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很老。古朴的街道、淳朴的民风、秀丽的山水,让人流连,使人沉醉。
古镇很新。古厝修旧如旧,闽台融合创新,民宿不断落成,新兴业态盘活人气。年轻人回来了,源源不断带来更多可能……
像大多数传统村镇一样,位于福州永泰的嵩口镇是一座新旧杂糅、古今重叠的古镇;但又与大多数传统村镇不同,这座古镇没有因旅游开发让原住民搬离,而是在新旧杂糅的现状下找到了“共生”的可能。
古镇焕新,怎样告别“千镇一面”?在留住记忆乡愁的同时,如何适应当代需求,不断提升城镇品质?
近年来,嵩口古镇不断在实践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嵩口模式”,通过活化古镇资源、保护特色文化,实现输血、造血到活血的转变,在新旧碰撞中形成了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嵩口模式”。
原生:“针灸式改造” 修旧如旧留住古镇古韵
嵩口古镇内保留有成片的历史街区和明清民居建筑群,素有“民间古民居博物馆”之称。这座背靠大樟溪的古镇,曾因迎来送往的渡口和商队而繁华。但随着陆路交通逐渐发达,古镇逐渐沉寂为一座普通的山中城镇,外出求学打工的年轻人不愿归来,老人们守着祖屋,和古镇一起无可奈何地衰老。从古镇“活化”改造开始,事情有了转机。
2014年,嵩口镇被列入福建省计划实施的1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试点项目,改造的齿轮由此开始转动。在全国2800个相似的古镇中,嵩口如何脱颖而出?
在省直有关部门“穿针引线”下,嵩口镇引进了台湾“打开联合”设计团队,年轻人们带着无限创意,开始了一场乡村振兴的“活化实验”。面对新旧杂糅、古今重叠的古镇,嵩口镇始终坚持尊重历史、尊重自然的理念,不搞大拆大建,用最少预算、最少破坏,进行微改造微干预,“针灸式”改造活化古镇,实现新旧融合、和谐共生。
鹤形路于宋末建成至今,历经岁月变迁,已有多处损毁,一部分被周边新老建筑物占用,一部分土墙被拆,盖上红砖,失去了古朴韵味。
“为了复原鹤形路的原貌,我们四处寻找土墙原材料,还邀请会夯土工艺的老师傅来修筑。”“打开联合”团队派驻大陆前执行长、台湾建筑师邓海说。施工过程中,夯土工艺师傅试验了不同来源的泥土和配比,甚至专门找到木工师傅做了一套迷你版夯土工具,打样实验改良传统工法,全方位还原鹤形路最初风貌。循古法改造后的鹤形路很快成为网红打卡点。
“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是贯穿于整个改造活化利用过程中的主基调,嵩口镇通过探索建立了“闽台设计运营驻地团队+返乡青年+原住民”模式,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供销社转型为咖啡馆、古厝改造成民宿……在嵩口,这种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产生了显著的效果。现如今,古镇不仅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还找到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新平衡点。
共生:人才与新兴业态的相辅相成
城因人而兴,镇因人而盛。
嵩口镇引进台湾“打开联合”设计团队入驻改造古镇,采取驻村陪伴服务方式,做到项目施工全程技术跟踪指导,这一“驻”就是十年。在他们的努力下,嵩口的每一处古迹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台湾设计团队不仅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下足了功夫,还在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方面做了大胆探索。
“早年间,许多和我一样的竹篾匠因为手艺无法谋生,都离开嵩口外出打工,最萧条时,整个镇里仅存三位竹篾匠。”村民林登炎说道。林登炎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手艺人,他制作的竹篮、淘箕、蒸笼等物件曾是镇上家家户户的必备品。因批量生产的工业化农具占据市场,手工竹制的箩筐、米筛等产品逐渐无人问津。
“我们对竹编产品重新设计,开发出竹编灯具等功能性产品,用于文创店、民宿。”“打开联合”设计团队负责人邓海说。团队建议林登炎放弃传统农具,创新产品,结合消费者需求制作竹编发簪、文创摆件、弓箭玩具等旅游伴手礼,打开了竹编制品的销路,思路一变,生意兴隆。“现在很多游客会来我店里买竹编工艺品,尤其是旅游旺季,收入一下子就增加了。”林登炎笑着说。
销路有了,手艺人的生活有了保障;文化复兴,让手艺传承有了盼头。嵩口在承接研学游、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中,开设非遗项目体验课,邀请林登炎等手艺人当授课老师,让传统手艺和工匠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2015年初,嵩口镇政府与“打开联合”团队联合创建“打开嵩口”文创概念店,让商业与古厝发生碰撞,古街上第一家结合了咖啡、住宿、文创功能的复合空间由此诞生。推出了采用嵩口本地食材研发制作的梅子饼、李子酥、鬼针草奶茶、鱼腥草奶茶等特色产品,让本地食材有了新的生命力。也为古镇业态打开了一扇窗户,带动更多新业态落户生根,促进了嵩口发展的良性循环。
城市化进程中,嵩口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家园往外走。古镇的改造,改变了这种单向流动的趋势。
以古镇改造为契机,嵩口镇按照“运营前置”理念,推出古厝租赁、托管、补助和房屋使用权置换等多种活化方式,积极创新古镇改造的社会化参与机制,引入市场化思路,让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从城市源源不断流入。
嵩口镇坚持推进“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做好人才文章。实施创业人才扶持政策,打造闽台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创建乡村振兴产业孵化中心,成功引进一批有情怀、有创意、稳定可持续的人才队伍扎根嵩口,陪伴发展。
谢方玲、石浩男、邓海、林露露等越来越多的人才不断加入,让嵩口供销新社、松口气客栈、李梅文化体验中心以及各类民宿、文创店、商铺等新业态在古镇落户生根,赋予古民居、传统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生:“文化+”模式,创新发展为古镇培根铸魂
活起来的古镇吸引了游客,裂变出更多的业态,也为当地人和“新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
“我们不仅负责住宿安排,还帮助寻找写生点,得到很多美术院系师生的认可”,青藤苑民宿负责人吴玉萍介绍。原来,青藤苑民宿在接受散客入住的同时,还重点对接美术院系的写生团队。去年他们承接了8个写生团队、600多位师生入住,不仅在淡季提高了房间入住率,还形成了固定客源群体。
“民宿+写生”的服务创新,是嵩口古镇探索文化赋能、助力产业兴旺的缩影。近年来,嵩口镇根据古镇文化特征,着力以“文化+”模式赋能古镇产业发展。
一颗李梅果实,在老宅内有了自己的IP形象。李梅产业是永泰县传统优势产业。嵩口镇大樟溪畔的一处老宅经过改造修缮后,以永泰李梅文化体验中心的形式对外开放。
永泰李梅文化体验中心以策展的方式,从品种、生态、制作、种植4个方面,展现永泰李梅产业发展的全貌,串联起人们对永泰李梅文化的多重体验。团队主理人石浩男和谢方玲夫妇介绍,体验中心还提供研学、会议办公、住宿及餐饮等服务,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打造有文化底蕴、有地方特色、有时代新意的乡村产业博物馆。
嵩口在推进古镇改造过程中,创造出多元的社区空间,创新性地发展文化旅游、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展示展演等产业,有序恢复古镇赶圩节、三出宴、伬唱、纸狮等民俗活动,打造民俗博物馆等文化阵地,推出非遗竹编、剪纸等“文化+商品”模式,探索红色研学、古建研学等“文化+教育”模式,拓展耕读文化街等“文化+旅游”模式……
如今,“文化+”模式在嵩口古镇遍地开花,裂变出更多业态。据统计,嵩口景区内有各类民宿客栈、农家乐40余家,旅游饭店60余家,旅游商品经营户120余家。
当年一句“嵩口慢慢走”让许多人记住了这个千年古镇。在如今城市发展节奏飞速加快的年代,一句“嵩口慢慢走”,包含了无限温情,也让这个新旧时光共存的古镇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嵩口改造的每个案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乡村振兴并不只是把村庄都建得漂亮,更需要构建党群干群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而重塑村民对乡村、乡土文化的归属感,真正撬动乡村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嵩口古镇以其独特的方式,成功地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不仅保护了珍贵的古建筑和传统技艺,还通过产业创新与社区参与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和谐。在振兴路上,“嵩口模式”没有完成时,一直都是进行时。
(作者单位:永泰县融媒体中心)