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在幼儿时期的发病率较高,有超过50%的患儿在2岁左右出现症状。小儿哮喘在发病早期,其症状与体征变化范围较广,容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常见疾病相混淆。尤其是婴幼儿,由于难以进行肺功能检测,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然而,小儿哮喘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患儿喘息、咳嗽、气促等症状反复出现,喘息时伴有明显的高调哮鸣音。
2.患儿在运动、季节交替、吸入花粉、毛发等变应原,或接触刺激性气体时,发病或症状加重。
3.患儿常常在夜间发病或症状加重。若咳嗽、喘息反复发作,或一年内出现3次以上喘息发作,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考虑为儿童哮喘。
对于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进行辅助判断。若患儿在使用药物后,喘息、胸闷症状明显缓解,哮鸣音减少或消失,则考虑哮喘阳性。对于5岁以上儿童,若家庭条件许可,可检查其呼气流速或呼气容积,以帮助家长进行判断。
小儿哮喘不仅损害患儿健康,影响其正常成长,还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科学有效的应对方式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知识科普
了解和掌握哮喘的健康知识是减f05cab21fbd15873e6cebd2fa61b95bfca65bd80bcae8fb8d724dbf415457d04少哮喘发作的重要前提。首先,需要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科普,帮助他们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患儿症状表现等,使得家长能自主准确地判断哮喘的发生。同时,还需向家长普及小儿哮喘的诱发因素,如粉尘、毛发、花粉等变应原的接触,以及天气变化、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通过知识科普,让患儿和家长了解哮喘并非不可战胜,在科学合理的治疗管理下,哮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控制诱因
环境因素导致小儿哮喘发作在生活中最为常见,如天气变化、吸入烟尘、空气污染、呼吸感染等均是诱发疾病发作的重要条件。家长可针对这一情况,列出可能诱发患儿发病的条件,并在生活中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此外,还要为患儿制定一项科学个性化的锻炼方案,如跑步、健身等有氧活动,以增强患儿抵抗力。患儿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作息和生活习惯等。
科学用药
坚持长期规范用药是控制哮喘的关键。家长应了解哮喘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遵循医嘱为患儿按时按量服药。对于吸入式药物,要确保患儿掌握正确的吸入技巧。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共同管理患儿的哮喘病情。
紧急处理
哮喘急性发作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家长在家中应常备β受体激动剂,患儿出行时也应携带相关药物,以便在急性发作时用于缓解症状。如果患儿在用药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可以不用紧急就医;但若在10~15分钟内仍出现哮喘症状,则需紧急就医。急性发作的患儿需要定期复诊,并加强健康管理。
总之,小儿哮喘是全球急需解决的呼吸系统疾病。普及哮喘知识,了解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有助于减少疾病发生,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家长作为患儿的第一监护人,在识别和应对方面至关重要。家长需充分了解哮喘知识,掌握科学应对策略,为患儿创造更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