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糖尿病,需做好血糖监测与日常管理

2024-09-18 00:00:00田雨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9期

1型糖尿病,主要侵袭儿童与青少年群体,其根源在于胰岛素分泌的严重不足。此类患者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注射来维持血糖的稳定。相比之下,2型糖尿病则更常见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不足紧密相关。肥胖、缺乏运动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被视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在糖尿病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患者能够实时掌握自身血糖的波动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方案,实现更为精准的血糖控制。自我血糖监测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患者利用便携式血糖仪可以在家中轻松完成,建议的监测频率为每天4次,包括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有助于患者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波动。此外,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通过皮下传感器能够连续、实时地记录血糖水平,为医生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

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在糖尿病护理中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血糖控制,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为实现这一目标,患者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及活动量,合理规划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过量导致血糖骤升。同时,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及部分水果,有助于血糖平稳控制,而高GI食物如糖果、甜点及含糖饮料则应尽量避免。此外,保持饮食均衡,确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适量食用坚果与鱼类,远离高脂肪及油炸食品。

规律运动

运动在糖尿病控制中发挥着显著作用。通过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此外,每周2~3次的力量训练也能帮助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方案。常见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以及新型降糖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定期复诊与药物剂量的适时调整,是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关键。

心理护理

面对长期疾病的挑战,糖尿病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压力又会对血糖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心理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瑜伽、冥想等放松技巧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同时,家属的支持与参与也是患者强大的心理支柱。

此外,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一些护理细节,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包括定期体检,检查血压、血脂、肾功能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症;每天检查并保持足部清洁,避免穿着过紧的鞋袜,以预防足部并发症;同时,尽量戒烟限酒,因为烟酒对血糖控制具有负面影响,这样做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通过科学的血糖监测与日常管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进而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