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者接受PICC置管之后,可以开展一般性的日常活动,如炒菜、进餐、洗碗、刷牙、扫地、开车等。但是不要用置管侧的手臂提重物,也不要进行引体向上和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总之,该侧手臂不要过度用力,甚至建议不用其拄拐杖或者手洗衣物等。在睡觉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压迫置管侧的手臂(可以根据自己上肢的粗细选择合适的丝袜,将两端剪开,形成袜筒,套在PICC导管外面,防止睡觉时不自觉地将导管拽出来),绝对不要枕着这只手臂,更不要在其上面测量血压。
PICC置管虽带来便利,却也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其中血栓的形成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为了降低PICC置管后血栓的发生率,患者要早期活动置管肢端及大量饮水。平时,可经常用置管侧手握球:手臂稍微抬高,与心脏持平,用力握弹力球5~10秒,以绷紧前壁的肌肉,然后松开手让球恢复原状。如此反复练习,每次进行15~20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静脉血栓的出现。
如果出现肢体、肩部、颈部或胸部水肿和外周静脉充盈颈部或肢体运动困难等血栓形成的迹象,要及时就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等,一旦确诊,根据血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会决定采用药物治疗、溶栓治疗还是手术干预。
保持PICC置管部位的清洁至关重要。每次更换敷料时,都要使用无菌技术。避免将导管浸入水中,如进行淋浴的时候,要应用专门的袖套对该侧手臂进行保护。如果没有专用袖套,可以采取“三明治”策略(一层保鲜膜、一层毛巾,再一层保鲜膜包裹置管手臂并上、下封口)来保护导管,防止贴膜浸水。但注意不要泡澡或者盆浴。另外,衣服要以宽松舒适为主,在穿衣的时候先患侧、后健侧,脱衣的时候先健侧、后患侧。
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维持置管穿刺位置处皮肤的干燥性、清洁性。不要自己随意撕下贴膜,远离感染源,一旦出现敷贴卷边、脱落、潮湿和污染等问题时,要及时去医院更换。
每周需要到医院对穿刺点进行导管维护,出汗较多的患者应根据局部皮肤出汗或皮炎情况酌情缩短维护的间隔时间。在维护时,护士会测量臂围,对穿刺点臂围及周围皮肤消毒,更换透明贴膜及输液接头,以及冲洗导管,避免导管堵塞。自行延长导管维护时间可能会增加导管感染、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最终导致缩短导管使用“寿命”。
平时要保护、固定好PICC外露的接头,不随意变动外露导管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小心带出体外一段导管,不要自行插管还原,要先用无菌透明贴膜将导管固定好后到医院就诊。另外,穿刺处皮肤如果出现发红、肿胀、发热、有分泌物等异常状况时,要及时就医。
总之,PICC置管后的居家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密切合作和关注。只有正确的护理,才能确保这条“生命线”的安全和有效,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