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戟纵横八法中

2024-09-18 00:00李林霖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8期

摘 要:元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赵孟頫提出的“书画同源”理论对这一时期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该理论认为,书法与绘画具有内在联系,鼓励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融入书法元素。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元代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方从义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现存的文献资料多是论述方从义的作画特点,鲜少提及其绘画作品中所蕴含的书法特点。从这一方面入手,从书法用笔、书法章法、书法精神三个方面阐述方从义山水画中的书画关系,促使人们进一步理解方从义的绘画作品。

关键词:方从义;书画同源;笔墨精神

方从义,字无隅,号方壶,又号上清羽士、不芒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元代道士,尤善书法与绘画,是颇负盛名的画家与书法家。元朝时期,赵孟頫提出了“书画同源”理论,对同时期画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方从义便是其中之一。在书法方面,方从义擅长草书与隶书,其书法风格自由奔放,充满个性。这种书法风格不仅展现出他高超的书法水平,还深刻地影响了他的绘画风格,这是他“放逸”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

一、以书法用笔入画,线条放逸潇洒

用笔,是中国画和书法中的关键技艺,涉及笔触的力度、速度、方向和笔锋变化等。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线条质感和艺术表现力,是衡量艺术家技艺的重要标准。

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是这样记载方从义的书法的:“道士方从义,字无隅,号方壶,贵溪人,工诗文,善古隶、章草。”[1]书中虽然对方从义书法的记载只是寥寥几笔,但我们通过这些简单的句子可以了解到他既工诗文又善书法。作为一位如此全能的人才,他的审美与书法水平自然不低。同时,我们也得知了方从义尤善古隶与章草。

元代诗人黄镇成曾这样写道:“方壶仙人洒香墨,矛戟纵横八法中。青鸾舞罢秋水阔,珊珊飞佩凌天风。”[2]从诗中第一句可以看出方从义能够熟练运用书法中的笔法——永字八法。这是中国书法重要的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为例,阐述楷书笔势的方法。诗中第二句运用物件的比拟手法,通过形容青鸾的飞舞与佩饰的飘动,可以看出方从义作品的特点。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方从义的作品都如飘动一般,灵动潇洒。

永字八法中有一法则是讲述横的:“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陈子庄在《石壶论画语要》中提到:“元方方壶,善用逆笔。”[3]这是方从义对书法技法熟练掌握的又一例证。陈子庄指出绘画时顺笔易而逆笔难,顺笔多用于描绘平缓的地方,逆笔多用于描绘险峻的地方。而山野之间往往不是单一的平缓或险峻的,是二者兼具,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顺笔和逆笔的有机结合。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武夷放棹图》(图1)是方从义晚年绘制的作品。在《武夷放棹图》中,首先看到的就是画面中央的奇峰,此山用笔非常奇妙,可以看出方从义用逆笔绘出了一个险峻的山峰,山体轮廓用笔扎实的同时也没有忽略粗细的变化。画面中间山体的纹理线条一头细一头粗,这就是快速逆锋的一种体现。这种用笔方法不仅有利于表现山体生态的生命力,而且能使山体的陡斜更加具体化。

《武夷放棹图》中有方从义自己的草书题跋。他的草书注重粗细变化,用笔轻松灵巧,还有几分道家的飘逸姿态。在创作《武夷放棹图》的过程中,他同样运用了书法笔法,尤其是在绘制山石肌理时,用笔洒脱奔放。此外,他在皴法表现上模仿了巨然的用笔,但其更加逸笔草草。方从义这种潇洒的运笔源于草书,他在画中随意勾点,无拘无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方从义的多数作品都展现出明显的草书入画特征,给人带来草书的大笔淋漓之感。《高高亭图》是方从义笔墨最酣畅的绘画作品之一,此画大笔挥墨,描绘了烟云缭绕的山顶景象。这幅作品以“写”的感觉画出,下笔飞快,不求形似,旨在强调记录画时的心情。在《高高亭图》中,方从义的草书题跋提到“李君子高昔于南谷丈人坐上会之,今不远百里求予图此,已三年矣,醉后纵笔写之如此”,从中可以看出此画为酒后之作,这或许是其用笔草草、自由潇洒的缘故。

在书法创作中,草书不讲究形似,而讲究虚实结合与书写者的情感表达。从方从义的作品中就能清晰地看出草书用笔特征。恽寿平云:“方壶泼墨,全不求似,自谓独操造化之权,使真宰欲泣也。宇宙之内,岂可无此种境界?” [4]此言完美地体现了方从义的绘画表现特点。他把个人的精神置于事物的实形之上。在绘画过程中,他打破了实物的固体造型,使其精神意念在画作中展现出来。而这种风格与草书的特质不谋而合,正是巧妙运用草书的用笔特征,奠定了方从义“放逸”风格的核心基础。

由于方从义在绘画创作中融入了书法用笔,这一手法显著提升了他在绘画时的流畅度。书法艺术本身强调“落笔无悔”,即每一笔落下都必须精准果断,不容许修改或重来。这种对精准和决断力的要求,使得方从义在绘画时能够更加自信和果敢,每一笔都显得利落有力。他的绘画作品也因此呈现出一种书法般的流畅美和力度感。

二、以书法章法入画,虚实相交化神奇

章法,即在书法创作中对作品整体布局的规划与设计,涉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和谐、平衡以及呼应。书法作品中对整体结构和布局的精心安排、谋划,被称为“大章法”;单个字的笔画构造和字与字之间的排列方式,则被称为“小章法”。章法的构成原则是“计白当黑”。“计白当黑”体现了中国书画艺术中对平衡与和谐的追求,指的是书画者需要从一开始就构思好如何用墨,最后完美地做到在画面中留出适当的空白。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讲到“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5],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在书法创作及欣赏时对于章法的重视程度。在书法章法中,楷书、篆书、隶书等书体的单字往往可以独立存在。然而,在草书和行书的创作中,字与字之间的连贯性被给予了极高的重视。这两种书体有笔势连接和体势连接两种方式。笔势连接依靠书写的连贯性,而体势连接会依靠字体间的穿插错位。此外,草书的章法特别强调行气的流畅与和谐。在书写草书的过程中,书法家需要巧妙运用提按、顿挫等丰富的笔法,以此来创作出一幅具有动感和节奏感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草书作品能够展现出一种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美感,使观者感受到书写时的韵律和情感流动。

在作品《云山图》中,方从义就很好地表现了草书章法的特点。首先,该图中的山体之间是有联系的。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从俯视的角度看这幅画的风景,那么山体之间就会连成一个“几”字形。这是笔势连接在此画中的体现。然而此画不仅运用了笔势连接这一种方法,体势连接也在这幅画中体现了出来。从这幅画的左边看起,我们可以将左边的山视为中景,中间的山视为远景,左边的山视为近景。那么可以发现,中景与远景有一部分重叠在了一起,但由于墨的运用程度不一样,形成了明显的透视效果。同时,这种前景与远景的一虚一实,也与草书所提倡的虚实相生一致。

我国传统绘画作品多以片段、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安排构图,但是方从义在《云山图》中并没有运用这种方式。当我们从左边的山看向中间的山时,中间的山突然就到了远处,有如现在的一种数码拍摄手段突然移向远景,然而远景没呈现多少,又把人的视觉拉回到了近景,这就与草书章法非常相似。在书法作品中,我们很难预判草书的下一笔会如何书写。草书章法强调节奏感的表现,而方从义的这种“镜头”的忽远忽近,恰巧是一种节奏感的有效证明。

方从义在绘画创作中,巧妙地融入草书章法,这种创作方法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连贯性。在中国画中,“气”的贯通至关重要。而方从义的画作之所以能够体现出道家的放逸潇洒,正是因为他在章法上独到的处理方式。方从义通过运用草书章法,将书法的韵律美和道家的风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个人特有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书法的流畅美,又有道家的超然美,体现出方从义艺术创造水平之高超。

三、以书法精神入画,自由洒脱画中生

精神,是人或物内在情感、意志、思想和灵魂状态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生命体征,还蕴含了个体的生命力和个性特质。在绘画创作中,精神的传达尤为重要。画家通过作品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与观众产生共鸣,促使他们进行思考和情感交流。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强调了庄子对道家艺术精神的深远影响,认为庄子的典型性格体现了一种彻底的纯艺术精神,这种精神在绘画艺术中得到了显著体现。道家哲学将自由视为人生和艺术的最高追求,认为人应该超越现实关系的束缚,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由和无限。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反对压迫与功利,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达生命的自然存在和发展。

方从义在年xnlrtZpvrb/GI3j32jxV0nn38gj8B4J8AhFBwIz6kDQ=轻时就成了一位道士,并在那个时期开始深受道家哲学思想的熏陶。其草书的自由奔放和不受拘束的特点,恰与道家追求自然和自由的精神相契合。当我们欣赏古代书法作品时,会发现与诗词歌赋相比,大部分书法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更加内敛和含蓄,但草书却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强烈地传达书法家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草书的书写与其他书体有所不同,它多是执笔快速书写,使字的变化在横竖顿挫中具有唯一性。正如王羲之尝试重写一张行书作品时,他也无法复制第一次写作时的那份独特状态。这种唯一性就如同一次情感表达。老子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6]草书体现出一种天性与自由情感的抒发,拥有一种力图挣脱世俗陈规的强大的外向力。草书的美是一种解放的艺术,通常能最大化地表达出书写者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渗透着浓郁的自由气息。草书的书写是书写者精神漫游的物质体现。书写者通过抽象的点与线,结合自然环境和情感,从而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明代董其昌有言:“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不尔,纵俨然及格,已落画师魔界,不复可救药矣。”[7]董其昌认为,草书与隶书抽象的书写精神可以治俗。这段话很好地印证了书法精神在绘画中的作用。方从义的绘画作品给人的印象以烟云缭绕为主,他的山水作品好似人间仙境。如《云山图》,烟云占据了大部分画幅,这种大量的留白给人一种人烟稀少或者无人的旷野之感。这种无人之境反映出一种自然最初的模样,它不受任何世俗的限制。这种自由自在的画面表现,就是草书精神最生动的证明。正是这种道家精神与草书精神的结合,形成了方从义别具一格的“放逸”风格,这种“放逸”风格使方从义的绘画免于俗套。

方从义在绘画创作中将草书精神融入进来,使得道家精神与草书精神在作品中相映成趣,实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贯通。草书以其自由奔放、变化无穷的特点,与道家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方从义的画作正是在这两种精神的指引下,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四、结语

方从义是与赵孟頫同处一个时代的著名艺术家,在思想上受到了“书画同源”这一先进理念的熏陶和影响。他通过流畅、自由的草书和古朴、端庄的隶书,将书法用笔、书法章法、书法精神融入绘画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放逸”风格。方从义的艺术成就是元代艺术繁荣的一个缩影,也是“书画同源”理论影响下的产物。他绘画作品中的书法特点为后世艺术家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源和灵感。方从义的艺术实践,充分证明了“书画同源”理论的正确性和前瞻性,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陶宗仪.书史会要[M].上海:上海书店,1984:343.

[2]成乃凡.增编历代咏竹诗丛: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696.

[3]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81.

[4]恽寿平.艺文志:南田画跋今注今译[M].刘子琪,译注.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57.

[5]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25.

[6]刘宏彬.经典诵读:老子[M].武汉:崇文书局,2004:47.

[7]董其昌.画旨[M].毛建波,校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28.

作者简介:

李林霖,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