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生威”的威力

2024-09-11 00:00:00陈鲁民
检察风云 2024年16期

西安碑林镌刻了古人的一段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意即下属敬畏我,不是因为我的严厉而是因为我的清廉;百姓敬服我,不是因为我的才能而是因为我的公正。为政清廉,下属就不敢对我轻慢;处事公正,百姓就不敢对我欺瞒。只有公正才能产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清廉才能产生让人敬服的威望。

《后汉书》记,东汉大臣李膺,为政清廉,执法严厉,对贪官无情打击,因而名声远扬,让那些贪官污吏闻风丧胆。他每到一处任职,总有一些贪官吓得自动逃亡,官也不当了,逃命要紧。特别是他任青州刺史那一回,青州是当时全国吏治最差的地方,臭名远扬,可以说是无官不贪,无吏不墨,上下勾结,沆瀣一气。他的任职命令刚下,还没到任,治下的70个县的贪赃县令闻讯后竟然全部弃官潜逃,也正好为他重新任命一批清廉的官员腾出了位置,李膺的“廉生威”,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贪官污吏们怕他,那些横行无忌的宦官也怕他。他到京城任司隶校尉后,一些平素在京城横行霸道的宦官,一个个就像老鼠见了猫,连宫门都不敢出。《后汉书》称“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

《唐国史补》载:尚书左丞李廙有清德、律己严、不受贿,素有廉名,威望很高。一次,户部侍郎刘晏到李廙家做客,“见其门帘甚弊”,遂找人织了一块新帘子。然而,刘晏畏惧李廙清名,“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犹豫再三,帘子竟未送成。李廙之所以能让送礼者不敢言,因其身上有一股凛然正气,令那些心术不正者望而生畏,这就是所谓“廉生威”的威力。

“廉生威”的威包括威信,清廉官员威信都很高,因为他在廉洁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言行令人信服,使人敬佩。彭德怀曾教育部下说:“第一自己不贪,第二别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熟人挡回去。有这么三条,才能保持一个‘公’字。”因而,没人敢给他送礼,没人敢请他赴宴,也没人敢找他跑官要官,因为廉洁无私,他在军内外享有崇高威信。

“廉生威”的威也包括威望,清廉官员都很有威望,声威在外,名望四播,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一呼百应,得到下属和民众衷心拥戴。谷文昌一生廉洁,光明磊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身先士卒,不畏艰苦,带领民众治沙造林,兴修水利,苦干14年,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廉洁加实干,他在百姓心中享有崇高威望。

“廉生威”的威还包括威慑力。清廉官员无不具有强大威慑力,他们嫉恶如仇,不肯稍有苟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世风人心。范仲淹是北宋有名的清官,他的威慑力是反贪火力全开,肃贪不留死角。他负责反贪整肃时,力度很大,收拾了不少贪官。老朋友富弼劝他说,“你这一笔勾下去,就会带来一家哭”。范仲淹不为所动,正颜说:“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在他这里就会形成一个廉洁小环境,正直律己者在他这里会得到重用,有贪腐之心者在他这里会四处碰壁。

“廉生威”的重要前提是,廉洁官员要站得正立得直,经得起检验。子罕不贪为宝,杨震暮夜却金,罗瑞卿严惩送礼人:“礼退回,人处分。”王必成下部队视察,多次上演“罢宴风波”。这样的官员去反贪,才有说服力和震慑力。

图:陆小弟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