们学会了在面对复杂任务时不轻易放弃。与此同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遇到挑战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一幅画可能因为色彩搭配不当而需要重来,一件雕塑可能因为材料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最初的设计,甚至是一个创意可能在实施中遭遇重重阻碍。在这些时刻,学生将面临选择:是放弃还是坚持?正是这种选择,可让他们拥有面对失败的勇气,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六)多元智能的发展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一种全面理解人类智能的新视角,该理论认为智能并非单一的、以语言和数学逻辑为中心的能力,而是由多种相对独立的智能组成。其中,视觉-空间智能是特别强调的一种智能类型,它涉及个体对视觉信息的感知、处理以及在空间中的导航能力。美术教育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对于培养和发展这种智能具有显著的作用。
美术活动,如绘画、雕塑、拼贴等,能够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世界的方式,促使他们更加敏锐地注意形状、颜色、纹理和构图。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对视觉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还能锻炼空间认知能力,比如透视感、三维结构的构建和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表现。这些技能对于建筑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以及其他依赖于视觉和空间思维的职业尤为重要。然而,美术教育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加德纳的理论还指出,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其他类型的智能发展,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身体-动觉智能。
二、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落后
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程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大纲,侧重于基础知识与技法的传授,忽视了与当代艺术发展趋势、行业实际需求以及新技术融合的课程内容更新[2]。
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缺乏情境化的学习体验。美术教育若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传统技法,而不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和实际应用情境,会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降低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进一步加剧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态度。
(二)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学生过于被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法,侧重于单向知识灌输,缺乏互动与讨论,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实践操作。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美术学科强调直观感知、个性化创造的特点,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锻炼。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教师中心,学生多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采取单向讲授的方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技能步骤的演示,忽视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课堂互动不足,缺乏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机制。美术学习本应是一个充满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但在被动接受性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作为听众存在,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创作思路或进行作品的互评互鉴。
(三)资源分配不均
资源分配不均不仅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之间,甚至体现在同一院校内部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一些高职院校可能因资金、师资、地理位置等因素,无法提供充足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如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等,导致学生在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一问题还表现在对新兴艺术形式和技术的支持不足上。随着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美术教育对相应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投入滞后,未能及时跟进艺术教育的新趋势,使得学生在这些前沿领域的学习和探索受到限制。
(四)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师队伍中,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青年教师占比大,缺乏资深专家和行业经验丰富的教师。这种结构可能导致教学经验和专业深度不足,影响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同时,尽管认识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但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师培训、海外研修、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投资不足,缺乏系统性的教师发展计划,使得教师难以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和视野拓宽机会。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教学量和行政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个性化评价不足,难以全面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潜力,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改革策略与实践路径
(一)课程体系与内容创新
美术教育的新型课程体系构建应围绕美术专业学生需必备的基本技能与理论知识,同时紧密贴合学生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灵活性与个性化,旨在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职业志向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与路径,从而实现学习效率与个人成长的最优化。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丰富的选修课程,如艺术史论、艺术市场管理、艺术治疗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能够根据个人兴趣与未来发展规划进行选修,增加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如摄影俱乐部、动漫创作组、手工艺工坊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想法、共同创作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
鉴于美术与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引入跨学科教学法,如开展“美术+文学欣赏”“设计思维与历史文化”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美术技能,而且深刻理解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创建沉浸式艺术体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近距离接触世界名画、雕塑等艺术品,加深审美体验和文化理解。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和数字资源库,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加强资源优化
整合国内外优秀美术教育资源,包括高质量的教学视频、经典案例、艺术史资料等,建立云端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便捷、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加强与艺术机构、文化创意企业等的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同时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开展讲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拓宽教育资源的边界。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具有深厚美术专业背景及丰富人文素养的教师,同时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参加国内外艺术交流、研讨会,以及人文社科领域的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鼓励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形成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传帮带机制,构建多层次、多方向的学术梯队,促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四、结语
展望未来,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整合将更加凸显其时代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与创新,美术教育将成为驱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广阔国际视野和卓越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昕.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64-167.
[2]韩娜.利用美术教学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探析[J].知识文库,2016(11):20.
[3]周木子.人文精神的传达在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时代报告(奔流),2023(7):131-133.
作者简介:
丁璐,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牛祯,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