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坚持“全病程治疗”

2024-09-18 00:00:00牛凯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9期

急性期:迅速控制症状,确保安全

急性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迅速控制或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保护患者的安全。这一阶段的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是首选,如氯丙嗪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治疗剂量,以确保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物理治疗:对于伴有严重兴奋、冲动或自杀倾向的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等物理治疗手段可以快速控制症状,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心理治疗:虽然急性期不太适合深入的心理治疗,但简短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住院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便更密切地观察和调整治疗方案。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巩固期:巩固疗效,促进康复

巩固期治疗旨在巩固急性治疗期的成果,继续减轻残留的精神症状,并帮助患者适应日常生活,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这一阶段的治疗要点包括——

维持药物治疗:继续维持急性治疗期的药物治疗方案,确保疗效稳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但应避免擅自停药或减药。

心理治疗与康复训练:引入系统的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调整等心理治疗手段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

家庭支持:家属的参与和监督是巩固期治疗的关键,家属应了解疾病知识,观察患者的行为变化,协助患者按时服药,并参与康复训练过程。

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逐步恢复社会功能。社区康复中心、精神卫生机构等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维持期:防止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维持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防止疾病复发,降低再入院的风险,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阶段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具体措施包括——

稳定剂量的药物治疗:继续维持稳定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调整为最低有效剂量。患者和家属应认识到长期服药的重要性,避免擅自停药或减药。

定期复诊与评估: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评估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疗效稳定并减少不良反应。

心理社会干预:继续进行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家属和社会各界应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家庭关怀、社区支持、就业援助等多种方式,帮助患者融入社会,恢复正常生活。

在特别注意事项方面,患者和家属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导,切勿擅自停药或改变治疗方案。同时,需密切关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锥体外系症状、体重增加等,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考虑到长期治疗可能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家属应主动了解相关医疗政策和社会救助资源,以减轻经济压力。最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和治疗过程,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康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