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钱杆舞

2024-09-11 00:00:00
农家书屋 2024年8期

钱杆舞是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泗洪县、安徽省五河县城关镇旧县社区及周边村镇的传统民俗舞蹈。由于文化的不断交流,流传地区也相应延伸,钱杆舞在五河、凤阳、泗县及周边县市也广为流传。

多则上百人参加表演,少则十几人,舞者以钱杆为道具,手执杆的中部,或用左手拍击杆之上下端,或用杆击自身各个部位和地面,铜钱唰唰响,自成节奏,加上歌唱,韵味无穷,是人们自娱自乐、强身健体的有益活动。

钱杆舞既体现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脉搏。它是本地区较为完整、具有典型民间艺术形式的杰出代表。千里淮河,源远流长。特殊的地理位置,营造出独特的环境优势。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带来南北不同的文化流派,使得钱杆舞不断发展、传播。特别是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一大批移民涌入和原居民融合,钱杆舞逐步成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新中国成立之前,钱杆舞曾是民间艺人沿街乞讨的一种表演形式,俗称“耍钱杆”,由单人边打、边唱、边舞。舞者手握钱杆中端,大多随当地民间小调的节奏绕体打击。漂亮的钱杆飞舞,哗啦啦的铜钱串脆响,悠扬的民间小调,给予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钱杆子具有自卫、挑具和道具为一体的功能,由约1.5米长的竹竿制作而成,粗细均匀。每节沿轴间开有一槽,横间一插销,每销穿有三四枚铜钱。

钱杆舞原以单人表演为主,后逐渐发展成多人并有背景音乐伴奏和演唱的综合性艺术。现已成为自娱式民间道具舞蹈艺术形式,其诙谐幽默的生活气息、恢弘大气的气势、热烈欢快的舞蹈场面,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经过历代传人的改编整理,钱杆舞得到了长足发展,与秧歌、腰鼓等在群众中广泛推广。

(来源:蚌埠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