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传统说唱艺术。属于小鼓定点、月板、三弦、坠琴伴奏长腔说唱形式,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流水板和四板等。
鲁北大鼓创始于民国年间,由信阳乡谢家村说书艺人谢宝华根据鲁北民间传说融合地方土语唱腔所创。因祖上贫困,谢宝华长期过着卖艺为生的流浪生活,他九岁随父学竹板,后学大鼓书,谢宝华天资聪颖,嗓音高昂浑厚,十二岁便能自弹自演自己改编的《鞭打芦花记》《朱元璋放牛》《黑驴段》《火焰山》《猪八戒拱地》等书段,并将此曲艺称为鲁北大鼓书,乡间普遍都有“十二红”之说,鲁北大鼓以地方土语和民间小调为基础,随后自成一腔,腔调响亮清脆,夜晚能听三里地远,腔调唱词在民间广泛传唱,是广泛流传于山东北部、河北南部民间的曲艺唱腔,年年到胡集书会竞技献艺。
鲁北大鼓以唱见长,表演朴实,诙谐幽默,故事性、说唱性较强,主要演唱一些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为内容的故事剧和根据工作需要自编的小段,如《鞭打芦花记》《双秃闹房》《罗成算卦》《朱元璋放牛》《傻子走亲》《红月娥做梦》《朱买臣休妻》《金陵府》《乌龙传》《斗争孙烧鸡》《雪夜救亲人》等,剧中人物多出现一些令人心酸的哭腔和令人发笑的语言,让人在轻松中受到教育,它的表演特点是细致、幽默、轻松,尾音冗长,给人以享受感。表演者善于将风俗习惯、待人接物礼节、纺线、做鞋、推土、挖沟等劳动场面艺术性地表演出来,对观众和听众极具吸引力。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思想指引下,鲁北大鼓艺人谢宝华开始说新、唱新,自编自演了《张大娘诉苦》《张开明献地》《斗争孙烧鸡》《雪夜救亲人》等书段,演出了破除封建迷信、科学种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新人新事书段400多个。
河南信阳乡党委、政府从保护传统文化,挖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投巨资对鲁北大鼓存世资料进行了搜集、挖掘、整理,并从天津、河北、德州等地请回已停演20多年的谢宝华传承弟子,经过连续几个月的抢救式复唱排练,几近失传的艺术瑰宝得以重绽光彩。
(来源:德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