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愈合后,如何避免瘢痕增生

2024-09-18 00:00:00魏军强张汉玲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9期

物理治疗是指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电、声、磁、热等,通过一定的方法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

压力治疗

通过使用弹力绷带和压力衣等专业医疗用品,对烧伤区域施加连续、均匀且适当的压力,以限制瘢痕组织的过度增长,同时促进其成熟和软化,使得创面逐渐变得平滑。通常,压力治疗的周期为6~12个月,具体时长将根据瘢痕的严重性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而调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检查瘢痕的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压力强度和治疗方案,确保达到最优治疗效果。

水疗

水疗是一种通过水的浮力、温热效应和水压作用来减轻症状的方法,它可以给患者带来身心的放松和舒缓。常用的水疗方法包括淋浴、浸浴和水下运动等。淋浴可以用温热的水流冲洗瘢痕部位,给予适度的按摩刺激;浸浴则是将身体浸泡在温水中,瘢痕组织可以得到软化和拉伸,变得更加柔韧有弹性,有利于后续的按摩和运动治疗;水下运动如水中步行、游泳等,可以在水的阻力下锻炼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同时获得心肺功能的训练。在进行水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温、时间和方式。一般建议水温控制在35~40℃,浸泡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进行1~2次。

按摩

在烧伤愈合后,由于胶原蛋白的过度沉积,瘢痕组织容易增生,导致皮肤发硬、粘连,影响外观和功能。适当的按摩可以通过机械作用软化瘢痕组织,使其变得更加柔韧有弹性。

按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法要轻柔,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以免损伤脆弱的新生皮肤。在按摩时可以配合使用保湿润肤产品,如凡士林、烧伤膏等,以减少摩擦并增加舒适度。建议每天进行2~3次按摩,每次持续10~15分钟。

运动康复

烧伤会对皮肤和肌肉造成损伤,患处的关节可能会出现僵硬和挛缩的情况,进而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降低肢体的功能。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适度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是指患者自主进行的关节活动,例如屈伸、旋转等。而被动运动则是在治疗师的帮助下,通过外力带动关节进行的活动。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改善关节的僵硬情况,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少烧伤后挛缩的肌肉和皮肤,从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中低频电疗治疗

常见的电疗方式包括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和中频电疗等。

TENS通过在患处周围神经施加低频电刺激,可以选择性地抑制伤害性感受,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实现镇痛效果。此外,TENS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并对烧伤后瘙痒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中频电疗则是使用1000~10000Hz的中频交变电流,通过电极片将电流导入患处。中频电流能够深入到瘢痕组织内部,产生微温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瘢痕并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中频电疗还可以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对瘙痒等异常感觉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进行电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电流强度、频率、脉宽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一般建议每天进行1~2次电疗,每次持续20~30分钟。议,并了解副作用和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