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之路》

2024-09-11 00:00:00
农家书屋 2024年8期

8传承创新魅力无限

曹教授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原则是做中医的事,开中医的方,关注中医疗效。不过,曹教授确实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能不高兴吗?这毕竟是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肯定,有如40年成长路上一直伴随左右的“路基石”,从医近40年来,自己就是顺着患者铺就的路基走来,走到现在,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赵女士的舌象是舌暗稍紫、苔黄白干。曹教授以金柴饮加减处方,让赵女士继续服用。

有心的人或是中医内行会发现,尽管曹教授处方依据的是透邪解毒法,可是每一位患者的处方都不尽相同,同一患者的每一次处方也不尽相同。这就是中医用药的高深之处,也是处方的点睛之处,是曹教授对中医药理论的谙熟和用药精当的具体体现。

3月2日三诊,赵女士首先向曹教授报告,2月20、23日两次核酸检测皆为阴性,这是第三次与第四次核酸检测,一颗悬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鉴于赵女士的检验结果,定点医院决定让其出院隔离观察。赵女士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腹泻未作,咳嗽减轻,已停辅助吸氧等西医治疗手段。偶有畏寒的感觉,背部遇冷则轻微咳嗽,无痰,夜间咽干,盗汗,入睡难,睡眠不实,舌淡红稍暗,苔白黄。曹教授对二诊处方做了调整,让赵女士继续服用7剂。

3月13日通过互联网,赵女士第四次找到曹教授。她和家人叙述病况:畏寒不明显,咳嗽和盗汗明显减轻,只是遇上阴雨天稍有咳嗽。仍夜半咽干,入睡难,凌晨1~2时才能入睡,睡眠3~4小时。时常有胃脘胀满的感觉,不欲饮食,饮食乏味,口中有异味感。3月10日核酸检测阴性,也就是连续5次检测都是阴性。CT检查显示:与1月16日胸片比较,炎症明显吸收,肝内胆管结石或钙化。后来,赵女士继续守法治疗服药60余剂,诸症消失而痊愈,既往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也得到缓解。

世上所有的因缘都有一定的巧合。云南瑞丽与北京相隔3300多公里,乘飞机也要四五个小时,“微医华佗云”平台的这一端是曹洪欣教授,另一端是陈某。

陈某是瑞丽的工作人员,怎么会在这个“微医华佗云”平台出现,而且找到了曹教授呢?因为曹教授多年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义诊,在瑞丽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医案,享有很高的声望,那里的医院将陈某介绍给了曹教授。

陈某是武汉人,是一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家属、密切接触者,他的出现使整个瑞丽也跟着紧张起来。当陈某发现自己染上了新冠肺炎,刚踏入医院,瑞丽市某定点医院就收治了他。

2月3日,陈某通过互联网告诉曹教授:发热1天,核酸检测阳性,胸部CT提示肺下叶背段胸膜下见片状影,边界模糊,双肺的肺纹理增多,病情来势汹汹。2月1日住进云南省瑞丽市某定点医院。开始服用阿比多尔片0.2g,每日2次;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口服3次。经常规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仍然发热,体温在37.9℃~38.5℃之间波动,流清鼻涕,量多不止,胸闷,呼吸急促,咳嗽,痰白量多,恶心呕吐,咽干,脘腹胀满,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

结合陈某的临床表现,曹教授认为应属感受疠疫毒邪,邪入少阳,治以透邪解毒、和解少阳、扶正祛邪。故用小柴胡汤加减化裁,截断病势,透邪外出,以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和解表里,而驱邪气外出,并截断邪气入里伤及脏腑。针对寒邪病邪及致病伤阳的特性,加桂枝、荆芥辛温解表助阳,葛根辛甘升阳;针对疫毒,重用金银花、连翘佐以浙贝母解毒化痰,蝉蜕疏散助透邪之力;因毒邪累及胃肠,故用藿香、厚朴化湿和胃;兼用党参、茯苓、生甘草等益气化湿祛邪、调和诸药;全方寒热并用,解毒化痰,宣肺益气,共奏截断病势、扭转病机、扶正助阳、透邪外出之功效。

2月5日陈某与曹教授第二次于互联网见面,不同的是,陈某的精神状态很好。他告诉曹教授,服一次药,发热就退了,咽干、鼻涕量多不止等症状大有好转,饮食和睡眠都有明显改善,因此精神状态很不错。陈某讲:“这两服药确实让我感觉到希望啦!这种病症迅速得到改变的事实,让我从身心都体会到了您医术医道的超群是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的。我这不是故意奉承您啊。”他还告诉曹教授,2月3日停用了布洛芬缓释胶囊,2月5日停用阿比多尔片。曹教授嘱咐他继续服用上方2剂,水煎服,每日分3次口服。

2月6日,陈某自诉症状已完全消失,曹教授叮嘱他将已有中药服完。2月7日、9日核酸复查均为阴性。2月8日肺CT复查,对比2月1日右下肺感染灶吸收消失。半年后随访,无明显不适。

只是一方三剂药,就使这个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病毒“缴械投降”,只用一剂药,高烧就撤退,可见治疗的靶点之精准、效力之强大,患者本人和家属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请出医院隔离观察。

曹教授在不断地创造奇迹。

9奉献与责任

持续近3年的疫情,给我们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尽快恢复之前的社会运行状态,我们每个人都要付出努力。而在这其中,医生是尤其要冲锋在前的。

曹教授冲在第一线。

照理,他可以不这样做,因为凭他的地位、资历和影响力,完全不必像普通医生那样冲锋陷阵于一线。可他却冲在第一线,与3年前疫情暴发初始一样。原因只有一个,他企盼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救治一些病人,他非常清楚,通过努力,运用中医药,可以减少这个特别时期病人与家庭的损失。这不仅仅是医生的一种职业操守,更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是精诚大医的风范。

2022年12月8日早晨7时许,当曹教授出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时,有患者带头报以掌声,他们知道曹教授妙手回春的能力,知道他对救治这个疫病有自己的“拿手武器”,患者的掌声是由衷的情感流露。

曹教授刚刚坐下,一位两鬓花白的80多岁长者推门而入,他激动地向曹教授深鞠了一躬,说道:“曹教授,您的药真是与众不同!10天前,我用了您开的汤药,39度以上的发热,当晚退烧,第二天咳嗽和肌肉酸痛明显减轻,第三天难以忍受的嗓子疼痛就消失,第五天核酸检测转阴。”老人家地道的京腔京调颇有感染力,旁边跟诊的几位博士生都全神贯注地聆听。

“这个新冠病毒感染就这么好啦,我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啊!”老人家越说越激动,“这几天大家都有些恐慌,找对了医生就是找到了生路,我认为您就是最好的医生。”

“曹教授您坐下,您怎么也站起来了?”老人家发现曹教授出于礼貌站了起来,忙上前阻止,“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以为这次我肯定要挂了,可现在我仍然活着,这是死里逃生,我清楚,清楚得很。”老人眼里蓄满了泪水,“这把如果走错门,肯定是要丢掉这条命了。”

曹教授冲着老人家微笑:“不会,要相信中医药啊!”

“相信中医药,相信曹教授。这不,我把儿子也拽来了,他也中招了,救救他吧。”

老人的儿子接上话茬:“曹教授能治新冠病毒感染而且疗效这么好,出乎我们的想象。我在网上看到,2020年年初那会儿,曹教授就率领15位高徒在网上义诊100天,成功救治150多名患者,成功率95%,有效率100%……”父子俩想表达对曹教授高超医术的赞美,表达自己的感激,以求得到进一步的救助。

这是患者对曹教授医术赞誉的一个镜头。2020年1月下旬,曹教授对新冠疫情率先定性:寒湿疫。接着向全国献方“金柴饮”,从未停下过救死扶伤的脚步,作为国家顶级中医专家,踏着古圣先贤悬壶济世的足迹,继续他对中医药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为防病治病、维护民众健康服务。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鼓楼中医院门诊部,他顶到最危险、最需要他的地方,像先贤古圣那样面对人世间的病苦,通过中医药治疗恢复患者的健康。他还行走于京城的一些家庭之间,在奥密克戎病毒形成的巨大风险面前,在重症与危重患者骤然增加致使各大医院濒临饱和的境况下,曹教授放弃一切休息时间,将自己的时间转化成关爱,送给一些老年患者。

2022年12月以来,不到20天的时间里,曹教授成功地救治奥密克戎感染病人300多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10多位,很快就帮助病人恢复了健康。一位95岁的老者,患病后反应剧烈,体温快速上升达38.9℃,一家人都慌了。服用了曹教授一服中药汤剂,3小时后高烧开始下降,第二天体温恢复正常,周身疼痛消失,第三天抗原转阴。子孙们先是惊奇得不敢相信,然后就是喜出望外:“我国的中医药太厉害了!”还有几位九十开外的老者在曹教授这里,通过微信诊疗,望脸色,看舌象,服用汤药后,5天左右基本恢复正常。

一位孕妇,全家人千方百计地保护着她,可还是没有逃脱病毒的侵扰,中招后体温就升至38.5℃,抗原阳性两天。一家人急得团团转,还有十几天就要分娩了,却染上这个病毒,怎么去医院,去了又会怎么治,最后会是什么结果?顾虑和担心,愁坏了一家人。找到曹教授后,一家人稍微放下了一点心理负担。曹教授以保胎透邪解毒的思路给孕妇下了处方。1剂药服下不到两小时,孕妇就开始慢慢退热,5剂药后抗原转阴,再过一周顺产一女婴,母女平安。丈夫喜极而泣,说:“曹教授医术真的高啊,这是救我家两口人哪。”

毋庸置疑,曹教授的中医药针对性强,疗效确切,堪称奇效。每位得以解脱的患者,心中定会有千般万般的感激想要表达。可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曹教授的论治新冠病毒感染的基础方就是2020年2月9日向全国免费献出的金柴饮。这是预防和治愈率都相当高的一剂良方,能有效干预呼吸道病毒感染。

笔者也认为金柴饮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药。2022年11月中旬,我老伴儿摔伤居家养病,一旦染上病毒,将有许多难以预见的麻烦。11月20日,我私信曹教授,求得金柴饮药方。当天就近抓药、泡药、煮药、用药,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让我一刻都不敢耽搁。因为我了解到,3年来这个药方在许多地区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首先是在武汉大学,许多师生服用了这个金柴饮。后来,苏州高新技术园区几家使用金柴饮的企业与没使用金柴饮的企业相互对比,再清楚不过地证实了它的优势作用。再后来吉林、上海、河北、天津等地30余万学生服用了金柴颗粒预防新冠病毒,为教育系统科学防治疫情、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做出积极贡献。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60000多学生暑期离校返乡,金柴颗粒帮助他们成功摆脱了疫情的侵袭。

2023年2月28日,在补充这段文字时我依然是新冠病毒未染之躯。这期间,我几乎每天都要出门,逛早市,去超市,因为我要保证我和一个居家需要照顾的病人的正常生活,蔬菜、水果、鸡鱼肉蛋等少一样也不行。在周围一片中招的喊叫声和不停顿的咳嗽声中,为了测试金柴饮的防御能力,我特意去了几处人群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还去了医院。我老伴儿是居家养病的病号,她抵御病毒和细菌的能力一直很弱,如果不是服用了金柴饮,是逃脱不掉这个病毒的侵害的,因为我每天出出进进,不可能不带一些病毒进家门。

在自己服用金柴饮的同时,我也想向亲朋好友推荐此方。但无偿献方这一义举是曹教授在疫情暴发初期面向全国做出的,现在由我来介绍给他人似乎不太合适,考虑到这个问题,我有限度地向少数人推荐了金柴饮,有亲戚与好朋友,其中也包括明知对方不大可能用药的对象。

主动反馈消息的是我妹妹,她开头就说:“三哥你救了我。”接着她叙述道,“其实那天老杨(妹夫)已开始发烧,抗原阳性,如果我不抓紧吃金柴饮,肯定也会中招,我有糖尿病,到时候咋办呀?”第二天她去女儿家看护外孙子,发现外孙子已经发烧,保姆最先发病发烧,感染了女儿和女婿一家几口人。保姆回家休息,只有她顶在女儿家照看外孙子。连续十几天,她都是从自己住所到女儿家往返,既要看护孩子、照顾女儿一家人,还要回家照顾丈夫,因为丈夫还在发烧。那些日子,她在两边跑的路上,时不时地抽空给笔者打电话,重复她说了不知多少遍的感激话:“三哥你救了我,救了我的命了。”我的回答是:“不是我啊,是人家曹教授,是他的中药金柴饮救了你……”

老栾是笔者在松花江畔游泳时结识的好伙伴,身体很棒,2022年入秋后,江水温度已经相当低,他还能畅游20多里,这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做到的。我第一时间将药方给了他,感觉电话那头的他不怎么在意。我不便多说,撂下电话自言自语道:“老栾身体棒,可你老伴儿身体不好呀。”他老伴儿是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需要老栾照料。再通电话时,我得知老栾已经“阳”了,而且反应还比较强烈,好在身体好,可以扛一扛,可病毒不可避免地传染给了他老伴儿,她可遭罪了,高烧不退,又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要求。一家两口人都发烧,不知道谁照顾谁了,只好把女儿召回娘家,可女儿也中招了,拖着病体来伺候爸妈。只有姑爷没有被感染,姑爷单位东北某大学发来通知,必须到校参加硕士生考试的监考,不得请假。无奈之下,姑爷带上一大瓶煎好的金柴饮,每天面对几十位考生和同事,跑来跑去,接触的人多而杂,居然安全无事。监考结束,安全到家,一家人都愣眉愣眼地望着他。于是,全家人开始喝金柴饮。老栾说:“早知道早点吃呀,追着撵着吃,怎么也不如一开始就吃好呀。”

金柴饮的疗效是确切的,而大医的态度从来都是但求施救不问回报,曹教授正是这样,殚精竭虑地救治患者,千方百计地减少病毒感染带来的危害,这是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然。他那种淡泊名利的超脱、无私无欲的豁达,是崇高情怀和高尚境界的体现。

新冠病毒给人类出了一道难题,我国交出了良好的答卷。新冠病毒也给中国医生提出一道难题,我国中医药表现出超群的智慧和能力,必将写入历史。作为当代著名中医专家,曹教授融合先贤医家的智慧,运用透邪解毒法,传承创新,使中医药在这次重大瘟疫面前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优势。

二、精诚大医生命至上

1这个医案堪称经典

患者老李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冠脉造影显示:三支冠状动脉血管重度狭窄,一支狭窄80%以上,一支狭窄90%以上,一支100%堵塞。

冠心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是需终身治疗的疾病,是当下导致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又居首位。有关部门统计,21世纪以来,我国冠心病患者人数剧增而且呈低龄趋势,冠心病患者约1139万人,相关心血管疾病患者达3亿人以上,这就不仅仅是健康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老李的冠状动脉狭窄如此严重,临床上并不多见,该病例有其特殊性和特别意义。如何治疗?找谁治疗?整个过程颇有戏剧性,其中掺杂着一些偶然、几分幸运。

“它首先是一道选择题。”

曹教授给老李治疗冠心病,经过三四年的临床观察,基本痊愈。老李讲这句话,源自深切的亲身感受。他一波三折的求医问药经历,完全能写一篇小说啦。

老李是东北边陲小城M市的一个官儿,临近退休时患上冠心病。

2011年11月中旬,初冬第一场雪给遍地落叶的黑龙江省覆盖上一层寒意,这个位于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接壤的小城更是冷得出奇。

小城的人们喜欢用饮酒向冬天表达自己的敬意,特别是男人,更是愿意假借多种理由凑在一起喝上两口。这次的理由是老李的同事退休,老李参加这位老同事的退休宴。几十年朝夕相处的老同事,就这么退休了,一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演变成了酒桌上的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就在这时,老李感觉到身体有些不适,准备提前离开酒席,可又担心人家退休同事有想法,做了不少的解释:“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胸口闷得难受呀!”老李拉起那位退休同事的一只手,让人家摸自己的胸口,“感觉到没,这心脏咚咚咚跳得厉害呀,真的难受啊!”说完,老李还是将一杯白酒倒入肚中,以示自己的真诚。

老李离开酒桌,喘着粗气,顶着阵阵冷风一路走来,吐出的气息都是浓浓的酒味儿。

进了温暖的家,越发觉得气不够用,那种上气不接下气的难受是难以言表的痛苦。躺也不是,坐也不成,胸口憋闷,有窒息感,胸部连及后背疼痛,怎么都不舒服,按照东北老话讲,就是气不够用了。那个晚上,他把儿子、女儿都从各自家中折腾来。他一会儿躺下去,一会儿又坐起来,平躺不行,侧身躺卧,左侧不行,右侧不中,喝水不行,打开窗户透气也不中。那一晚上,不仅折磨自己,也折腾着家人。他意识到这次与平日喝酒感觉不一样,不会是心脏有了问题吧?“给我找点速效救心丸吃。”老李突然想起一朋友酒后发现自己得了冠心病的经历,对家人说道。

几粒米粒大小的药丸含下,诸多不适有所缓解,心情也随之平静了下来。直至天亮,儿女们才陆续离开,回到自己的小家。

轻松了许多的老李想转身入睡,毕竟经过这番折腾,自己也十分困乏了,蓦然,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脑际:哎哟,得心脏病了!不然怎么吃了药就一下子缓解了?速效救心丸,速效救心丸,关键是在救心呀。

老李闭上眼睛,思绪却在不停转动:嗯,十有八九是得了心血管方面的病了。可他是性格豁达之人,辗转一阵儿,心里嘀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睡觉,啥事明天再说。那不够顺畅的粗气,一声高一声低地伴着他走进了梦乡。

第二天,M市医院检查后给出了结论: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至于有多严重,医生也很坦率地讲,咱们这儿检测手段有限,还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揣着化验单和检验报告,老李没有直接回家,也没去单位,而是顺着那条穆棱河岸边的林荫道,踏着遍地的落叶和初雪,向南山方向踱步而去,大脑在纷乱中思考自己该怎么办。

应该怎么办,不能怎么办,都得考虑周到,要算计好。老李农民出身,种过地、放过牛、喂过猪,这些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粗活,却令他在日久天长间养成了精于计算、巧于安排的习惯。此时,他反复考虑的问题是,单凭M市医院一家检查,能靠得住吗?M市是黑龙江边陲小城,这个等级城市的医疗技术水平肯定不够呀,得有一两家大医院的诊断意见才行,那先去哪儿,谁家更好?他一时还没拿定主意。

不知不觉中,他走到南山山脚下了。初冬的微风裹挟着的清爽,似乎可以冲淡不适的反应。他准备打道回府时,有了主意:先去哈尔滨,那里的医院在黑龙江省医疗水平是最高的。

顶着冬日凛冽的寒风来到了哈尔滨,住进医院心脏内科,医院对老李进行了一番系统检查:动态心电、心脏彩超、冠脉CT……与心脑血管有关的检查通通做了一遍。最后医生告诉老李:“心脏冠状动脉多处斑块并形成弥漫性严重狭窄,我们会及时给你安排手术治疗,要做好手术前的思想准备。”

“什么手术?”老李根本就没想过做心脏手术这个事,感到很突然。

“你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很严重,需做冠脉支架,或者是心脏搭桥。”那医生很肯定地告诉老李,“你的情况很危险,别无选择,只能尽快做支架或搭桥手术。”

老李眨了眨眼睛,双手从头顶到下巴颏儿猛地撸了一把,然后从嘴里吐出一口气:“走,回家过年。”

老婆还有儿子、女儿都有些愕然:“不治了?”

“不治了。已到年底,要手术也得过了年再说。”老李在家和在单位都有权威,说一不二。

“能行吗?”老婆、儿女一齐提出质疑。

“死不了,自己的病,啥情况我知道!”老李铁板钉钉般的语气,无人能拧过他。

可是,毕竟是冠心病,而且冠脉狭窄特别严重,怎么也得听医生的吧?女儿提出来:“全家人开个会吧,商量一下。M市那么小,又远离大城市,万一回家出了事,抢救不及时,到时哭都来不及啊!”

“怎么,我说话不好使啦,是吧?!”老李的火暴脾气突然上来了,冲着家人吼了起来。一家人都闭上了嘴。

“这位大哥的脾气还真不小呢。”邻床的患者插进话来,“心脏病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多听听医生的意见,没错。”另一位患者插话:“别说这病让你说没就没,就是弄出个脑梗、心梗,落个瘫痪也是划不来的啊!”

“走,马上办出院,做手术也不在这儿做,我得去北京。”老李根本没接同病房病友的话茬,向老婆使劲挤挤眼,“我的病我知道,死不了。”

刚过2012年的春节,他就托人找到了北京国家顶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的关系。

同样还是那一套检查,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套路,可意义完全不同了,因为这里的权威性和医疗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主治医生李大夫在冠脉CT检查这个环节上,确诊了老李的冠状动脉狭窄堵塞的问题,为了获取更为准确的数据,又给老李做了冠脉造影检查。

电脑屏幕上再清晰不过地显示:老李三支冠状动脉狭窄相当严重,一支狭窄堵了80%多,一支狭窄90%多,一支闭塞100%。

李大夫与老李交流了病情,非常认真地嘱咐:“必须尽快做手术,不然随时有心梗危险啊。”

“不用这么急吧?”老李当即驳回李大夫的意见。

李大夫闻听此言,先是一愣,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位东北边陲小城来的患者这么有性格,这么直来直去,本来就是朋友关照来治病的,却这样毫不留情地否决了自己的治疗意见,李大夫的脸色顿显不悦。

老李属于不管不顾这伙儿的,将自己的想法扔了过去:“这么说吧,到现在,我是才犯病,也没有发生过心梗,冠状动脉100%堵塞,怎么可能呢?”老李一双眼睛瞪得老大。

“那我再看看造影情况。”李大夫愣了一下,思忖一会儿,虽然有些不悦,却表现出一定的修养,转身离开病房。

翌日,李大夫告诉老李:“你的情况是有些特殊,三支冠状动脉堵塞的程度确实是80%、90%、100%,这是毫无疑问的。”李大夫讲到这儿,话停住了,望了望老李,似乎在等待老李的反问,可老李此刻却没有啥反应,面无表情地望着李大夫,静静地等待着结论。

李大夫微微一笑,略作沉思,然后放低了声音:“你比别人多了一根很细的血管,正是这第四条血管向心肌弥补了部分供血不足。”

李大夫接着又笑道:“昨天的诊断没有错,如果没有这第四条血管的话,心肌梗死是肯定的了。不过即使有这条代偿通道,危险依然随时可能发生。”

老李躺在病床上,一双眼睛瞪得很大,紧盯着李大夫,好半晌才说道:“那怎么办好呢?”

李大夫审视着面前这位东北患者,他跟其他患者很是不同,一般的患者住进这里,都听大夫的,对大夫十分恭敬,唯恐哪句话说得不对,影响大夫的情绪和对自己的看法,以至于影响治疗效果。

“我们的意见是这条已经完全堵死的血管暂时不管它,做搭桥手术意义也不大。”李大夫讲到这里,停了一下,“其他两条做支架手术,至少要放三个支架。”

“那就做吧。”老李很无奈地回道。

旁边站着的夫人、女儿和儿子也随声附和着:“要做那就尽快安排呗,请李大夫费心。”

李大夫点头,道:“看看科里手术怎么安排吧,我会尽力往前安排的,不过现在手术患者太多,都排着长队呢。”医院的手术并不是住院进来即刻就能安排的,主要是需要手术的病人太多了。

望着李大夫离开的背影,老李情不自禁吐出一句话:“本事再大又能怎么样,终究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老李内心深处的无奈油然而生。

西医的科学严谨是毋庸置疑的。那边,李大夫与科室沟通,按照患者轻重缓急安排老李的手术日期。医生认为,像老李如此严重的病人,随时都有心梗的生命危险,不宜久拖,人家是将健康和生命交付给医院和医生了,要尽早安排为妥。这边老李一家开始奔波起来,筹措手术费用,落实相关术前准备。住院押金虽然已交了一部分,但还远远不够,这手术费不多不少,都要张罗筹备。儿子、女儿都很孝顺,主动提出承担一部分,加上老李来时也带了一些,手术费用不是问题,但是都要在手术前交到住院处,这是手术的先决条件,也是督促医院尽快安排手术的必要准备,老李一家人都行动了起来。只有老李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吊瓶悬挂于头顶之上,不紧不慢地向他的体内输送着药液,术前的一切准备已经开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