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肩头棚是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的传统戏剧,也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沙县肩头棚亦称“肩膀戏”,起源于清朝末年。演出时,由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头部表情和双手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的腿部动作。大人根据剧情需要,与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浑然一体,其唱腔动听,包含民间小调、打花鼓各调、南词曲调和京剧皮黄曲调,常演剧目有花鼓调《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南词《赶船》和《黄鹤楼》《平贵别窑》《四郎探母》等京剧折子戏。沙县肩头棚以民间戏班为传承体系,自晚清民间戏班“玉枕轩”领班连细狗首创肩头棚后,又有“赛风韶”“双凤韶”“永赛乐”等戏班。肩头棚演出方式独特,是别具一格的民间传统艺术。
沙县肩膀戏的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唢呐、笙、笛子等,肩膀戏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从踩街表演升华至广场舞台演出。另外,肩膀戏演出不受场地约束,无论剧场还是露天,大众广场或是走街串巷,均可表演。每逢节俗盛会,各民间剧团都会组织肩膀戏走街串巷进行表演。它的丰富内容和表现特征,在民间表演艺术中独具特色。
陈丽风作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沙县肩头棚”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师从沙县肩膀戏艺术团老艺人黄振。她大胆创新,有力提升肩膀戏技艺:使小演员们站在大人的肩上,不仅能变化手上动作,还可以变化腿部动作,使原来作为“底座”的大人不仅只走台步,还可以自如跑、跳、翻跟斗等,使肩膀戏走向专业化道路。
2005年,“沙县肩头棚”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三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